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班主题活动:能干的我

小班主题活动:能干的我

来源:爱玩科技网
 小班主题活动:能干的我 一、主题由来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在家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因此事事有成人帮助,甚至包办,而在幼儿园他们变成了集体中的一个“平均”分子,面临一系列的变化,他们需要学习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这样的差异有时让弱小的他们手足无措,紧张不安。而且,由于家中长辈,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平时给予他们过多的保护,小班的幼儿在潜意识中还会认为自己这个不会、那个不行,首先从心里害怕、排斥。 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缺乏锻炼的机会造成了很多幼儿的“”表现:不会自己走楼梯、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擦脸;不会与他人交往;不会安静等待、听讲……

只有让幼儿知道一定的标准,知道怎样去达成,并且相信自己,愿意去尝试,主动去锻炼,从心里想要成为一个“能干宝宝”,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干宝宝。这样主题活动《我能干》因此而生成,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不仅知道自己能去干,而且还愿意表现自己的能干,为自己的能干高兴。 二、主题总目标

1、感知“自我”,通过积极体验和参加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 2、初步感知“五官”,知道眼、耳、鼻、口、手和脚是人认知周围环境的工具,生活、活动中能积极地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行绘画、制作活动。

4、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能安静听别人讲话,愿意说普通话。

三、主题网络

我会打招呼 收玩具 自己穿衣 自己走

↖ ↖ ↗ ↗

我能干的事 ↑ 能干的我

↙ ↘ 我长大了 能干的身体 ↙ ↘ ↙ ↙ ↓ ↘ ↘

以前的我 现在的我 能干的手 能干的鼻子 能干的耳朵 能干的眼睛 能干的嘴 四、资源利用

1、信息资源: 收集幼儿自己做或帮助家长做事的照片、录像资料。 2、家长资源:帮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好事,支持、并鼓励孩子多动手,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体验。

3、物质资源:身体各部分(五官)的图片或模型、各种自然界声音的录音带、袜子、夹子、晾衣绳、各种口味的食物、各种味道的实物、颜色鲜艳的图书、调羹、豆子、塑料瓶做的动物(嘴部开口)。 五、关键活动

活动1:诗歌:我要自己走(语言)

活动2:有趣的五官(科学) 活动3: 音乐:小手爬(艺术) 活动4: 我会打招呼(社会) 活动5: 我能这样做(健康) 活动6:我能干(区域游戏) 六、主题环境创设

类别 主 题 墙 活 动 区 创 设 情 况 相 关 材 料 1、布置人体外观的墙饰,张贴人体各部分器官的小图1、布置墙饰的材料。 片以及有关功能的图片。 2、人体的相关图片和幼儿自我2、表现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相关图片、照片。 服务的照片。 3、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布置出来。 3、幼儿作品。 角色游戏区 娃娃家 娃娃、小衣服、小毛巾 建构区 穿珠:做项链 串珠玩具 1、晾袜子 1、袜子、夹子、晾衣绳 生活区 2、喂豆豆 2、调羹、豆子、塑料瓶做的动物(嘴部开口)。 各种自然界声音的录音带、录益智区 游戏:感官总动员 音机、各种口味的食物、各种味道的实物、颜色鲜艳的图书 1、绘画活动:布置大张的纸张让幼儿1、大张白纸、水彩笔、蜡笔 美工区 涂鸦,让幼儿感受手会画漂亮的画。 2、各种颜色的纸张、橡皮泥 2、撕纸、橡皮泥制作活动:做点心。

七、主题活动组织与实施

活动1:我要自己走(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ABA结构,发准“自己”的音。 2、通过形象、动作的对比、匹配,理解、感知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习诗歌:

1、分AB段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1) 先看B段内容的课件。 提问:

①动画片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小鸟是自己飞的,还是妈妈帮它呢? (2) 再看A段内容的课件。 提问:

①娃娃是怎么走的?如果他看到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鱼自己游,那他会怎么办呢?

②小朋友想一想,他会对妈妈说什么?

(3)引导幼儿学念诗歌,并发准“自己”的音。 二、表演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诗歌,分为先集体后个别的形式进行。 三、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你想让妈妈抱你上幼儿园吗?如果你想象小动物那样走着上幼儿园,你应该怎么对妈妈说呢? 活动2:有趣的五官 活动目标:

1、感受和体验自己五官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索自己五官的兴趣。 2、尝试对五官进行组合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 3、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设计五官的大图片、人手一面小圆镜、脸型轮廓底板、五官拼图。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功能的相关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摸五官》,请幼儿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脸。 二、照镜子:

1、请幼儿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说说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自己身边小朋友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和自己的五官一样吗。 2、分享体验,小结谈话。

师:你的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长在哪里?有什么本领?启发幼儿说出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的功能,并用动作模仿一下它们的功能,同时出示相关的图片或照片,给幼儿直观的认识。假如没有它们会怎样? 三、设计五官:

出示空白的脸谱,教师和幼儿一起摆五官,设计不同的表情。 四、摆五官

提供五官的拼图,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五官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活动反思:

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有初步的、模糊的认识,很多幼儿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这次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进一步系统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利用它们干很多事。活动开始就让幼儿做游戏,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五官的兴趣,通过观察认识五官的名称、位置,通过讲述、模仿、看图片对五官的功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摆五官的活动则帮助幼儿再次加深了认识。

活动3:小手爬(艺术)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发幼儿仿编歌词的愿望。 3、激发幼儿尝试用小手做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指偶“小乌龟”、伴奏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指偶“小乌龟”:“你们看,谁来我们班作客了?”(引导幼儿和小乌龟打招呼。) 二、 新授部分:

1、“今天,小乌龟会和我做游戏呢,瞧,小乌龟在做什么?”(教师一边念歌词前半段一边做动作)

2、提问:“小乌龟爬到哪里去了?”(头顶上)“我们再来看一看,小乌龟又爬到哪里去了?”(教师一边念歌词的后半段一边做动作)

3、“我们一起来学小乌龟爬。”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做小手“爬”的动作。 4、“小乌龟一边爬,还会一边唱歌呢。”教师范唱歌曲。 5、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的小手变成乌龟爬一爬。

6、“小乌龟爬得太慢了,它想快快地爬。”鼓励幼儿在不同节奏的音乐伴奏下和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7、仿编歌曲。“小乌龟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

方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8、“小乌龟除了可以在我们身体上爬还能在哪些地方爬呀?”(让幼儿唱自己仿编的歌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乌龟和我们做了好玩的游戏,回家以后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做这个好玩的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就出示了小乌龟,这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先玩玩小乌龟爬的游戏,把歌曲的歌词变成了游戏的“台词”,“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发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就熟悉了歌词。幼儿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教师又范唱了歌曲,幼儿很兴奋的和教师一起唱起来,还玩着小手爬的游戏,而且教师还以乌龟爬的游戏引导幼儿用较快和较慢的节奏去唱,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歌曲的创编部分,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已有的经验及水平。游戏化的学习让幼儿学得轻松,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4: 我会打招呼(社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2、养成见人打招呼的习惯。 3、乐意做有礼貌的孩子。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子;大象;小松鼠;山羊 活动过程:

1、引入:教师说“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快看,它

们是谁啊?”

2、小朋友依次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这时,小兔子说:“老师,以前大家都很不喜欢我,但是现在可好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愿意和我玩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看看吧。” 3、请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故事大意:小兔子以前非常没有礼貌,见到谁都是“喂,喂,喂的叫别人。”大家都非常不喜欢它,一天,小兔子走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它碰到大象说:“喂,你告诉……”它的话还没有说完,大象气哼哼的走了,然后它又碰到了小松鼠,就大声的对松鼠说:“喂,小东西,告诉我……”话还没说完,小松鼠很生气,跳到树上不再哩它。最后,它又碰到了山羊伯伯,它对山羊伯伯说:“喂,老头,你告诉我回家的路”山羊伯伯摇摇头也走了。这时,小兔子难为情的说:“小朋友,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啊?” 提问:

(1)为什么大家都不告诉小兔子回家的路啊?

(2)如果你是小兔子,想问别人回家的路,你会和别人怎么说呢? (3)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和别人打招呼?

(早上来园、下午离园、晚上回家;见到老人;需要别人帮助时等) 4、请小朋友继续看表演

师:小兔子后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于是……请小朋友们继续看吧 小兔子说:“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喜欢我吗?”

“因为,我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对吗?” 5、和小动物们再见 6、情景表演:我会打招呼

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情景,请小朋友根据情景来表演:如请别人帮助自己;早晨来幼儿园;下午离园时;在外面碰到自己熟悉的人;晚上回到家里。让幼儿分别表演,大家一起学习,议论。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在礼貌教育和行为教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个要求和平时对班上孩子在入园和离园过程中的观察,进行了这一活动,希望通过故事的形式使幼儿知道只有有礼貌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讲故事,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行中我觉得这一课有一些难度,有些地方孩子们可能说不上来,需要我很清晰的、很耐心的引导,但是使用的教具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木偶,所以能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情景表演幼儿进一步知道了要怎样与人打招呼。 活动5:我能这样做(健康)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子。

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穿鞋的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体验会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像:起床了

2、小兔头饰,情境表演《小黑兔和小花兔》 3、不同款式鞋子 活动过程:

1、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

让幼儿表演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来夸夸自己。

2、情境剧《小黑兔和小花兔》 提问:

(1)小黑兔和小花兔在家起床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你喜欢哪只小兔?为什么?

3、讨论:早上起床时,你在家都是怎么做的?

4、实况录像:幼儿在幼儿园中午起床的情况(大班的和小班的)。 5、请两名大班小朋友教幼儿正确的穿鞋方法(系绳、搭扣)。 6、游戏:《起床喽》

创设情景,让幼儿伴着音乐自己穿鞋子,穿好鞋子自由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节课比较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利用录像、情景表演的方法为幼儿创造了平实、自然的教育氛围,还请大班的幼儿给弟弟妹妹做榜样,并亲自参与游戏:起床,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自身地感受来累计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同时,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主地交流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不能让每个幼儿都及时掌握穿鞋的技能,这在今后要帮助幼儿逐步提高。 活动6:我能干(区域游戏)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 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感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3、体验自己的能干,愿意做个能干的孩子。 游戏准备:

一、电视机、数码相机、身体各器官的图片 二、区域安排

1、角色游戏区:娃娃、小衣服、小毛巾 2、建构区:串珠玩具

3、生活区:袜子、夹子、晾衣绳、调羹、豆子、塑料瓶做的动物(嘴部开口)。 4、益智区:各种自然界声音的录音带、录音机、各种口味的食物、各种味道的实物、颜色鲜艳的图书

5、美工区:各种颜色的纸张、橡皮泥 游戏过程:

1、出示身体各器官的图片,说说它们长在哪儿?它们的名称,它们有什么本领? 小结:这些都长在小朋友的身上,帮你们做很多事,小朋友个个都能干。 2、区域活动。

师:现在让能干的小朋友动起手、动起眼睛、鼻子、耳朵和小嘴吧。 角色游戏区:给娃娃穿衣、扣扣子、洗脸。 建构区:做项链 生活区:晾袜子、喂豆豆

益智区:感官总动员(听听是什么声音、尝尝是什么味道、问问是什么气味、看看是什么图案)

美工区:做点心(撕面条、搓元宵)

教师在各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身体器官去感知,感受身体器官的功能,并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同时教师以照相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操作活动。

3、分享活动感受,加深认识。

请幼儿看活动中的照片,说说照片中的人是谁?他能干吗?并请照片中的幼儿说说在干什么?是怎样操作的,有什么感受? 4、总结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能干,有的小朋友有能干的小手,能干的小手会穿衣、扣扣子、喂豆豆,会做点心和项链,有的小朋友有能干的耳朵会听声音,有的小朋友有能干的眼睛看书,有的小朋友有能干的嘴巴尝味道,有的小朋友有能干的鼻子问香味。小朋友在幼儿园这么能干,在家也要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感受身体器官的功能,体验运用这些器官的刺激和快乐,从而发现自己原来能干这、能干那,是个能干的孩子。在区域中投放的材料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操作起来比较有兴趣,也能完成。在分享的环节运用了数码相机,真实地再现了幼儿操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再次回忆刚才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进行自我感受的表达,也使幼儿有全面的了解。但安排的区域虽然不少,还是有一些内容可以加入,使之更丰富,比如脚的功能没有提及,还需完善。 八、主题活动总结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主题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创设了易于接受的学习环境,设计了易于理解和实践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断的实践中领悟、感受自己的能干,激发他们想要去干的愿望。对小班幼儿而言,感官是他们熟悉四周世界的重要工具,感官知觉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感官功能的熟悉一方面是使幼儿体验感官的作用,而更为重要的能让幼儿初步体验到自己是有能力去熟悉事物甚至改变

事物的。因此在主题活动中中,设计了许多有关熟悉自己身体器官、运用身体器官的活动,如“有趣的五官”、“收玩具”、“我能这样做”……这些活动都加入游戏的环节,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培养,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会做一些简单的事了,没以前那么依赖了。 但主题活动开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感知五官这个内容开展还不充分,比较笼统,还可以再更“细”一些,在激发幼儿自己去“干”这方面再加强。

南开五幼 胡雅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