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假释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假释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来源:爱玩科技网

假释考验期是对假释犯罪分子进行社会考察的法定期限。减刑适用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死缓犯的减刑是一种特殊形式,根据悔改和立功表现,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减刑后符合条件的死缓犯可适用假释。经过减刑或假释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12年,计算从死缓期满后的第二天开始。

法律分析

假释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相关法律知识:

死缓犯的减刑,是一种法定的特殊形式的减刑,它与刑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减刑不同。

1、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不属于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二年期满以后,经过教育,可减为无期徒刑,在执行无期徒刑期间再减刑时应从严控制,在减刑幅度上应适当缩短,间隔时间也应适当延长。

2、对死缓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适用假释。

3、对死缓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或者减刑后假释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死缓犯实际执行的刑期自死缓二年期满第二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假释的条件和是什么?

假释是刑罚执行中的一种方式,旨在使罪犯在一定条件下提前获得自由,并接受监管和社会重新融入。假释的条件和主要包括:罪犯必须服刑一定时间后才有资格申请假释;罪犯必须展示出悔罪和改造的表现;罪犯必须没有危害社会的风险;罪犯必须有稳定的住所和就业计划;罪犯必须接受假释监督和指导;假释期间必须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假释官将定期评估罪犯的表现和进展。这些条件和旨在确保假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安全。

结语

假释考验期,是对假释犯在社会上进行考察的期限。减刑适用于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对于死缓犯的减刑,有特殊的法定规定,要求悔改和立功表现,并经过教育。减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死缓犯可以适用假释。对于经过减刑或假释的死缓犯,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假释作为刑罚执行方式,要求罪犯满足一系列条件和,以确保社会安全和罪犯改造的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二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提出假释建议,人民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负责。审判由人民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人民和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