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应获得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伤残者还应获得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等赔偿;死亡者的赔偿包括丧葬费、生活费等。赔偿义务人需承担相关费用。
法律分析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
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
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拓展延伸
过失杀人的赔偿标准与赔偿范围
过失杀人的赔偿标准与赔偿范围是指在发生过失杀人案件后,对于受害者家属或相关方提供的经济赔偿的具体规定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过失杀人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损害赔偿、丧葬费、抚恤金等方面。其中,损害赔偿的计算通常涉及受害者的年龄、职业、收入状况等因素。而赔偿范围则包括直接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间接损失等方面。赔偿标准与范围的确立旨在通过经济补偿来缓解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困境,使其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安抚。
结语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需要承担的各项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还需要赔偿增加的生活费用、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对于受害人死亡的情况,赔偿义务人还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其他合理费用。过失杀人的赔偿标准与范围旨在通过经济补偿来缓解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困境,使其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安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