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土地保的法律法规具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退耕还林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农村土地承包法》
5、《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6、《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7、《退耕还林条例》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9、《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
10、《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
11、《土地登记办法》
12、《土地调查条例》
13、《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17、《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18、《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1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
20、《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我国土地使用原则是:
1、土地公有原则;土地公有制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土地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 我国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利用土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开发未利用的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土地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3、耕地特殊保护原则;《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的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首选目标;
4、土地用途管制原则;《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条件,要求土地的所有者和土地的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和利用土地的制度;
5、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当然,纵观我国的土地法律法规大全,其中具有领导性的其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针对基本农田耕地和城镇土地制定的其他保护条例都没有和土地管理法所冲突的法条,可是,比如说使用基本农田的话,那详细的规定都在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当中,结合我国现有土地资源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全面的。
综上所述,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