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写景文章的学习,强调: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好的教学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训练场。本节课我主要抓住“美”品悟文本语言的魅力,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感受作者爱自然、爱生命这一主题思想。
第一,上课伊始,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想象诗句,初步感受四季美景。然后让学生针对课文的四季,给每个季节描绘的图画起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学习过程中,注重抓景物,重情趣,个性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班级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每一种景物的情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想象画面、欣赏图片、诵读文本等活动,触摸了语言的温度、拓展了语言的宽度、感悟了语言的深度。
第三,以动态美描写为训练重点,辅助叠词的音韵美、静态描写的恬静美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检索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辨识能力。多种朗读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四,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感情升华,理解中心,层层深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进而让学生开启智慧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进行练笔,完美呈现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美中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自己的课堂语言组织的不够好,对学生评价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争做一名更加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