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将享受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福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法律分析
因工伤被认定为一级伤残的职工,将享受以下待遇:
1.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7个月本人工资;
3.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
4.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将停发伤残津贴,而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5.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本人工资是工伤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标准如何计算?
工伤认定标准如何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之日起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对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认定标准按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结语
根据上述待遇,因工伤被认定为一级伤残的职工将享受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福利待遇。同时,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确保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低于伤残津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