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

来源:爱玩科技网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本节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为今后学习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做铺垫,都有较大的作用。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置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目标】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同时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优越性,

  2、通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方格纸、书后附录中的小图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研究什么呢?老师将课题藏在一个地方,你们想知道吗?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大家来猜一猜?

  师:课题藏在第一组。

  (生猜测出不同的结果。)

  师:我说了一个线索,大家却有好几种答案,这是为什么?

  学生不约而同地说:第一组有好几个同学呢,不知道指的是谁?

  师:课题藏在第一组,第三个。

  学生猜测出两种答案,一个是左数第一组,第三个;一个是右数第一组,第三个。

  师:为什么有两种答案?

  生:应该规定从哪边数。

  师:我们一般习惯从右面数这是第一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个。

  师:猜到在谁那了吗?

  学生猜到,并找到,教师将课题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确定位置,要确定一个位置,必须知道几个要素?

  生:两个要素:第几组、第几个。

  师:现在用这两个重要的要素,描述你在班中的位置。

  师: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散介绍)

  师:再介绍一下,班中有特点学生的位置。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导入方式,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确定位置的几个重要的要素,逐步用准确的语言来叙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及非智力以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及心理的准备。

  活动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计算机出示一张座次表)

  师:好了,大家看这张图,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生:有6个组,每组有6名同学。

  师:大家一起来数数。(随着学生数,计算机一边出示组名)

  师:你们看这象不象我们的教室?

  生:象,但是和我们的观察点正好相反。

  师:那你们也转过身,找找自己的位置。

  师:谁能到前面指出自己的位置,请你边说边指,是你的名字吗?

  [设计意图]座次表与学生座位的方向正好相反,让学生转过身子看看位置,便于学生对于空间位置的观察,这里继续巩固对于位置的表达,当下面学习做铺垫,同时采取用计算机出示名字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及时的进行评价、激励。

  活动二:(计算机出示方格纸,附在原来的座次表上,原座次表上每个桌子正好在方格纸的横、竖线的交点上。)

  师:再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桌子都在方格纸的交*点上。

  师:你能用你自己的位置说明一下。

  生:我的位置是第6组第6个,于是我在第6条竖线和第6条横线的交*点上。

  师:由此可见,我们还可以用方格纸表示所在的位置。请大家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点上点。

  (学生在纸上点出自己的位置。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随意找了几张学生的答案。)

  师:(将学生方格纸出示在实物投影仪下)猜一猜,这张方格纸是谁的?

  (学生猜测)

  师:你是怎样猜出的?

  [设计意图]这是引导学生将形象的座次表转换成抽象的方格图的过程,这本是难理解的,但采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形象的看到了桌子与方格纸上点的关系,自然的过渡到重点内容。同时猜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互评恰倒好处。

  活动三:(计算机出示一个点)

  师:好,这个点的位置是?

  生:第2组第3个。(教师板书)

  师: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

  生:(2,3)(教师板书)

  师:这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它表示的就是第2组第3个。

  师:用这组数来表示平面上点所在的位置,这种表示方法在数学中我们称为数对。(板书:数对)书写数对时,先写数,再用逗号分隔,最后写上括号。

  (计算机再出示点)

  师:这个点如何用数对表示?

  生:(3,4)

  师:它有表示什么?

  生:第3组第4个。

  师:这个点呢?

  生:(4,3)

  师:都是4和3它表示的点怎么不一样呢?

  生:因为第一个数表示第几条竖线,第二个数表示第几条横线。

  生:我发现第一个数为底下横线上的数字,第二个数为左边竖线的数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给学生搭设了展示的舞台,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数学学习方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结合着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清晰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师:你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了吗?在方格纸上点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师:先前后互相介绍一下。

  师: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好友的位置,教师请班中位置用数对表示为(x,x)的同学来判断。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利用相同的资源——方格纸,反馈刚刚所学的内容。并叫(x,x)位置的同学判断,在评价中运用新知,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充分利用了生、生之间的评价。

  师:通过运用数对,你认为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有什么好处?

  生:简洁。

  生:清楚。

  生:一个点只对应一组数对。

  活动四:应用

  师: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下面我们上网查寻一下。

  (计算机先显示百度搜索,输入“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后,链接到“地理学中的应用”、“在工程学中的应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点击“地理学中的应用”后,出线世界地图)

  师:这是什么?

  生:是世界地图。

  师:在地图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就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 ,东经116 。

  [设计意图]介绍数对的应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既可以把握良好的数学契机,又可以实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想。]

  活动五、巩固练习:

  1、 用数对表示建筑物的位置。

  师:在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数对,你们看就是学校附近的地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建筑物的位置吗?写在纸上。

  图书馆的位置是( , )

  邮局的位置是 ( , )

  公园的位置是 ( , )

  商店的位置是 ( , )

  学校的位置是 ( , )

  银行的位置是 ( , )

  (学生看图表示各种建筑物的位置)

  2、根据所给数对在相应的点上贴上图。

  (学生根据所给数对将小建筑物粘贴贴在图中的正确位置上)

  3、看电影。

  师:大家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轻松轻松。你们想不想看电影?

  生:想。(学生们既感到好奇,又感到兴奋。)

  师:那到电影院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生:买票。

  师:今天老师送你们每人一张电影票,但是这张电影票的座位号是用数对标出的,你们能找到座位吗?

  师:好,凭票对号入座。

  (班中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低头看票,有的用手指点着位置。不一会儿,大家都下位找到了坐位,殷切等着看电影了。)

  师:都找到座位了吗?电影开演了。

  (放映一段数对发明家笛卡儿的生平事迹)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利用看电影找座位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高涨。介绍笛卡儿的生平,也是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意识。

  【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找课题”而引出的位置纷争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上网查询数对的应用,向学生介绍经纬线的知识,利用学校周围的地图让学生填图、识图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找准知识的建构点,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数对”的概念离学生已有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不易理解。本节课利用学生的座位为辅助手段,有意地创设多个活动:从学生找课题认识到确定位置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确定教室中自己实际的位置——在平面座次表中找到位置——用方格纸点出位置——用数对表示点。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思维的提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3、评价方式的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合理的整合了课程资源将评价贯穿于全课的始终。在介绍同学位置时,生生评价;在座次表上找位置时用计算机瞬时评价;用方格纸点出位置时,采用同学们猜测是谁的方格纸的方式评价;看电影找位置,让剪票员来评价等,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肯定,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同时,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巩固所学,而且感到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提高了课堂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