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周长的认识》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了解周长的概念,形成并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学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鼓励他们相互谈论交流,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总结归纳。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习惯于形象思维,且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能从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理念】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所以我在选取例子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中,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测量方法,在计算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通过拓展练习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建立周长的概念。
情感与态度: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解决问题:通过操作活动,能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不同的平面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五角星、月牙等卡片)。
学生准备:直尺、棉线、记录纸。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角星、树叶、月牙等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14分钟)
(一)谈话引入(1分)
上课伊始,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周”字。
师: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姓周,周老师,周总理等等。
(二)揭示课题(1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我们的汉字真有意思,一字多意!可是,我们这节课不是语文课,而是数学课呢,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周长”。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
【设计意图:巧妙的引入,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大胆猜测、推理和实践的主动探索的愿望,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猜测,探索(4分)
师:猜猜看,这个“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周长是什么意思呢?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对,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请问角有周长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它没有一周。它的边是分开的',没连在一起。(板书)
师:理解得真好。一周就是从起点走啊走,到终点时,起点和终点会重合在一起。对吗?师:同学们请看:(依次贴出树叶、月牙、圆形图片、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在黑板上)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那么,请问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五角星的周长又是指???请学生到黑板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4分)
师: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些图形都没有开口,都由一些边连在一起,围得严严实实的??
师:你们说得很正确。没开口,我们可以用“封闭”这个词。也就是说,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和。
生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
生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
师:同学们积极发言,真棒!请打开书P41,对比课本上对周长的描述,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请大家大声整齐读一遍:“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师板书,并在“封闭”,“一周”两词下划红线,重点突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着表达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经历了把自己对图形周长的零碎的表象认识归纳并表达出来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练一练:(课件出示)(4分)
1、(指一指下列图形的周长)课件依次出现下列图形:
(分别请三个学生到屏幕前指出,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和倾听。强调“封闭”、“一周”的动作。)
【注:学生指周长的过程时可能有学生随意性地开始指,没从容易记的地方开始,指到结束时会忘记了开始处。】
2、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的周长?
3、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指认周长、辨别周长、找周长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周长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建立起来的周长的概念,使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18分钟)
(一)(谈话引入)(1分)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
师:说得好,之前我们学习过的“长度”,也就是量出来的。“周长”也是长度呀,所以可以用量的办法量出来。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二)合作交流,探索求周长的策略(9分)
1、小组出示:三角板、月牙、树叶、圆形纸片、五角星、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