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的时候,通常只有律师可以去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亲人是不被允许探视被告人的,这个时候,亲人就只能等到刑事判决生效以后才可以去探视罪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判决书生效后一个月内就移送到监狱执行,到监狱后,在规定的时间就可以探监。
一、判刑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处以刑事处罚。
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2.犯罪的形式、种类多样,各个犯罪类型也存在了不同的犯罪情节,法律对此作了不同的处罚规定。
二、判刑最高应当是25年。
1.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在一般情况下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2.如果出现数罪并罚的情况,有期徒刑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三、从刑事拘留到判刑大致需要四到六个月。其中审判期限一般为两个月之内。
1.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3.人民不批准逮捕的,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
4.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四十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第二十条 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
第四十七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