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及立案标准。构成条件包括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实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过失。立案标准是故意投放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本罪是危险犯,只要符合条件就构成犯罪,应立案追究。
法律分析
一、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条件有: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3、本罪原为投毒罪,为了适应冲击恐怖活动的需要,本罪作了修正,修正后的法条不仅包括原投毒罪的行为,并且内容更加广泛。
4、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
结语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是: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行为人实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过失。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该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当立案。该罪是危险犯,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威胁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