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同意,擅自占用他人土地的属于土地侵权的违法行为。责令退还非法占用土地,限期拆除非法建筑,恢复土地原状;符合规划的建筑则被没收并处罚款。
法律分析
未经同意,擅自占用他人土地的,属于土地侵权的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
拓展延伸
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途径与程序
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途径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出现土地纠纷时,双方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可以通过对话、调解等方式寻求共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比如请律师或专业的调解人介入。其次,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提起诉讼。在提起诉讼之前,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和文件,比如土地权属证明、合同等。然后,根据当地法律程序,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的要求进行庭审。最后,根据的判决结果,执行判决或进行上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法律途径和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解决土地纠纷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
未经同意,擅自占用他人土地的行为,属于土地侵权的违法行为。依法,应由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要求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和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规划的建筑物和设施,可以并处罚款。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途径包括协商、调解、诉讼等步骤,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七十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