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配合比设计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一、试验依据标准及规程规范
(1)《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 500XXXX2022
(2)《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500XXXX2015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5)《道理硅酸盐水泥》GBT136XXXX2022
(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7)《混凝土外加剂》GB807XXXX2008
(8)《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飞行区道面工程道面设计》设计说明
以及相关技术文件、规范、技术标准
二、混凝土设计技术要求
水泥、细集料和粗集料、水和外加剂,以及混凝土的拌和、摊铺和养护等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表21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
v
使用部位
v
设计强度(MPa)
v
粗集料级配(mm)
v
维勃稠度(s)
v
抗折强度(MPa)
v
道面、停机坪、除冰坪、滑行道
v
抗折5.0
v
4.75~31.5
v
≥15
v
≥5.0
三、试验内容
1、原材料说明
(1)水泥:等级为道路硅酸盐水泥P.R7.5级。
(2)细集料:乐山XX公司,(Ⅱ区)天然中砂。
(3)粗集料:绵阳市XX厂,碎石由4.75~16mm:16~31.5mm=25%:75%掺配而成。
(4)外加剂:北京XX公司,引气减水剂ADD4。
(5)水:自来水。
2、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
按照《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500XXXX2015的要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设计抗折强度提高10%~15%(即1.10~1.15)。本工程设计水泥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不应低于5.0MPa。
=(1.10~1.15)
取=1.15=5.0_1.15=5.75MPa
式中,水泥混凝土配制28d抗弯拉强度值,MPa;
水泥混凝土设计28的抗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2)计算水灰比
已知道路硅酸盐水泥28天抗折强度=8.2MPa,计算水灰比:
W/C=1.5684/(+1.00970.3595)
W/C=0.41
所用减水剂在2.0%掺量时的实测减水率为12%,故0.41_(112%)= 0.36。
考虑到现场施工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取值0.35,符合MH 500XXXX2015中水泥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的要求。
(3)合理砂率的选取
采用合理的砂率,在胶材用量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和物能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并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且抗折强度最佳。合理砂率随粗集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级配、细集料的粗细程度、级配以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而变化。根据《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500XXXX2015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选用中粗砂,暂取砂率Sp=30%。
(4)计算用水量、水泥用量、粗集料用量、细集料用量的计算
由于采用的水泥等级为P.R7.5,初步选用选定水泥用量C0=320kg,符合MH 500XXXX2015中水泥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10kg/m3的要求。
用水量W0=C0_(W/ C)=320_0.35=112kg。
利用体积法计算粗细集料的用量:
表321各种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所占的重量和体积
v
材料名称
v
实测表观密度
(kg/m3)①
v
单位体积混凝土内的用量(kg)②
v
所占体积(m3)
②/①
v
细集料
v
2714
v v
a/2714
v
粗集料
v
2700
v v
b/2700
v
水泥
v
3100
v
320
v
0.103
v v
1000
v
112
v
0.112
v
气孔
v v v
0.01_α
v
共计
v v
1.0
注:α为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根据所用外加剂类型及检测指标,α取3.0,故0.01α=0.03。
表321中a/2714+b/2700+320/3100+112/1000+0.03=1 ①
砂率为30%,则30%=a/(a+b) ②
利用以上两式求得a=612kg,b=1429kg
粗集料4.75~16mm、16.0~31.5mm两种规格的掺配比例为25%:75%
故4.75~16mm=357kg、16.0~31.5mm=1072kg
按照上述数据,进行计算配合比试拌,得到基准配合比如下:
表322基准试拌配合比
水泥(kg)
(kg)
碎石
4.75~16mm(kg)
碎石
16~31.5mm(kg)
(kg)
减水剂
(kg)
v
320
v
612
v
357
v
1072
v
112
v
6.4
(5)其它相关配合比计算
基准配合比进行试拌后,在水灰比W/ C分别增加0.01(MH 500XXXX2015要求最低水泥用量为310kg/m3)和减少0.02,砂率(SP)分别增加和减少1%,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的原则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拌。
表323调整后配合比
v
水灰比
v
砂率(%)
v
水泥(kg)
v
(kg)
v
4.75~16mm碎石(kg)
v
16~31.5mm碎石(kg)
v
水(kg)
v
减水剂(kg)
v
0.35
v
30
v
320
v
612
v
357
v
1072
v
112
v
6.4
v
0.36
v
31
v
311
v
635
v
353
v
1060
v
112
v
6.2
v
0.33
v
29
v
339
v
587
v
359
v
1078
v
112
v
6.8
3、混凝土试配及验证
(1)工作性验证
将基准试拌配合比以及调整水泥用量、砂率的所有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拌,其工作性见下表:
表331配合比工作性统计表
v
水灰比
v
砂率(%)
v
水泥(kg)
v
(kg)
v
4.75~16mm碎石(kg)
16~31.5mm碎石(kg)
v
水(kg)
v
减水剂(kg)
v
工作性情况
v
0.35
v
30
v
320
v
612
v
357
v
1072
v
112
v
6.4
v
实测维勃稠度19s,密度2495kg/m3,含气量3.0%,工作性良好,能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v
0.36
v
31
v
311
v
635
v
353
v
1060
v
112
v
6.2
v
实测维勃稠度16s,密度2486kg/m3,含气量3.0%,工作性良好,能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v
0.33
v
29
v
339
v
587
v
359
v
1078
v
112
v
6.8
v
实测维勃稠度22s,密度2493kg/m3,含气量3.1%,工作性良好,能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2)强度验证
各种配合比在试拌后均留置试件,采用150mm_150mm_550mm小梁试件,3块为一组,标准养护龄期28天。按照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其强度见下表:
表332配合比抗折强度统计表
v
水灰比
v
砂率(%)
v
水泥(kg)
v
砂(kg)
v
4.75~16mm碎石(kg)
v
16~31.5 mm碎石(kg)
v
水(kg)
v
减水剂(kg)
v
抗折强度(MPa)
v
7d
v
28d
v
0.35
v
30
v
320
v
612
v
357
v
1072
v
112
v
6.4
v
5.23
v
6.52
v
0.36
v
31
v
311
v
635
v
353
v
1060
v
112
v
6.2
v
5.04
v
6.07
v
0.33
v
29
v
339
v
587
v
359
v
1078
v
112
v
6.8
v
5.83
v
7.24
四、试验结论
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考虑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与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及经济性,最终选定试验室配合比见下表:
表41试验室配合比
v
水灰比
v
砂率(%)
v
水泥(kg)
v
(kg)
v
4.75~16mm碎石(kg)
v
16~31.5mm碎石(kg)
v
水(kg)
v
减水剂(kg)
v
0.35
v
30
v
320
v
612
v
357
v
1072
v
112
v
6.4
v
质量比
v
1.00
v
1.91
v
1.12
3.35
v
0.35
v
0.02
该配合比的抗折试件的折断处均发生在梁中部1/3区段,观察小梁试件断裂面的密实程度,发现大小石子分布均匀,且形成坚固的骨架,石子之间水泥砂浆层粘结,嵌挤牢固。试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荷重主要由石子骨架承受,断裂面处石子受外力破坏的痕迹十分明显。符合设计要求,可作为现场施工使用。施工时应根据原材料含水率情况,计算并调整施工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