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卷第5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9 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d.29 No.5
September, 2016
DOI:10. 13766/j. bhsk. 1008-2204.2014.0555
基于BCL理论的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陈玉云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970)
BCL)理论的“三维一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平台、互联网和微信通
讯软件为技术支撑,通过利用传统面对面协作学习(F2FCL)和计算机网络协作学习(CSCL)优势互补,将学生 的英语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经过一个学年基于BCL理论的“三维一体”
摘要: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
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促进学生 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协作学习理论;“三维一体”模式;面对面协作学习;计算机网络协作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8-2204(2016)05-095-06
On Integration of Three-Dimensions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BCL Theor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enter, Nang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70 , China)
CHEN Ywyun
Abstract: Based on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CL) theories and aided by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in
ternet and wechat software, the study probes into the effect on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side and outside of classroom by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face to 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2FCL) and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 After one-year experiment, it finds that students’ English abilities have been improved because the approach help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suits individual,s learning requirement. Key words: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tegration of three-dimensions approach; face to 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puter network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堂的优点,学者引进了混合式学习(
Blended Learning
一、引f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或 Blending Learning)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是融合传统面授课堂和网络教学的 优势,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手段以及应用方式 来实现教学的一种策略。混合学习采用以教师讲授 为主,结合基于“协作”理念的小组学习形式以及学 生自主学习形式,即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 过程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2一 5]
由于混合式学习具备传统面授课堂和在线学习 的优点,因此,被大力提倡并得以普及。2007年教 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
E-leaming(在线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比传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师 生关系,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因此,有学者提出以 在线学习改革或替代传统课堂学习。然而,多年的 网络教育实践证实:“ E-leaming无法代替传统的课 堂教学,但会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 [1]。反 思在线学习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借鉴传统课
收稿日期:2014-10-27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
GDJG2014128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2014-016)
作者简介:陈玉云(1983—),女,广东潮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
• 9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9月
《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英语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朝着个 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6]在《课程要求》精神 指导下,各大高校纷纷进行大学英语改革,融合课堂 面授和在线学习,进行混合式学习,最终实现在线学 习和传统面授课堂学习优势互补。
层面探讨BCL的学习模式。对
外语界也有学者
BCL模型做了研究,章艳乐,邵钦瑜和何丽分别
在混合环境下对协作学习进行模式构建以及实验研 究。[21_22]笔者在借鉴前人有关BCL研究和实践的 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所实施的大学 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利用自主学习平台、互 联网和微信通讯软件设计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立体 化、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英语的 collaborative learning )与合作学习 协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两词意思相近。从使用者习
惯看,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习惯使用合作学习,而教育 技术学领域研究者习惯使用协作学习。[7]42^5°协作 学习是指以异质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基本形式,在共 同的目标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进行学习互动,为获 得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一 种学习策略,目前被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组织 中。[8_9]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者的研究重点从面 对面协作学习(F2FCL)逐渐转向计算机网络支持协 作学习(CSCL),开始探讨计算机、网络协作学习的 途径和模式。[1°_12]然而随着CSCL研究的深入,发 现其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受“混合学习”思想
的启发,学者逐渐将F2FCL与
CSCL混合,从而出现 了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CL)J7]42—5°[13—15]BCL 融合 F2FCL 和 CSCL 的优
势,满足面对面交流需要,避免学生因为缺乏情感交 流而产生距离感,或在结构复杂的网络学习中迷失 方向而产生孤独感。[16]研究表明在所有交流方式 中,面对面交流的沟通形式影响力最大、最有效。同 时,BCL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容量太少,学生无法短 时间有效获取新资源的弊端,网络学习突破时空界 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交流工具。 由于网络学习多媒体信息资源可以超链接整合,讨 论的过程和内容可以自动自录,且能够处理学习并 发行为,学生可以同时在线对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评价和反思创新能力,更易于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学术界对BCL的研究成果较少,已有文献 不多,未形成系统的模式框架。彭绍东对BCL产生 原因和含义进行梳理,并将BCL、F2FCL和
CSCL三
者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协作学习的发展意义。[7]42^5° 之后,彭绍东又对BCL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指标进 行界定与应用。[17]李春燕从生态学角度探索混合式 学习理论与实践。[18]李峰和郭宁分别从理论和实践
听说读写译综合水平。
二、基于
BCL的大学英语
“三维一体”教学模式
(一) 大学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于2010年在新生中推行“三 维一体”教学模式:即传统的面授课堂(真实课堂)、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和各种体验 式课外活动的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真实课堂:课堂教学每周4学时,主要教授综合 教程和听说教程。综合教程授课重点在阅读、写作 和翻译的训练,讲解词汇、语法和课文难句。听说教 程授课重点是听说能力的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听 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虚拟课堂:网络自主学习为隔周2学时。中南 大学南方学院自2007年开始建设自主学习网络教 室,现多媒体网络教室已经配备2台教师控制端电 脑和200余台语言自主学习平台学生端电脑。自主 学习平台采用高校推荐的与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网 络学习系统。该平台以校园局域网为依托,集合教 辅资源库、自测题库、考试和阅卷等模式为一体,兼 具备师生讨论、学习记录、论坛、学习互评、资源共享 等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方面支持,全面训练 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课堂:该课堂是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 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包括组建英语协作和英语 倶乐部;举行英语晨读活动、举办课件大赛;组织学 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或者英语竞赛等课 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使用英语的交流机会。
(二)
基于B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三维一体
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笔 者在综合“计算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观”[23]
第29卷第5期陈玉云:基于BCL理论的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 97 •
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观” [24]H)2模式下,改进现行
“三维一体”教学模式,设计了基于BCL理论的大学 英语“三维一体”模式,如图1所示。从学习的角度 看,该模式由四种学习方式构成:真实课堂协作学 习、虚拟课堂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课堂协作学 习。主要功能如下:
院采用的是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和新视野大学 英语视听说平台。该平台的学习资源包括与大学英 语课程密切相关的听说读写译材料,还有少数音频、 视频课外辅助学习资源以及教师授课课件及上传的 预习复习材料。该资源库适用于学生的个人自主学 习,并为学生后期的网络讨论输出做准备。教师利 用监控指导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管 理,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 评估反馈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反馈,提 高学习的学习动力,同时也给教师的形成性评估提 供依据,并借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建议。
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包括局域网的自主学习平 台和互联网的资源、微信交流平台和协作小组。协 作学习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除了自主平台里涵盖 的信息资源,还拥有广域网无数多媒体资源,如提高 作文能力的在线写作自动批改系统——
句酷网,提
高听力水平的普特网等以学科和主题为专题的学习 网站。还有一些以学习社区形式的虚拟学习环境, 如英孚教育机构的English Town网站等。监控指导 是指教师借助自主学习平台和微信平台对学生基于 局域网学习资源进行的协作学习活动和基于广域网 的协作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跟踪小组的协作进程,并
1. 真实课堂协作学习
此课堂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学习环境、学习资 源、过程监控和评估反馈。课堂的学习环境涵盖了 局域网教学平台、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课件和设备以 及教师和协作学习小组。学习资源主要指学生和教 师所使用的教材和课外材料。过程监控指教师对协 作小组活动进行监控,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及时帮 助和指导,促进小组活动顺利进行。评估反馈是指 教师根据合作理论及教学目标制定评估量表,以此 指导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析反馈。
2. 虚拟课堂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虚拟课堂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学习环境、学习资 源、监控指导和评估反馈。
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是指与大学英语教材配套 的基于局域网的学习平台。目前,中南大学南方学
图1
基于B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框架
• 9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9月
对协作学习进行检查和指导。自主学习平台和微信 平台的评估反馈可以同步交互或异步交互。协作学 习大部分是借助同步交互功能完成的,有些学习活 动却需要借助异步交互功能来实现,如学生在自主 学习中将困惑、学习经验等信息发表在论坛中,其他 成员可以跟帖,对此做出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在论坛或者微信群的参与度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估。
3.课堂协作学习
课堂包含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成果展示 检验,得出可信结论。问卷主要围绕“实验模式的 态度、对该实验模式协作策略的态度和对协作活动 的态度”设计了 11个结构化问题,随后,随机抽取 12名学生进行访谈。
研究对象:选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13级新闻 专业A班(45)人和B班(44人)为教学研究对象。 新闻专业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实验班与 对照班均在入学时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考 试成绩样本71检验的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英 和评估反馈四部分。课堂的学习环境呈现出多 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既有真实课堂的“面对面”环 境,也包含了虚拟课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课 堂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指与学生参加的比赛相关的学 习材料。课堂通过举办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 比赛和活动,如课堂展示大赛,单词竞赛等,推动学 生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增强学 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 成果的展示平台。学习协作小组通过课堂的学 习,鉴定真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学习成果,完成知识 输出,提升个人智慧。通过评委对学习成果的评估 反馈,改进协作小组成员的认知模式,从而提高个人 的综合素养。
这四种学习方式即相互又紧密联系,既有 不同分工,又有相同任务。虚拟课堂的自主学习强 调个人学习自主,是所有学习环节的核心,是协作小 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而组员之间的协作学 习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推动剂,可提高个人学习的 有效性。学习者学习的成功取决于与他人充分的社 会互动。计算机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提供工具,更是 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仅限 于师生、生生的面对面互动,而延伸到通过微信平台 和自主学习平台的生生、学生与计算机、生生与计算 机、教师与计算机、师生之间。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假设基于BCL理论的“三维一体”教学 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英语水 平。因此,实验班的英语综合英语成绩将优于对照 班。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对实验班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来对上述原假设做进一步
语成绩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内容及实施
本研究于2013级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始实 施,从2013年9月开始,2014年7月结束。实验班 和对照班处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所使用教材、授 课内容、进度、授课课时和课前课后作业都一样。实 验班在基于自主学习平台和微信平台的虚拟课堂、 面授课堂以及课堂中开展固定协作小组活动, 对照班采用传统面授课堂和课后基于教材开展自主 学习,没有固定分组,课堂协作活动组织较为随意, 课后无需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课堂的协作小组 也可以由学生自愿组合。主要实施环节如下:
1.进行前端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组建微信 协作小组。在协作学习开始前,笔者对实验班学生 进行调查,发现所有学生都拥有能实现微信功能的 手机,且中南大学南方学院在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 场所已开通无线网络,为学生微信协作学习提供了 外部支持。然后,笔者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 性别、学习风格和动机,将实验班学生分为9个小 组,并组建9个微信小组。2.教授学生协作学习基 本技能。首先,让大家熟悉微信群聊功能以及自主 学习平台操作。其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 策略和微信技巧训练,包括如何分工合作、如何集思 广益、如何搜索信息以及如何小组总结等。3.设计 教学内容,分配任务。围绕听说课和精读课,笔者开
展了各种课外和课内的协作小组活动。如小组讨 论、主题演讲、辩论、戏剧表演DV、广告DV拍摄、读 书报告等,增加学生使用英语交流和应用的机会,并 鼓励协作小组参加基于课堂活动的课堂学习并 给予指导。4.监控教学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 程中担负着指导的工作,在自主学习平台和微信平 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进行及时引导。小组在完成 课外协作学习后必须填写“小组活动自评表”,在完
第29卷第5期陈玉云:基于BCL理论的英语“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 99 •
成课内协作活动后必须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填写 自评表。5.实施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结 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式,即平时成绩、在线 自主学习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 绩根据作文、小组活动评估和课堂的参与次数 以及获奖情况给分。小组活动评估主要参照小组成 员平时在课堂的参与度,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 教师评价相结合。在线自主学习成绩由计算机自动 生成。
句酷作文自动批改平台对提高作文帮助很大”“通 过与同学在课堂和网上交流,可以得到及时帮助” “协作学习使自己学会思考,并努力为小组任 务完成做贡献”。不过也有学生(4名)反映该模式 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网络学习,容易疲劳,而且学校 网络不稳定,影响协作小组的有效交流。
2.
新理念自主学习平台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 82%的学生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合作方式“非常满 对该模式协作策略的态度。77. 8%的学生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班和对照班3次英语综合水平考试 成绩对比
3次英语综合水平考试:T检验数据表如 表1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
绩无显著差异(P = 〇. 833 > 0. 05 ),这表明2个班的 起始英语水平是同质的。随着不同教学模式实施的 深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考试成绩达到统计学显著 性水平(P< 0.05),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成绩好。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与对照 班成绩差异为3. 16,到第二学期末,差异上升为 5.05,这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综合 能力的发展,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成绩增长 越为明显。
表1 三次英语综合水平考试r检验数据
考试名称
组别平均值标准差(M)(SD
均值)
差异r值
P值
实验组
70.9310.97入学测试
0.47
0.212
0.833
对照组
70.479.68一学期
实验组74.027.38
期末3.16
2.155
0.034
对照组70.866.39二学期实验组76.755.46
期末
5.05
4.280
0.000
对照组
71.7
5.59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本次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问 卷和访谈主要从3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对基于BCL理论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的 态度。问卷数据显示,有86. 7%的学生对本实验模 式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这与对学生的访谈 基本一致。大多数学生认为该实验模式“提供了丰 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
意”或“满意”,认为微信交友方便,朋友圈资源丰
富,语音对聊、群聊功能强大。使用微信讨论,对比 面对面交流,更放松和随意,有更充裕的时间对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
3.
对协作学习小组活动的态度。问卷显示
75. 5%的学生对协作小组活动表示“非常满意”和 “满意”。71.1%的学生认为“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 论并完成自己的任务。”68. 9%的学生认为“大家能 轮流发言、保证交流的持续进行。”通过对学生访 谈,发现大部分人对协作小组活动持肯定态度。认 为“小组的责任分工使我更努力学习”“通过和同学 交流,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信息和搜索方法”,不 过也有学生反映(3名)在小组协作活动中有时候会 出现少数人控制局面的现象,因此,需要教师以后在 制定协作活动设计时更加细致和全面。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B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三维一 体”教学模式以局域网自主平台、微信交流平台和 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技术支持,结合传统的面 授课堂以及课堂,弥补了传统面对面协作学习 和网络协作学习的缺点,将协作学习共同体与技术 双重整合,既发挥教师的引导、监控等主导作用,又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 效性,促进其英语综合水平提高。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也发现了 一些问 题:如学生由于水平和个性不同,在协作小组活动中 互动情况有所不同。英语水平好的和性格外向的学 生表现更为好些;在具体的小组讨论中由于英语水 平和思维模式的局限,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往往不够 深入,口语讨论进行不顺畅。为了保证教学模式的 有效实施,教师应该进行角色改变,以学习活动的设
• 10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9月
计者和信息资源的整合者的身份,系统地设计学习活动,合理地混合课堂合作、网上合作以及网络自主学习的比例,提高学生知识的输入。而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风格合理分组,多关注学习动机低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学习策略指导,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其小组责任感和荣誉感。参考文献:
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〇〇8(3) :273—277.
[12] 刘爰军.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中国
电化教育,2011(6) :109—112.
J
J
GERARD P.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Online teaching of
online educators [ EB/OL]. [2014-10-05]. http: // www. glob- aled. com/articles/GerardPrendergast2004. pdf.[14] ILEANA H,MIONA L, ADINA L. The role of collaborative dis
tance learning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 EB/OL]. [2010-0505 ]. http : // www. iaq. uni-due. de/aktuell/veroeff/2003/hambur- gol.pdf.
[15] PIERRE J V, ALBERT P, PETER D.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and
[13]
[1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
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 21.
[2]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0—163.[3 ]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J
]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1—6.[4 ] DRISCOLL M. Blended learning: Let’s get beyond the hype[ EB/
OL]. [ 2014-10-05 ]. http: //ltinewsline. com/ltimagazine/article/articledetail. jsp? id = 11755.[5 ] SINGH H, REED C. A white paper :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
ded learning [EB/OL]. [ 2014-10-05 ]. http ://www. docin. com/ p-204705652. html.
[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7.
[7 ]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
式协作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2010(8) :42—50.[8 ]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
M] •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3:42—53.[9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33^40.
[10] i
射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与应用[
JL
电化教育研究,2002(8) :44^47.
[11] 方云端.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
individual learning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J].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05,10(1 —2) :51—65.
[16] 叶海富,王富强.基于混合讨论的研究生合作学习模型构建及
分析[J
] •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5 —27.
[17] 彭绍东.混合式协作学习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指标界定及应
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12(2) :92—98.
[18 ]李春燕.生态学视角下混合式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D
].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9.
[19 ]李峰.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在教学总的研究与应用[D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2012.
[20 ]郭宁.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D
].保定:河北大
学,2010.[21 ]章艳乐.基于
BL和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一体化学习模式实验
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3(9) :16—24.
[22] 邵钦瑜,何丽.基于网络与课堂混合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
习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4(3) :31 —35.[23]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
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上
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 :230—232.
[24] 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
机整合——
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
].
外语电化教学,2006(12) :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