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2019年生物结业考试说明
总结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本届学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具体考试内容归纳如下: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10. 健康地生活 (1)传染病和免疫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没变
(2)医药常识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注:红色区域是今年新增内容
1
1.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的吐丝主要在幼虫期,化蛹后不再吐丝。与家蚕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还有蝇、蜜蜂、菜粉蝶、蚊等。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蟋蟀、蝼蛄、螳螂、蝉。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形态像鱼,有尾,用鳃呼吸,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成蛙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蛙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2
(3)鸟的生殖和发育 鸟卵的结构
[1]卵壳:具有保护作用,其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能进行气体交换。
[2]卵壳莫:紧贴卵壳的两层膜,具有保护作用。 [3]胚盘:内含细胞核,受精后可发育成幼雏。 [4]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 [5]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6]气室:位于两层卵壳膜之间,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7]卵黄膜:紧贴卵黄的一层薄膜。 [8]系带:固定卵黄。
对于未受精的鸟卵来说,胚盘相当于卵细胞的细胞核,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3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但并非所有鸟类都具有这些过程,例如杜鹃的孵卵寄生性。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如在小鼠受精卵中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鼠比同胎出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体积大。)。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例:转基因鼠的启示
4
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和生长速度。 通过实验得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通过同一颗萝卜,地上部分是绿色、地下部分是白色可知,生物性状的表现除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上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呈双螺旋结构。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三者关系图:
染色体 DNA 基因
在有性生殖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在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数万对基因的存在。
5
染色体成对 在体细胞中 DNA成对 基因成对
在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DNA、基因分开,所以在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减半,都成单存在,不再成对。 DNA减半 基因减半 (3)人的性别决定
人体细胞中的第23号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男性:22条常染色体+X或Y(性染色体) 女性: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 男性产生两种生殖细胞,一种携带X染色体,一种携带Y染色体。女性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携带X染色体。
父亲(XY) 产生精子 X XX Y
母亲(XX)
6
产生卵细X XY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怀孕后不做胎儿性别的医学鉴定,坚持优生优育原则。 (4)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常见的变异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等。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的变异。
生活中常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如选择育种(高产奶牛的繁育)、杂交育种(高产抗倒伏小麦的获得)、太空育种(诱变出的太空椒)等。
3.健康生活
( 1)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生活中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等,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肺结核等,病毒性传染病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结膜炎、艾滋病、麻疹、水痘等。 (2)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二)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和粘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溶 菌酶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和血液中。
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 (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组成,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出生 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 用。也称“后天性免疫”
病原体(抗原) 侵入、刺激 淋巴细胞 产生 特殊的蛋白质(抗
8
体)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 特异性的。
计划免疫: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 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 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医药常识和急救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或危害。在使用之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必须凭职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病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9
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于痢疾的治疗。 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 甘油: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 急救 紧急呼救
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记准确提供病人的详细地址、病情及畅通的联系方式等。 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每分钟按压至少100次,深度5厘米左右。 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清除口鼻内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有效。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顺序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出血和止血
内出血:体内器官出血,一般不易诊断。
出血 外出血:体表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
出血。
10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 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从伤口流出。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处理干净,可用创可贴。一般都能自行
凝固止血。
止血 静脉出血:在伤口的远心端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 动脉出血: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
对于动脉或大静脉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