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 SHUIMODANQING 手绘插画 文字作品的再创作 张 芳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 插画千百年来伴随着不同功能的文字作品流传于世,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和之后的若干年,它都是通 过图像诠释文字内容最重要的手段。无论是对于宗教教义的传播,还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插画都起到了 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给手绘插画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手绘插画凭 借自己亲切的人文关怀,丰富多变的表现风格,依旧是读者解读文字作品,理解作者真实意图的重要媒介之 一,这些都得益于插画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专业素养,以及他们对文字作品的深刻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插画 谈到插画的创作,笔者认为首先要就手绘插画的概念进行阐述。 一创作是通过画面呈现文字作品思想内容进行的再创作。 、手绘插画的概念 “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艺术性的插图。《辞海》(艺术分册)的解释是指插 附在书刊中的图画。……对正文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手绘插图的概念,笔者认为是插画 家通过绘画工具用传统手绘方式创作插画的艺术形式。 二、手绘插画创作特点 1、手绘插画创作风格多样 手绘插画最初出现时,从事插图的作者多半是职业画家,他们将自己对于艺术表现语言的研究和理解 也同样带人到插画绘制中,最初都是运用比较传统的手法进行创作。现代手绘插画的黄金时代则是二十世 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风格。直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我们国家的发展脉络也大致如此,在差不多相同的时期开 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国家涌现出许多的插画作品,创作数量极其可观,有写实风格的、也 有在写实基础上夸张变形的,手绘插画展现出风格多变,形式多样的创作格局,也使得手绘插画成为美术创 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专业从事插画创作的插画家也随即应运而生。 2、手绘插画创作手段丰富 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人,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 相”图解,比如我国现存第一部有刊记确切年代——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 扉页画 欧洲的插画历史也与我国相似,最早都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后来,插画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 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方手绘插画也从最初的木版、铜板插图发展成为 使用中国画工笔重彩、线描、油画、水彩、水粉等几乎囊括了所用的美术创作手段的艺术创作,插画家们为读 者呈现了异彩纷呈、创作手段丰富的插画艺术创作。 3、是以文学作品的文字内容为前提进行的二次创作 手绘插图的创作构思与其它美术创作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它美术创作构思基本是艺术家对某些特 定的题材产生兴趣而进行主观构思创作,而插画则是需要插画家基于抽象的文字内容以及文字内容所表达 的内在含义所进行的二次创作,换句话说,文字创作是作家的第一次创作,而插画创作则是根据特定的抽象 文字创作内容进行的具象画面的再创作。我们知道插画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宗教读物扩大到文学作品、医药、 历史地理、考古图录、自然科学等书籍中,插画的形式大体又分成封面的附图,文中的插图,以图为主的的连 环画、漫画形式,封二封三封底扉页插画等,插画的内容涉猎极广,不同内容、位置的插画又有不同的功能作 用。基于这种前提,从某种角度上说,插图创作有更为复杂的一面——插画家必须根据特定的文字内容进行 创作,涉及到医药、历史地理、科学文化知识等书籍时,比如清道光丙戌年刊印的(明)李时珍所著中医药专 著《本草纲目》(图1),需要画面内容既精准又美观,而创作文学作品插画时虽然留给插画家的创作空间比较 大,但是需要插画家准确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出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故事情节和内涵等再进行插画创作,比 如,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Jane Eyre)的版画插图(图2)(选自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7年),这些创作既要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又要做到图文之间的相得益彰,来帮助众多不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