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训练

来源:爱玩科技网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姓名: 王 哲 (2012年7月21日) 1.在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元素X被氧化;②元素Y被氧化;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有6×6.02×10个电子发生转移时, 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 ( ) A.6∶1 B.1∶6

C.5∶1

D.1∶5

3. 锌与很稀的反应生成Zn(NO3)2、NH4NO3 和 H2O。当生成1molZn(NO3)2时,被还原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25mol B.1mol ( )

A.4∶1

B.1∶4

C.1∶1

D.2∶1

5.24mL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

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5

6.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当有3molCu2S参加反应时,转

移的电子总数为(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30NA

B.8NA C.10NA

D.24NA

7.废弃硝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若在该废水中加入适当的试剂,可在一

定条件下使NO2-转化为N2,则应加入的试剂是 ( ) A.Na2SO4 B.NH4Cl C.浓HNO3 D.浓H2SO4

8.氮化铝(化学式为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

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lN+3CO来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摩尔质量为41g

9.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

IO3-

A.H2O2

23

C.0.5mol D.0.25mol

4. 在反应2KMn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2MnO4+MnO2+O2↑中,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原子的个数比是

H2O、

I2、MnO4-

Mn2+、HNO2

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得到I2最多的是 ( )

B.IO3

C.MnO4 D.HNO2

10.在反应MnO2+4HCl(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nCl2+Cl2↑+2H2O的反应中,当有8.7gMnO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HCl为 ( )

A.14.6g

B.7.3g C.7.1g D.3.55g

11. 在一定条件下,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 2HNO3+4N2+9H2O。则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单质一定是由强氧化剂氧化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的

1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任何反应中都做氧化剂

13. 在2H2S+SO2=3S↓+2H2O的反应中,当有4×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的总物质的量为 ( ) A.2mol

B.3mol

C.96g D.36g

14.在酸性条件下,RO3n-和 I- 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O3n-中n的值为 ;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 (2)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6分)稀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如果反应中有8.4gHNO3被还原,求: (1)被氧化的Cu的质量是多少? (2)共消耗的的质量是多少?

(3)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况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D.凡是在水中能产生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均属于电解质

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是 ( ) ...选 项 电解质 非电解质 ( )

A.50mL0.2mol·L NaCl溶液 B.40mL0.15mol·L

-1-1

-1 -1

A KOH SO2 B H2SO4 蔗糖 C BaSO4 HCl D Fe CH4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MgSO4溶液

C.30mL0.1 mol·L BaCl2溶液 D.10mL0.25mol·L HCl溶液

4.下列各100mL液体中,分别加入0.05molNaOH晶体,溶液导电性变化最大的是 (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 mol·L H2SO4 D.0.5mol·L NaHCO3

2

-1

-1

-1

5.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到过量, 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由电流I表示)近似地用如图 中的曲线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

A.盐酸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C.硫酸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D.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CuSO4溶液

I/mA a b c d V/mL

6.测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时,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

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

沉淀的是 ( ) A.Cu、Ba、NO3、Cl C.Ba2+、Mg2+、NO3-、Cl-

2+

2+

B.Mg、Na、CO3、SO4 D.Fe3+、Ba2+、NO3-、SO42-

2+

2-2-

8.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

A.Ca2+、Na+、NO3-、SO42- C.K+、Cl-、HCO3-、NO3-

B.Mg2+、Cl-、Al3+、SO42- (填字母代号)

D.Ca2+、Na+、Fe3+、NO3-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 C.澄清石灰水跟反应:Ca(OH)2+2H=Ca+2H2O 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E.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F.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2OH-+CO2=CO32-+H2O G.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H.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OH=BaCO3↓+H2O

10.现有以下物质:①NaCI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的醋酸、④Cu、⑤BaSO4固体、⑥蔗糖、⑦酒精、

⑧熔融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3

2+

2+

【知识点归纳】 1.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判断依据

①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故单质和混合物均不在讨论的范畴。如:

a.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而HCI是电解质。

b.金属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如:

a.活泼金属氧化物Mg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

b.有些化合物,如SO2、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属于电解质(H2SO3、NH3·H2O、H2CO3)等,而它们本身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故它们也不是电解质。

c.某些化合物,如BaCO3、BaSO4等,由于难溶于水或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致使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太小,导电性很弱,但因为它们在水中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且在熔融状态,也是全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2)注意事项

①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如:

a.固体NaCl、Ba(OH)2等,虽说它们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但不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它们均不能导电。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b.像HCl、H2SO4等纯净物以分子形式存在,气、液、固三态均不导电,溶于水后导电。 ②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混合物等。

③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固体醋酸、气态氯化氢等。 2.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发生电离产生的离子。

(2)要遵循质量守恒的原则。即在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要遵循电荷守恒的原则。即电解质发生电离后,产生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产生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4)书写电离方程式要尊重事实,不能臆造。如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就不能写电离方程式。 3.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整个溶液不显电性。这是因为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本质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2)影响因素: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5.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拆写”注意事项

(1)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不溶物或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写成化学式。

(2)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写;如NaHCO3写成Na+、HCO3-,再如NaHS、NaHSO3等。

(3)硫酸的酸式盐,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写成H+、SO42-。 (4)微溶物质作为反应物时,若是澄清溶液则拆写成离子形式,若为悬浊液则写化学式,如Ca(OH)2;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

4

(5)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 ;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成NH3(标号↑)和H2O。

6.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问题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铁与稀硫酸的反应。2Fe+6H+=2Fe3++3H2↑(×);Fe+2H+=Fe2++H2(√)。 (2)看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CaCO3+2H+=Ca2++H2O+CO2↑(√)。 (3)看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

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Ba2++SO42-=BaSO4↓(×);Ba2++2OH-+SO42-+Cu2+

=BaSO4↓+Cu(OH) 2↓(√)。

(4)看是否质量守恒或原子守恒

如:Na+H2O=Na++OH-+H2↑(×);2Na+2H2O=2Na++2OH-+H2↑(√)。 (5)看是否电荷守恒

如:Cu+Ag+=Ag+Cu2+(×);Cu+2Ag+=2Ag+Cu(√)。 (6)看是否符合离子的配比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2+2-+-

Ba+SO4+2H+2OH=BaSO4↓+2H2O(√)。 (7)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及滴加的顺序等对反应的影响。

--2+-

如:向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O2+OH=HCO3(×);Ca+2OH+CO2=H2O+CaCO3↓(√)。

7.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

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取决于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若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就能大量共存;否则不能大量共存。

(1)离子间若发生下列反应之一,就不能大量共存。

2+2-2-+---

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Ca与CO3、SO4;Ag与Cl、Br、I等。 ②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H+与CO32-、HCO3-;NH4+与OH-等。

+--2--2--2-3-

③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弱酸根离子(F、ClO、S、HS、SO3、HCO3、CO3、PO4、HPO42-等)不共存;OH-与弱碱根离子(如NH4+、Mg2+、Al3+、Fe3+等)不共存。

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2O、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ClO等)、弱碱〔Al(OH)3、Cu(OH)2、Fe(OH)3、Fe(OH)2等〕。

(2)注意附加的隐含条件

①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等。 ②强酸性溶液中,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③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

④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如HCO3-+H+=H2O+CO2↑;HCO3-+OH-=H2O+CO32-。 或HSO3-+H+=H2O+SO2↑;HSO3-+OH-=H2O+SO3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