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来源:爱玩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勇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概括为5个主要因子:教练员素质因子、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运动队内部特征因子和外界激励因子;2)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素5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U15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更多的受到教练员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对U19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影响较大。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凝聚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1)06-0554-05 文献标志码:A 群体凝聚力作为群体的一个特性,代表着群体的团结、一致、和谐。研究表明:组织成员之间的群体凝聚力是促使群体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会在群体成员中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关系,在高度凝聚力下的群体成员,其沟通的频度较高,其交流的品质较好,而且会有较为正向的沟通内容与行为。具有较高凝聚力的群体,其成员之间更加相互依赖,彼此信任、共负责任。由于凝聚力对群体发展、群体维持及群体目标的达成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最重要的小群体变量,并且无论是在工业、军事和教育领域还是在运动领域,凝聚力这一群体现象都是受到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

与一般群体的凝聚力相比,运动群体凝聚力具有更突出的作用,因为由运动员组成的群体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为了完成比赛任务,需要全体成员一起努力,共同承担训练和比赛的压力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其群体界线较为分明,受社会关注程度较高,所以,一支优秀的运动队都应具有与其相适宜的群体凝聚力。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场上,一个紧密团结、凝聚成整体的运动队战胜拥有更高竞技水平、实力更强运动队的例子屡见不鲜,运动队的凝聚力既是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运动队成功参赛的必要条件。

虽然我国新闻媒体、体育、教练员、运动员对有关运动群体凝聚力方面的问题谈论得较多,但目前关于运动群体凝聚力的科学研究极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国外已有大量关于运动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国内有关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成年运动队或大学和高中代表队,而对青少年专业运动队的研究甚少。例如:李红军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及其素质与球队凝聚力关系研究;李现武对我国优秀职业篮球队团队精神培养的研究;熊卫权对川南地区普通高校篮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的调查研究;盛素娥对大专篮球选手的知觉动机气候与凝聚力的关系研究。由于运动队群体凝聚力的发展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如同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样,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培养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够达到。只有在青少年阶段打下坚实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稳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整体作战风格,才能在将来的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青少年作为竞技运动发展的后备力量,正处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加强这一时期运动队凝聚力的研究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期为青少年篮球运动队的科学管理和运动员的心理咨询提供参考依据,并最终为提高运动队的整体竞技水平服务。 1 研究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由3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组成。分别是参加2007年全国少年(U17)篮球比赛的运动员227人;参加2007年全国青年(U19)篮球比赛的运动员69人;参加2007年全国少年(U15)篮球比赛的运动员40人。有效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2 研究工具 2.1问卷项目的形成 2.2.1调查项目的收集

通过与部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及教练员的访谈,查阅国内外有关群体凝聚力的资料文献,并进行专家问卷的调查,把预先选定的影响因素提交给专家,请专家判定,根据目前通用的Likert量表法把每个影响因素分成极其重要、重要、不确定、不重要、很不重要5个等级,运用得票指数分析法把得票指数大于1的因素做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删除重复的项目,得到31个项目组成的成就动机影响因素的原始问卷(见表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2项目分析

在某省体育运动学校随机选取青少年篮球运动员55人,年龄范围12~19岁,平均年龄16.岁,对项目进行预试,以期筛选项目。筛选方法有以下2种。

区分度方法:考察31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结果表明所有项目与总分相关均在0.314~0.675之间(n=55,P

因子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考察每个项目对因素的负荷量大小。删除对任何一个因素的负荷量均不够0.40的项目,结果运动员的价值观、裁判的水平、运动员的兴趣爱好、运动队的实力等8个项目被删除(见表2中项目24~31)。最后,问卷由这23个题目组成。

2.2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2.1信度的检验

对55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采用重测信度检验其稳定性和克隆a系数来检验其内部一致性。2周后的重测结果显示,影响因素问卷中各题信度在0.707~0.6之间(0.01显著水平,双侧检验),a=0.843(n=55,P 2.2.2效度的检验

内容效度:我们认为本问卷是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并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筛选、修正下形成的;因此,它的内容效度是可以接受的。

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其构想效度,发现90%的项目共同度在0.50以上,因为项目的共同度是量表结构效度的标志,所以本问卷的构想效度可以接受。 2.3统计处理

采用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用SPSS ForWindows 14.0软件加以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问卷项目分析取主成分,考虑到抽取到的因素之间有相关,故采用斜交旋转,以

从表3可见,以特征根1以上截取的5个凝聚力影响因素都是由若干个具体项目来表现的。根据这些项目的含义,可以分别对这些影响因素一一命名。因素1高负荷量的项目有7个,它们为a5、a15、a3、a6、a8、a16、a12。这些项目均与教练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因素有关,例如,训练水平、威信、敬业精神、对球队的责任、关怀、满足队员能力的发挥、实现技战术的要求,可命名为“教练员素质因子(F1)”;因素2高负荷量的项目有4个,它们为a10、a7、a23、a21。这些因素均与运动员个性特征因素有关,例如,成就动机、对球队的责任感、自信心、荣誉感、可命名为“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F2)”;因素3高负荷量的项目有2个,它们是a11、a9。这2个项目均与人际关系因素有关,例如,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可命名为“人际关系因子(F3)”;因素4高负荷量的项目有6个,它们是a13、a19、a2、a18、a20、a14。这些因素均与运动队内部特征因素有关,例如,成功经历、目标、稳定、奖励、内部规范、内部竞争,可命名为“运动队内部特征因子(F4)”;因素5高负荷量的项目有4个,它们是a1、a17、a22、a4。这些因素均与外界的要求、支持因素有关,例如,社会规范、父母激励、亲朋好友支持、升学,可命名为“外界激励因子(F5)。”

因此,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把原来众多的项目进行了简化,23个项目被简化为5个凝聚力影响因素的变量,它们集中反映了原来众多项目的大部分信息。这5个因素分别是教练员素质因子、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运动队内部特征因子和外界激励因子。进一步分析这5因素的贡献率,我们发现,教练员因子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首要原因,其他影响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运动队内部特征因子和外界激励因子。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教练员对篮球队凝聚力起着主导作用。运动队中的教练员就是一名领导者,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计划和目标,组织队员参加训练和比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促进运动队或运动员取得成功。社会心理学认为,领导者要想使自己的领导行为充分发挥作用,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士气,其个人的才能因素是关键。从某种意义来讲,教练员必须具备十足的敬业精神、训练能力、比赛的指挥能力,运动队才能形成较高的凝聚力。另外,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对团队下属的影响更具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更能使团队下属主动地追随领导者,更能使下属接受领导者的感召和支配。从这种意义来讲,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球队的教练员是否具备诸如责任感、关心爱护队员、威信等共同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将决定他能否强化球队战胜斗志与挑战精神、刺激取胜与追求成功的欲望、增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将全队引向实现球队的发展目标。

运动员对篮球队凝聚力起着能动作用。管理心理学认为,成员对于集体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即集体对个人社会心理需要(包括社交需要、安全需要、成长需要、自尊心、成就感、自信心与力量感等)的满足状况。毋庸置疑,团体成员的社会心理特征的互相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有关作者通过回顾大量的研究文献后得出结论:团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在确定它们在团体中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单一个体的个性特征对团队的影响小,但个体之间在个性特征方面的互相补偿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有效性。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等个性特征与团队凝聚力的发展和团队有效性有积极的关系,因此,对上述社会心理特征的培养与激发将有助于球队凝聚力的形成。即对成员的上述社会心理特征满足的愈好,其成员对球队的依赖感就愈强,球队就愈有凝聚力。正如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言,个体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一种更高形态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人们就会具有较为持久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对篮球队凝聚力起着内部动力作用。在运动团体中,人际关系的相容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训练或比赛场上和谐一致的程度,即队员之间或队员与教练员之间在态度、个性或技能等方面能相互适应。与其他社会团体一样,运动团体中队员之间或队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协调默契有助于个人满意度和活动效率的提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团队有了“人和”才能去争取和利用机遇,才有可能去完善和充分发挥客观有利条件。K.W.Back曾指出,凝聚力强的群体的特征是成员的思想认识比较一致,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群体工作效率较高。由此可见,构建愉快、满意和积极肯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内部环境,是能否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保证。著名的“霍桑效应”是群体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之中,导致群体士气高涨,从而推动群体迅速发展的最好例证。

运动队的内部特征对篮球队凝聚力起着制约作用。首先,运动团体的共同利益与目标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当成员有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团结协作,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共同的努力中,成员们会进一步增强感情,从而提高团体凝聚力。其次,运动队经常成功有助于凝聚力的发展。过去理想的参赛成绩,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士气,大大满足运动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再次,运动队内的稳定与竞争。Donnelly研究表明,成员不太稳定的队不仅凝聚力低,而且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少。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的运动队其群体凝聚力比成员变化频繁的运动队要强。在运动团体中,为了提高成绩和自己在队中的地位,队员之间常常发生竞争,成员间的竞争程度也会影响群体凝聚力,竞争型前景可促进队员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适应,但是,过分激烈的竞争会对整个队的人际关系或活动产生损害作用。最后,运动队内的规范和奖励。规范有助于个体理解团体,并按照团体的行为标准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规范也个体的意见、态度和行为不能与其他队员偏差过大,因此,遵从团体规范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高,偏离规范会使队的凝聚力下降。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励与团体激励方式对团体成员的情况和期望以及团体内人际关系等会产生不同影响。一般而言,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外界激励对篮球队凝聚力起着促进作用。首先,由于社会规范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行为要求,因而可以按照规范来评定个体的行为是可接受还是不可接受的、满意的还是不满意的。对可接受的、满意的行为进行奖赏,对不可接受、不满意的行为进行批评或处罚,这种行为标准的形成有利于运动员的活动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其次,数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社会支持是解决大多数潜在性的紧张负效应引起的生活和比赛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它能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发生率和耗竭。L.G.D.Sarason研究证明,运动队受到社会支持的程度能影响运动员技能水平的发挥。组织心理学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解除组织压力对运动员产生的负效应。

3.2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子差异分析

将影响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5个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考察不同层次水平(U15、U17和U19)青少年篮球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层次之间在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存在(见表4)。事后比较结果发现,U15在教练员素质因子(F1)和外界激励因子(F5)2个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U17和U19;U19在人际关系因子(F3)上明显高于U17,在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F2)显著高于U15。

从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U15在F1和F52个因子上与U17和U19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U15篮球运动员年龄偏小,可塑性较强,容易对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能力、敬业精神、威信产生崇拜而乐于听从教练的教诲;与U17和U19篮球运动员相比,他们更易于从教练员身上获得力量感和满足感,从而强化篮球队凝聚力形成的心理需要基础。其次,由于从事篮球训练时间不长,父母会经常告诫他们要听从教练的安排,遵守队内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将来能有所作为,因此,与U17和U19篮球运动员相比,在外界激励因子上得分明显偏高。

与U17和U15篮球运动员相比,U19在F3和F2 2个因子得分上明显较高。究其原因,是由于U17运动员大多处于青春期,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还较不成熟,情感波动较大,认识还处于发展时期,而此时他们正转入加强战术配合训练的阶段,其战术配合的不协调自然会造成队员的烦躁情绪,故可能影响队员的情感、认识,以致难以和队员友好相处。与之相比,U19运动员较为成熟,具有队员在队内形成较好人际关系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因此,二者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应该是存在差异的。另外,U19运动员在个人特征因子上得分高于U15是由于他们的运动水平的层次较高,经常在激烈的比赛情境中拼搏,无数次成功的体验塑造了他们顽强的性格,充满自信,敢于承担责任,对所取得的成绩具有较为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因此,与初出茅庐的运动员相比,他们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现阶段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5个主要因子:教练员素质因子、运动员个性特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运动队内部特征因子和外界激励因子。其中,教练员素质因子是影响凝聚力的首要因素。

2)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影响因素5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U15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更多的受到教练员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对U19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影响较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