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北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都能把地球均分为两个半球 4、南极点的纬度是( )
A、90°N B、0° C、90°S D、90° 5、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划分南北纬度的起始线 D、也就是180°经线6、假如张强、李健二人从南极同时沿东经40°和西经20°经线向北匀速行进,则他们( ) A、不可能相遇 B、可能在南极相遇 C、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D、在赤道上纬线距离最远 7、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说法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纬度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纬度90° 9、以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10、与西经45°相对的经线是( )
A、东经45° B、西经135° C、东经135° D、西经75° 11、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方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12、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13、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相交
14、一飞行员驾驶飞机向西飞行,在飞行途中方向不变,他能否飞回出发点( )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15、一个人从北京出发,向北行进,一直向前,并且方向不变,他能否回到出发地( )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1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
A、正好相等 B、0°纬线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C、0°纬线稍短 D、0°经线稍长 17、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 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18、某人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160°E、纬度0° D、20°W、纬度0°
19、如图,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0、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60°N、20°W B、26°N、 0° C、17°N、180° D、15°S、19°W
21、读图,完成下列条问题。
⑴、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______、____________。 ⑵A、B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的是_______。 ⑶与A经线相对的经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B、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C.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 D.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地。
(3)位于低纬的_______地,位于中纬的是________。
一艘油轮由A地出发,经过B和C,到D地,请你根据下图中的经纬网,完成 24、25题 。
24、油轮由B地到D地的航行过程中,其方向的变化是( )
A、先向东,再向北 B、先向东北,再向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东,再向东北
25、油轮在A、B、C、D四个地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 A、A(10°,120°) B、B(30°N,140°E) C、C(30°E,160°N) D、D(50°S,150°W)
26、关于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7、某日天气预报:“台风中心已经移至(15°N,135°E)的位置……”, 台风中心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8、小明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 、向南、向西依次
走100千米,此时小明位于( )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右图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9~31题。 29、甲点经经纬度是( )
A、40°W,20°S B、40°E,20°N C、20°E,40°N D、20°W,40°S 30、下列经线中,能与图中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A、160°E B、70°E C、160°W D、70°W 31图中四点符合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回答32~33题 。 32、①地的经纬度是( )
A、30°W,23.5°N B、30°E,30°N C、30°W,23.5°S D、30°E,30°S 33、②地位于③地的( )
A、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E三点所在的半球: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我国某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记录。请你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
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用黑点·分别 标出军舰8月1日、8月2日、 8月3日、8月4日、8月5
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
(2)军舰大致位于太平洋,大致往______方向航行。 (3)8月1日,军舰在__________(填“南”或“北”) 半球和____________(填“东”或“西”)半球 ;8月5 日,军舰在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和____ (填“东”或“西”)半球。
第二节 地 图 训练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用的情况是( )
A、所有的地图 B、带经纬网的地图 C、带指向标的地图 D、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2、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可能出现“上南下北“的现象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一般是(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4、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在比例尺为1:4 000 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 ) A、3厘米 B、30厘米 C、12厘米 D、48厘米
5、北京至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5.8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红为1 856千米,比例尺应是( ) A、1:1 856 B、1:320 C、1:32 000 000 D、1:0.003 125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数字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 (2)汽车的行驶方向由_______向_______ ,进村后再折向________。 (3)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是______________ 辨别法; 二是___________ 辨别法;三是_____________ 辨别法 。
(4)本图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辨别法,箭头所指方向为_______方 。 7、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等高线
8、关于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以下方式不正确的是( )
A、数字式 B、文字式 C、线段式 D、坐标式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500 000 B、 C、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D、1:500 000 000 10、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实地距离是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B、1:30 C、三十万分之一 D、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
米
11、某校园长为300米,宽为200米,若将该校园平面图绘制在35×25厘米的纸上,所选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 A、
B、1:100 000 C、1:1 000 D、1:10
原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现将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回答12~13 题 。
12、所得的比例尺应为( )
A、1:250 000 B、1:5 000 000 C、1:10 000 000 D、1:2 500 000 13、要表示原图所示的地区范围,新图图幅大小将是原图幅大小的( ) A、4倍 B、四分之一 C、2倍 D、二分之一
14、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图幅大小相等,能说明其比例尺大小关系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甲﹤乙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