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七周月考
初二政治试题
一、判断题(1.5×12=18分)正确选A、错误选B
1、子女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这种亲情会因为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2、与父母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3、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义务,与未成年子女无关
4、真正的友谊是不讲原则的
5、正常的男女同学,需要我们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6、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意识在增强,所以逆反心理越强,意味着越成成熟
7、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单向选择的结果
8、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最重要内容
1
9、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10、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甚至委屈自己。
11、成绩相差很悬殊的同学不会成为好朋友
12、朋友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朋友越多越好
二、单项选择(2×26=52分)
13、逢年过节,很多出门在外打工的人都会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
A、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想休息 B、他们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他们不能适应外面过节的生活 D、他们想回老家炫耀自己
14、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是。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祖父母的关系
C、与外祖父母的关系 D、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15、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2
A、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B、是完全错误的
C、是一种有主见的、值得提倡的心理和行为 D、是完全正确的
16、内蒙古鸟兰察布市44岁的农村妇女马林换捐出自己的一个肾,挽救了患尿毒症的儿子——薛飞的生命。当记者问马林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肾捐给儿子时,马林换说:“为了救儿子的命,做什么我都愿意。”马林换用一位母亲最朴实的语言,揭示出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A、母爱是无私的 B、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C、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家庭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
17、母亲张某为了“教育”5岁的女儿蓉蓉,一气之下竟在三个小时内连打女儿4次,最后致使女儿抢救无效死亡,母亲最终被判刑。对此我们认识到。 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既是道德的要求又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父母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③父母如果虐待子女,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④父母管教自己的子女与别人无关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每逢放学回家,妈妈正忙着在厨房为我做可口的饭菜;爸爸则在一旁,陪我学习,当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时,爸爸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会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每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和委屈,爸爸妈妈帮助我排解困扰,听我诉说心里的苦,不断鼓励我要创造精彩的人生。”这段话体现了家是。 ①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②我们物质生活的后盾 ③安全健康的保障 ④我们的
3
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子路的事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
A、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就要尊敬、侍奉和赡养父母
C、就要在物质上帮助父母 D、就要在精神上安慰父母
20、据报道,上海市浦东开发区的王令夫妇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2012年7月,他们收养了邻居6岁的女儿小莉,组成了新的家庭。王令现在的家庭属于
①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 ③再婚组成的新家庭 ④核心家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小峰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都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不满,听不进父母的管教,甚至顶撞父母。下面属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
①小峰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上存在差异②两代人在年龄上存在着差异
③小峰和父母在社会地位和责任上存在差异④小峰父母的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以强硬的态度顶撞 B、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C、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D、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
23、近日,一个“爸妈口头禅”评选活动在年轻网友之间流传,其中“你怎么还不睡觉?都几点了?”排名第一。对此口头禅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解释是
A、表明父母对孩子不睡觉的极度厌烦
B、子女的熬夜影响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C、看似严厉的口头禅,细听下来,却透着温暖的关爱
D、“爸妈口头禅”实际说明了父母对我们的唠叨
5
24、我们常常无意中会与父母发生冲突,而这往往基于
A、我们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B、我们挑战父母的权威
C、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D、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误区
25、下列同学的话语中能够体现对父母的理解是
A、只要妈妈说的话,我们都听从照办 B、 放学后要尽快回家,不让父母担心
C、只要是我想要的,父母都应该满足 D、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26、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等方面的分歧,这表明
A、严也是一种爱 B、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C、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反心理 D、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27、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的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6
A、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要衣食 B、帮助父母做事
C、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D、敬重和爱戴父母
28、下列行为中属于孝敬父母行为的是
①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②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从父母的教诲③正确理解与对待父母的“唠叨”④体贴父母的辛苦,做力所能及事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29、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理解父母的有
A、宽容父母的一切过错 B、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C、给父母送生日礼物 D、帮助父母做家务
30、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有
①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 ②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故意一个星期没有理妈妈 ③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 ④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心!”妈妈追问:“什么是恶心?!”“就是想吐!”小玲喊道。
7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从积极的一面看,标志着子女的成长。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 ①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受到伤害 ②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④增强子女的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明朝冯梦龙编的《古今谭概》收录了一个故事:明代丹徒人靳贵曾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人称靳阁老。靳阁老有一个不肖之子,科举考试没能及第,多年后,孙子反倒金榜题名。靳阁老每次督促、训斥儿子时,儿子总是油嘴滑舌地狡辩:“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您的儿子又不如我的儿子,我怎么不肖?”阁老只好大笑而止。靳阁老这位不肖的儿子运用的主要交往技巧是
A、赞赏父母 B、认真聆听 C、帮助父母 D、不计较输赢对错
33、进入青春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因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引起的烦恼越来越多。这些烦恼产生的原因有 ①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②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验、生活态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③父母对我们的爱发生了变化④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____是前提,____是关键。
8
A、换位思考 尊重理解 B、求同存异 彼此了解
C、彼此了解 尊重理解 D、尊重理解 彼此了解
35、一位外国作家说:“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气、嫉妒、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是不会获得朋友的。”这句话说明了
A、朋友能使人具有优良的品质 B、要想获得友谊,必须培养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C、只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能获得友谊 D、自私的人与小气的人容易拥有朋友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我们在交友时
A、不管什么人,都结交 B、凡事都帮助我们的人就可以交
C、要慎 交朋友,乐交诤友 D、不与批评我们的人结交
37、阳阳的同桌小军对男女同学的交往过于敏感、拘谨,甚至害怕与异性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为了帮助他,阳阳提出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建议,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①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②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③既要羞怯忸怩,又要处处设防 ④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38、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是来自
A、社会法律、道德 B、学校纪律和守则
C、良好的社会习俗 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三、双项选择题(3×10=30分)
39、儿子对父亲吼:“混怅!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晓得。”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是你?”。材料中的对话主要告诉我们的是
A、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法化解的
B、父母养育了我们,子女对父母要感恩而不是抱怨、嫌弃
C、子女可以自由选择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D、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不可可选择
40、人人有家,家各不同。家庭结构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A、核心家庭 B、单亲家庭 C、主干家庭 D、 联合家庭
41、“最美孝心少年”邓天芦,从三岁就开始学习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多年来,他一直坚
10
持为妈妈洗衣服做饭,同时还管理自家农田和菜地。这说明孝敬父母
A、只要求在生活上照顾父母 B、要积极承担家庭的责任
C、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优起 D、只是公同的道德义务
42、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上小学时我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们无话不谈,非常融洽。上初中后,我与妈妈的分歧越来越大,我们很难达成共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
A、进入初中后,我已经十分成就了,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B、进入青春期后,我产生了逆反心理
C、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的控制欲更强了
D、这是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我要主动与妈妈好好沟通
43、小勇的父母参与制毒贩毒,并把毒品藏在家里,辑毒来到他们家时,小勇竭力掩盖父母的行为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为父母好,是孝顺的表现 B、这是愚孝的表现
C、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D、这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表现
11
44、八年级小芸这几天很烦恼,小阳问起原因时,她说:“最近爸爸妈妈总是偷看我手机里的信息,偷听我接的电话,简直烦透了!”如果你是小芸,不会采取的方法是
A、向父母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是侵犯自己隐私权的行为
B、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予理会
C、主动向父母汇报与同学交往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D、到状告父母
45、小茜和同学小明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很好,且经常一同进出教室。于是班上开始有人悄悄议论他俩“早恋”,小茜知道后心里非常苦恼和困惑,对此,你认为
A、异性交往要讲究交往的艺术
B、男女生之间要少说话,保持一定的距离
C、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所以不应提倡,也还有反对
D、异性同学的纯真友谊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46、一个年轻人想戒烟,医生开了一个方子给他。方子上写着:“去探望戒了烟的朋友。早中晚
12
各一次。”年轻人问为什么不开药,医生说民:“要戒除烟瘾,没什么药能比一个朋友的良好影响更有疗效!”这是因为
A、好朋友就在你身边 B、好朋友对我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智而谨慎地把握 D、好朋友带给我们力量、支持和帮助
47、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了不少家长的心病,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合群,放学后喜欢待在家里,孩子太“宅”
A、出现闭锁心理,使“人际关系树轮”萎缩 B、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使自己陷于孤立,难以融入集体和社会 D、走向,学会自立自强
48、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空宽容了云朵,才拥有了彩霞。江河宽容了小溪,才拥有了浩瀚。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丰收。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成功。”这首诗对我们交友的启示是
A、宽容他人,尊重差异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友谊 B、要宽容朋友一切行为
C、心胸要开阔,不能因小事和朋友斤斤计较 D、宽容朋友可以不讲原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