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年(课程)论文安排
根据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第五学期安排1学分的学年(课程)论文,学年(课程)论文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初步环节,所以做好学年(课程)论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得相关的基本方 法、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一种尝试,为来年毕业论文提前准备。对于学年(课程)论文,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的要求,要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要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学年(课程)论文要保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概念要清楚、内容要正确、语言要流畅、文章结构严谨;论文要符合规定的论文格式要求;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论文进行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论文的质量,杜绝抄袭论文。
一、学年(课程)论文时间:2013年11月10日-2013年12月20日。 二、指导教师: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全体教师。
三、学年(课程)论文对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
(非师)全体学生。
四、学年(课程)论文选题范围:根据已学课程内容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
向选题。
五、指导教师安排表
序号 指导教师 1 邓勇平 联系电话 13605911686 蔡素琴 蔡燕燕 陈帆 2 梁俊平 13605929205 陈文颖 陈雪妮 何敏华 959034195 方守强 何秋彬 陈凡 39834233 何敏华18学生组员 陈思蔚 池水明 包敏 组长 包敏180李冰盛 李嘉达 黄健宝 3 沈寿华 15880686963 黄艺惠 纪丽英 李晓琳 郑秋子 4 秦松喜 15280831719 林永灶 林勇才 林碧卿 林婉咪 林姿 刘雅萍 刘桢 邱用立 念思佳 5 周金森 13599321632 潘东华 沈珊丽 沈晓玲 宋建东 张 施雪 6 赵杰 13950863398 王丽娟 王玉梅 吴美虾 张友淞 张智祥 吴晓玲 7 张红 13859586849 徐丽娇 许丽滢 许贞贞 郑杰 郑志明 杨雪娜 8 黄毅 13178186126 叶仙英 曾丽琼 张丽珍 周想 9 巫永萍 13950861303 叶改地 林清清 张淑钦 10 刘宏锦 13685970576 周伟 刘必成 何佳铭 叶旭耀 林晓茹 张志英 11 马奕 13950806818 朱丽平 邢春园 林岗峰 于良杰 刘莎莉 郑艺玲 12 姜东华 15059075400 姚大舜 云晓敏 林河杰 周建设 吕美玲 钟伟婷 13 卢明先 13178229621 叶明杰 蔡卫东 林伟 朱伟达 罗敏敏 卫文珂 14 刘雪芳 159609151 赵金法 陈俊腾 阮俊荣 陈小艺 饶璐兰 张春友 曹运光 陈俊雅 施亮亮 邓敏 魏阿玲 周俊波 孙军 陈禹全 董毅 黄艺惠18359336829 林碧卿15059069091 沈晓玲08359337532 王丽娟15395977460 吴晓玲15880353701 张丽珍189502746 孙军15395975302 林晓茹15395915504 邢春园18039834955 吕美玲18039834041 叶明杰15395975519 陈小艺15395975113 魏阿玲13159301909 15 游德有 13599326259 16 杨伟萍 15080279285 郑海龙 陈明明 王东 冯阿静 杨燕 杨燕18359332618 韩晓卿18094045198 17
黄靓 18760192515 韩晓卿 陈伟峰 吴智胜 郭俏荧 于琴 六、注意事项
学年(课程)论文的总体原则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自已学课程内容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的选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学年(课程)论文能够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学年(课程)论文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 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学年(课程)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 学年(课程)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学年(课程)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 因此, 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学年(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若有副标题,四号黑体)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
(小四号楷体加粗,居中;学院与专业之间空两格;此处不留空行)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小四号楷体,居中,下空一行)
【摘要】(缩进两个汉字字符,小五号黑体加粗)×××××××××××××××××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 ××××××××××(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加粗)
【关键词】×××;×××;×××;××× (关键词取3-5个,小五号楷体;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正文内容(上空一行,设单倍行距, 5号宋体)(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正文字体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
1.××××××××××××××× (“章”;顶格,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A(t,x,x)xf(t,x,x), (1-1) x(a)Px(a),x(b), (1-2)
(数学公式样例,可居中;编号以“章”分组,右对齐)
1.1 ×××××××××××××××××× (“节”,顶格,小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0,1,使ba(bt)dt. 0(t) (1-3)
(数学公式样例,可左对齐;编号以“章”分组,右对齐)
图1-1 鞍点
(楷体五号,居中于图的下方;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两格;图序编号以“章”分组,如上图的图序“图1-1”表示:本文第一章中的第一个图形)
1.1.1 ×××××××××××××××××× (“小节”,顶格,五号黑体)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1.2 ×××××××××××××××××× (“节”,顶格,小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2.××××××××××××××× (“章”;顶格,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2.1 ×××××××××××××××××× (“节”,顶格,小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表2-1 位图数据表
[00000001] [00000002] [00000003] [00000004] [00000005] [00000006] [00000007] [00000008] [00000009] [0000000A] [0000000B] [0000000C] [0000000D] [0000000E] [0000000F] 252 84 252 84 252 0 168 0 168 0 168 0 168 84 252 252 84 84 252 252 0 0 168 168 0 0 168 168 84 84 84 252 252 252 252 0 0 0 0 168 168 168 168 84 8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两格,楷体五号,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序编号以“章”分组,如上表的表序“表2-1”表示:本文第二章中的第一个表格)
2.1.1 ×××××××××××××××××× (“小节”,顶格,五号黑体)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2.2 ×××××××××××××××××× (“节”,顶格,小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顶格,五号黑体,上空二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1] ×××××××××××××××××(顶格,五号宋体.半角模式) [2] ×××××××××××××××××××××××××× [3] ××××××××××××××××××××××××××
参考文献编写格式:
①期刊文献的格式:“[编号](空一格)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例如:
[1] 杨扬,王玉,周洲.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0,4(3):223-230.
②图书文献的格式:“[编号] (空一格)作者.书名.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如:
[1] 戴功,纪律.油气储层地质学[C].天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110-119.
③会议文献的格式:“[编号] (空一格)作者.文章题目名.论文集名. 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如:
[1] 孙力,等.储层条件下水淹油层测井响应机理实验研究[A].96国际学术讨论
会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0-11. 注: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D—学位论文S—
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
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参考文献2。
Title
(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空一行)
ZHOU Zhe-yan(英文姓名) ×××××××××(学号)Advisor:×××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宋体,居中,学生姓名之间空1格,学生与教师姓名
之间空3格)
Major in ×××××××××(英文专业名称)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下空一行)
【Abstract】(空两格,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英文摘要内容: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Keywords】(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
(英文关键词内容: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附:英文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七、学年(课程)论文提交与成绩评定
学年(课程)论文要求4000~5000字左右,按标准格式“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引用文献”A4打印一份提交指导教师。
评定学年(课程)论文的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在期末提交系主任。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