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堤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河堤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河堤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普安县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

实 施 方 案

****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二○一五年一月二十日

1. 综合说明 ......................................... 1 1.1 绪言 ............................................. 1 1.2 水文 ............................................. 2 1.3 地质 ............................................. 2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 3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4 1.6 施工 ............................................. 5 1.7 工程占地 ......................................... 7 1.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 ............................ 7 1.9 工程管理 ......................................... 9 1.10工程投资概算..................................... 9 1.11附表(工程特性表) .............................. 13 2.水文 .............................................. 15 2.1 流域概况 ........................................ 15 2.2 气象 ............................................ 16 2.3 水文基本资料及参证站选择 ........................ 18 2.4径流 ............................................ 18 2.5 洪水 ........................................... 22 2.6 泥沙 ............................................ 25 3. 工程地质 ........................................ 26 3.1区域地质 ........................................ 26 3.2河堤区工程地质条件 ............................... 27 3.3天然建筑材料..................................... 28

3.4结论 ............................................ 28 4.工程任务和规模 .................................... 29 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防洪要求 ...................... 29 4.2 工程任务 ........................................ 30 4.3 工程规模 ........................................ 31 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31 5.1设计依据 ........................................ 31 5·2工程布置 ....................................... 32 5.3设计计算 ........................................ 32 6.施工组织设计 ...................................... 33 6.1施工条件 ........................................ 33 6.2施工导流 ........................................ 34 6.3料场选择与开采................................... 34 6.4原材料 .......................................... 35 6.5 管理机构 ........................................ 35 6.6 安全与卫生 ...................................... 35 6.7 工程施工 ........................................ 36 6.8施工交通运输..................................... 38 6.9施工总布置 ...................................... 38 6.10施工总进度 ..................................... 39 7.工程占地 .......................................... 40 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 ............................ 40 8.1 环境保护 ........................................ 40

8.2 水土保持 ........................................ 41 9.工程管理 .......................................... 43 10.工程投资概算 ..................................... 43

1. 综合说明 1.1 绪言

****,位于贵州省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州北部,地理坐标位于东径104°51′10″-105°29′24″,北纬25°18′30″-26°10′35″之间。县境地形呈不规则的南北向长条形,南北相距96.55km,东西相距33km,全县国土总面积1429km。 *****位于东经104°55′50″~105°01′30″,北纬25°37′44″~25°45′04″,地处县境北部偏西,东接罐子窑镇,南连窝沿乡,西与六盘水市盘县特区保基乡隔河相望,北与龙吟镇接壤,距县城二十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9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0.67平方千米,水域0.33平方千米。辖4个村1个社区,下设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9人,以汉族为主,达126人,占79.36%;苗、彝、布依、回族共3288人,占20.%;2011年城镇化率10.09%,人口出生率9.96‰,人口死亡率2.32‰,人口自然增长率7.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7人,总耕地面积0.96万亩(其中:水田2854亩,旱地6746亩),人均耕地0.6亩。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李家湾河道泥砂垫层加高、主汛期行洪能力减弱。至建并撤以来的短短几年中,就发生了五次洪灾,两岸农田遭受治理、约52余亩颗粒无收,给罐子窑镇李家湾河两岸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地方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因而为确保流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完善李家湾

2

河防洪堤工程已势在必行。 1.2 水文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位于普安县北的罐子窑镇新光社区,属北盘江一级支流雨谷支流流,发源于罐子窑镇新光社区铅厂202,向南方向流至啊朗汇入畔河。本项目设计的河堤治理工程位于李家湾河堤下游落水洞河段。治理治理段120m,流域内无任何水文站、气象站和雨量站,采用工程西面的普安县气象站和草坪头水文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mm作为工程流域内的设计面雨量,径流系数取0.5,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50mm;采用普安县气象站同频率年降水月内分配率进行典型年内月分配得河口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0.14亿m,多年平均流量0.44m/s;旱季(11月—次4月)多年平均流量为0.1m/s;实测枯水流量为0.095m/s;工程河段的洪水根据普安县的1980-2003年的实测最大1h暴雨资料,采用雨洪法计算得:P=5%时,李家湾河段洪峰流量为25.34m/s;P=2%时,李家湾河段洪峰流量为30.52m/s。

施工期定为2015年3~5月,施工洪水根据普安气象站11~4月的最大1h暴雨系列作频率计算,得出P=20%年的枯水期洪水流量为:李家湾河0.6 m/s。 1.3 地质

该区出露岩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和第四系地层,区域岩层从老到新顺序为: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lf):浅灰、暗紫色薄至中厚层泥岩、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砂岩、灰岩,厚度大于500-800m,主要分布

3

3

3

3

3

3

3

于流域区,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灰色、灰绿色灰岩、白云岩,厚度900m,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与相邻岩层呈整合接触。 第四系(Q):残坡积、冲洪积,砂壤土夹风化颗粒、红粘土、砂卵石,结构较密实,厚度在0-8m之间变化,一般厚3-5m,砂壤土主要分布于河床两岸,砂卵石分布于河床。

测区属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测区褶皱、断层构造不发育。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不需进行抗震复核计算。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项目的工程任务是排洪,设计治理河段长120m,主要任务是确保铅厂坝子200亩田地不受洪水冲刷,恢复已毁农田,确保洪水不对工程两岸的2100人造成威胁,让人们能正常、有序地发展农村产业,让铅厂坝子重新恢复30年前高产稳产的丰采,并对新发展起来的蔬菜等高产值经济作物提供水利支撑。建设水利化、集约型、高产值农业经济。使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设计河堤治理工程长120m。工程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50年一遇(P=2%)洪水校核。设计洪峰流量为25.34m/s,校核洪峰流量为30.52m/s。工程保护耕地面积200余亩,保护人口2100人,工程等别为Ⅴ等,工程规模为

3

3

小(2)型,工程总投资9.03万元。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工程等别和标准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以防洪为主,保护面积200余亩,保护人口2100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项目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Ⅴ等,防洪等级为Ⅳ,主要建筑物及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50年一遇(P=2%)洪水校核。

1.5·2工程布置

本项目位于普安县罐子窑镇新光社区,设计河堤治理总长120m,即从李家湾—落水洞段。

1.5.3设计计算 (1)纵断面

河道纵断面需根据天然河道比降确定,对突变较大河段略进行调整,其设计比降如下:

主河道:0+000-0+120治理段,河道纵比降i=5.5%。 (2)横断面

河堤采用M7.5浆砌块石,顶宽0.5m,河面以上高2.0m,基础深初定1.2m,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而定,河堤内直外斜,外坡比按1:0.25伸至2.0m深处,即2.0m深处宽1.2m,以下宽1.0m。河堤在有外水压力段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为梅花型,纵向设三

排,间距0.6m,竖向间距为5m。河堤见光面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河道糙率系数n取0.04,安全超高hc=0.30m,经计算得过水断断面如下:李家湾河段b×h=6.5×2.0m(含安全超高0.3m)。 1.6 施工

1.6.1施工条件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区域海拔高程1560—1680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高原性、季风性、湿润性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极端高温33.4℃,极端低温-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2h;无霜期299天;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降水量1300mm,属省内降水高值区之一。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4%。

工程位于罐子窑镇所在地,距普安县城25km,有江灌油路穿境而过,工程沿线通组公路交织成网,直通到每一个村民组。所以该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工程施工用水可就地取用,施工用电可从邻近的村组搭结,砂石料到罐子窑砂石场采购,平均运距10km。火工材料可在普安购买,水泥可在普安县水泥厂订购。木材可在当地购买

1.6.2施工导流

本工程为河堤治理,工程永久性建筑物沿河岸布置,涉及到施工导流,施工期定于枯水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及SL252-2000规定,导流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P=20%)的枯水期洪水,选择枯水期作为施工期,根据普安县气象站的降雨资料,

选取各年内的11月至次年4月份的最大日降雨量作频率计算,得出P=20%年的枯水期洪水流量为 0.6 m/s。因河床较宽,施工期的洪水较小,可采用主河槽泄流,渗入基坑内的集水用抽水机抽排至下游。

1.6.3 工程施工

工程为河堤治理工程,本次实施河段总长120m,主要工程量为:稀泥开挖167.00m,砂卵石开挖343.50m,M7.5水泥砂浆砌块石278.24m,C15砼压顶4.15m。主要材料用量为:水泥28.00T,块石220.00m,碎石36.00m,砂82.00 m,施工期2个月,总工日0.23个工日。

本工程石方开挖主要是料场开采石料,为露天开挖。土方及砂卵石开挖主要为河堤基础。开挖按《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和《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进行施工。土方及砂卵石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石方开挖采用风钻钻孔爆破。砌石工程主要为河堤,采用人工施工,工程施工严格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混凝土主要为河堤压顶,工程量小,采用人工施工,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进行施工。

1.6.4 施工总进度

施工期定为2个月,从2015年3月15日开工,5月15日底完工。

1、拟定2015年3月上旬完成基础的开挖。

2、拟定2015年4月下旬-5月中旬份完成砌石及砼护面工

3

3

3

3

3

3

3

3

作。

1.7 工程占地

本项目为治理河堤治理工程,施工线路基本沿河床左岸布置,基础开挖后采用浆砌块石砌河堤,工程占用河道,在河道截弯取直段占用少量耕地,原河道回填后可耕种,进行占补平衡,工程建成后可恢复已毁农田20余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0.5亩,不作补偿。

1.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

1.8.1环境保护

该工程的建设,能保护普安县罐子窑镇铅厂坝子200余亩农田不受洪水冲刷和淹没,恢复已毁农田20余亩,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了两岸2100人民的生心健康和财产不遭受洪水破坏。由于在建设中将有少量的大气污染和环境噪声。因此施工中应采取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1· 施工中应尽量减小大气污染,钻孔、开挖应采用湿法施工,运输车辆应安装除尘净化或尾气净化装置,路面应适当洒水,水泥、砂子等粉状材料在运输堆放时应有遮盖和防漏等措施。

2· 环境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声源、传播途径、自主保护三个环节作手,声源控制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平时加强对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对高噪声的设备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可用隔声材料作成隔声屏或隔声罩;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佩带个人防噪用

具,适当减少工作时间等都可降低噪声的危害。

3· 施工中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废料都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堆放弃碴应选择荒山、荒地,施工区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施工结束,及时对生产作业和生活区进行迹地恢复,并用药物消毒。

1.8.2水土保持

该工程枢纽建筑区内土壤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土壤的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该工程为小(2)型项目,施工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有施工中产生的弃碴,料场开采时剥离地表风化层产生的废碴,施工便道的开挖以及施工中砂石料场等,以上人为活动将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必须进行治理,实现治理方案的目标是实施“碴不入沟,废料不入库,植被恢复”。

该工程的弃碴主要为基础土方及砂卵石层开挖、料场开采时剥离地表风化层产生的废碴以及施工便道的开挖。弃碴必须采取集中堆放处理,应尽量堆放在河堤沿线作为工程回填用料,余碴堆放在附近的低凹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应设置围栏,避免雨水的冲刷,将大面积的弃碴冲走。

对于工程施工中造成的小面积坍塌地段,拟采取打桩、护砌等工程措施,防止大面积的滑坡事故发生。

为了更好地保持水土,工程完工后应采取如下的防护措施:

1· 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方尽量用作工程用料,余碴按指定位置堆放,并设置拦砂墙和对堆放场进行绿化,保证堆碴不被雨水冲走。

2· 完工后对开挖的剥离面进行植树覆垦。

3· 生产生活废水设沉淀池,经处理后排入原河道。 4· 对工程保护边坡种植护坡草,并对工程区域内原有植被加强保护,禁止人为砍伐破坏。

5· 在流域内大于25°以上的耕地必须执行退耕还林、还草,5°-25°的耕地也应统一规划,逐步执行退耕还林、还草,使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 1.9 工程管理

工程由罐子窑镇镇组织实施,工程建成后,由牵头组织受益村组成立李家湾河堤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由管理委员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置专门管理人员。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征收管理费用,以专户保存,资金只能用于该工程的维护、维修及管理人员的报酬,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从而永久造福于人民,才能最终达到建设该工程的目的。 1.10工程投资概算 1.10.1 编制原则和依据 1.10.1.1 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⑴ 本工程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执行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 ⑵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安装工程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试行;机械台班费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试行。 ⑶ 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

⑷ 概算编制采用2014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

1.10.1.2 人工预算单价,主要材料,施工用电、风、水,砂石料等基础单价的计算依据 ⑴ 人工预算单价

根据黔水建(2012)6号文计算的人工预算单价为: 技 工:69.91元/工时 普 工:61.27元/工时 ⑵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水泥、钢材、木材、油料可在普安县城相关部门采购,火工产品由本县辖区内爆破公司负责提供,并监督实施。材料预算价格与进入工程单价的价格之差计取税金后,列入工程单价。主要材料价格差见下表:

进入工程单价的主要材料价格与工地预算价格对照表

序号 1 2 3 4 5 6 材料名称 柴油 汽油 水泥P.O32.5 钢筋 板枋材 炸药 砂子 单位 t t t t m3 t m3 m3 m3 工地预算价 8505.88 10303.45 431.46 5660.00 1030.3 18609.00 93 83 73 进入单价材料 4000.00 4000.00 300.00 3000.00 1030.30 6000.00 70.00 70.00 73 价差 4505.88 6303.45 131.46 2660.00 0.00 12609.00 23.00 13.00 7 8 碎石 9 块石

⑶ 施工用电、风、水价格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设备和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计算。 施工用电考虑100%电网供电,下网基本电价为0.659元/kw.h,施工用电0.79元/kw.h。

施工用风风价0.20元/ m;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取河水,水价为0.8元/m。

⑷ 砂石料单价

砂石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资料,砂、碎石、块石、条石在罐子窑砂石场采购,预算单价为:

砂93元/m、 碎石83元/m、块石73元/m。 1.10.1.3 费用计算标准和依据

根据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规定计算。

(1)、措施费

3

3

3

3

3

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建筑工程费率为6.7%,安装工程费率为6.8%。

(2)、间接费

间接费费率见下表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工 程 类 别 建筑工程 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土石填筑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工程 钻孔灌浆工程 钢筋制安 锚固工程 绿化工程 其他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 计 算 基 础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 间接费 (%) 6.0 8.0 8.5 6.0 10.5 9.5 6.0 9.0 7.0 8.0 75 (3)、企业利润

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 4)、税金

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之和的3.28%计取 (5)、费用 ①建设管理费 a.项目建设管理费 以建安工程费的3.0%计 b.工程建设监理费 以建安工程费的2.5%计

②科研勘测设计费 a.科学研究试验费 按建安工作量的0.2%计算 b.勘测设计费

按一至四部分合计的5.5%计算 ③其他费用

工程保险费按一至四部分合计的0.5%计算 1.10.1.4 工程资金筹措方案

本工程建筑工程费用8.32万元、临时工程费用0.21万元、其他费用0.54万元,工程建设总投资为9.03万元。

1.11附表(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

序 号 及 名 称 一、水文 河流名称 全河流域面积 多年平均降水量 单 位 数 量 km2 mm 6.19 1300 备 注 李家湾河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流量 洪水 设计洪水(P=5%) 李家湾河 校核洪水(P=2%) 李家湾河 二、工程效益指标 保护耕地面积 恢复农田 保护人口 三、主要建筑物 1、河堤 四、施工 1、主体工程量 稀泥开挖 亿m3 0.14 0.44 25.34 30.52 200 20 2100 120 167.00 河口以上 河口以上 修复左岸治理段单边长度 m3/s m3/s m3/s 亩 亩 人 m m3 工程特性表

序 号 及 名 称 砂卵石开挖 M7.5水泥沙浆砌块石 C19砼压顶 2、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 木材 单 位 数 量 m3 m3 m3 T m3 343.50 278.24 4.15 28 备 注 炸药 块石 砂 碎石 3、所需劳力 总工日 平均上工人数 4、对外交通 5、场内交通 五、经济指标 静态总投资 单位长度投资 T m3 m3 m3 万工日 人 Km Km 万元 元/m 220 82 36 0.23 35 25 0.2 9.03 750.42 普安至铅厂 2.水文

2.1 流域概况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西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1′10″-105°29′24″,北纬25°18′30″-26°10′35″。普安县地处云南东部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乌蒙山脉横穿中部,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部为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全县海拔高程大都在

1000-1700m之间,最高点在中冲梁子,海拔2085m;最低点在北部石古河谷,海拔633m。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位于普安县北面的罐子窑镇新光社区,属北盘江一级支流西泌河的支流。本项目设计的河堤治理工程位于李家湾河白坟至岔河段。汇口以上流域面积6.19km,海拨高程在1560-1680m之间。上游植被一般,水土流失中度,径流稳定,汛期无瀑涨瀑落现象,旱季无特枯断流现象,于2005年5月16日实测最枯水流量为0.1m/s,是农田引灌的最佳水源。

河口以上流域内河网较密,伏流暗泉分布较广,地下水较丰富。流域地处云南东部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流域内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交错分布,区内主要为峰丛洼地、脊状高山。流域内土壤主要为黄壤、草甸土、砂壤土、砂土及砂卵厂。主要岩层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和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的砂页岩、砂岩、石灰岩。流域内植被一般,森林覆盖率为21%。 2.2 气象

2.2.1测站分布及资料情况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流域内无水文站、雨量站和气象站,属无资料区,在流域的西面有草坪头水文站和普安气象站。普气象站距工程所在地25k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4mm,草坪头水文站距工程所在地12k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

2.2.2气象

流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具有高原性、季风性、

3

2

湿润性的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根据普安气象站的气象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3.7°C,其中7月最高,平均20.9°C,1月最低,平均4.5°C,极端最高气温33.4°C(1963年5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7°C(1961年2月1日);河谷湿热平均气温15-1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20h;无霜期299天;平均相对湿度87%;平均年降水天数194天,属省内降水高值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小而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差系数Cvx=0.18,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50mm,径流深年际变差系数Cvy=0.33。年内5-10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84.4%,暴雨集中在6-9月;旱季11月-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15.6%。李家湾河是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由降雨补给,径流特性与降雨特性基本一致。

历年来风向为静风(频率21%)和东风(频率18%),平均风速2.6m/s,月均最大风速4m/s(3月),最大风速30m/s,发生在1971年的3月1日;大风(17m/s以上)平均每年出现28.9次,较多出现在2-4月。

历年平均凝冻(即雨淞)14.3天,最多35天,最小3天,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累计各月霜日最多17天,平均8.9天,积雪日数全年平均3.3天,最多15天,最小0天。本流域工程区由于位于低谷,海拔较低,无雪、霜日数多,有利于工程的建设。

2.3 水文基本资料及参证站选择

该区无水文、降雨量资料,径流资料需根据设计面雨量及其参证站降雨量资料推求。在流域周边地区,有草坪头水文站和普安气象站。

以上两个测站分布均匀,下垫面条件与该流域相似,采用算术平均值计算得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mm,以此作为设计流域的设计面雨量,采用参证站降雨资料推求径流资料,查《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附图》中的降雨量等值线图,该地区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400mm,因设计面雨量1300mm在此之间,说明计算成果合理。综合考虑海拔高程、下垫面条件、气象等影响径流的各种因素,选取最优的普安气象站作为设计参证站,该站离流域最近(10km),是国家基本站网,位于流域西面,有自1961年至2003年以来共42年实测降雨资料,距工程距离较近,且测站处影响径流的因素与本流域差异最小, 降雨系列长,代表性较好,因此,采用该站作为本工程的设计参证站,其降雨量修正系数为0.93,以此进行径流和洪水的分析计算。 2.4径流

2.4.1参证站降雨量频率计算及水文参数

根据参证站的降雨序列资料作频率计算,得出各变量的经验频率如下。

编 输 入 系 列 排队及经验频率计算值 号 1 2 3 4 5 6 7 8 9 年 份 1961-1962 1962-1963 1963-19 19-1965 1965-1966 1966-1967 1967-1968 1968-1969 1969-1970 系 列 值 1699.5 1270.0 1093.6 1693.1 1574.4 11.4 1749.4 1343.0 1782.4 1244.9 1388.9 1223.2 1227.7 10.1 1173.3 1754.1 1455.3 1467.6 1481.5 1281.4 1543.9 1434.0 1752.8 1336.6 年 份 1969-1970 1976-1977 1983-1984 1967-1968 1961-1962 19-1965 1974-1975 1997-1998 1995-1996 1998-1999 1991-1992 1965-1966 1981-1982 1993-1994 1985-1986 1979-1980 1978-1979 1977-1978 2000-2001 1986-1987 1982-1983 1971-1972 1994-1995 1968-1969 系 列 值 1782.4 1754.1 1752.8 1749.4 1699.5 1693.1 10.1 1637.3 1615.4 1614 1600.1 1574.4 1543.9 1508.1 1501.6 1481.5 1467.6 1455.3 1441.1 1436.3 1434 1388.9 1374.6 1343.0 Pi(%) 2.32 4.65 6.97 9.30 11.63 13.95 16.28 18.60 20.93 23.26 25.58 27.90 30.23 32.56 34.88 37.21 39.53 41.86 44.18 46.51 48.84 51.16 53.49 55.81 10 1970-1971 11 1971-1972 12 1972-1973 13 1973-1974 14 1974-1975 15 1975-1976 16 1976-1977 17 1977-1978 18 1978-1979 19 1979-1980 20 1980-1981 21 1981-1982 22 1982-1983 23 1983-1984 24 1984-1985 25 1985-1986 26 1986-1987 27 1987-1988 28 1988-19 29 19-1990 30 1990-1991 31 1991-1992 32 1992-1993 33 1993-1994 34 1994-1995 35 1995-1996 36 1996-1997 37 1997-1998 38 1998-1999 39 1999-2000 40 2000-2001 41 2001-2002 42 2002-2003 1501.6 1436.3 1214.6 1127.9 1131.6 1225.3 1600.1 1106.6 1508.1 1374.6 1615.4 1204.1 1637.3 1614.0 1095.8 1141.1 1266.5 942.5 1984-1985 1980-1981 1962-1963 2001-2002 1970-1971 1973-1974 1990-1991 1972-1973 1987-1988 1996-1997 1975-1976 1966-1967 19-1990 1988-19 1992-1993 1999-2000 1963-19 2002-2003 1336.6 1281.4 1270.0 1266.5 1244.9 1227.7 1225.3 1223.2 1214.6 1204.1 1173.3 11.4 1131.6 1127.9 1106.6 1095.8 1093.6 942.5 58.14 60.46 62.79 65.11 67.44 69.77 72.09 74.42 76.74 79.07 81.39 83.72 86.04 88.37 90.70 93.02 95.35 97.67 根据上表计算得降雨量变差系数CVx=0.163,离差系数Csx=0.065,将资料进行抽样误差计算得降雨量误差为35mm,变差系数抽样误差为0.02,离差系数抽样误差为0.41。可见,参数的抽样误差是很大的,为了使成果合理,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适线后,当CVx=0.18,Csx=2CVx时,经验频率曲线与理论频率曲线配合较好,经计算得参证站不同频率年的降雨量见下表:

CVx=0.18,Csx=2CVx,参证站年均降雨量1400.4mm。

P﹪ 0.01 0.1 0.2 0.33 0.5 1 2 5 10 20 50 80 90 95 项 目 模比系数Kp 年降雨量(mm) 1.82 1.65 1.59 1.56 1.53 1.46 1.40 1.31 1.24 1.14 0.99 0.84 0.77 0.63 2537 2300 2216 2175 2133 2035 1952 1826 1729 15 1380 1171 1073 1017 查《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附图》得,流域的径流系数α=0.5。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300×0.5=650mm,与《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附图》中的该地区径流深等值线相一致,说明成果合理,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出河口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W=0. 001×α×H

3

×F=0.001×0.5×1300×6.19=0.04

3

亿m(多年平均流量为0.44m/s)

式中: W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 α ——径流系数, α=0.5, H年 ——年降水量(mm),

F ——集雨面积(km) F=6.19km2。

径流深变差系数的计算利用《贵州省水文图集》的推荐公式: Cvy=(r.Cvx)/(X0

0.72

3

+0.04LogF)=0.32

2

其中:r=1.3,X0=0.5,F=6.19km

经计算得Cvy=0.33,查《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附图》中的径流深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得该

地区的Cvy=0.3-0.35,两个参数相一致,说明成果合理。

2.4.2径流分配

根据李家湾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50mm,按流域面积6.19km2推算,河口以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为0.04亿m,多年平均流量为0.44m/s。汛期多年平均流量为0.76m/s,旱季(11月—次4月)多年平均流量为0.10m/s。取丰、平、枯三个典型年为设计代表年,年际CV=0.33,CS=2CV。计算得各典型年平均流量为:丰水年(P=10%)Q=1.001m/s;平水年(P=50%)Q=0.736m/s;枯水年(P=90%)Q=0.525m/s。采用普安县气象局同频率年降水月分配率进行月分配,求得设计流域设计代表年(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如下表:

33

3

3

3

3

3

李家湾河治理河堤工程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表 单位:m/s

典型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P=10% 0.126 0.0 0.198 0.149 1.113 0.733 1.612 0.887 0.823 0.905 0.158 0.093 0.572 P=50% 0.24 0.117 0.092 0.531 0.516 1.671 0.823 1.794 1.86 0.8 0.22 0.133 0.736 P=90% 0.143 0.061 0.031 0.087 0.77 1.794 1.157 1.147 0.50 0.24 0.120 0.102 0.525 3

2.5 洪水

2.5.1暴雨

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和雨量站,属于无资料地区,邻近地区有普安气象站,与本流域属同一气候区。普安气象站位于普安县城

境内,距工程区距离25km,具有自1980年至2003年以来共24年实测最大1小时暴雨资料,降雨系列长,代表性较好,因此采用普安气象站作为本工程的设计代表站,以此进行洪水的分析计算。

(1)暴雨特性

李家湾河流域为一般暴雨区。一般5月进入汛期,9月份结束。年最大1小时暴雨大多发生在主汛期6-9月。流域为山区雨源型小河流,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河流上游坡陡,下游平缓,工程上游铅厂河支流河道长2.5km,易形成陡涨陡落的洪水,洪水具有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特点。

(2)暴雨分析

普安气象站共有实测1980-2003年最大1小时降雨资料,资料系列长、精度高、代表性较好,可移用该站资料作为暴雨分析依据,其频率计算见下表:

普安县H1h降雨量频率曲线成果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输入系列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排队及经验频率计算值 年份 1982 1991 1994 2003 1995 1984 1990 1993 1985 某频率设计成果 P(%) 0.01 0.1 0.2 0.333 0.5 1 2 3.33 5 系列值 26.9 35.8 61.5 35 47.5 44.6 37.2 36 33.2 系列值 61.5 56.8 52.8 52.7 50.9 47.5 45.4 45 44.6 Pi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Kp 2.95 2.47 2.33 2.21 2.13 1.97 1.81 1.69 1.6 Xp 114.2 95.7 90 85.7 82.3 76.3 70.2 65.6 61.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2.6 45.4 56.8 26.4 45 52.8 50.9 23.1 33.9 41.4 29.5 34.7 36 20 52.7 1998 1986 2001 1987 1981 1983 2000 1997 1988 1999 1980 1992 1996 19 2002 41.4 37.2 36 36 35.8 35 34.7 33.9 33.2 29.5 26.9 26.4 23.1 22.6 20 40 44 48 52 56 60 68 72 76 80 84 88 92 96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0 75 80 85 90 95 97 99 1.42 1.31 1.23 1.17 1.11 1.02 0.943 0.872 0.803 0.769 0.733 0.695 0.651 0.597 0.567 0.523 55 50.9 47.8 45.3 43.1 39.6 36.5 33.7 31.1 29.8 28.4 26.9 25.2 23.1 22 20.2 根据上表,并结合《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中的有

关等值线及邻近流域的暴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面上暴雨分布规律,取本地区的暴雨统计参数为:

H1h=45mm CV=0.4 CS/CV=3.5 2.5.2 设计洪水

工程上游关厂小溪长4.5km,落差225m,河道比降50‰,集雨面积F=6.19km2;根据地形、植被和地质条件,流域内以丘山为主,中等或部分强岩溶,植被一般,自然地理分区属于Ⅰ区,汇流参数r1取0.41,暴雨衰减指数n3=0.85。其几何特征值θ=L/JF=5.96(5.2),小于30。洪水计算采用《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修订本)中的雨洪法,计算公式采用修订2式,其公式为:

Qp=0.254r1

0.922

1/31/4

. f

0.360

. J

0.240

. F

3

0.819

. [CKpH1h]

1.23

式中: Qp-设计洪峰流量,以m/s计

f -流域形状系数,f=F/L C -洪峰径流系数 Kp-模比系数

经计算得本项目不同频率的洪水见下表:

洪水成果表

洪峰流量(M3/S) 项 目 10% 洪峰流量 16.35 5% 25.34 2% 30.52 2

2.5.3施工洪水

施工期洪水采用普安县气象站枯水期最大1小时暴雨系列计算暴雨,利用雨洪法计算设计洪水。

分析普安气象站10~5月,11~4月,10~4月,11~5月的24小时暴雨系列和施工进度安排,选择11~4月枯水期作为施工期, 根据SL252-2000规定,取P=20%,即按5年一遇的洪水作为施工洪水,根据普安县气象站的降雨资料,选取各年内的11月至次年4月份的最大日降雨量作频率计算,得出P=20%年的枯水期洪水流量为:李家湾河0.6 m/s。 2.6 泥沙

李家湾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暴雨对坡面的侵蚀,以及洪水对河床的冲刷。经实地踏勘调查,李家湾河流域内植被一般,水土流失较轻,流入河道的泥沙量较小,河床淤积不算严重。李家湾河泥沙含量年际变化小,年内5—10月较大,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3

0·9kg/m,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697T/km,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16万T,推移质按悬移质的20%计,为0.43万T。 3. 工程地质 3.1区域地质

3.1.1地形地貌

测区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标高850m~1610m,受地层岩性、构造、气候、水文和植被等因系的综合影响,区内以侵蚀地貌为主,以岩溶地貌为辅,多形成侵蚀中低山槽谷、缓坡和少量峰丛溶丘洼地。

3.1.2岩层岩性

该区出露岩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和第四系地层,区域岩层从老到新顺序为: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lf):浅灰、暗紫色薄至中厚层泥岩、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砂岩、灰岩,厚度大于500-800m,主要分布于流域区,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灰色、灰绿色灰岩、白云岩,厚度900m,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与相邻岩层呈整合接触。 第四系(Q):残坡积、冲洪积,砂壤土夹风化颗粒、红粘土、砂卵石,结构较密实,厚度在0-8m之间变化,一般厚3-5m,砂壤土主要分布于河床两岸,砂卵石分布于河床。

3.1.3地质构造及地震

32

测区属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测区褶皱、断层构造不发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不需进行抗震复核计算。

3.1.4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域主要分布飞仙关组(Tlf)泥岩、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砂岩、灰岩透镜体,该岩层在无大规模构造破坏情况下,具有隔水性,分布范围面积大,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工程附近分布永宁镇组岩层,其中灰岩和白云岩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以岩溶水为主。

3.2河堤区工程地质条件

3.2.1地质概况

该区位于李家湾河下游的落水洞,河堤治理段长120m,宽100m,面积200亩,坝子两岸边坡坡角5°-30°,表层分布第四系残坡积砂壤土及砂卵石层,厚度在0-8m之间变化,一般厚3-5m,下伏永宁镇组(T1yn):灰色、灰绿色灰岩、白云岩,未发现褶皱、断层构造,浅层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3.2.2岩层岩性

该区出露岩层为三叠系永宁镇组(T1yn)和第四系,岩层由老到新如下:

三叠系永宁镇组(T1yn): 灰色、灰绿色灰岩、白云岩,厚度900m,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与相邻岩层呈整合接触。强风化层厚度1.4-5.4m,最大厚度5.4m。

第四系砂壤土(Q

eL+dL

):残坡积成因,褐黄色、浅黄色,结构较

密实,厚0.5-2m,在坝子两岸均有分布。

第四系砂卵石层(Q

aL+PL

):冲洪积成因,由砂卵石、粉细砂及粘

土组成,结构较密实,厚2-8m,分布于河床一带。

3.2.3力学参数选择

由于河床的砂卵石层较厚,难于清除,且建筑物级别为5级,因此,可选择砂卵石层为持力层,经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践经验,建议砌石与砂卵石层的摩擦系数为0.35-0.4,地基承载力为10T/m。 3.3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为石料,根据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结合料场的分布,料场位于工程区的左岸,相距0.2-0.8km,,地层为T1yn的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灰岩,岩石强度较高,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60Mpa,无用层厚度小于1m,有效储量大于10万m,其质量和储量均可满足工程要求,运距0.2km。人工骨料可采用石料加工。 3.4结论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

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河堤沿线边坡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好。

(3)工程所需石料和人工骨料质量和储量均能满足工程需要。

4.工程任务和规模

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防洪要求

罐子窑镇是普安县较为边远落后贫困的乡镇之一,地处普安县东北部,过去交通不便,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境内无任何矿产资源和镇镇企业,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乡财政入不敷出。设计的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位于铅厂坝子的落水洞,保护总面积约200亩,坝子覆盖的农户人均占有耕地为1.2亩,水田大部分位于坝子内,旱地为两岸的坡耕地。近年来,水田除种植水稻外,已发展种植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全年保证灌溉用水的前提下,每亩年产值可达2100元,是该地农民主要生活来源和致富的希望。但是,由于水利这一农业基础的命脉在该地未得到巩固和发展,坝子河堤1.km,由于洪水泛滥,历年虽然组织村民投入大量劳力进行修复,由于没有资金支持,光靠投劳修补收效甚微,至今河堤倒塌部分仍为土堤,河道断面宽窄不一,缺口较多。在每年的洪水季节,洪水冲刷两岸甚至漫溢,两岸农田遭受洪水淹没和被淤砂淤积,河床逐年加宽,耕地渐渐减少,经统计,已有20余亩良田被冲毁,无法耕种,按亩产值2100元/年计算,则每年减少经济损失4.6万余元,且逐年增大。

在工程两岸,有新光社区的李家湾、大屋仓、土官田、小凹头、4个村民组,共221户,2100人。新光社区设有铅厂小学,生源主要为工程两岸的新光社区,每年有学生约500人。每年下暴雨时,山洪爆发,洪水来临,公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两岸人民无法进行交流和耕种对岸桩稼,部分学生不能到校上课,洪水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威胁作人民的生命健康,还有牲畜被洪水冲走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治理段未得到治理,河床不规则,部分断面过窄,成为咽喉,阻碍了行洪,使洪水漫溢,两岸田坝受冲,部分桩稼无收,因此,河堤治理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洪水对两岸的冲刷,恢复已被冲毁的20余亩良田,保护两岸200亩农田不受破坏。使洪水不再威胁两岸2100余人的生命健康。治理原则为:按统一断面对两岸砌石挡水;部分河道进行截弯取直,改河道为耕地,增大耕地面积。 4.2 工程任务

本项目的工程任务是排洪,新建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设计治理河段长120m,主要任务是确保铅厂坝子200亩田地不受洪水冲刷,恢复已毁农田,确保洪水不对工程两岸的2100人造成威胁,让人们能正常、有序地发展农村产业,让铅厂坝子重新恢复30年前高产稳产的丰采,并对新发展起来的反季节蔬菜等高产值经济作物提供水利支撑。建设水利化、集约型、高产值农业经济。使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4.3 工程规模

设计河堤治理工程长120m,工程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50年一遇(P=2%)洪水校核。设计洪峰流量为25.34m3/s,校核洪峰流量为30.52m3/s;工程保护耕地面积200亩,保护人口2100人,工程等别为Ⅴ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总投资9.029万元。 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1设计依据

5.1.1工程等别和标准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以防洪为主,保护面积200亩,保护人口2100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项目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Ⅴ等,防洪等级为Ⅳ,主要建筑物及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50年一遇(P=2%)洪水校核。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的基本烈度为Ⅵ,建筑物不需进行抗震复核计算。

5·1.2设计基本资料

本工程建筑物位于砂卵石层上,地基承载力取10T/m,砌石与地基的摩擦系数为0.35-0.4,河床糙率系数为0.04,河堤安

2

全超高取0.3m。 5·2工程布置

本项目位于普安县罐子窑镇新光社区,设计河堤治理总长120m,河段位于李家湾至落水洞中游,(具体见工程平面图及纵断面图)。 5.3设计计算

5.3.1纵断面

河道纵断面需根据天然河道比降确定,对突变较大河段略进行调整,河道纵比降i=5.5%。

5.3.2横断面

该工程根据条件,从经济、安全、合理等诸多因素考虑,河堤采用M7.5浆砌块石,顶宽0.5m,河面以上高2.0m,基础深初定1.2m,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而定,河堤内直外斜,外坡比按1:0.25伸至2.0m深处,即2.0m深处宽1.2m,以下宽1.2m。河堤在有外水压力段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为梅花型,纵向设三排,间距0.6m,竖向间距为5m。河堤见光面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河道糙率系数n取0.04,安全超高hc=0.3m,根据河道纵比降,采用公式:

Q=AC√Ri进行过水断面计算 其中:Q—过水流量m/s,

A---过水断面面积㎡,

3

C---谢才系数,C=1/nR(m/s), n—糙率系数,取0.04 , R—水力半径,

i---比降。

李家湾河河道横断面计算

李家湾河治理河段比降为i=5.5%,经计算得断面b×h=6.5×2.0m(含安全超高0.3m)。

结构尺寸根据《水工建筑物》中的抗剪公式: k=fΣW/ΣP进行稳定计算。

其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设计时k>1.05,校核时k>1,

f—摩擦系数,取0.4,

ΣW—作用于建筑物竖直方向的合力, ΣP—作用于建筑物水平方向的合力。

经计算,设计时,k=1.32 k>1.05,校核时,k=1.26>1,因此,建筑物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6.施工组织设计 6.1施工条件

6.1.1工程条件

工程位于罐子窑镇所在地,距普安县城25km,江罐油路穿境而过,工程沿线通组公路交织成网,直通到每一个村民组。所以该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1/61/2

工程施工用水可就地取用,施工用电可从邻近的村组搭结,对外通信方面,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网络覆盖。

6.1.2自然条件

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区域海拔高程1560-1680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高原性、季风性、湿润性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极端高温33.4℃,极端低温-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2h;无霜期299天;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降水量1300mm,属省内降水高值区之一。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4%。 6.2施工导流

本工程为河堤治理,工程永久性建筑物沿河岸布置,涉及到施工导流,施工期定于枯水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及SL252-2000规定,导流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P=20%)的枯水期洪水,选择11~4月枯水期作为施工期,根据普安县气象站的降雨资料,选取各年内的11月至次年4月份的最大日降雨量作频率计算,得出P=20%年的枯水期洪水流量为0.6 m/s。因河床较宽,施工期的洪水较小,可采用主河槽泄流,渗入基坑内的集水用抽水机抽排至下游。 6.3料场选择与开采

工程区附近无砂石料场,工程所需砂石料必须到罐子窑砂石场采购。

3

6.4原材料

火工材料可在普安购买,但必须按爆炸物品的管理规定运输、储存和使用;水泥可在普安县水泥厂订购;木材可在当地购买。 6.5 管理机构

普安县罐子窑镇李家湾河堤治理工程实施时,成立该工程建设指挥部,由罐子窑镇负责该工程的实施。领导小组责任必须分工到人,责任明确,实行质量终生责任制。 6.6 安全与卫生

安全与卫生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抓好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的关系,认真认识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利害关系。为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工,争创平安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

1、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设专人指挥,危险地段要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标志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2、施工用电的电源线路不得破损、裸露线芯和接触潮湿地面,以及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架在金属结构上,保险丝不得超过荷载容量的规定,更不得以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3、爆破物品的采购、运输和保管都必须按爆破物品的管理条例进行,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划定安全警戒区,并明确安全警戒人员。

4、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根据作业种类和特点,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

5、认真做好施工区的防火、救护、警报、治安等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工作。

6、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噪声及粉尘的污染。

7、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污水不得直接向河道排放,应采取物理措施,利用大自然的植物、微生物及砂壤土组成的过滤系统进行过滤后再排放。 6.7 工程施工

本工程为河堤治理工程,本次实施河段总长120m,主要工程量为:稀泥开挖167m,砂卵石开挖343.50m,M7.5水泥砂浆砌块石278.24m,C10砼压顶4.15m。主要材料用量为:水泥28T,块石220.00m,碎石36.00m,砂82.00 m,施工期2个月,总工日2300个工日。

6.7.1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石方开挖主要是料场开采石料,为露天开挖。土方及砂卵石开挖主要为河堤基础。开挖按《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和《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进行施工。

3

3

3

3

3

3

3

1、土方及砂卵石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工程进行施工放样后,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深度应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开挖边坡推荐为:土质边坡1:0.5,砂卵石边坡1:1,开挖边坡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工程开挖的弃碴堆放于河堤外侧作为回填用料。

2、石方开挖采用风钻钻孔爆破,石方开挖量大,整个工地布置3台手风钻,钻孔直径为42mm,炸药为销酸铵炸药,用导火绳引爆。 6.7.2浆砌石工程

砌石工程主要为河堤,采用人工施工,工程施工严格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砌石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石料应新鲜、坚硬、密实、无裂纹,块石应有两个基本平行的面,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小于20cm,重量应大于25kg。

2、砌筑前应将石料刷干净,并保持湿润。

3、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石,砌石质量应平整、稳定、密实、错缝。 6.7.3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为河堤压顶,工程量小,采用人工施工,砼量虽小,但其施工质量要求最高,严格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进行施工。

1、水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应有试验报告,必要时须复验。 2、砂石料应满足级配要求,含泥量不大于3%。

3、拌制混凝土时,必须按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更改,拌

合用水应干净。

4、浇筑混凝土时应严禁在仓内加水,若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5、混凝土终凝后应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14天。 6、模板采用木模,立模应达到设计标准,建筑物尺寸必须满足要求。 6.8施工交通运输

6.8.1对外交通运输

工程位于罐子窑镇所在地,距普安县城25km,该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6.8.2场内交通运输

工程所需砂石料必须到罐子窑砂石场采购,运距10km。工程沿线通组公路交织成网,镇村公路直通每一个村民组,且沿河道为良田或砂卵石层,地势开阔、平坦,基本不需开挖即可满足运输要求。 6.9施工总布置

本工程具有枢纽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工程离村组较近,本着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减少临时工程投资和满足施工要求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结合永久工程的布置,枢纽区的生活、办公、机械修配、木材、水泥等材料仓库可在附近租用闲置房屋,只在砂石料场及施工地段搭建简易临时工棚看守工地。工程所需

炸药由爆破公司提供并进行爆破。施工用水就地取用,施工用电在邻近村组搭接。施工时,共需新建临时房屋30.00m。 6.10施工总进度

6.10.1设计依据

本工程是以排洪为主的水利项目,对普安县罐子窑镇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当地农民的脱贫步伐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工程应极早动工,争取早日建成,尽快发挥效益。工程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进行施工设计。

6.10.2施工分期

该工程属于新建工程,工程量不大,但作业面宽,施工互不干扰。

整个工程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竣工验收期。工程准备期为2014年12月,该期主要完成工程占地协调,便道建设,施工设计;主体工程施工期,计划在2015年2月;工程竣工验收期为2015年4月,这个时候主要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决算、所有设施移交管理单位。

6.10.3 施工总进度

1、拟定2015年1月上旬完成基础的开挖。

2、拟定2015年3月底完成砌石及砼护面工作。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

2

序工 程项 目 号 1 2 3 4 5 施工准备 基础开挖 浆 砌石 砼 压顶 开始时间 2015年1月2日 2015年1月13日 2015年2月1日 2015年3月16日 结束时间 2015年1月12日 2015年1月31日 2015年3月15日 2015年3月22日 2015年3月30日 工 期(天) 10 19 35 6 7 201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完工清 理 2015年3月23日 7.工程占地

本项目为河堤治理工程,施工线路基本沿河床两岸布置,基础开挖后采用浆砌块石砌河堤,工程占用河道,在河道截弯取直段占用少量耕地,原河道回填后可耕种,进行占补平衡,工程建成后可恢复已毁农田20余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1亩,不作补偿。

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 8.1 环境保护

8.1.1环境状况

工程区域内出露岩层有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灰色、灰绿色灰岩、白云岩。第四系砂壤土及砂卵石,结构较密实,厚度较大,没有含毒及放射性化学岩石夹层。无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8.1.2环境影响评价

该工程的建设,能保护普安县罐子窑镇铅厂坝子200亩农田不受洪水冲刷和淹没,恢复已毁农田20余亩,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了两岸2100人民的生心健康和财产不遭受洪水破坏。由于在建设

中将有少量的大气污染和环境噪声。因此施工中应采取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1· 施工中应尽量减小大气污染,钻孔、开挖应采用湿法施工,运输车辆应安装除尘净化或尾气净化装置,路面应适当洒水,水泥、砂子等粉状材料在运输堆放时应有遮盖和防漏等措施。

2· 环境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声源、传播途径、自主保护三个环节作手,声源控制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平时加强对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对高噪声的设备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可用隔声材料作成隔声屏或隔声罩;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佩带个人防噪用具,适当减少工作时间等都可降低噪声的危害。

3· 施工中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废料都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堆放弃碴应选择荒山、荒地,施工区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施工结束,及时对生产作业和生活区进行迹地恢复,并用药物消毒。 8.2 水土保持

8.2.1概述

该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的水利工程,根据拟建设枢纽建筑物所处的地理、地质及农业结构、生态、环境等综合情况,工程区域为高山、中高山地形,地面起伏大。流域内大部分为10°-15°的山坡,植被一般,植被覆盖率为15.6%,水土流失严重。施工中开挖剥离面和堆放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且当地人口多,因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的情况下,必然拓展

耕地种植面积。虽然采取过退耕还林的措施,但收效不大,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所以该工程完工后及需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

8.2.2生产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预测

该工程枢纽建筑区内土壤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土壤的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该工程为小(2)型项目,施工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有施工中产生的弃碴,料场开采时剥离地表风化层产生的废碴,施工便道的开挖以及施工中砂石料场等,以上人为活动将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8.2.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必须进行治理,实现治理方案的目标是实施“碴不入沟,废料不入库,植被恢复”。

该工程的弃碴主要为基础土方及砂卵石层开挖、料场开采时剥离地表风化层产生的废碴以及施工便道的开挖。弃碴必须采取集中堆放处理,应尽量堆放在河堤沿线作为工程回填用料,余碴堆放在附近的低凹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应设置围栏,避免雨水的冲刷,将大面积的弃碴冲走。

对于工程施工中造成的小面积坍塌地段,拟采取打桩、护砌等工程措施,防止大面积的滑坡事故发生。

为了更好地保持水土,工程完工后应采取如下的防护措施: 1· 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方尽量用作工程用料,余碴按指定位置堆放,并设置拦砂墙和对堆放场进行绿化,保证堆碴不被雨

水冲走。

2· 完工后对开挖的剥离面进行植树覆垦。

3· 生产生活废水设沉淀池,经处理后排入原河道。 4· 对工程保护边坡种植护坡草,并对工程区域内原有植被加强保护,禁止人为砍伐破坏。

5· 在流域内大于25°以上的耕地必须执行退耕还林、还草,5°-25°的耕地也应统一规划,逐步执行退耕还林、还草,使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

9.工程管理

工程由罐子窑镇镇组织实施,工程建成后,由牵头组织受益村组成立李家湾河堤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由管理委员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置专门管理人员。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征收管理费用,以专户保存,资金只能用于该工程的维护、维修及管理人员的报酬,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从而永久造福于人民,才能最终达到建设该工程的目的。

10.工程投资概算

10·1 工程量

本次实施河段总长120m,主要工程量为:稀泥开挖167.00m,砂卵石开挖343.50m,M7.5水泥砂浆砌块石278.24m,土方回填386.15m,C10砼压顶4.15m。

10·2 施工条件

工程距普安县城25km(公路),水泥、炸药等主要材料从普

3

3

3

3

3

安县城采购运入,砂石料可到罐子窑砂石场采购,平均运距10km。

10.3 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本工程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执行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 二、建筑安装工程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安装工程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试行;机械台班费采用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试行。 三、 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

四、 概算编制采用2014年第四季度价格水平。

10.4 基础单价编制 10.4.1人工工资预算单价

根据黔水建(2012)6号文计算的人工预算单价为: 技 工:69.91元/工时 普 工:61.27元/工时

10.4.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水泥、钢材、木材、油料可在普安县城相关部门采购,火工产品由本县辖区内爆破公司负责提供,并监督实施。材料预算价格与进入工程单价的价格之差计取税金后,列入工程单价。主要材料价格差见下表:

进入工程单价的主要材料价格与工地预算价格对照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名称 柴油 汽油 水泥P.O32.5 钢筋 板枋材 炸药 砂子 碎石 块石 单位 t t t t m3 t m3 m3 m3 工地预算价 8505.88 10303.45 431.46 5660.00 1030.3 18609.00 105 105 85 进入单价材料 4000.00 4000.00 300.00 3000.00 1030.30 6000.00 70.00 70.00 85 价差 4505.88 6303.45 131.46 2660.00 0.00 12609.00 35 35 10.4.3 施工用电、风、水价格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设备和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计算。 施工用电考虑100%电网供电,下网基本电价为0.659元/kw.h,施工用电0.79元/kw.h。

施工用风风价0.20元/ m;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取河水,水价为0.8元/m。

10.4.4 砂石料单价

砂石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资料,砂、碎石、块石、条石在罐子窑砂石场采购,预算单价为:

砂93.00元/m、 碎石93.00/m、块石83.00元/m。 10.5费用计算标准和依据

根据黔水建(2012)6号文颁发的《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规定计算。

(1)、措施费

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建筑工程费率为6.7%,安装工程

3

3

3

3

3

费率为6.8%。

(2)、间接费

间接费费率见下表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工 程 类 别 建筑工程 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土石填筑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工程 钻孔灌浆工程 钢筋制安 锚固工程 绿化工程 其他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 计 算 基 础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 间接费 (%) 6.0 8.0 8.5 6.0 10.5 9.5 6.0 9.0 7.0 8.0 75 (3)、企业利润

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 4)、税金

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之和的3.28%计取 (5)、费用 ①建设管理费 a.项目建设管理费 以建安工程费的1.0%计 b.工程建设监理费 以建安工程费的2.5%计 ②科研勘测设计费

a.科学研究试验费 按建安工作量的0.2%计算 b.勘测设计费

按一至四部分合计的2.5%计算 ③其他费用

工程保险费按一至四部分合计的0.5%计算 10.6工程资金筹措方案

本工程建筑工程费用8.32万元、临时工程费用0.21万元、其他费用0.49万元,工程建设总投资为9.029万元。

江口县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 (2011年度省级冬修水利扶贫项目资金)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怒溪乡水务站

二○一一年八月

审 批:杨华军

审 核:陆祖发

编 写:龙绪刚

参加工作人员:龙绪刚 谦 张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特性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a 亩 m m 万m3 m3 m3 m3 m3 m3 m3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数值 30 85% 1200 2400 0.2×0.2 1.5 12.32 387.36 58.66 36.00 60.80 61.60 231.30 其中农田200亩、茶叶1000亩。 备 注 一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1 2 3 4 5 6 7 设计年限 设计保证率 灌溉面积 渠道长度 断面尺寸 渠道比降 总需水量 安全超高0.15m 二 主要工程量 1 2 3 4 5 6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方回填夯实 砂卵石开挖 M7.5浆砌块石 C15砼浇筑 三 工程概算 1 2 3 4 5 6 7 建筑工程费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16. 0.00 0.00 0.82 2.07 0.58 临时工程 费用 基本预备费 总概算 19.94 1、综合作明

1.1、基本情况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位于江口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距乡14㎞,有通村公路到达工程点处,交通比较便利。全乡国土面积135.8㎞2,辖怒溪、地楼、龙眉、

骆象、河口、梵星6个行政村,88个村民组,到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20361人,其中农业人口19538人,占总人口的95.96%。全乡耕地面积921公颂,其中:田634公倾,土287公倾,人均耕地面积0.68亩;该水库地处县城东北部,有公路相通,距县城25公里,距怒溪10公里。

全乡粮食产业结构以水稻、玉米、烤烟、茶叶为主,生产率低下,2010年粮食总产量8339吨,人均粮食产量仅为376.4㎏;人均纯收入1720元。工程核心区为骆象村,工程解决灌溉面积为200亩。

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项目区驻地岩溶发育,山高水低,灌溉水源相对缺乏且距离较远,灌溉困难极为严重。加上当地的水利工程设施较少,仅有一座核桃湾水库,这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了解决怒溪乡骆象村2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期当地老百姓曾自发修建了干砌石抹面渠道,但目前已老化渗漏极为严重,渠道末端的农田基本无水灌溉,为此群众强烈要求对其支渠进行重新修复,以解决骆象村岑团200亩农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问题,确保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并为当地农民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打下基础。

1.3、建设的任务

该工程的建设任务是渠道防渗及新建,总长2400m,断面为0.2×0.2m;以解决骆象村岑团片区200亩农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问题。

1.4、建设工期

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量,拟定建设施工期为3个月。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第1个月的前15天:场地平整、施工便道维修、临时工棚及仓库。

第1个月的后15天至第3个月的前15天:备料、沟槽开挖、混凝土工程施工。

第3个月的后15天:工程试运行及竣工验收。

1.5、投资概算

工程概算依据按照投资估算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人工、主要材料、施工供电、水、等基础单价,价格水平年2011年,砂、石料及水泥参考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价,建筑工程定额按“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根据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并按国办发〔2001〕14号文的划分,工程所在地铜仁地区江口县为一类边远地区计算的人工预算单价(按引水工程)为:工长:6.03元/工时、高级工:5.67元/工时、中级工:4.95元/工时、初级工:2.67元/工时。

工程概算总投资19.94万元,其中永久工程16.万元,临时工程0.82万元,费用2.07万元,基本预备费0.58万元。

1.6 、新增生产能力及效益

怒溪乡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实施完成后能使骆象村岑团全片区200亩的农田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得到有效的灌溉,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项目区在该引水工程建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标得大幅度的提高。

2、水文

2.1 、气候

江口县属黔北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属武陵山脉西缘,河谷坝子地貌。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工程区降雨量偏多,据资料统计,江口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6.2℃,年活动积温5100℃—5200℃,无霜期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降雨量(1959—2001年)1458.6mm,4—9月降雨量较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4%。年降雨量最大为1747.7mm(1967年),最小为937.4mm(1966年),年均雨日178天,年径流深851mm,径流系数0.58。年均日照时数1257.3h,年日照率28%。多年平均风速1.4m/s,风向多为东风,汛期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蒸发量6.5mm,当保证率p=95%时,7、8、9月的干旱指数均大于1,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偏于干旱。

2.2、来水量计算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道防渗改造工程水源为核桃湾水

库水源,核桃湾小二型水库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单曲拱坝,

坝高32米,库容50万立方米,该水源水量有保证,运行可靠稳

定,水位能满足引水渠取水高程,无需再做水源处理,能够保

证骆象村岑团片区200亩稻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的茶叶用水。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1工程区域地质概况 3.1.1地形地貌

工程区域地处黔北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工程区域的西部及西北面,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大面积出露,白云岩为中等可溶岩,灰岩,白云质灰岩为强可溶岩,受地壳运动形成的影响,该面水平岩溶形态与垂直岩溶形式相间发育。在600~800m高程以下。多以垂直形态为主,坚立、漏水洞、消坑、洼地、溶沟、溶槽、溶裂发育。

本区处于偏岩背斜北西侧,该背斜与梵净山穹状背斜遥相呼应,两背斜之间为江口大向斜,地层出露为第四单冲积砂砾石,砂壤土,南沱冰碛岩,岩性为灰色,深灰色无层硅的冰碛砾岩。

3.1.2地层岩性

工程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由新到老)

板溪群

下板溪群乌叶组一段(ptdnbw1)

浅灰色薄至中厚细粒变余砂岩,含星点状黄铁矿;灰白、浅灰色中厚、厚层、厚层状变余微粒石英砂岩,夹砂质硅质绢云母板岩。灰绿色、紫灰色中厚、厚层状变余细砂岩,夹同色薄板状千板化粉砂质板岩。

上板溪群清水江组一段(Ptbnbq1)

灰色中厚层变余中、细粒砂岩;灰、灰绿色中厚层具条纹层理含粉砂质绢云母板岩;蓝灰、灰绿色中厚层状变余粉砂岩及细砂岩。

震旦系上统,

为烧组(Zaj)

灰绿色绿泥石绢云母石片岩、千板岩、绿泥石石英绢云母 片岩、千板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夹变余砂岩。 震旦系下流 南沱砂岩组(Zan)

一般分上、下二部:上部为页岩、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碳酸锰矿一至数层;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岩,或含砾砂岩。

南沱冰碛岩组(Zann):

灰色、深灰色无层理的冰碛砾岩 震旦系上流 陡山沱组(Zbd) 上部为炭质页岩, 灯影组(Zbdn) 下部为泥质白云岩。 硅质岩、硅质白云岩 寒武系下统 牛蹄塘组(Єln)

上部为炭质页岩,含较多黄铁矿颗粒;磷块岩层或结核。 下部为为硅质岩夹

牛蹄塘组至明星寺组第一段(Єln—m1)厚50米。 灰色、灰绿色页岩,灰黑色含炭质泥岩。

灰、灰黄、暗黑、灰带紫色粘土页岩,薄层细粒钙质砂岩,炭质页岩互层。

明星寺组第二段(Єlm2)厚315.8m

灰、深灰、紫红、黄灰带红色厚层至块状及薄层微晶灰岩、细晶泥质灰岩、瘤状灰岩;深灰、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细粒至微晶含泥质灰岩夹钙质页岩。

明星寺组第三段(Єlm3)厚63.5米

灰褐、黄灰、蓝灰色薄层夹中厚层细粒含钙质砂质页岩;深

灰、灰绿、浅灰、灰褐色薄层至中厚层细粒至中粒砂岩及砂质页岩夹石英砂岩;灰绿带褐色薄层至薄片状细粒砂质页岩夹粘土页岩。

杷榔组(ЄlP)

浅灰、灰色、灰绿色、瓦灰色薄层钙质粘土页岩,局部夹泥灰岩,含云母质页岩,底部微具炭质细层理。

清虚洞组一段(Єlq1)

灰、浅灰钙质页岩,泥灰岩夹灰岩。 清虚洞组二段(Єlq2)

灰色厚层块状、豹皮状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

寒武系中统 高台组一段(Єlg1)

上部为灰、浅灰薄层状白云岩、灰色深灰色中厚层钙质角砾状白云岩,灰色粉砂质、钙质含少量泥质岩。

下部为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泥晶白云岩,灰色薄层粉砂质、泥质白云岩。

高台组二段(Є2g2)

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夹薄层白云岩及浅灰色肉红色中厚层白云岩,岩层面具纹状构造。

下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夹泥质白云岩,风化后为黄色夹褐色条纹状粉砂岩。

娄山关群一段(Є2—3lsl)

浅灰至灰色厚层状、中厚层状致密、细晶白云岩,夹燧石团块、透镜体及结核、偶夹鲕状、碎屑状白云岩。

娄山关群二段(Є2—3ls2)

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鲕状白云岩、薄层泥质白岩。 桐子组(Qlt)

上部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灰质白云岩为主,偶夹生

物碎屑灰岩。

下部为灰中厚层致密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粘土页岩。

红花园组(Olh)

灰、深灰色薄层至厚层灰岩、夹生物碎灰岩、顶部偶夹燧石团块,底部偶为厚层白云质灰岩。

大湾组(01d)

上部为灰绿、灰黄色钙质页岩,偶夹钙质结核及灰岩透镜体。 下部为紫红色中厚至厚层瘤状泥质灰岩。 桐子组(Olt) 第四系(Q)

第四系残积堆积物(elQ)厚0~20米

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上游(松桃县境内)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之上的缓坡地带及山顶,岩性为棕红、黄色、黄红色粘土。

第四系坡积堆积(d1Q)厚0~50米

主要堆积于山鹿、缓坡、沟谷、河床两岸。岩性为块石,碎块石及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易塌塌。

第四系冲积堆积(a1Q)厚0~10米

主要堆积于河床两岸阶地、河漫滩和河床及沟谷之中,岩性为冲积砂卵石、砂石、砂、粉砂及淤泥。

第四系崩塌堆积(ColQ)厚5~60米

主要堆积于悬脚、陡坡、陡坎脚、河床沟谷两侧。 第四系人工堆积(rQ)厚0~30米

主要分布于人家、村寨及新修公路地带,岩性为建筑弃碴,开挖弃石、土料、人工砌体。

3.1.3地质构造

该工程构造单元属:杨子准台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

阳复杂变形区东缘与褶皱带的“焊接”过渡地带。

该工程位于偏岩背斜北西侧,该背斜与梵净山穹状背斜遥相呼应,两背斜之间为江口大向斜。

该区经历了武陵运动,雪峰运动,震旦纪至三叠纪若干运动及燕山运动,燕山运动以后,区内地质构造基本定型,全区隆起成陆,在历次构造的变迁运动过程中,某些大断裂常有良好的继承性和改造过程。

该区主要以新华夏系构造为主,构造线沿北东向延伸,东西向构造次之,北东向构造多被东西向构造线切断改造,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现将主要断层分述如下:

团坡断裂带:是江口片区的主要断裂。主要由两条断裂平行排列组成。

团坡逆断层:西起闵孝、经江口、茶溪至匀都出境。从区域分布上看,是一条比较单一的大逆断层,局部地段为若干断层组成的断层带,时而交接成一条断层。总的走向北东68~75°,倾向南、倾角58~85°,断距约200米

团坡正断层:位于团坡逆断层南侧,两者相距170-700米,平衡展布,倾向南东,倾角45-55°。

北北东向构造 1、主要褶皱

1)梵净山穹状背斜及老岭穹状背斜

它们处在北北东向的一联线上,总起来看是一个大背斜,因其脊线在梵净山和老岭特别隆起而显示出两个穹状背斜的特征。部由板溪群组成,西翼最新层位为三叠系,东翼最新层位为寒武系。梵净山穹状背斜的核部,出露了梵净山群组成的武陵期构造,但在梵净山、凤凰山高山顶上残留的板溪群来看,燕山运动造成的梵净山穹状背斜核部是很于缓的,岩层倾角5~15°,四周板溪群倾角20~40°,两翼大致对称,轴向北北东的卵型穹隆。

老岭穹状背斜和梵净山背斜很相似,但隆起较低,未出露梵

净山群,核部也很平缓,见有北东向小褶曲,翼部倾角10~15°。因受若干断层破坏,其形态不如梵净山穹状背斜完整。

2)江口向斜

轴向北东,其核部常因水银厂枢扭断层破坏而轴迹不清。在江口附近向南西有一份枝,大致以闵孝至张家寨翘起,这个分枝又你闵孝向斜,其核部被团坡逆断层破坏,主向斜向南西延长至岑巩县周家寨翘起结束。两翼倾向15~30°,东翼因断层影响局部倒转。

3)偏岩背斜

向北北东,在茶溪附近被团坡逆断层截接破坏,向北东在凉山溪始又显露一致延伸到区外,向南西在偏岩以南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倾角15~30°,西北翼常因断层破坏而局部倾角变陡。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地层租成。

查《中国地震烈度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本区地震烈度小于6度。查《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查《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其它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1)第3、量、4款,该建筑物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1.4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分水岭与地表水分水岭不一致。石灰岩与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要含水层,灰岩溶洞、暗河强烈发育,一般流量100—600l/s·㎞2,地下水径流模数5.3—8.6 l/s·㎞2,钻孔单位涌水量0.348 l/s·m,白云岩溶洞不甚发育,但裂隙发育,含水均一,一般泉流量10—109 l/s,地下水径流模数4—6 l/s·㎞2。砂页岩为相对隔水层,含水极弱,主要含裂隙水,一般泉流量0.1—0.5 l/s,地下水径流模数2—4l/s·㎞2,钻

孔单位涌水量0.0128 l/s·m。第四系粘土层含水极弱,补给条件好的砂碎土、砂卵石层,含水量较好。

3.2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主体建筑为: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及新建,长2400m、断面为0.2×0.2m;解决骆象村骆象村岑团片区200亩农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问题。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小,工程地质对工程影响不大。

查《中国地震烈度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本区地震烈度小于6度。查《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查《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其它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1)第3、量、4款,该建筑物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4、建设规模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道防渗改造工程主要是解决骆象村岑团片区200亩农田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问题,工程的建设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使其早日摆脱贫困起作基础和积极的作用。

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如下:

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及新建,长2400m、断面为0.2×0.2m。

5、工程设计

5.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内水资源比较充足,目前开发利用率低,缺水主要是工程性缺水,在完善现有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节水用水,科学用水的同时,应加大开发力度,确保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需要。

5.2 设计保证率(P=85%)可供水量预测、需水量预测、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 5.2.1供水量分析

工程区内的引水源为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水,该水库属小二型

水库,库容20万m3,灌溉面积750亩,完全能够保证骆象村岑团200亩稻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 5.2.2需水量预测

5.2.2.1灌溉制度及作物组成

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较大的还有油菜、烤烟等,据统计,该项目区复种指数为1.80,其中田复种指数为1.7,土复种指数为2.0。

该项目区地处山区,地形变化大,各片区间土壤及气候差异不明显,由于项目区无实验资料,参照《贵州省参考作物需水量及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进行本项目区灌溉制度设计。

5.2.2.2灌溉保证率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丰水地区以水稻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95%,考虑本灌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P=85%。

5.2.2.3水稻灌溉制度

根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水稻灌溉用水量应根据“薄、浅、湿、晒”灌溉模式确定,旱作物等灌溉用水量应按产量高,水分生产率高的节水灌溉制度确定。

根据贵州省水利厅、水科院2003年11月编制《贵州省灌溉

用水定额》成果报告,江口县属于Ⅱ区,水稻生长期灌溉净定额273m³/亩,打田期平均泡田用水量按70m³/亩计算、每亩净灌溉用水为273+70=343m³/亩、Cv=0.20、p=85% 、kp=1.214则设计年灌溉净定额为:343*1.214=416.4m³/亩。茶叶净灌溉用水量按水稻1/100计算则为4.16 m³/亩。

按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1,拟定本灌区水稻设计灌溉定额 如

表5-1。

灌区水稻设计灌溉定额(P=85%)表 作物 名称 生长期 平均年灌溉净定额 (m3/亩) 设计年灌溉定额 (m3/亩) 毛灌溉定额 (m3/亩) 备注 M均=343、Cv=0.20、水稻 5~8月 343 416.4 586.5 Cs=2Cv(净定额包括:打田泡田用水) 茶叶 5~8月 3.43 4.16 5.87 .2.2.4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第一、渠系水利用系数分析

渠系水量损失包括渠道沿程渗漏损失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两个部分。该项目区灌溉范围不大,渠系较短且交通比较方便,通过对渠道配套改造防渗处理后,节水效果显著。加强管理,也是节水的重要手段。应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建全机构,完善量水设施,合理调度,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按《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及灌区实际规模,渠拟定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5。

第二、田间水利用系数

由于好的地形条件,项目区内田分布集中,水源由高到低,损失较小,通过田间工程配套改造后,按《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该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田间灌溉水利用系为0.95。

第三、灌溉水利用系数

根据渠系水利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确定项目区灌溉水利用

系为0.75×0.95=0.71。

5.2.2.5灌溉需水量计算

工程设计设计解决农田灌溉面积为200亩,灌溉需水量为586.5×0.02=11.73万m3;茶叶用水面积为1000亩,灌溉需水量为5.87×0.1=0.59万m3;总需水量为12.32万m3。

5.3 设计依据

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2、《水工设计手册》; 3、《建筑材料手册》; 4、《农田水利学》

5、《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

5.4 总体布局

项目区灌溉渠系防渗工程总体平面布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灌溉渠系尽量布置在高地和分水岭上,以便控制较多的自流灌溉面积,并尽量减少交叉建筑物和过大的挖方填方;

(2)规划布置渠道时,应同时考虑排水沟的布置,避免相互干扰;

(3)渠线应尽量做到短、直、半,避开难工险段; (4)注意与行政区化相结合,尽量使用水单位有的引水口,并应考虑机耕、土地规划和用水管理的方便。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进行布置。

5.5 工程设计 5.5.1灌溉渠系工程 5.5.1.1渠系布置

本次工程设计为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道防渗。基本上沿以前的老渠道布置,只有少部分对以前转弯过多的地方作改直处理,使渠中水的流态平稳过流能力更强,同时也可减少渠道中的淤积,渠道坡降为1.5/1000。

5.5.1.2渠道设计 1)渠道流量计算

渠道设计流量采用设计保证率最大用水量进行控制计算,经分析表明7月中旬为最大,结合江口县当地实际情况设计灌溉方式采用续灌方式,根据各级渠道的田、土比例,田占100%,土占0%。设计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5,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灌溉水利利用系数0.71代入公式:经计算水稻设计灌水率为1.07(m3/s.万亩),本工程取(1.0 m3/s.万亩)。 则将灌水率带入公式:

Q=F×q=0.02×1=0.02m³/s

Q—设计流量

F—灌溉面积=0.02万亩

q—灌水率=1.0 m³/s.万亩

可得项目区设计总流量为:0.02m3/s。

2)、渠道纵断面设计

在满足灌区大部分灌面自流灌溉高程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地形,渠道采用1.5/1000比降。

3)、渠道横断面设计

渠道横断面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的实用经济断面,结合贵州

山区地形特点进行设计,并考虑建后的维护方便。渠道断面采用半挖半填,矩形断面,统一采用10cm厚的C15砼作为边墙,渠底为10cm厚碎石垫层上浇10cm厚的C15砼。

4)、渠道设计糙率

本引水渠道工程,渠道断面设计为矩形,统一采用10cm厚的C15砼作为边墙,渠底为10cm厚碎石垫层上浇10cm厚的C15砼,过水断面糙率为0.017。

5)、渠道水力计算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渠道水力计算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用设计流量计算正常工作下的水力要素,平均流速应满足V不冲>V设计>V不淤条件;(2)、根据加大流量加大渠堤超高值,以加大流量验算渠道的不冲条件;(3)、最低控制水位应按最小流量计算确定,并用最小设计流量验算渠道控制水位以下的不淤流速。

在设计计算中假定流量在一定渠段内保持不变,用均匀流公式进行渠道过水能力计算。

Q=A×V 式中:

Q—流量(单位:m3/s) A—过水断面面积(单位m2) V—断面平均流速(单位:m/s)

谢才公式: V=C×R*i

式中: C—谢才系数

i—渠道底坡=1/1000=0.001 R—水力半径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道防渗改造工程,主要是渠道防渗,农田灌溉面积为200亩,茶叶用水面积1000余亩,设计流量

均为0.04m3/s,断面设计为0.20m×0.20m,安全超高为0.10m;。

计算成果见表5-2:

灌溉渠道水力计算表

表5-2 渠道名称 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 流量(m³/s) 0.02 比降 糙率 断面面积(m²) 0.04 渠宽 (m) 0.2 水深 渠高 0.0015 0.02 0.15 0.2 6、工程管理设计

本工程管理设计,主要为支渠工程渠的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支渠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而进行。

该工程的建设属社会公益性建设,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由工程所在地的受益村组推荐一名责任心强的群众进行维护管理使用,在每年在耕种前对渠道进行清理及维护,并收取一定的管理维护费用,以确保工程长久正常发挥效益。

7、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7.1.1施工条件

工程区距县城25公里,该区域属我县怒溪乡骆象村,有通村公路到达工程点,交通比较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可一次性到达施工工地。施工用电可直接接入周围已架设好的高压线路,砂、石料可到工程点附近的石场购买,运距为2km,施工用水由人工或抽水机从附近沟中抽取,水泥、方板材等到县城购买,施工条件便利。

7.2 施工总体布置

工程位于骆象村内,交通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在骆象村设临时住房和临时仓库(临时租用)或在田坝中设置(新建)。在施工场地内,开设若干条连接场外公路的临时运输道路,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出渣等,由场内运输道进出。工程施工采用招投标办法,根据施工队伍资质及技术力量,合理选择施工队伍,确保建设工期和质量。

7.3 施工进度

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量,拟定建设施工期为3个月,建设管理单位按方案组织施工。

第1个月的前15天:场地平整、施工便道维修、临时工棚及仓库。

第1个月的后15天至第3个月的前15天:备料、沟槽开挖、混凝土工程施工。

第3个月的后15天:工程试运行及竣工验收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负责专项工程,对砼渠道浇筑部分应由有专业技术的施工队施工。工程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要求乡、村、组配合,以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

该项工程的实施所需占用的耕地极少,可由乡协调解决,不存在耕地的征用和占地补偿。

8、淹没、占地处理

该工程的渠道建设范围大部分为以前的渠道、不存在占地问题,施工便道的修建是在原来已有的田间交通便道进行加宽维修,渠道调直及临时工棚、临时料场等少料工程占地问题由怒溪乡及骆象村委会进行协调处理。

9、环境保护设计

9.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年5号令)

(4)《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5)《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3.1~153.6-1996)

9.2水土流失现状

工程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盆地周边的地表水把泥土冲积到稻田里,一些底凹处田得不到及时的排水以至于泥土被堆积到田间,造成洪水迂回冲垮田埂。

9.3水土流失预测

支渠的开挖对边坡造成一定的稳定隐患。

临时道路的修建、临时料场的建设及临时工棚的搭建采将约有100 m2的坡面植被受到破坏,需及时进行植被的恢复。

9.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如下几点:

①对于支渠开挖的弃土石,应用于渠道回填段,多余部分应集中堆放在空旷的地方;②修建支渠后,应对渠道两边进行植被

的还原;③为了保证支渠的实施取得应有的效果,对25°以上的耕地坚持退耕还林还草;④加强绿化,保证人均绿地达2m2以上。

10、投资概算

10.1 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0.1.1编制原则

(1)人工预算单价: 按“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根据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并按国办发〔2001〕14号文的划分,工程所在地铜仁地区江口县为一类边远地区计算的人工预算单价(按引水工程)为:工长:6.03元/工时、高级工:5.67元/工时、中级工:4.95元/工时、初级工:2.67元/工时。

(2)材料预算价格: 水泥、钢筋、汽油、柴油、木材、砂、碎石、块石等主要材料价格采用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造价信息》”的最新价格公报。

材料预算价格按市场价并计入运费、采保等杂费。

(3)施工用电、水价格:

施工用电:0.61元/kw.h,施工用水:1.2元/m³。

10.1.2编制依据

1文件依据

(1)投资概算按2011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编制。投资估算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执行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2定额依据

(1)建筑工程执行“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估算定额》。

(2)价格水平年为2011年3季度水平。

10.2. 建筑工程估算编制 10.2.1基础单价计算方法

(1)人工预算单价

按“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根据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并按国办发〔2001〕14号文的划分,工程所在地铜仁地区江口县为一类边远地区计算的人工预算单价(按引水工程)为:工长:6.03元/工时、高级工:5.67元/工时、中级工:4.95元/工时、初级工:2.67元/工时。

(2)主要材料预算单价

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水泥、钢材等物资,水泥等由江口县境内的市场供应,材料价格按“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造价信息》”的最新价格公报计算。

10.2.2其他费用

建设管理费占一至四部份之和的3%、勘测设计费占一至四部份之和的5%、工程监理费占一至四部份之和的2.5%、其他费用占一至四部份之和的1.5%、基本预备费占一至五部份之和的3%。

10.2.3资金筹措

江口县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道防渗改造工程设计概算总投资19.94万元。工程资金来源为2011年省级冬修水利扶贫项目资金15万、受益群众投劳折资4.94万元。

总 概 算 表

单位:万元

编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 安 设 备 金属及 其他 工程费 购置费 安装费 费用 合计 占投资 (%) Ⅰ 工程部分 16.46 0.00 0.00 3.48 19.94 100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16.46 16.46 83 第二部分:机电设备 0.00 第三部分:金属结构 0.00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 0.82 0.82 4 第五部分:费用 2.07 2.07 10 预备费 0.58 0.58 3 Ⅱ 工程总投资 19.94 100 建筑工程概算表

单位:元

编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工程及费用名称 土建工程 一般土方开挖 沟槽土方开挖 沟槽石方开挖 凿毛处理 土方回填夯实 砂卵石方开挖 砂卵石回填 普通标准钢模板(一 般部位) 明渠M7.5浆砌块石(渠道底宽≤1m) C15砼沟肩 C15砼沟底 M10水泥砂浆抹面 混凝土拆除 浆砌石拆除 C20砼溢流面 单位 m3 m3 m3 m2 m3 m3 m3 m2 m3 m3 m3 m² m3 m3 m3 数量 252.00 135.36 58.66 360.00 36.00 60.80 17.73 960.00 61.60 129.60 97.20 14.95 21.00 66.00 4.50 单价 11. 25. 96.40 8.38 53.51 33.06 24.57 22.17 261.13 408.40 382.14 960.00 .69 46.12 408.09 合价 1580.01 2933.28 3504.47 5654.44 3016.80 1926.36 2009.97 435.69 21283.20 16085.61 52928. 37144.01 14352.00 1358.49 3043.92 1836.41 备注 临时工程工程概算表

单位:元

编号 四 ㈠ ㈡ ㈢ ㈣ 工程及费用名称 单位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数量 单价 合价 备注 临时工程 临时用水 临时用电 临时工棚 临时施工便道 一至四部分合计 8229.00 822.90 2468.70 15.80 3291.60 172809.01 (按建安投资0.5%) (按建安投资1.5%) (按建安投资1%) (按建安投资2%) 1580.01 0.50% 1580.01 1.50% 1580.01 1.00% 1580.01 2.00%

费用概算表

单位:元

编号 五 ㈠ ㈡ ㈢ ㈣ 工程及费用名称 费用 建设管理费3% 勘测设计费5% 工程监理费2.5% 其它费用1.5% 一至五部分合计 预备费 工程总投资 单位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数量 单价 合价 20737.1 5184.3 80.5 4320.2 2592.1 193546.09 5806.38 199352.47 备注 172809.01 3.00% 172809.01 5.00% 172809.01 2.50% 172809.01 1.50% 193546.09 3.00%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石方开挖(m3) 58.66 序号 名称 土方开 工程项目 挖(m3) 怒溪乡骆象村黑桃湾支渠修复工程 土方回填夯实(m3) 36.00 砂卵石方开挖(m2) 60.80 砂卵石回填(m3) 14.00 砼拆除(m3) 21.00 浆砌块石拆除(m3) 66.00 M7.5浆砌石(m3) C15砼 (m3) M10水泥砂浆抹面(m2) 14.95 一 387.36 61.60 231.30 二 387.36 58.66 36.00 60.80 14.00 21.00 66.00 61.60 231.30 14.95 三 四 五 合 计

11、经济评价

11.1 评价依据

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进行国民经济整体评价,提出合理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为论证工程建设方案的合理性,需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及计算方法如下:

(1)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筑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2)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发的《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第二版)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总则第1、0、2条条文说明的原则,只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11.2 费用分析

1、工程动态投资k=19.94万元 2、年运行费用

(1)工资及福利费:工程建成后,需管理人员1人,工资及福利为2000元/年.人,则年工资福利总为0.2万元。

(2)维护管理费:综合年维护修理费为(工程总投资2.5%)0.5万元。

工程年运行费 C=0.7万元。

3、效益分析

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人民群众的生长和生活条件,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灌溉面积200亩,按年每亩增收50公斤稻谷,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2元计算,年收益为:200×50×2÷10000=2万元;即B=2万元。

11.3 经济评价指标

1、评价基本参数

社会折现率i=7%,计算期30年,建设期一年,折现基准点为建设期第一年年初。

2、净现值的计算

K=(0.7+2)/(1+0.07)=2.68(万元)

C=1.1×﹝(1+0.07)30-1﹞/﹝0.07×(1+0.07)30﹞=13.65(万元) B=2×﹝(1+0.07)30-1﹞/﹝0.07×(1+0.07)30﹞=24.82(万元) NPV=B-K-C=8.49(万元)大于0

3、效益费用比的计算

R=B/C=24.82/(2.68+13.65)=1.52大于1渠道实施方案 4、经济分析及评价

由经济分析及评价指标的计算可知:

(1)经济净现值NPV=8.49万元 (2)效益费用比R=1.52>1

由此可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11.4敏感性分析

该工程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主要考虑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收益两方面不确定因素单独变化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该项目为资金来源为2011年省级冬修水利扶贫项目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受物价的影响,有效收益这一不确定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变化不大,由此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1.5 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的评价,本项目国民经济指标合理,这说明项目是

可行理的。

该工程属公益性质工程,其效益不只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工程项目成后,可节水、省工、增产、增效,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区内高效农业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对周边区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可以改善生产条件,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总之,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应尽早实施。

1.1 施工组织计划

1.1.1 供货进度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在项目建设前,需要进行的施工供货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的场外准备五个部分的工作。

整个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将在签订项目在15日内完成,预计签订合同后20天内完成设备供货。具体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所需时间计划如下:

技术准备 7天 供货准备 15天 劳动组织准备 5天 施工现场准备 7天 施工的场外准备 8天

其中,技术准备工作的时间和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的时间重叠,准备工作并行进行。

1.1.2 进度计划网络图

根据招标书中设备参数的情况、设备数量情况,参照我公司在以往工程项目中的经验,在本次项目中,项目的实施进度参考安排如下: No 实施项目 1 2 3 4 5 设备订货 前期准备 15天 15天 周期 负责方 我公司 双方 我公司 双方 双方 设备安装与 测试 系统测试 系统验收 5天 3天 2天 总周期 25天 按照本进度表,系统将在合同签定的25个日历日内安装调试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本次项目中的所有设备,我公司在合同签定规定日期内,将保证货物运抵用户指定目的地并按时交货、安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培训工作同时展开。

1.1.3 施工组织计划

1.施工进度目标及计划

我公司在25天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秀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应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根据本工程的最终竣工日期,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我们编制了本工程施工进度图,并以此图管理整个施工进度。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2.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本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编制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来实现,通过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来逐级落实,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

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拟进行下列工作:

1)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

2)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3)执行施工招标文件中对进度、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承诺。

4)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

5)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 6)处理进度索赔。

各专业系统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各专业系统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将各专业系统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纳人项目进度控制范畴,并协助各专业解决项目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在进度控制中,应确保资源供应进度计划的实现。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采取措施处理:

1)当发现资源供应出现中断、供应数量不足或供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 2)由于工程变更引起资源需求的数量变更和品种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资源供应计划。

3.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检查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记录进行。施工进度计划检查采取日检查或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 检查期内实际完成和累计完成工程量。  实际参加施工的人力、机械数量及生产效率。  窝工人数、窝工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  进度偏差情况。  进度管理情况。

 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

实施检查后,应向总包或甲方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月度施工进度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 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  实际施工进度图。

 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  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  解决问题的措施。  计划调整意见。

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的调整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包括下列内容:

 施工内容。  工程量。  起止时间。  持续时间。  工作关系。  资源供应。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科学的调整方法,并编制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项目经理部及时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总结。总结时依据下列资料:

 施工进度计划。

 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  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 施工进度控制总结包括下列内容:

 合同工期目标及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  施工进度控制经验。

 施工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  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

4.保证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

1)施工进度控制部门

进度控制部门由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子系统工程师、进度管理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组成,该部门会与总包的进度工程师密切联系。 2)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施工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按各专业子系统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按各专业的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按月计划分解为时间目标。

项目进度控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项目经理部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工程目标、施工计划报甲方、总包、监理审核工程实施调整资源跟上进度发现偏差周、月工程例会、现场比照达标按计划执行

1)根据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等因素综合确定。

3)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报告,并应按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当出现进度偏差(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进度控制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标控制,一是精确控制。这两部分有机的

结合起来以确保完成节点。

目标控制

我公司的现场进度部门会在总体施工计划的框架内制定详细的计划,它包括不同级别的目标以便完成工程计划节点。

精确控制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甲方提出分包工作的具体范围和要求,并对收到的施工图纸进行增改,我公司的现场进度部门会和估价工程师一起计算出每个分项工程发生的工作量。通过这些方法,实际完成进度和预期完成进度将精确到以百分数计算。

进度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科学组织施工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我公司选派年富力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的主要管理者均是我公司从事高层施工的骨干,他们经验丰富,管理有方,其所承建的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工程以上等级,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我公司将严格依据与甲方商定的工期要求更进一步更具体地编制施工总体网络进度计划,该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作为本工程的总控实施目标。我公司对于该计划的编制按照现场实际条件及施工能力,突出关键路线,项目按照施工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确保关键线路工期得到保障,保证各工期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将依据施工总控制计划按照实际情况编制月施工计划、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周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将落实到每一关键工序按期完成,对关键路线工期予以保障。项目经理部每月、每周定期召开项目生产会,针对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制约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制约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及问题,并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进行奖罚,同时下达下一月或周施工进度计划。

3)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劳动力的需求

我公司将选派强有力高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该队伍是我公司专业队伍为我公司在多个项目中已创立名优工程做出突出贡献。

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公司将根据各分项目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作好班组工作、生活等的后勤保障,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4)以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成优,保证计划的执行

把好工程质量关,抓好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落实到事前控制,杜绝不合格工序的出现,把影响工期进度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保证计划按期执行。

5)加强与甲方、监理、设计、分包等部门的协调及沟通,为本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良好条件。我公司一贯重视与甲方、监理、设计、专业分包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沟通,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方面的问题及矛盾,我公司将从大局出发,从工程的进展出发,积极主动加强相互沟通工作,为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及时组织图纸会审,解决图纸存在的问题,提早做出施工样板,以便能够早日把作法和标准确定。

6)加强对节假日、恶劣天气的提前准备

对节假日、停电等特殊情况进行妥善安排,尽量减少由于恶劣天气或特殊情况造成对施工的影响。

7)组织各工种进行流水施工

根据结构的特点,充分利用工作面,分层组织各工种进行分段流水作业,在整体上进行连续和均衡施工,使生产资源得以有序、均衡、持续地使用,使工作面得到充分利用确保计划兑现。

8)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分项工程施工前由主办施工员对班组进行详细的交底(安全、质量、技术、 进度),施工中实行班组自检、施工员、质安员验收,确保不将不合格产品注入下一工序,使工程施工有序地进行。

9)加强对工程的预控、预测

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方案研论,在各分项开工前完善施工方案(技术、质 量、安全),使工程有保障(安全、质量)措施,确保计划兑现。 3)保证施工进度后备措施

1)我公司会及早和充分考虑不同工种的交叉作业以有交界处的施工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高级技工和经验丰富的工人将被安排到现场,使用保养良好的施工机具和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2)一些节点在工作开始前制定,这样有助于及时完成不能延误的目标。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两周的计划和实际的详细完成情况,它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以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到不可预计的因素影响。奖励和惩罚措施将用于鼓励各施工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

3)我公司的高层领导将密切关注现场工作的进展情况,如有需要,将及时提供必须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

4)确保工期的劳动力计划安排

我公司非常重视本弱电系统工程的安装,所以我公司选用最好的施工队伍进行现场施工。并将施工人员分别组成若干个混合作业组,根据总包方要求的施工总进度随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调整。

拟派驻项目部具有“善管理、重质量、保安全、创高速”的施工特长,能确保本工程优良达标的目标前提下按期完工。其特长具体表现为:

该项目部技术素质高,管理严格,专业配套,履约信誉好,近年来承建了多项重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该项目部配备专职施工管理人员,技术力量雄厚,施工实践丰富,配合默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具有强烈的创名牌工程的意识。

该项目部质量意识强,充分体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宗旨。曾在全国各地创出了很多优质工程,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施工管理中屡创优良优质弱电、机房工程。

该项目部注重安全、文明施工。

安装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确保工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公司的安装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公司承接的大量工程锻炼培养了一批技术水准高、操作技能强的施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对本工程,公司挑选最优秀的人员并配备、先进的安装工艺装备。

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公司将根据各子系统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作好班组工作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各子系统在施工期间配备2-3个施工班组,班组内各工序在施工段期间实行流水作业,设备安装工程根据装修进度来平衡劳动力,以工作面确定劳动力的进场。 单位: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前期准备阶段 4 2 2 隐蔽工程施工阶段 25 3 2 线缆敷设阶段 30 10 5 1 3 设备安设备调试装阶段 阶段 18 12 10 1 10 整改阶段 5 10 5 验收阶段 5 5 5 技术安装工人 技术安装电工 调试工人 焊工 专业工程师 调试工程师 10 5 15 3 3 10 10 10 1.1.4 施工管理体系及措施

1.施工管理原则

1)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

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工程施工以充分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促进该项目施工班子组织好施工工作,搞好与业主各有关部门的全面协调配合。 2)分阶段施工

由于施工工序多我们把整体项目分阶段实施,力争做到忙而不乱,疏而不漏。一是线缆施工阶段;二是设备安装阶段;三是系统调试阶段。

3)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

该工程施工配合量大、面广,在不影响各专业的前提下,必须配合业主各有关部门的作息时间而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期投入使用。

4)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各种工序制作采用电气、机械先进加工方式,以提高作业水平和工效,因此配备了足够的机械设备以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时间,以确保施工进度和给其它工种留下更多的施工时间。

采用先进、完善的测试、调试仪器机具,按照ISO9001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2.施工配合

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管理要求进行施工,按照工程监理制度进行相关的各种作业(工程变更、进度报批等)。对能节约业主投资、改进、提高使用效能的方案及时提出建议。

3.具体保证措施

对本项目的系统集成方案深化设计、供货、制作、运输安装、系统调试及试运行、验收等的全过程作了合理、可靠的计划。 1)总体实施流程

如图1所示。

中标通知 合同签订 系统调试 未通过 通过 深化化方案 方案评审 未通过 测试 系统集成总调试 未通过 测试 细化需求分析

图1.总体实施流程

2)施工图设计审核流程

所有图纸由设计组提供给项目副经理,由项目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过后,报项目经理审批。

完成的图纸应包括: 图纸目录、图纸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及目录、系统图、平面图。施工图纸的审核流程如图2所示。

开始 需求分析 技术方案设计 根据技术要求绘制施工图纸 技术经理审核 项目经理部会审 否 是否按照规范? 是 项目经理确认并提交给业主 否 业主审核通过? 是 否 施工图会审通过? 是 根据会审意见调整设计

业主确认,进入施工 资料存档 图2. 施工图纸的审核流程

3)施工图变更流程

在施工中,已审核通过的施工图纸可能会根据现场及需求的变化发生变更。所有的变更必须交项目经理部会审,图纸会审参照施工图的审核流程,更新后的图纸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设计人员会签,提交公司主管批准,并交业主确认。变更应在十天内完成确认和批准程序。施工图纸的变更流程如图3所示。

现场情况变化 业主需求变化

要求是否合理? 项目技术组审核 否 提出变更申请 发出设计变更申请

是 拒绝变更 提交商务解决

发出变更通知单 否

监理、业主 审核通过? 是 业主盖章确认将副本交给项目经理部 发出变更通知 项目技术组按要求变更设计图 图3. 施工图纸的更新流程

4)设备采购流程

设备采购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地采购到高质量设备,我们制订了严格的设备采购流程,凡未经审核通过的采购申请一律不能采购。设备采购流程如图4所示。

项目经理部提出采购申请 审核通过? 审核通过? 是 采购申请及采购清单提交设计部 否 项目经理审核采购申请及采购清单 否 项目经理部重新审订采购申请和采购清单 是 采购申请及采购清单提交商务部 否 审核通过? 是 采购申请及采购清单提交公司项目主管 否 审核通过? 是 采购申请及采购清单交商务部采购 通知项目经理部设备采购已开始 项目经理部通知业主和监理

图4. 设备采购流程

5)设备验货流程

主要设备进工地现场后,必须由项目经理部按照程序通知向业主和监理参加验收,经项目部、监理和业主验收后才可以进场施工。对于未取得批准擅自安装施工,出现不合格产品的由项目经理部承担责任。各系统的设备验货流程如图5所示。

开始 设备供应组向项目经理部提供货物清单 设备供应组重新订货 设备供应组将货物运抵工地现场仓库 质检员核验设备/材料 不合格部分退货 否 是否符合要求? 是 项目部确认,并向监理、业主进行报验进场 否 监理、业主审核 通过? 是 合格允许进场,并以封条作标记 图5. 设备验货流程

6)工程验收流程

隐蔽工程验收

所谓隐蔽工程是指那些在施工过程中前道工序的工作结果被后道工序所掩盖,而无法进行复查的工程部位。例如,弱电安装中的暗埋线管、直埋电缆、接地极等。因此,这些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应通知监理单位代表和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隐蔽工程记录,是以后工程合理使用、维护、改造、扩建的一项主要技术资料,必须纳入技术档案。

各施工组必须在工程完成后立即提出隐蔽工程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一律作为未完成处理。

填写《隐蔽工程验收报告》。

分项工程验收

弱电工程在某阶段工程结束,或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由项目部会同业主、监理和有关质检部门进行分项工程验收。弱电安装工程项目完成后,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程、规范进行交接试验,试运转和联动试运行等各项工作,并做好签证验收记录,归入工程技术档案。

分项工程验收后,其总系统或工程仍须通过验收,方为完成。

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是对弱电工程安装、企业生产、技术活动成果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查验收。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就可投产使用形成生产能力。因此,在工程正式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发现后及时做好处理。竣工验收工作应由业主负责组织,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大小,分别由施工单位以及有关人员共同进行。所有建设项目均须按单位工程严格遵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评定质量等级,办理验收手续,归入工程技术档案。不合格的工程不能验收和交付使用。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如图6所示。

开始 验收准备 施工图纸/安装技术资料/材料设备引用证明/验收标准 安装/调试/整改 自行检查 提出验收申请 项目经理部检查 否 通过? 是 项目部会同监理、业主、质检部门进行终检 是 否 通过? 是 通过验收

填工作/工程验收申请

发出整改通知表

发出整改通知表

填验收报告表

图6.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竣工验收及其文件依据

新建工程,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基本完成,主要工艺设备安装配套,经联动试运行合格,且已具备必要的设施,能满足投入使用要求,即可组织竣工验收。弱电安装工程仅是竣工验收内容的一部分。其中,若分项工程内的单体设备或部分设施已具备运行或使用条件,若以后的工程停建,均可由业主提出,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进行中间竣工验收,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工程验收标准

制造商的产品验收标准;

国家及当地主管部门有关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和规范;

招标文件提供的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及要求,以及其中列明的各类标准和规范;

国家及省、市有关规范规定;

工程合同、供货合同与技术文件,工程的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及其他相关合同;

设备、材料(包括半成品、构件)的出厂测试报告、合格证(质量鉴定书)及说明书、试验调整记录等;

法定商检的进出口设备的商检证明(报关单),提供中文的质保资料; 设备、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抽样检测记录及见证取样检测记录,设备、材料的进场按批次进行验收的记录须有监理、业主的签证。对重要的材料、设备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并见证取样,进行第三方检测;

提供产品说明书和操作、维护手册;

竣工图及设计说明、设计变更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在弱电施工中,如设计变更程度不大时,以原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说明作为竣工图;设计变更较大时,要由设计单位另绘安装竣工图,然后由施工单位附上施工说明,作为竣工图;

系统检测大纲,检测大纲和验收办法应根据合同技术文件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其内容包括检测验收的目的、检测的内容与办法、测试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测试工具与测试结果的处理分析、测试结论及处理办法、验收结论等;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须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字盖章;

系统试运行试验记录。对系统进行装置分项、系统联动调试报告和试验记录; 系统检测报告。包括检测验收的目的、检测的内容与办法、测试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测试工具与测试结果的分析、测试结论及处理办法、验收结论等;

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记录。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自检记录及质量监督部门的工程项目检查评定表; 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施工自检记录及质量监督部门的工程项目观感质量检查评定表。 7)运输组织措施 (1)运输方式

对于本项目,系统设备将采用“全程运输”的方式,即:全部货物以“门到门”的方式运抵工程现场。 (2)应急运输方式

空运作为应急运输方式,在发生以下情况发生采用:

工期因故拖延(如:进口部件延迟到货、外协加工件延迟到货等) 工程因故需提前完工(如:甲方需在某一特定日期使用现场等) 发货时遗漏某些部件

工程现场货物意外损坏(先行补发,期后结算)

8)保密管理体系与措施

为保守秘密,维护的安全和利益,投标人就工程项目保密工作作出以下承诺:

一、作为工程的参与单位和有关人员,承担或参与本工程承建过程中及以后的保密责任。

二、本协议涉及保密的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包括:

1、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如:技术方案、技术指标、工程设计、图纸、检测报告、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以及有关会议文件、纪要和决定,建设过程中的往来传真、信函、邮件等。

2、经招投标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认的需要保密的其它信息。 三、投标方责任

1、投标方对招标方提供的技术信息的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未经招标方同意不得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2、投标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未经招标方同意不得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3、在建设过程中投标方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各项资料的保密工作,必须配有专用电脑及载体保存资料;

4、投标方除对招标方提供的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技术资料外,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信息和涉密系统资料,工程完结后应全部移交给建设单位,不得私自留存或擅自处理。发生泄密事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发包方、保密部门及有关单位。

四、招标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投标方提供的有关技术信息向本工程实施的有关方面(包括工程实施的其他人员、聘请的专家等)提供。

五、违反保密约定造成泄密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保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1.5 现场组织计划

1.现场安全施工及环保措施

1)现场安全施工措施

安全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只要有施工活动,就一定会伴随着安全问题。我公司项目经理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程、标准,全面提升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树立我公司新形象。作为项目经理,必须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高度责任感,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观点,做到常抓不懈。

安全管理目标:

1)现场杜绝重伤、死亡事故的发生;

2)场内的安全隐患整改率保证在规定时限内达到100%,杜绝现场重大隐患的出现;

3)场内不发生火灾火警事故,隐患整改率保证在规定时限内达到100%;

4)保证我公司施工现场达到城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

2)安全管理机构

我公司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由我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施工人员办理合法用工手续和工伤保险,队伍入场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有效证件上岗。

系统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成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体系的各级安全责任制。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在现场设置安全保卫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治安保卫工作,设专职安全员,专职防火员,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有人执行,现场有专人查看监督。

设置专职安全员1人以上,负责本项目施工的安全教育,检查安全生产的执行情况、安全措施的落实程度以及整改情况,对严重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有停止施工的否决权,随时纠正违章和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上岗有安全交底记录和工作记录。

积极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现场应保持整洁,特别在施工现场场地小的情况下,应该工完料尽场地清,材料应该现场总体安排,分类别妥善堆放。设备、材料吊入楼层后,应注意存放部位的允许负载量是否超出,防止损坏楼板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项目经理 施工主管:制定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监督指导安全措施、贯彻落实安全奖罚工作 技术主管 施工员 安全员 消防员 编制安全方案 安全设施验收 特殊安全交底 施工安全交底 过程安全监督 班组安全教育 安全监督整改职工违章教育处理安全台账积累 消防器材保养维修作用制度落实安全消防教育 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听从管理指挥 专业施工队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施工中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施工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施工中安全管理上应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和必要的体格检查方能进行工作。

任何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安全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项工程施工中将尽量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施工安全。项目经理部将安全施工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建立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设立专职的安检人员,将安全施工意识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施工人员。

安全教育---各施工作业队伍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上岗施工人员进行工地安全教育。

安全宣讲---每日施工作业前,由施工安全员宣讲安全注意事项和当日施工细节。各施工队伍,在每个施工点,安排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严禁施工物料堆放在路面上。

坚持每月一次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等,组织职工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公司对新进工人及技术人员等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一级教育,工地和班组分别对新进工人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教育都须经过抽问或考试合格认可后才准许进入现场上岗工作。

一级安全教育,内容是:介绍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的大体情况。目前安全工作重点和争取的主要措施,应注意哪些薄弱环节。介绍最近阶段公司的安全情况,着重说明哪些地方是危险区,应遵守哪些安全规程和制度。

二级安全教育,工地进行,内容为:介绍本工地主要工作情况,有哪些危险性作业及所能采取防止事故的对策。重点讲解专业施工规程中的有关部分并进行抽问。

三级安全教育,由班组进行,内容为:介绍本班组施工范围及工作方法。介绍本班组安全负责人,安全活动及有关规定。最易发生的一些事故,如何防止。介绍常用工具的安全操作常识,并教会使用劳保用品。

安全巡逻---项目经理部每天将派人安全巡逻,并把每次巡逻记录妥善保管,在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每10天向甲方项目经理报告一次,出现异常情况迅速报告施工员及项目经理。各施工队伍在每日收工时,必须认真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工作面清洁,不留任何机具材料及废弃杂物。

安全培训---对从事电气、起重、焊接及接触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剧毒等特殊工作人员, 必须进行专业操作技术的培训和安全规程的学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发证

后方可上岗操作。对上述人员还将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收回证件,停止作业,待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型机具,新设备或工人调换工种等,必须进行适应新岗位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班(组)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制度。每次活动都将做到有内容,有要求,并填写安全活动日记录,以备考查。

4)安全防护措施

本工程专业繁多,其安全防护范围广: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现场机器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现场防火措施等。

a)现场安全用电

现场设配电房,并且具备一级耐火等级;

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保护措施。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注明负责人;

照明使用单相220V 工作电压,室内照明主线使用单芯 2.5mm 铜芯线,分线使用 1.5mm 铜芯线;

机器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保护措施;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为保证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施工人员应做到如下要求: 作业电工必须持有有效证件。

每周对临时用电工程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施工现场的电动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装置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移动电气设备或手持电动工具施工时应通过流动配电箱接电,并装设漏电保护器.插头,插座应完好无损.所有用电设备的拆、修或挪动必须断电后方可进行。

电动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选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必须作空载运行,正常后方可使用。

照明灯具的距地高度不低于2.4米,灯具的接线必须牢固,整齐.相线和零线应按要求分开固定敷设。

焊机应单独设置供电开关,火线和回路零线必须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及脚手架作回路地线。

焊工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持证上岗。

非专业电工、机械操作人员严禁改线、拉线及动用机械。 b)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各种机器设备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使用; 所有施工用设备不允许带病作业。 c)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进场施工人员,经过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 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工作牌;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禁止赤脚、穿拖鞋施工;

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

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

施工人员应立足本职工作,不得擅自动用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设备。 5)安全施工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施工六大纪律: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二米以上的高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钩。高空作业,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扔材料和工具物件。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要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不准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杆垂直下方严禁站人。 切实贯彻落实局制定的《建立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若干重要规定》及部制定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针对高层建筑工程的特点,对预留洞口、扶梯口、电梯井、管道井等“老虎口”,必须设置栏杆、拉杆、盖板等安全措施,施工人员随时检查安全设施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报主管施工人员及工地负责人进行整改处理。

同一管道井,上下层不得同时作业,否则应采取隔绝措施,防止物件坠落伤人,上层灌浇青铅,下层不得有人作业。

垂直运输,起吊机械有专人持证指挥,操作。对物件的捆扎应牢固和符合 起重技

术要求,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规定。

各种机电设备及各种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电源必须统一经过漏电装置,安全敷设,专人保养,不准随意乱接乱拉电源线。

使用人字梯应系保险绳,竹梯倾斜不得大于30度,下面有人扶持。使用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砂轮切割机,台钻,角向砂轮机,冲击电钻等)的单相电源线必须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必须使用四芯软

橡胶电缆接线时,缆线护套应穿进设备的接线盒内并予以固定,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外壳、手柄无裂缝,无破损。 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电缆或软线完好。

插头完好,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电气保护装置完好,机械保护装置完好,转动部分灵活。

施工人员上岗有安全交底记录和上岗记录,班组每天做好上岗记录,其中 包括: 每天上班后,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布置当天的施工任务,明确施工要点,并 根据组内成员的技术水平做适当分配工作。

根据每天施工特点,对每项工作进行具体详细的安全交底,并检查劳护用品 的准备情况及其质量是否良好,教育组员认真使用。

每天下班后,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安全措施是否贯彻及通过施工又暴露出哪些 新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如班组内发生事故或有事故苗子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做好安全记 录。 不论班前,班后会兼职安全员有责任协助组长提出补充和保证安全措施的意见并监督执行。安全员要做好工作日记。

班组长在施工中途发现施工条件有变化和安全措施执行有困难时,应立即向安全组提请解决。

克服一切困难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现场应保持整洁,特别在施工现场,场地小的情况下,应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材料应该根据现场总体安排,分类地妥善地堆放,不可乱堆乱放,要根据使用先后程序放置,设备、材料吊入楼层后应注意存放部位的允许负荷是否超出,防止损坏楼板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配合阶段和在井道中安装或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携带工具袋,将暂时不用的工具、材料螺帽等随时放入袋中,在使用工具上有安全绳装置,防止坠落伤人。

尽量争取在吊平顶施工前或吊平顶施工过程中进行吊装,充分利用梯子或土建脚手架施工,当一定要在平顶吊好后施工时,应按照关于在平顶内施工的有关注意事项执行,防止空中坠落与火警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临时电源的各条线路应连接紧固,绝缘良好,负荷不超过允许值,严禁二个电源系统并联进行,一个施工区域内一般不引入二路电源。各临时电源的配电箱都应配有漏电保护器,一般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秒;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随时检查漏电开关的有效性,若失效,应立即更换。

施工用的脚手架必须按脚手架搭设验收标准搭建并验收。施工中应加强检查,不安全处应及时加固,非竹工不得随便搭拆脚手架。

使用砂轮机角向砂轮机进行打磨时,必须带好防护有机面罩 。

施工用的电缆及电源线应架空妥善固定,防止划破,压破绝缘层造成触电事故。 送电之前必须做好质量自检互检,确认合格后方送电,试运转时各工种要互相配合,确保试转安全。已送电的电气设备上挂警告牌,送电时要有一套停送电制度,防止出现短路和触电事故。

6)安全防火措施

在办公室、仓库等房屋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建筑面积每120m2 设置标准灭火器一个。安全通道外不能堆放杂物,如发生火灾可以及时疏散。场内要控制使用明火,不在指定地以外的场所吸烟,不能乱丢烟头,否则罚款。

在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申请表。 每日一次对工人进行防火教育,对油料煤气等易燃品要贴上标签。 现场应由有关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制定“动火”制度,设立专门监护人员,每日公布动火场所动火人员的动态牌,特别在工程进入装饰期时应严格监视现场动火情况。

现场设备和材料的包装物等易燃物品应由施工班组随时清理,非安装的丢弃易燃物应及时清除。

施工用电源电缆线有专人保养检查接线,临时用配电箱要经常检查,漏电开关要起作用,防止电缆线过热引起火灾事故发生。

上、下班离开休息室和工具间时应随手锁上门,防止被盗,不要将贵重物品带到施工现场。

现场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防止失效与失窃或损坏。消防器材放在醒目易取之处,

周围不准堆放杂物,并建立消防值日制度。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防火规定实施细则》。电焊、气焊应严格遵守“十不焊”规定: 焊工无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指导,不能焊割。 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作业,未经审批,不得擅自焊割。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割。 不了解焊、割内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割。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作业部与外单位相接触,在未弄清对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未采取 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不能焊割。 焊割施工人员应时刻按以上的原则工作,以确保工地的施工安全。

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的水准是反映一个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特征, 是我公司企业形象最直接的反映,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以及有关城市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等法规条例,特制定有关文明施工措施。树立“以人为本”,以安全、环保、爱民作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施工教育,树立和牢固全体员工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自觉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

为获得两个文明双丰收,为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和管理,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及清洁卫生的环境,结合本系统工程的专业特点,特制定措施对现场文明施工加强管理。

采取的各项措施可细化成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文明标化制度。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都应明确各自文明施工的责任,服从总包单位的现场统一布置和指挥。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本系统工程是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的智能化系统,故本项目的文明管理必须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现场各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员,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领导由组长主持。 2)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a)场容场貌

区域划分: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临时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摆放整齐 室内施工场地:建筑物内有足够的照明,完工后对场地进行清扫;

室外施工场地:现场施工应根据施工要求情况配置相应的工具,注意施工各单位的配合。

认真贯彻执行市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文明,搞好环境卫生,接受环保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用料按计划分批进场,在指定位置整齐堆放,坚持谁施工谁清理的原则,使整个工区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

现场材料多,垃圾多,人流大,车辆多。材料要及时卸货,并按规定堆放整齐,施工车辆运送中如有散落,派专人打扫。凡有夜间运输的材料,应尽量在夜间运输,天亮前打扫干净。

施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堆放机具、材料及设备布置,应当符合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要求,不得随意设置或乱堆乱放。

禁止随意占用现场周围道路,妨碍交通,若不得不临时占用,应首先征得市政、交通部门许可。施工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现场排列整齐美观,并将机具设备摆放整齐

b)现场管理

建立文明施工档案,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检查情况一并归档,作为竣工验收的条件;

加强施工队伍的全面管理,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接受‘三无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佩带公司统一制作的个人身份卡,标卡有个人照片、姓名、职务等;

遵守国家和市的治安法规,搞好与各管理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关系。施工现场不设置职工宿舍。现场备有必要的医务急救药品,在办公室内显著地方张贴119火灾电话,120急救电话号码。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当严格遵守施工用电技术规范,不得任意拉线接电。 根据天气和环境采取防暑降温、防寒和消毒、防毒措施。施工作业区与办公室分区明确。现场设置卫生的饮用水设施。

项目经理部每周对现场管理进考评,考评办法依照市文明公约结合我单位文明施工条例执行。

对土建已抹好的墙面、地平、安装好的各种设备、管道、电缆电线要注意保护,在刷油漆时,应避免污染其它专业安装好的设备。动用气、电焊使,应用铁皮等做隔离,以免火焰、焊渣损坏墙面和设备。服从甲方和总包的指挥和施工进度安排,对甲方及总包提出的要求坚决执行。搞好驻地的卫生工作,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在施工中施工人

员应遵守成都市治安管理条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施工现场的文明专项措施有:在工地办公室内设置黑板报做好文明施工宣传教育工作。施工人员入场前,项目经理要对其进行文明施工制度学习,并有学习记录和签认手续。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包括:工作鞋、工作帽、工作服、工作牌式样甲方认正)工地施工主管每月1日和15日要对工地文明施工进行一次大检查,并在施工日志中作详细记录,有不符合的及时处理。工地项目经理每月月尾要对工地文明施工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好详细记录,有不符合项目要求的及时整改。材料、设备库房要求分类存放整齐,领用、管理方便。材料、设备库房要求良好的卫生环境,每天收工后要进行卫生扫除施工场工地不乱甩线头、断槽、断管、设备包装纸等垃圾杂物,每天施工完后要清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并形成习惯。注意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不得乱动或损坏其它施工单位已施工的成品,施工工位如与其它施工单位发生冲突时,应该通过施工主管进行协商解决。宿舍卫生整洁,通风、采光良好,周围环境卫生、安全。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宿舍不得使用电炉和电热器。维护治安、不留外人住宿,特殊情况报工地施工主管批准。宿舍不得、不得打架斗殴,不随地大小便。

在每天开工前,施工员或班长应向班组人员布置工作并讲解工作要领。使每个工人都知道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减少等工和重复劳动。在安装中要注意节约使用材料,对余留下来的边角料应尽量利用。在布线时,应先计算好长度,对每卷线材进行套用,使损耗最小。

c)环境卫生

配合装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环境共同搞好环境卫生。 在施工现场施工,必须工完料清,谁施工谁负责卫生。 d)治安防火

设立治安防火花名册等资料或档案;

按规范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系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件,器材挂置符合规范并经常保养;

贵重工具、材料要有防盗措施;

重视职工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无发生群殴事件和盗窃、政治案和刑事案件。 e)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设置本单位同一标准的宣传和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标语; 抓班组建设,每月有活动记录。

3)文明施工经济措施

为了鼓励先进,促进后进,对每次文明施工检查中做的好的进行奖励,做的差的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督促其改进。由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 权、利,实行责、权、利三者挂钩。

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工完地清,操作地点周围整齐干净,散料、垃圾及时处理,实行文明施工奖罚制度。

3.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施工活动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影响是我公司义不容辞的职责。

贯彻落实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本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周边建筑、住户的保护,同时也利于施工现场成品保护的工作,包括防治现场扬尘、防止施工噪音、防止施工中废水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1)现场环保措施规范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现场施工中的防尘控制措施

在桥架、线管施工安装过程中,所有材料设备都轻拿轻放,避免扬起地面灰尘;

在需要登高、爬梯时,注意保持手、脚的清洁,不让灰尘污染现场的任何设施;离开工作现场时清理所有垃圾;

保持现场办公室、库房、加工区的清洁。

前端设备安装时,现清理现场,要求安装人员保持手的清洁,持、握设备时不使之被灰烬侵染;

在弱电竖井内施工时,经常打扫现场,保持现场清洁;竖井内的机柜、设备箱均要求清洁无尘;

机房内设备安装时,首先清洁现场,清除机房内的杂物及灰尘,然后开启设备包装;在机房内的机柜、控制柜、操作台安装就位后先对其进行打扫;

现场包装物在得到甲方许可后随时清理;

安装人员在安装、调试设备前必须先将手洗净,不要弄污设备。

3)现场施工中的噪音控制措施

在桥架、线管施工安装过程中,所有材料设备都轻拿轻放,避免出现大的噪音;

在设备材料装卸过程中,所有材料设备都轻拿轻放,避免出现大的噪音;夜间装卸货物要取得相关部门批准,尽量减少噪音,以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夜间施工必须经甲方或现场临理单位许可,并严格噪音的产生,便噪音和环境污染在最小程度。

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机械(如:输送泵、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放在封闭工作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音。

4)现场施工中的废物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与临设区保持道路畅通,并设置雨水排水明沟,使现场排水得到保障。

在办公区、临设区及施工现场设置若干饮水点,保证职工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生活及施工中的污水、冲洗水及其它施工用水要排入临时沉淀地沉淀处理后,再合理排放。

保持现场办公室、库房、加工区的清洁。

在施工时,经常打扫现场,保持现场清洁;并将清理出的废物堆放到指定的垃圾点。 对于在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更应及时清理,放到指定的垃圾点,保持生活区域的卫生。 5)现场施工中的卫生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物使用不合理,安排不合理或物品摆放位置存放方法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及时整顿;

把作业面暂时不需要的人、事、物及时进行清理,调整到合适位置;

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勤加打扫,保持现场环境卫生,干净整齐,无垃圾,无污染;

进一步消除施工现场空气、粉尘、噪声、水源污染源,达到规定要求,保证工人身体健康。

项目部组织施工场地文明卫生检查和督促工作,并按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

6)现场施工中的其它环保措施

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设立标志牌,明确负责人,办公室要保

持清洁有序。施工区域内不晾晒衣物被褥。

施工现场冬季取暖设备使用清洁燃料。

因工程需要,再夜间施工的,要在施工前到总包管理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作好安全、环保教育,禁止凌空抛洒垃圾、渣土。

1.1.6 施工工艺及流程

基本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是指在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指在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中的各部分都可能遇到的施工工艺。在弱电工程项目施工中,这类施工必须遵守此工艺及流程的规定。

1)线缆敷设

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6~10倍;

强电、弱电电缆最好全部分开穿管,如条件不允许,则AC24V或DC24V低压电缆允许与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共管;

控制电缆长度应逐条校对,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如必须接续时,应将接续点放在桥架中,并在图纸上标注,以便今后维修。

2)设备安装

对于所有设备的安装,都有一个基本的安装要求和流程,图9表示了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流程,在进行设备安装时必须遵守。

安装 前检 测 安装位置设置设备支架安装

接线端接头处理安装设 做 备安装好记录a)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

图9. 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流程

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施工前设备必须24小时通电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查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

b)设备安装位置的设置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

施工前对设备安装位置的性质进行统计,例如:吊装、墙装、顶装、安装高度等,做到安装之前心中有数。

c)设备支架安装

根据设备的大小,正确选用固定螺丝或膨胀钉;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支架安装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线端接头处理

接头制作应平整牢固,接触必须正确有效;

接头必须进行焊锡处理,保证接线端接触良好,不易被氧化; 做好线标。

作好施工安装记录

设备进场必须填写进场记录并报监理核准; 通电实验结束之后必须填写通电记录;

设备安装结束之后必须填写相关记录并转交下道工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