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LiLun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2018年8月 Aug.201 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 8)22-0030-01 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看《了不起的挑战》 赵令宸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近年来各种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该类型节目一经推出迅速成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一大热点,也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 注之所在。央视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自开播以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受关注度颇高,文章将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 理论出发,从满足受众消遣娱乐需求,求知、公益诉求,窥私心理三个方面解读该节目的成功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了不起的挑战》;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8—06—20 作者简介:赵令宸(1994一),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周日晚八点,普通的电视观众期待周末 心情的放松,需要娱乐节目来转移、释 放一周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节目中无论 是明星之间风趣幽默的对话,还是他们 益心理。 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了 不起的挑战》 一、3.《了不起的挑战》满足了受众“窥 私”的心理需要 《了不起的挑战》在中国播出 受众“窥私”心理的满足前提是 节目的真实性,而真实性也体现r明星 消费形式的转变。在《了不起的挑战》 中,六位嘉宾或是主持人或是演员,节 时,为了使其更接地气,“在原先节目 以综艺形态为主的基础上,进行真人秀 模式的全新研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体验不同职业的囿事,都给观众以强烈 的感官刺激,产生了强烈的娱乐效果。 例如,在第一期节目中,沙溢、阮经天 为体验空乘这一职业,两人均换上了空 姐服装,同正式空姐一样为乘客服务。 期间,他们遭到了华少和岳云鹏的捉 弄,以及两人穿高跟鞋、戴空姐帽的怪 异形象,使受众开怀大笑,使受众的心 理得到娱乐的满足。 2.《了不起的挑战》满足了受众求 知、公益的心理诉求 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到了《了 不起的挑战》对于原版节目模式的突 破。他认为:“《了不起的挑战》的主 题架设与《无限挑战》的发力方向完全 不同,节目超越了单纯的剧情综艺与游 目中给他们的很多职业角色设定是他们 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他们需要像普通人 一样来完成任务,摆脱明星的身份,展 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这样就能拉近观 众与明星之间的距离,让观众看到他们 舞台下或荧幕后的一面,满足他们“窥 私”的心理需求。 戏综艺的维度,而在功能性上进行了引 领式的拓展。《了不起的挑战》把体验 生活、发现生活作为重点,通过明星的 体验,把视角切入普通人的生活。”该 节目在录制时深入国内多个行业,覆盖 上百个工作岗位,邀请观众熟悉喜爱的 明星撒贝宁、华少(后因档期退出,尼 格买提加入)、乐嘉、沙溢、阮经天、 岳云鹏6人担任首发MC,到普通劳动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环境监测功能 和教育功能。受众能通过电视节目直接 或间接获得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从 而达到知晓外部变化的目的,丰富自己 的见识,实现其教育功能。《了不起的 挑战》辗转上海、杭州、重庆等多地拍 摄,让受众感受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各色文化。例如,重庆的火锅文化、棒 棒文化。节目中嘉宾还体验了不同的职 业,受众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生存状态。 三、总结 随着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专业化 水平越来越高,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 目也在寻求差异化、创新的路上,呈现 m多样化的姿态。《了不起的挑战》在 原有模式上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满足了 受众的各种心理需求,积极融入了消遣 娱乐、公益等元素,为主流电视台播放 娱乐真人秀节目、外来节目中国化以及 中国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好 者的丁作和生活场景中,一起完成一系 列艰难的任务挑战。这种类型的真人秀 节目除了具有传统真人秀节目所通有的 魅力、隐私、规则等,还融入了挑战、 体验、情感、等叙事元素。这些元 素的组合展示的是不同职业者的生活片 段,展现的是平凡人的生存状态。 《了不起的挑战》还传递出了公益 元素。节目中撤贝宁在张家界天门山体 验绝壁悬崖清洁工,亲身感受这份职业 之艰苦,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沙溢和 乐嘉在重庆客串棒棒,跟着“真棒棒”师 傅回家做客,在重庆城中村板房见到师 的样本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志立.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 与满足”一种新的蚤众观[J]. 当代传播,2003(1). 二、理论视角下《了不起 的挑战》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1.《了不起的挑战》满足了受众追 求消遣娱乐的心理需要 傅孩子那一幕,两个人为他们生活之艰 辛红了眼眶。这些节目所展现出来的公 益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公 [2]罗良清.从《了不起的挑战》看真 人秀节目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电 视研究,201 7(1). 《了不起的挑战》播出时间是每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