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1题目:“水落石出”这个成语出自哪篇著名作品呢?B
A、《小石潭记》 B、《醉翁亭记》 C、《岳阳楼记》
2题目:“飞上枝头做凤凰”出自王吴伟业笔下,请问,这句诗句描
写的主人公是谁?C
A、杨玉环 B、西施 C、陈圆圆 3题目:宋代苏轼的《浣溪沙》中写道:“村南村北响缫车”,请问,
句中的“缫车”指的是什么?A
A、抽丝工具 B、织布工具 C、缝纫工具
4题目:下列诗句中,有误的是哪一项?B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5题目:苏轼曾经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
绝句来形容庐山,请问苏轼在哪里写下了这首诗?C
A、书院 B、民舍 C、寺庙
6题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为画家惠崇的
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请问,惠崇的身份是?B A、 B、僧人 C、道士
7题目:词牌名的由来有很多,下面三个词牌名中,有一个是根据服
饰造型得名的,请问,是哪个呢?A
A、点绛唇 B、菩萨蛮 C、一斛hú珠
8题目:苏州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沧浪亭”是宋代诗人苏舜shùn
钦所建,名字出自《渔父》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缨”。请问,这里的“缨”指的是什么?A A、帽带 B、衣带 C、佩玉
9题目:下列诗句中,哪一选项中标出的词语不是美酒的别称?C
A、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B、青州从事来偏熟,泉布先生老渐悭 C、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
10题目: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11题目:.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2题目:.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13题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东风”指哪一个事件?(C)
A、水淹七军 B、草船借箭 C、火烧赤壁 D、火烧博望坡 14题目:哪一句是描写梨花的?(A )
A、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5题目:元稹在《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被贬谪的朋友是谁?(C)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16题目:下列诗句中,有错误的一项是哪个?( A)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微风镜未磨 B、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
17题目:下列登临而作的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仙李白? ( A)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8题目:“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中的“陈王”是谁?(B)
A、陈胜 B、曹植 C、陈叔宝 D.吴广
19题目: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月亮”的意象? ( D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0题目:.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
和“商”指的是?(C)
A.两个人名 B.两种动物 C.两颗星星 D.两种职业 21题目:某次考试结束后,一男学霸问老师:“ 画眉深浅入时无?”
他的意思是:(B)
A. 询问老师是否需要帮忙 B. 打听自己考试分数如何
C. 想知道自己和女学霸谁的成绩更好 D. 询问班级总体情况
22题目:请根据下列作品猜诗谜: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
A. 灯笼 B.石榴 C.海棠 D.昙花
23题目: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B)
A. 小斋幽敞明朱曦 B. 提灯的萤火虫
C. 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 慈乌夜啼 24题目:“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描写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A.雪 B.雨 C.风 D.雾 正确答案:C 25题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中哪个字是错误的?
A.前---上 B.燕---雁 C.平---寻 D、姓---性 正确答案:C
26题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27题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28题目: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A、干 B、戈 C、干与戈 D、不确定 29题目:、\"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D、林黛玉
30题目: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1题目:\"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孙坚、孙策、孙权 32题目:\"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A、王勃 B、张九龄 C、王维 D、苏轼
33题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 B、骆宾王 C、李白 D、白居易 34题目: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C、花之富贵者 D、花之隐逸者
35题目: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36题目:\"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陈世美与秦香莲
37题目: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38题目:\"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宋玉
39题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鬼火 40题目: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二、填空题
1题目: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请写出下一句!
答案:忍顾鹊桥归路
2题目:“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请写出下一句!
答案:身老沧州 3题目:“江间波浪兼天涌”,请写出下一句!
答案:塞上风云接地阴
4题目: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请写出下句!
答案:双袖龙钟泪不干
5题目: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写道:“此去经年”,请写出下句!
答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题目: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道:“乡书何处达?”,请写出下一句!
答案:归雁洛阳边 7题目:李白·《赠孟浩然》“风流天下闻”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吾爱孟夫子 8题目:王昌龄·《闺怨》“春日凝妆上翠楼”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闺中少妇不知愁 (闺中少妇不曾愁) 9题目:陆游·《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死去元知万事空 (老去元知万事空) 10题目: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白云千载空悠悠 11题目:李白·《送友人》带“颜色”的一句!
答案: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2题目: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答案:雪上空留马行处 13题目: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最后一句”是什么?
答案:年年知为谁生?
14题目:白居易·《长恨歌》“最后一句”是什么?
答案: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绵绵无尽期) 15 题目:岳飞·《满江红》中带“月”字的诗句是?
答案:八千里路云和月 16题目:“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了琵琶女容颜不
在后的凄凉生活,请问,根据诗中记载,句中的商人是做 茶叶生意的
17题目:“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唐代诗人韩翃《寒
食》中的名句,“寒食”这个传统节日的设定最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18题目:祖咏的《望蓟jì门》中写道:“少小虽非投笔吏,还
欲请长缨”,诗中借用了“投笔从戎”的历史典故,请问,这个典故和班超有关
19题目:早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
达离愁别恨的诗句,它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20题目:王维的《山居秋暝》充分展现了其“诗中有画”的特色,
诗中先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林中场景。请问,之后是浣女(洗衣服的女人)打破了这种宁静
21题目:叶绍翁·《游园不值》带“颜色”的一句!
答案:一枝红杏出墙来 22题目: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带“动物名”的一句! 答案:雪拥蓝关马不前 23题目: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带“乐器名”的一句!
答案:一片神鸦社鼓 24题目:杜甫·《曲江二首》带“昆虫名”的一句!
答案: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穿花蛱蝶深深舞\\点水蜻蜓缓缓飞) 25题目: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阴阳割昏晓
26题目: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的下一句是
什么?
答案:风烟望五津
27题目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道“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请问,其中的“重湖”指的是西湖
28题目:“六出飞花入户时”出自高骈笔下,句中的“六出”指的是
雪花 29题目: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 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词中的“封狼居胥”是引用了历史上霍去病的典故 30题目: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带“花名”的一句是?
答案:十里荷花\\嬉嬉钓叟莲娃 (有三秋桂子)
31题目: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请写出下一句 32题目: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请写出下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33题目:李商隐的《贾生》中写道“可怜夜半虚前席”请写出下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
34题目: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中“羌笛何须怨杨柳”请写出下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
35题目: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请写出下一句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6题目:李白的《赠孟浩然》中“风流天下闻”的上一句是什么吾爱孟夫子
37题目: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请写出下一句上有黄鹂深树鸣 38题目:晏殊的《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下一句是山长水阔知何处
39题目:晏几道的《临江仙》中“落花人”下一句是微雨燕双飞 40题目:苏轼的《蝶恋花》中“笑渐不闻声渐悄”下一句是多情总被无情恼
41题目:《诗经》的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 42题目:杜甫的三别指的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3题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什么意思三个季度
44题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因为
45题目: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俊,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的是诗人陈子昂
46题目: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写道“玉露凋伤枫树林”请写出下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
47题目:《诗经·邶风·静女》中“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请写出下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8题目:《诗经·邶风·燕燕》中“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下一句是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49题目:唐代的两位“七绝圣手”是李白,王昌龄
50题目: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三、判断题
1题目:“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木瓜》篇之意即可理解是男女爱情的表白;亦可为友情的互敬互信。✓
2题目:《山有扶苏》篇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扶苏’为‘青青小草’之意。
3题目:诗篇《东方未明》中“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表现了主人公公事繁忙的情状。✓ 4题目:张说所作《送梁六自洞庭山》有诗句“巴陵一望洞庭秋,日 见孤峰水上浮”,“巴陵”即成都。
5题目: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广陵”是现今的南京。
6题目:杜甫诗篇《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曹”。
7题目:“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城”是南京的别称。
8题目:《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是刘攽。
9题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作者是杜甫。 10题目:杜牧《秋夕》的“银烛秋光冷画屏”下一句是“卧看牵牛织女星”。
11题目: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的下一句是“只是近黄昏”。✓
12题目:“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作者是岳飞。✓
13题目:“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的诗句。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中元节。
14题目:自嘲自己是“奉旨填词”的宋朝词人是柳如是。
15题目:“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出自明末诗人黄遵宪的《题梁任父同年》。 16题目:“不要夸人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名句出自明代郑板桥的《墨梅》。 17题目:“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作者是陆游。
18题目:“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出自于的《七律·到韶山》✓
19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在中秋之际写给思念的妻子。
20题目:清代相国公子纳兰容若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四、描述题
1题目:古人写悲情愁绪的诗,常常借用萧瑟的秋景来表达内心的悲痛苦楚,请你列写出五句借用秋景来表现内心愁情之苦的诗句: 2题目: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以表挽留之意。此外古代的送别诗中也常见“柳”之影,请列写出五句和“柳”有关的送别诗句:
3题目:在我国众多的名诗巨作中,送别诗数不胜数。请你列写出五句能表现诗人与友人/亲人间依依惜别的诗句: 4题目:请你根据描述写出诗句:
皇宫 大漠 匈奴所居之地 坟冢 黄昏 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5题目:请写出能够描述女子容貌美丽的诗句: 6题目:请列写出五句能描述音乐之美妙的诗句: 7题目:请写出五句和清明有关的诗句: 8题目:请例举出五句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 9题目:请写出能体现女子对远方丈夫思念的诗句 10题目:请写出含有“马”字的诗句
11题目:写出描写春天的诗句:
12题目:写出带有‘梅’或和梅花有关的诗句: 13题目:请写出带有颜色的诗句:
14题目:写出五句能体现作者思乡情怀的诗句: 15题目:写出以‘白’字开头的诗句
16题目: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句,请问其中的“可上九天揽月”是化用了李白的哪篇诗作中的哪一句?(注:本题须回答诗作的名称和具体诗句) 答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欲上青天揽明月
五、诗词赏析 1.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 看春生”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
B.诗歌颔联对仗公整,“多事”“ 尽情”两个词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含蓄却又强烈的表达出诗人年岁将近时内心的复杂况味。 C.诗歌前两联作者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转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作者又让自己的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月登楼远眺的情景。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通篇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
(4)本诗表述了诗人哪些情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6)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4. 浣溪沙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词人被贬黄州。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是篇为“又作二首”之二。
(7)“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我们哪个诗人的什么诗句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8)该词下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5. 中吕·满庭芳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9)“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
(10)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6. 浣溪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7.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1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4)结合全诗,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参:(1)B.E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 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E 项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
(2)特点:雨大,及时。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3)B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这诗往往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是属于清新丽质的作品,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语言浅近而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评论他说:“(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至于湖南流落之余,汴京板荡以后,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托遥意,乃往往突过古人。”B项颔联中“多事”“尽情”两个词语并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4)①年华逝去、孤独寂寥之悲。颔联诗人怪鬓毛“多事”,也随时节变白,慨叹时光易逝;以惟有灯火明亮、“尽情”相慰来写自己流离他乡、无人安慰的孤独寂寥。
②颠沛流离、远离家乡之苦(或喜忧交织:暂得安稳的“喜”与远离家乡的“忧”)。颈联写诗人现在暂时安居岳阳,比起前两年的颠沛流离,姑且可以称得上喜悦,但转念一想,自己与家乡远隔千里,又很感惊叹。
③春天来临、国势好转之盼。尾联预想明日登岳阳楼,远眺“岛烟湖雾”,仿佛看到春天来临,寄托了诗人对于来年国势好转的期盼。
(5)D.C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A项,“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项,“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项,“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
(6)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诸葛亮、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蜀相》中,诗人主要表达对诸葛亮的赞美和功业未就的惋惜;《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 (7)“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它们都抒发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
(8)①反衬。(1分),红润的嘴唇酒后更加鲜艳,就像熟透了的樱桃。翠袖、白雪、红唇,色彩缤纷而绚丽;而词人却于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分拨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忧虑不止。词人以艳丽之景衬哀愁之情,通过反衬,表达出对国计民生的深刻忧虑。②比喻。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将白雪比喻成柳絮,将歌伎酒后的红唇比喻成熟透了的樱桃,借此渲染出酒筵的欢乐气氛;与词人手拔如霜的胡须的忧思形象构成对比,衬托出词人对国计民生的深刻忧虑。
(9)①起转折、过渡作用。②由“酒圣诗豪”的登临转到“我”的登临;③由\"天风海涛\"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④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
(10)①“供吟笑”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②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宁静舒适的生活。
(11)(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
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12)(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13)诗的前四句运用“流水、落花、东风、梦、子规、月”等意象,描绘了落花满天的暮春之景,构成清冷孤寂(凄凉愁惨)的意境。
(14)运用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虚实结合、对比:颔联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情感:①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表达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②“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③“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诗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④同时,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