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广东高考理综试题(含全部答案)

2014广东高考理综试题(含全部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

A.各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pH等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自由水在进行分化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贮能物质 D.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3、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能力的记忆细胞 B、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C、HIV病毒主要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4.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培养方式及检 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测结果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类型 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 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速度 慢速的癌细胞 增加 不变 个体基因型 DD AaBb XY AaXX Bba配子基因型 D、d AaB、AaB、b、b XY、XY AAXX、XX、a、a BbBbaa异常发生时期 减数第一次 减数第二次 减数第一次 减数第二次 - 1 -

快速的癌细胞 减少 减缓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慢速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甘氨酸 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粘连蛋白减少

5.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当中 B.细胞核可能通过控制RNA的合成间接控制细胞的代谢

C.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后进行移植,则B组实验细胞质中无N的RNA

D.A组培养液换用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6.右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

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的2H35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NA

B.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反应后生成22.4 L 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

被还原的的分子数大于NA

C.铁做电极电解食盐水,若阴极得到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D.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 0.15 mol·L

物质的量均为0.05NA

8..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5

15

的NaOH溶液中,所得CO2-3和HCO-3

- 2 -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9.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若A含一个六碳环且可与NaHCO3溶液反应,则环上一氯代物的数目为

A.5

B.4

C.3

D.2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H+ + SO42- + Ba2+ + OH-=BaSO4↓+ H2O B.标准状况下将112 mL氯气通入10 mL 1mol·L

2Fe2+ + 4Br-+ 3Cl2=2Fe3+ + 6Cl- + 2Br2 C.用硫化亚铁与稀反应制H2S气体

FeS + 2H+=Fe2+ + H2S↑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Ca2+ + 2OH- + 2HCO3- = CaCO3↓ + 2H2O + CO32-

11.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右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

AgCl(s)

光-1

的溴化亚铁溶液中

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

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

B.光照时,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2e=Cl2

C.光照时,Cl向Ag电极移动

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 +Cu(aq)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1mol·L1Na2HPO4溶液中:c (Na+) + c (H+) = 2c (HPO42) + c (OH)

+

光Ag(s) +Cu(aq)+Cl

2+-

B.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在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后者大 D.25℃时,AgCl固体在20mL0.01mol·L

-1

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20mL0.01mol·L1NaCl溶液

- 3 -

中的溶解度大

13. X、Y、Z、W、R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大,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低 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 W> Z D.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18、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余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图甲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安培利用图乙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牛顿根据图丙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法拉第利用图丁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15.如图甲所示,一物块m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D.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减小

16.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 s做匀速运动

2

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2

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17.“探月热”方兴未艾,我国研制的月球卫星“嫦娥二号”已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于2013年下半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择机发射并落月,落月点有一个富

- 4 -

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R2v0A.若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Gm月R2v0B.若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Gm月C.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R Gm月R Gm月D.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2π

18.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而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1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稳定后( )

A.通过L1电流的大小为通过L2电流的2倍 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C.L2消耗的电功率约为0.3 W D.L2的电阻为6 Ω

20.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 B.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D.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21.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0,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髙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象中内数据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 -

A. 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B. 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 -t1) C.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mgR v1(t2t1)v1122m(v3v2) 2D. 金属线框在O - 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mgv1(t2t1)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

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其示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则金属丝长度l=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d= mm。他还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测出了它的阻值,测量时选用“×1”欧姆挡,示数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___Ω。

图1

0 4 5 30 25 20 0 15

图2 图3

- 6 -

(2)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

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出,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2

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23.(10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个电阻值约为25 kΩ、额定功率为 W的电阻Rx的阻值,

20备用器材有:

①量程0~100 μA,内阻约为500 Ω的电流表A1 ②量程0~500 μA,内阻约为300 Ω的电流表A2 ③量程0~1 V,内阻约为10 kΩ的电压表V1 ④量程0~15 V,内阻约为100 kΩ的电压表V2 ⑤量程0~50 V,内阻约为500 kΩ的电压表V3 ⑥直流稳压电源,两端的输出电压为16 V

⑦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⑧待测电阻Rx,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准确,电压表应选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写仪器前的序号). (2)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若测量值为R测,真实值为R真,那么在操作、读数、计算均正确无误的情况下,R测___R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过B点时速度为2.0 m/s,过C点时速度为3.0 m/s.已知BD长为2.1 m,CD长为1.6 m.(g2

取10 m/s)

(1)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2)选D处为零势能面,写出物块下滑过程中最大重力势能与倾角θ的关系式. (3)假设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倾角θ是多少?

25.(18分)如图所示,MN、PQ是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PQ板带正电,MN板带负电,在PQ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粒子以速度v0从MN板边缘沿平行于板的方向射入两板间,结果粒子恰好从PQ板左边缘飞进磁场,然后又恰好从PQ板的右边缘飞进电场.不计粒子重力.试求: (1)两金属板间所加电压U的大小;

- 7 -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6. (14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完成Fe2O3和CO的反应。

(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实验开始时,通入CO气体和加热的先后顺序为 ,点燃酒精灯之前,必须检验装置中排出的CO的纯度。实验过程中,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为 。 (2)实验时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金属网罩,该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酒精灯对Fe2O3加热温度可达500~600°C,若要提高反应温度,还可选用的加热仪器为 。

(3)查阅资料知,Fe2O3和CO进行加热反应,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500~600°C时Fe2O3的还原产物是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650~700°C时Fe2O3的还原产物,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 。 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

- 8 -

27. (14分)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

再用I— 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OH)2+2I—+4H+=Mn2++I2+3H2O。

然后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 I2+2Na2S2O3=2NaI+Na2S4O6。 (2)实验步骤

① 打开止水夹a 和b,从A 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 ; ② 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 处注入锥形瓶;

③ 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过量的MnSO4 溶液; ④ 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 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人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⑥ 重

复④ 的操作。

⑦ 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 作指示剂; ⑧ 用0.005 mol · L—1Na2S2O3 滴定至终点。 (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

(单位:mg·L—1)。

②若未用Na2S2O3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 。

28. (15)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关于CO2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究受到人们

- 9 -

的重视。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CO(g)+H2O(g)

H2(g)+CO2(g) △H=-41.2 kJ·mol1 ,制备

CO2与H2 的混合气体,并进一步研究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应用。

(1) 已知:850℃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2mol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 C.第4min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减小 E.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正(CO)(2) 850 ℃时,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3)研究小组采用碱液吸收一定量CO2的方法来提高混合气中H2与CO2的体积比。若以1L1.5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了22.4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CO2,则吸收后溶液中各离

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如将H2 与C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已知: CH4 (g) + 2O2(g) H2(g) + 1/2O2(g)

CO2(g)+ 2H2O(l) ΔH1=-0.3 kJ·mol1

H2O(l) ΔH2=-285.8 kJ·mol1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 熔融盐燃料电池(见图2)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 +4CO32-8e=5CO2+2H2O。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_______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通入了标准状

- 10 -

况下空气448 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CH4____________L。

29.(9分)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以 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2)表中甲、丙分别是 、 (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 类RNA参与。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

(5)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30.(11分)番茄果实营养丰富,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图甲表示番茄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简图,图乙表示番茄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①~⑨表示物质,A~H表示某一天中的时间,Ⅰ~Ⅲ表示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请分析回答:

- 11 -

(1)图甲中生成物质①相的同是 (填序号);④与⑦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2)图甲中生成物质②的场所是 ;利用物质⑥的部位是 。 (3)若用C标记图甲中⑤,则放射性标记物最终将出现在物质 (填序号)中。

(4)据图乙分析可知,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可用图中符号表示为 。 (5)结合图甲分析,图乙中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E~H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31.(10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甲~丙表示器官,a~e表示激素或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4

- 12 -

(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特点。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核内 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可直接调节乙影响激素②的合成与分泌;该过程直接作用于乙的化学物质是 ,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是 ,血糖升高。

(3)cd所需的原料是 。动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 。

(4)当较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的 增高,刺激甲中的感受器,由甲分泌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32.(8分)南瓜皮色分为白色、黄色和绿色,皮色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H、h和Y、y表示。现用白甲、白乙、黄色和绿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绿,F1表现为黄,F1自交,F2表现为3黄∶1绿;

实验2:白甲×黄,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黄∶1绿; 实验3:白乙×绿,F1表现为白,F1×绿(回交),F2表现为2白∶1黄∶1绿;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皮色遗传 (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南瓜皮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13 -

若H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 ,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

(3)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皮植株自交,F3的皮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4)研究发现,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 。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的反映

B.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 C.两个铅块紧压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E.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却不一定增大 (2)(9分)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瓶,甲装有3 L的液体和1 L、6个大气压的高压气体;乙内有1个大气压的4 L气体;现将甲瓶倒置按如图所示连接,将甲瓶内液体缓慢压装到乙瓶中(不计连接管道的长度和体积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

①试分析在压装过程中随着甲瓶内液体减少,甲瓶内部气体压强如何变化,试用分子动理论做出解释.

②甲瓶最多可向乙瓶内压装多少液体?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 m/s,此时波恰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

- 14 -

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 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t=5.1 s时,x=10 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 E.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2)(9分)桌面上有一玻璃圆锥,圆锥的轴(图中的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的边长为L,如图所示.有一半

L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底面射到圆锥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3的轴重合.已知玻璃圆锥的折射率为3,求:

径为

①光在玻璃圆锥中的传播速度; ②光束在桌面上形成光斑的面积.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韩美情报部门通过氙(Xe)和氪(Kr)等放射性气体,判断出朝鲜使用的核原料是铀(U)还是钚(Pu),若核实验的核原料是则

①完成核反应方程式

2359290136U+1nSr+03854Xe+_________.

23592U,

②本次核试验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7000吨 TNT 当量,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 9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锶(Sr)核的质量为.907 7 u,氙(Xe)核的质量为135.907 2 u,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求一个

23592U原子裂变释放的能量_________MeV.

(2)(9分)光滑水平面有两个物块A、B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A的速度为4 m/s,质量为2 kg,B的速度为2 m/s,二者碰后粘在一起沿A原来的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变为1 m/s.求B的质量及这一过程产生的内能.

36.(15分)【化学与技术】根据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的不同,工业上有多种废水的处理方法。

- 15 -

(1)①废水I若采用CO2处理,离子方程式是 。 ②废水Ⅱ常用明矾处理。实践中发现废水中的c(HCO3)越大,净水效果越好,这是因为 。

③废水III中的汞元素存在如下转化(在空格上填相应的化学式):Hg2++ =CH3Hg++H+我国规定,Hg2+的排放标准不能超过0.05 mg/L。若某工厂排放的废水1 L中含Hg2+3×10-17mo1,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 (填“是”或“否”)。

④废水Ⅳ常用C12氧化CN成CO2和N2,若参加反应的C1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化学需氧量(COD)可量度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

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算成氧的含量(以mg/L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某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过程如下:

I.取V1mL水样于锥形瓶,加入10.00 mL 0.2500 mol·L1 K2Cr2O7溶液。

II.加碎瓷片少许,然后慢慢加入硫酸酸化,混合均匀,加热。 III.反应完毕后,冷却,加指示剂,用c mol·L终点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V2 mL。

①I中,量取K2Cr2O7,溶液的仪器是 。

②III中,发生的反应为:Cr2O72+6Fe2++14 H+=2Cr3++6Fe3++7H2O,由此可知,该水样的化学

-1

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

需氧量COD= (用含c、V1、V2的表达式表示)。

37.(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离子电子排布式 。

- 16 -

(2)写出X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 (3)写出X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 。 (5)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1 l、3401KJ/mo,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

(6)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F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H+CHOOC2H538.(15分)【有机化学基础】 乙基香草醛(

OH)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

(1)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与乙基香草醛互为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不含R-O-R’及R-O-COOH结构)的有 种。 (3)A是上述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可发生以下变化:

COOHACrO3①②BrCB能发生银镜反应CrO3 /H2SO4)RCHO;

)已知:i. RCH2OH

ii.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反应②发生的条件是 。 ②由A可直接生成D,反应①和②的目的是 。 ③写出反应方程式:A→B , C4与KMnO/H+NaOH水溶液共热: ) 。

(4)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E((

CH3OCHOCH3OCOOCH3)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由茴香醛

)合成E(其他原料自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按反应顺序填

写) 。

- 17 -

H2

39.(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生物大分子是深入研究这些分子的第一步,回答以下从生物组织中提取DNA和蛋白质的相关问题: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提取血红蛋白的良好材料,但不能用来提取DNA,原因是

。提取的DNA的鉴定试剂是 。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

_____,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离心速率过快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

(3)右图为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则A为 ,B

为 。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 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制作色谱柱时,如果红色区带 ,说明制作成功。

40.(15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验证某种中药牙膏是否像其广告宣传的一样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老师带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菌水漱口,向漱口液中加入适量的该中药牙膏; 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③将上述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菌落计数。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培养基中牛肉膏的作用主要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等营养物质。

(2)本实验样品接种时最好采用 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每一个标准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 。

(3)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 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 18 -

(4)请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的错误: ,请加以改正: 。 (5)如何证明所用培养基已经彻底灭菌?

理综试题生物答案

1. 答案:B

解析: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较少,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对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平衡非常重要。自由水在进行分化的细胞中含量较多;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R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催化作用。

2. 答案: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在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及减数第二次时期。

3. 答案:B

解析: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浆细胞已是终端分化细胞不再,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被直接识别为非己成分进行清除。 4. 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快速的细胞消耗甘氨酸,慢速的细胞则分泌甘氨酸;甘氨酸

- 19 -

缺乏,使快速的细胞速度减慢,二慢速的细胞没有影响;氨基酸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粘着性降低;从题中无法找到合成蛋白质是否需要甘氨酸。

5. 答案:D

解析: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A组实验在细胞核中消耗含N的尿嘧啶形成mRNA,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影响细胞代谢;如果核质分离时间过长,可能由于细胞核缺乏物质和能量供应导致死亡;如果用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胸腺嘧啶用于合成DNA,所以无法在细胞之中检测到。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及识图能力。据图分析a点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蝗虫作为害虫,对它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它的增长速率很小的时候防治才更有效, a~b段增长率在减小而种群密度在增加;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那么就可以防止种群数量在波动时出现很高的峰值(c点);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啃食。

29. 答案:(9分)

(1)主动运输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d a (3)a、d 三

(4)b、c、d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见右图

解析: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甲是线粒体,丙是核糖体。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过程可以反映细胞器之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合成出的多肽经内质网进行加工,然后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运输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解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因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30. 答案:(11分)

(1)~(3)每空1分,(4)、(5)每空2分,共11分。 (1)⑧ 不是 (2)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3)⑨

15

- 20 -

(4)II-I-III

(5)气孔关闭,⑤吸收减少,C3含量下降,暗反应下降 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下降,③④减少

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能力及识图能力,侧重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对比,引导学生将后期复习的重点置于课本基础的落实与提高上。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还原氢的对比。

31. 答案:

(1)分级调节 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3)四种核糖核苷酸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2分) (4)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解析:根据图中甲、垂体、乙的关系可推知,甲为下丘脑,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分泌的激素a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物质b是促激素,物质d是mRNA。激素①与受体结合后从核孔进入细胞核,作用与DNA,从而转录出mRNA并合成相应的多肽,激素①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生命活动。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激素②就是胰高血糖素,因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血糖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体现在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可直接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能加快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 32. 答案: (8分) (1)遵循

(2)Y HHyy HHYY (3)白:黄:绿=24:3:5

(4)①替换 ②增添或缺失 提前终止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南瓜皮色性状的遗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增添或缺失。

- 21 -

39.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含DNA(1分) 二苯胺(1分)

(2)杂蛋白(血浆蛋白)(1分) 血浆蛋白(1分) 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蒸馏水和甲苯 (3)透析(1分)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均匀一致的移动

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DNA分子提取和分离有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分析层次,难度适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细胞内有血红蛋白没有DNA,是提取血红蛋白好材料,不能提取DNA。血浆中蛋白质种类很多,细胞都要洗去。红细胞洗涤过程中,洗涤三次后,上清液仍为黄色,可增加洗涤次数,否则无法洗去血浆蛋白。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蒸馏水作用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甲苯作用主要是溶解细胞膜。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样品的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脱色。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方法,当相对质量不同蛋白质通过凝胶时候,较小的蛋白质易进入凝胶内部,相对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得以分离。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仔细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40.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倒平板 碳源、磷酸盐、维生素、氮源 (2)稀释涂布平板法 一个活菌 (3)伊红美蓝 (1分)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灭菌彻底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分离、检查等有关知识, 属于考纲基础理解运用层次,难度小。微生物生长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故配制的培养基含有这些成分,而牛肉膏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制备过程有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等步骤,经过灭菌的培养基放置24h无菌落出现,说明灭菌彻底;提纯菌种方法有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的菌取自口腔,最好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因为菌体太小,一般肉眼看到的是菌的集合体,一个菌落是由一个菌体发育来的,这样就可以到的单一菌体;伊红美蓝可以检查大肠杆菌的存在;生物学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等量、对照原则,该实验没有对照实验。

- 22 -

理综试题化学答案

7. 【解析】0.1 mol的2H35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1.9NA,A项错误;气体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低于+5价,故气体产物均为还原产物,还原产物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根据氮原子的守恒,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也大于1mol, B项正确;铁做阳极电解食盐水时,阳极铁失电子,该极不会产生气体,C项错误;D项忽视了CO2-3和HCO-3的水解以及HCO-3的电离等因素,错误。 【答案】B

8. 【解析】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项错误;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乙烯、丙烯等化工基本原料,C项错误;合成纤维不属于纤维素,D项错误。

【答案】A

9. 【解析】本题可采用“残基法”。由题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且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羧基的式量为45,其余部分式量为:128-45=83,又知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则必为环己基。故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其碳环上的一氯代物位置有4种,如图所示

【答案】B

10. 解析:A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 + SO42- + Ba2+ + 2OH-=BaSO4↓+2 H2O;B项中氯气不足量,只能氧化Fe2+ ,B项错误;C项中稀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硫化氢氧化,故不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C项错误。 答案:D

11. 解析:由题意,光照时,Cl原子在Ag极得到电子形成Cl,Cl由Ag极向Pt极迁移,电子来源于Pt极上的Cu失去的电子,经导线流入Ag极,光照时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综上分析,A、B、C错误,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12. 解析:A项的命题意图是考查溶液电中性,但忽视了H2PO4的存在,错误;B项中醋酸过量,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正确;碱和酸均抑制水的电离,而可水解的盐则促进水的电离,C项正确;D项中因Ag和氨水可形成络离子而使AgCl的溶解平衡右移,故AgCl在氨水中溶解度增大,正确。

+

-+

--

- 23 -

答案:A

13. 解析:由题意“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的原子中最大”可知X为钠元素;由“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Y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n”则可知n=2,m=6,故可知Y为氧元素,Z为硅元素;由“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可知W为碳元素;由“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可知R为16号元素硫。A项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正确;B项中忽视了水中存在氢键,错误;C项中酸性强弱顺序为硫酸>碳酸>醋酸,正确;D项中氧元素分别与硅、碳、硫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五种,正确。 答案:B

26. 解析:(1)一般来说,凡涉及气体,特别是有毒气体的组装实验装置,实验前都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而对含可燃气体的装置加热时,要确保加热时可燃气体中不含有空气,以防爆炸。

(2)金属网罩可以使火力更加集中,提高加热温度。

(3)CO还原Fe2O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Fe3O4,FeO和Fe,根据图中质量变化可知500℃——600℃的还原产物为Fe3O4,650℃——700℃的还原产物为FeO,而800℃以后的还原产物为Fe。要检验FeO,可以利用Fe不能与KSCN显色,而被氧化后可与KSCN显色的性质,也可以利用Fe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性质。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提高反应温度,确保受热均匀 酒精喷灯

(3)Fe3O4 在适量待检物中加入稀硫酸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7. 【解析】(3)根据电子守恒,结合已知方程式可得关系式: O2

2MnO(OH)2

2I2

4Na2S2O3

-3

-1

-1

2+

2+

3.90×10L×0.005 mol·L×32g·mol×1000mg·g

故水样中O2的含量为:

4×0.02L=7.8mg·L—1。

【答案】(1)2Mn2++O2+4OH-=2MnO(OH)2

(2)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的干扰 ⑦淀粉溶液

- 24 -

(3)①7.8mg·L—1 ② 偏大

③若碱过量,则Mn(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

28.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电化学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1)由图像看出,反应在4min达到平衡,平衡时消耗H2O、C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2 mol·L1,故生成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12 mol·L

1

,其物质的量为1.2mol,A项错误;有1.2molH2O参加反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计算放

出的热量为1.2mol×41.2 kJ·mol1=49.44kJ,B项正确;由于该反应体系中全部是气体,且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恒量,不会随反应的进行而变化,C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左移,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项正确;氦气为惰性气体,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平衡状态,E项错误。

(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其浓度商应小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0.5×0.5x0.12×0.12即Q=1.5×0.50.08×0.18

(3)通入CO2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故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HCO3)> c(CO32)> c(OH-)> c(H+)。

(4)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按顺序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②×4-①可得热化学方程式:CO2(g) + 4H2(g)

CH4 (g)+ 2H2O(l) ΔH=-252.9 kJ·mol1。

(5)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CH4+2O2=CO2+2H2O,减去负极的电极方程式可得正极电极方程式:2O2+4CO2+8e-=4CO32-;由正、负极电极式看出,参与循环的物质为CO2;由电池总方程11

式可得:消耗CH4的体积为448L×5×=44.8L。

2

【答案】(15分)(1)BD (2)3>x≥0或 x<3 (3)c(Na+)> c(HCO3)> c(CO32)> c(OH-)> c(H+)

(4)CO2(g) + 4H2(g)

CH4 (g)+ 2H2O(l) ΔH=-252.9 kJ·mol1

(5)O2+2CO2+4e-=2CO32-(或2O2+4CO2+8e-=4CO32-) CO2 44.8

36. 【解析】(1)①据题意知废水I呈碱性,因此OH+CO2 HCO3,溶液的pH接近7。②HCO3与铝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使得产生更多的氢氧化铝沉淀。③利用元素守恒3×10-17mo1×200.6g·mol-1×10-3g·mg-1-1可知反应物为甲烷,<0.05mg·L,,达到了排放标准。1L④根据信息配平方程式即可。

(2)①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或是移液管。②Cr2O72+6Fe2++14

- 25 -

1-

H+=2Cr3++6Fe3++7H2O,水样中的Cr2O72为cV2×10-3×6。处理水样时消耗的K2Cr2O7物质的量(15-cV2) ×10-31(15-cV2) ×10-3

为10×0.25×10- cV2×10×6=,由K2Cr2O7~3O ,所以COD=×366

-3

-3

×16000/V1×10-3=

8000(15-cV2)

。 V1

【答案】(1)①OH+CO2 HCO3

②HCO3会促进Al3+的水解,生成更多的Al(OH)3,净水效果增强

③CH4 是

④5 Cl2+2CN+4H2O 10Cl+2CO2+N2+8H+

(2)①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②

8000(15-cV2)

V1

37. 【解析】由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可知A原子的电子排布为2S22s22p4,为氧元素;A与B同周期,且B原子序数大于A的,故B必为氟元素;则可根据C3DB6为离子晶体,且B、C、D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结合化合价可推出C、D分别钠元素和铝元素,X为Na3AlF6;由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可推出二者分别为NaCl和CaO。(6)由图中11

看出,每个晶胞中含有Ca原子个数8×8+6×=4,F原子全部在该晶胞内部,故该晶胞含有F

24×78g·mol1

原子个数为8,其化学式为CaF2;取一个晶胞,其质量为-,则其体积为质量除6.02×1023mol

以密度,即。

【答案】(1)2s22p4 1s22s22p63s23p6 (2)Na3AlF6 六氟合铝酸钠

(3)2Al2O3(融熔) 2Al+3 O2↑

(4)Al2O3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

(5)CaO晶体中Ca2、 O2 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

(6)Ca F2 (1分) V

478g/mol 323ag/cm6.0210mo1l38. 【解析】(2)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应该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醇羟基。有以下四种:

、、和。

(3)由题中信息可知,A→B为醇羟基的氧化,所得产物含有醛基,则A中羟基必位于端

- 26 -

H2点碳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被消去。

。反应①为羟基被取代,反应②为溴原子

+(4)首先将醛基氧化成羧基,然后与甲醇发生酯化可得。

【答案】(1)醛基、(酚)羟基(或醚键); (2)4种;

SO4(3)①

CHCOOH ,NaOH醇溶液,△ CH2OHCrO3②减少如酯化、成醚等副反应的发生 ③

CHCOOHCH2OH+3Cr2(SO4)3

CHCOOHCHO(或2+O2);

CHCOOHCH2Br+2NaOH△

CHCOONaCH2OH(4)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理综试题物理答案

14.D

【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A选项错误;奥斯特利用图乙实验,发

H2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选项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故C选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

H215.AC

【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以物块和斜面作为整体研究,在

NaBr水平方向上有Ff=Fcosθ,外力不断减小,故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断减小,选项A正确.对

H2于物块m,沿斜面方向:(1)若F0>mgsinθ,随外力F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先沿斜

面向下减小为零,再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2)若F0≤mgsinθ,随外力F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不断增大,故选项C正确. 16.A

【解析】前5 s质点做速度是8 m/s的匀速运动,A正确;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

Ov16-8v22

度为a1== m/s=0.8 m/s,B错误;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

t15-5t=

0-1622

SO3.2 m/s,C错误,质点在0~20 s内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20 s末质点 m/s=-

20-15

4OO离出发点最远,D错误. 17.A

- 27 -

2m月mv0【解析】在月球表面上有G=mg′,在月球表面上竖直上抛有h=,联立解得h=

R22g'22vR2v0,选项A正确,由t=0易知选项B错误.若发射绕月卫星,当匀速圆周运动的半

g'2Gm月m月mGm月v2径等于月球半径时,速度最大,周期最小,此时有G=m,解得v=,选项C2RRR错误.最小周期为T=

2RR=2πR,选项D错误. vGm月18.BCD

【解析】跳水运动员入水减速下降h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则B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知,动能减少了(F-mg)h,则C选项正确;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则D选项正确. 19.BC

【解析】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电压为3.0 V,由图乙可知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0.25 A,小灯泡L1消耗的功率为3.0×0.25=0.75(W),选项B正确.小灯泡L2、L3共同分得电压3.0 V,每个小灯泡均分得1.5 V ,由图乙可知通过小灯泡L2、L3的电流为0.20 A,选项A1.5

错误.小灯泡L2消耗的功率为1.5×0.20=0.3(W),选项C正确,而=7.5(Ω),选项D

0.2错误. 20.D

【解析】由场强叠加原理可知,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选项A错误;MN是等量异种电荷的等势面,因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b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选项B错误;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所以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高于在c点的电势能,选项C错误;由对称性可知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选项D正确. 21.BC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a方向,A错误。由图乙可知,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2-t1,所以金属框的边长:l=v1(t2-t1),B正确。在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mg=Bil,I=Bl v1/R,解得:B=1mgR,C正确。金属框在进入磁场过程中金属框产

v1(t2t1)v1生的热量为Q1,重力对其做正功,安培力对其做负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1=mgl=mgv(,1t2-t1)

金属框在离开磁场过程中金属框产生的热为Q2,重力对其做正功,安培力对其做负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2=mgl+

112222m(v3v2),Q总= Q1+Q2=2mgv1(t2-t1)+m(v3v2),D错误。. 2222.(1)40.25±0.01 0.227±0.002 9 (2)0.24 0.80

【解析】(1)毫米刻度尺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即40.25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0.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2.5=0.2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0.0mm+0.225mm=0.225mm. 欧姆表表盘读数为9Ω,由于选择的是“×1”倍率,故待测电阻的阻值是9Ω。

- 28 -

(2)vC=

xBD2.00cm2.81cm==24.05 cm/s≈0.24 m/s. tBD0.2sa=

xCExAC2

≈0.80 m/s. 24T23..(1)④ ② (2)如图所示 (3)大于

【解析】(1)因为待测电阻的阻值25 kΩ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0~500 Ω),所以供电电路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待测电阻接在电路中,最大电流Im=

Um16==R2.51040 μA,故电流表选②;待测电阻的阻值25 kΩ远大于电流表A2的内阻,故测量电路应选

-6

用电流表内接法;U=500×10×25000 V=12.5 V,故电压表应选④. (2)按照(1)的分析可画出实验电路图,电路图见答案. (3)R测=

UUAU,R真=,两式比较可以得出R测大于R真 IAIA2

24.(1)5m/s (2) Epm=25sinθ (3)30°

【解析】(1)从B到C过程中,x=0.5 m(1分)

22

由vC-vB=2ax(2分)

2

所以a=5 m/s.(1分)

(2)A点速度为零,设从A到B距离为x′

22

由vB-0=2ax′(2分) 得x′=0.4 m(1分) 所以D、A之间的高度为

H=(x′+BD)sinθ=2.5sinθ(2分) 最大重力势能Epm=mgH=25sinθ(2分) (3)若机械能守恒,有EkB+EpB=EkC+EpC 即:mgxsinθ=

122m(vC-vB)(2分) 2解得θ=30°.(1分)

24mv0d2md2v025.(1) (2) 22qLqL【解析】(1)分析知,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L (1分) v0- 29 -

加速度为a=偏转位移为

qU (1分) md12qUL2y=at= (2分) 222mdv0由题意知y=d

22md2v0得U=.(1分)

qL2(2)由

dvy= (2分) t2得粒子离开电场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速度大小为v=v0+vy=222dv0 (2分) Lv0LL2+4d2 (2分)

设速度方向和PQ所在直线的夹角为θ, sinθ=

vyv=2dL+4d22 (1分)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

LLL24d2R== (2分)

2sin4dv2由qBv=m (2分)

R得R=

mv (1分) qBB=

4mv0d (1分) qL233.(1)ACE (2)①压强变小,理由见解析 ②2L

【解析】(1)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A正确;若取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的分子势能为零,则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减小(此时分子力做正功).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势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此时分子力做负功),故B错误;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用力,是由于篮球内气体压强在增大,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也不正确.物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E正确.

(2)①缓慢压装过程中甲瓶内气体膨胀,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压强变小.(3分)

- 30 -

②设甲瓶内最多有体积为x的液体进入乙瓶,乙瓶中灌装液体前,气体压强为p乙=1 atm,体积为V乙

=4 L;灌装后体积最小变为V乙=4 L-x,此时乙瓶中气体压强与甲瓶内气体压

强相等为p,由等温变化得:p乙V乙=pV乙 (2分)

甲瓶中气体开始时气压为p甲=6 atm,体积为V甲=1 L,结束后压强为p,体积为V甲=1 L+x

由等温变化得p甲V甲=pV甲 (2分)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x=2 L(2分) 34.(1)ABC (2)①1.73×10 m/s ②

8

L236

【解析】(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波长为λ=4 m,周期T=

=0.4 s,A对;质点B、F是同v处在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B对;各点的起振方向都一样,此时I点刚起振且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C对;当t=5.1 s时,x=10 m的质点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D错;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E错. (2)①由n=

c (2分) v8

解得:v=1.73×10 m/s(1分) ②光路如图, 由几何知识可得,

光束边缘光线在侧面上的入射角θ1=60° 由n=

sin1 (2分) sin2得折射角θ2=30°(1分) 又因为OA=

L/3

sin30△OB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E=L-OA=光斑半径R=

L 3LLL= (2分) 236所以光斑面积S=

1L236 (1分)

35.(1) ①100n ②140.4 (2)2 kg 18 J

【解析】(1) ①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100n;

1- 31 -

②该反应的质量亏损是:

Δm=235.0439 u+1.0087 u—.9077 u—135.9072 u—10×1.0087 u=0.1507 u 根据爱因斯坦方程Emc= 0.150 7×931.5 MeV =140.4 MeV。

(2)设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碰前速度为vA、vB,碰后共同速度为v,以A物块的运动方向为正向,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

2mAvA-mBvB=(mA+mB)v (3分)

则mB=vAv41mA2=2 (kg)(3分) vBv21碰撞过程产生的内能为

22Q=ΔEk=mAvA+mBvB-(mA+mB)v2=242+222-×(2+2)×12

1212121212=18(J)(3分)

- 3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