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备考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笔试环节中占有举足新重的作用。但是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难度却让考生大为头疼。下面,专家就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给考生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情综述:
对哲学基本原理的考查是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考核哲学基本原理的定义、作用、内涵等。有些题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直接考查考生对哲学原理的记忆能力,而是结合国内时政热点来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重点章节:
唯物辩证法、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重点知识举例: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及其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模、大小、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所谓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极限。任何事物的度,都有两个关节点,要把握事物的度,必须找到它的关节点。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①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②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提示:
对基本哲学原理的理解力求透彻,达到能运用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找寻“生活中的哲学”。
二、法律知识
考情综述:
法律试题涉及的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重点较为突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诉讼以及合同的成立、违约责任、买卖合同等历年来都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侧重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难度较大。
重点章节:
行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民法
重点知识举例:
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般认为,在我国,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又称为“被授权的组织”)。
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具有法人资格,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行政单位。行政机关不同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则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或者派出的、一般对外不能以自己名义发布决定和命令的单位,其行为的对外法律后果归属于其所属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法律、行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授予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提示:
由于法律试题多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理解,切忌死记硬背。另外,适当的做题必不可少,尤其是历年真题。在做题时一定要勤于动手,真正下笔去做,避免眼高手低。对做错的题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 1700字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省联社、汕尾市办及县联社关于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工作部署,我分社掀起了学习内控与案防制度的热潮,逐步建立起了“自我监督,岗位监督,管理监督,稽核监督”四位一体的管理监督体系,提高了信用社服务质量,优化了信用环境,壮大了信合实力,促进了我社信合事业稳健、快速的发展。截止10月底,各项存款净增1400多万,信用社的声誉因此得到了提升。 特别是通过“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业务操作中制度淡漠,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现象,职工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工作责任心也得到了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于我分社做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按照上级的规定,我分社制定了“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分步实施的内容和方式;成立了“制度执行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负责“制度执行年”活动日常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汇报,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从而推动了“制度执行年”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根据要求,2022年x月x日晚我分社联同**用社在河田社会议室召开了全体员工的学习、动员会议。学习内容主要是《陆河县农村信用联社关于开展 “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也组织员工学习了省联社成立以来出台的制度、办法和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开展内控和安防制度执行年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员工对讲规章、讲制度,讲合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整改,切实解决在案防工作中存在的传导不及时、理解不深不透、贯彻措施不具体、执行力不强以及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情面大于制度等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管理者及一线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制度执行力。
三、自查剖析、找准差距
我分社认真组织了职工在制度执行方面的自查剖析活动,通过重点学习省联社成立以来下发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人行法》、《商行法》及银监部门制定的有关制度,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会计法》等重要金融法律法规,以及金融业务典型案例和先进事例,召开职工自查评议会,展开“查原因、谈危害”的大讨论,深挖根源,找准差距,人人签定“制度执行年”合规承诺书。让员工达到“心有心灵触动”的境界,也看到了落后员工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严格执行制度,就是保护自己”的转变。
四、整改完善、重在实效
在“制度执行年”活动中,通过开展学习动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原经办的业务和自身的行为规范进行自查自纠,剖析分析,主要存在个别职工工作作风不深入,劳动纪律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社已采取与职工交心谈心,找准差距,对症下药,有效地树立了我们作为农信任的良好形象。
同时,全社建立了诚信举报制度和自我检讨机制,实行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对员工建立违规积分管理台帐,与个人目标考核、评选先进、职务晋升等挂钩。层层签定《严格执行制度防范操作风险目标责任书》和《防案查案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制度执行的力度在全社职工中得到升华,制度执行的行动在全社职工中得到提升,彻底纠正了视制度而不顾,搞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现象,大力弘扬按制度操作,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健康的企业合规文化,使规则意识深入人心。
通过“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开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执行制度、完善制度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导致部分职工学习不够深入、主人翁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今后,我社将继续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坚持理论、业务、制度的学习,让员工在思想上筑牢防线,严格执行省、市、县联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力,推动信用社各项业务经营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