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
定南县办公室 2008年7月7日
【领导讲话】
7月3日,县副黄文发在主持召开的全县民生工程第二季度工作调度会上强调,要强化“两种意识”、做好“三项工作”,全面推进我县民生工程争先创优工作。强化“两种意识”即:一是要强化任务意识。各民生工程责任单位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定南县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所定的任务,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因为一个单位的工作不到位,影响全县的考评。二是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要加强协调联系,密切关注省、市相关工作排名,确保我县民生工程各项指标平时考核进入全省前 6 名,年底再冲刺,确保实现民生工程争先创优目标。做好“三项工作”即:一是要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对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的工作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力争把各项指标任务落实下去。二是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要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省厅、市局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联系。三是要做好半年考评工作。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自评,县办和县人劳社保局要组织人员对各单位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和考评。 (县人劳社保局) 【工作动态】
县办公室用“十个一”自查自纠征求意见
一是通过电视征求意见。在电视上播放政风建设意见征求公告,公布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二是通过网站征求意见。在网
1
站上发布政风建设意见征求公告,公布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三是通过报刊征求意见。在《定南通讯》上刊登政风建设征求公告,公布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四是通过电话及信息平台征求意见。通过电话及手机平台征求有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上门走访服务对象,现场征求意见和建议。六是设臵意见箱征求意见。在人员密集场所设臵意见箱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七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向有关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八是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组织召开由有关单位、企业等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九是通过县领导点评征求意见。恳请县领导评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十是开展内部自查发现问题。通过开展自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整改。7月2日至4日,县办派出四个工作小组到全县169个部门、单位和企业上门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对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县电视台、《定南通讯》发布刊登了征求意见公告,通过短信平台公布了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在公文交换站设臵了意见箱。 (县办)
县林业局四项措施强化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要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当前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最头等的政治大事抓紧抓牢。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对所分管口具体负责。对因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非正常上访,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三是强化排查机制。在全县林业系统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及件大排查活动,并成立由各分管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迅速出动,对所挂点镇、场、站存在的各类信访突出问题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四是强化作风建设。要求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研,掌握来信来访的新动向、新特点,及时加强沟通疏导,大胆面对矛盾,主动解决,及时化解,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县林业局)
县财政局“三到位”落实强农惠农资金自查
一是健全机构,确保组织力量到位。及时成立了强农惠农资金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检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2
按照市、县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组织协调全县涉农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并定期向市、县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二是动员培训,确保措施到位。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编制印发学习资料,对照检查资金内容,组织安排相应对口科室业务骨干培训,讲解上级有关文件、各项强农惠农,以及强农惠农资金拨付的程序和管理使用规定。三是明确任务,确保监督检查到位。在各项资金主管部门自查自纠的同时,安排督查组对各涉农资金主管部门、乡镇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处理和限期整改落实。 (县财政局) 县房管局五项措施促进政风行风建设
一是采取年度量化考核。出台了《定南县房产管理局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对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方面的内容,分十二项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出台了《定南县房产管理局首问责任制度》等10项制度,规范了《房屋初始登记工作流程》等17项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还明确了责任人。三是实行每月局务会议制度。通过每月局务会对干部职工的工作表现及业绩进行总结并通报。四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先后共派出30余人次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工作开展。五是强化信息调研工作要求。出台了《定南县房产管理局信息工作要点》,每周对信息调研文章报送及用稿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 (县房管局) 历市镇多措并举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明确办结时限。对群众重复集体信访和上访老户问题进行自查、登记造册、分类汇总,落实包案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和案件的难易程度,明确办结时限。二是调查处理,实行三级终结。对2005年以来发生的重复信访问题进行一次全面复查,信访案件处理到位,但信访人仍不稳定的,继续做其思想工作,并落实好相应的稳控措施;主要领导亲自抓重大疑难案件,直至问题处理到位,信访人稳定到位,杜绝再次发生重复上访。三是落实责任,做到标本兼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3
则,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以片为单位,在每个星期五12点前将各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统一上报。 (历市镇) 【调研文萃】
我县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为构建社会的和谐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我县各镇、各部门按照上级部署,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的建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平衡,总体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1、对政务公开的重视不够。少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被动应付走形式的状况,没有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有的单位没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细则和工作制度,只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的条条框框;有的单位连政务公开栏都没有,还有的单位在变动人事后没有及时调整领导机构,致使政务公开工作停滞不前。
2、公开的载体和内容单一。大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各单位公开政务信息的载体大多限于公告栏、公告手册、政务专刊等方式,运用内部网站、新闻媒体和电子触摸屏等现代方式公布政务信息的单位较少。政务公开的内容也不够全面,仅限于机构设臵、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项目,对重大事项决策、人事、廉政等方面很少公开。而且公开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象、过时等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3、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健全。一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大多单位认为只要政务公开了就完成了任务,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二是监督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多数单位没有建立起与政务公开相适应的内部监督制度;外部监督方面,没有出台专门的督查考核办法,责任追究也未能很好地执行,致使政
4
务公开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有的单位和部门甚至借政务公开评功摆好,政务公开变成了政绩公开,政务公开栏变成了政绩宣传栏。
4、工作进展不均衡。一是窗口单位好于非窗口单位;二是镇好于县直单位;三是驻县单位好于县直单位。窗口单位和驻县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基本上有了较成熟的制度规范,选择了方便群众查询、监督的政务公开方式;各镇都设有不少于15平方米的政务公开栏,并认真做好了对村务公开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县直单位和非窗口单位的政务公开则相对滞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客观方面。一是政务公开机制的建立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前,我国尚无一部具有全国性法律效力的政务公开法规,政务公开公开哪些内容,公开到什么程度,对公开的情况由谁来监督等都无明确的规定。地方推出的一些政务公开措施,也缺少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对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人和行为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二是限于各种条件如办公场地的不能制作和摆放政务公开栏、经费和技术人员缺乏不能购买电脑并使用网络进行政务公开等,有些单位未能将各种办事程序,收费和处罚的标准、依据等事项公示于众。
2、主观方面。一是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认为公开的内容、时机、方式、范围等都是本部门的权力;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好就行了,政务公开作用和意义不大,没能把政务公开工作看成是发扬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一些领导干部权力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漠,把行使职责看成是手中的权力而非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在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持抵触排斥情绪。三是群众对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
三、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宣传培训,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培训,重点学习《中
5
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和,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及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克服认识上的障碍,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2、强化考核督查,在建立信息公开保障机制上下功夫。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建立信息公开保障机制。一是制定政务公开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在信息公开中所承担的职责和责任,以及各类信息公开的时限、时效、范围和安全保密要求,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安全公开,充分发挥信息公开的效益。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将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能参与的行政决策,听取群众对公开信息提出的咨询或质疑,并及时给予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使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使的决策更加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3、创新公开方式,在丰富政务公开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充分发挥定南县网站的便捷性,专门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县重点工作、县领导分工及联系方式、部门办事程序及行政审批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在网站上公布,为群众提供一个快捷便利的监督和了解工作和办事程序的平台。二是充分利用定南有线电视台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特点,在定南电视台开辟“时政信息”专栏,每周定期发布县内重要政务信息。三是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专门设立滚动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将中心办事内容循环公开。四是在人流相对集中的位臵设臵政务公开专栏。此外,还可采取印发宣传单、办事指南、工作手册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公开方式,公开本部门重要政务,方便相对管理人。
4、拓展公开内容,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依法公开,全面客观,贴近群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透明度。一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经费使用等较为固定的常规事项常年公开,对中小学收费、支农
6
惠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采购等阶段性事项定期公开,对临时发生或调整的事项及时公开。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对、事权、财权的公开和监督。对所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容易引发不公平现象的事项,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损害公正原则的事项全部真实、详细地公开出来。尤其把财务公开作为整个公开工作的重中之重。
5、实行分类指导,在均衡发展上下功夫。政务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民主法制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在抓全面公开的同时,要注重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既抓重点部门的公开,又抓部门重点职能的公开。对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好的地方,要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推广。对政务公开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要深入解剖,找准问题,切实解决,促使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开展。
(县办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张茶根 吴宇文 执笔人:张茶根) 【八面来风】
我省百万事业单位人员将重新定岗
经过1年多的准备之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即将入轨运行。各地、各部门将于9月底前报送岗位设臵方案,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岗位设臵的备案、审核工作。此举关系到全省4.8万个单位和100万名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
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将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臵、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密结合。这是第一次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把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岗位结构比例也有规定: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能同时在两类岗位上聘用。
7
明确了岗位等级和结构比例
我省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三到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到办事员,分别对应管理岗位的三到十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臵的专业岗位,一般不实行兼职。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分别对应一到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的总体控制目标为1∶3∶6,省属事业单位3∶3.4∶3.6,市属事业单位2∶3.7∶4.3,县(市、区)及以下事业单位0.6∶3.4∶6。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将通过自然
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
(摘自《江西日报》)
赣州将兴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近日,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正式获批兴建。该基地
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工业项目规划占地约5300亩。赣州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为尽快做大做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赣州决定兴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近日,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评审会在赣州章贡区举行。经过会议评审,《江西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江西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评审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最终一致通过。 (摘自省网) 【简讯花絮】
★ 我县高考成绩喜人,全县1584人参加高考,文史类最高分566分,理工类最高分为624分,一本上线人数119人,比去年增加73人,提高159%,上二本线以上总人数达到342人,比去年增加87人,提高35%。其中文史类一本上线人数44人,
8
比去年增加38人,二本以上(含一本)上线人数147人;理工类一本上线75人,比去年增加35人,二本以上(含一本)上线人数为198人。 (县教体局)
★ 7月3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刘金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刘卫东、市社保局刘洪一行9人到我县检查指导民生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口工作。县委常委曹东春、县副黄文发陪同检查。 (县人劳社保局)
★ 7月1日,省政协常委、民进赣州主委、市政协副满瑾带领民进赣州钨、稀土资源储备及深加工合理利用调研组一行5人来到我县调研。县政协副少勇、杨英娇陪同调研。 (县政协办)
★ 6月30日,县环保局召开信访工作形势分析会议,针对污染事故防治、饮用水源保护和涉及环保的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该局做好奥运会期间的信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县环保局)
★ 县卫生局加快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建设步伐,继京九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以来,6月30日,龙亭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挂牌,7月1日,东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试营业,县城其他几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正在加紧建设。 (县卫生局)
★ 近日,历市镇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村”活动,在富田村开设普法讲座,村两委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妇女代表、村民代表等近100人听取了讲座。 (历市镇)
★ 6月27日,县经贸局举办全县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县各中小企业近百名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县经贸局)
★ 6月30日,县局老年体协正式成立。 (县局) ★ 近日,县环保局制作的题为“绿色家园”环保专题宣传片,被市环保局评为三等奖。 (县环保局)
★ 7月4日,县商业办联合县历市工商分局、县农业局行政执法人员,对县城源江路一家专门屠宰、制售病死猪肉产品的肉丸点进行突击检查,当场缴获病死猪肉200多斤,病死猪肉丸50多斤。 (县商业办)
★ 7月2日,天九镇举行村级计生专干业务知识培训班,全镇18个村和2个居委会的计生专干参加培训。 (天九镇)
★ 今年以来,我县房屋销售量有所放缓,但销售价格总体保持平稳。6月,全县房屋销售面积4704平方米,其中:住宅
9
4184平方米(32套),均价1530元/m2;非住宅520平方米,商铺均价4800元/平方米,车库均价2500元/平方米,杂间均价1665元/平方米。 (县房管局)
★ 7月3日,东莞市东江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莫志顺先生一行来我县考察养猪业,拟投资5000万元,分点兴建年出栏10万头的大型养猪场。 (县农业局)
★ 我县将于7月7日至21日开展重点工程推进电视访谈活动,各重点工程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将依次参与访谈,主要介绍重点工程基本情况、当前进度、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打算。 (县)
★ 县房管局规范管理,加大白蚁危害宣传力度,今年上半年,共签订白蚁预防合同185份,施药面积7.65万平方米,灭治面积5200㎡,挽回经济损失650多万元。 (县房管局)
★ 近日,为掌握我县柑橘土壤营养状况,县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不同坡度、产量、地理分布以及土壤类型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柑橘园进行土壤取样,所采集的120份土壤农化样和5种土壤类型25份土壤背景样将送至重庆市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检测。 (县果业局)
★ 7月4日,县商业办、县工商局、县个私协会联合举办首期定南县现代餐饮服务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班,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宾馆、酒家的总经理、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和服务员170余人参加培训。 (县商业办)
★ 近日,我县2008年农民知识化工程第二期职业技能培训在定南职业中专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全县初中、高中的380名毕业生参加了以计算机、服装、电子电工等为主的入职培训及劳动技能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740名初中、高中毕业生接受了各项职业技能培训。 (县教体局)
备注:本刊报送电子邮箱:zfbxxk516@163.com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纪委办,县办,县政协办,县人武
部,县,县,各镇,县各部门,群众团体,驻县单位。
定南县办公室 2008年7月7日印发
共印150份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