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一节
一、预习目标
预习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二、预习内容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课前预习学案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
(1)地形:多种多样,
(2)气候: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属自
密,湖泊密布
(4)流域: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国首位2、自然资源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1)(2)(2)(3)(4)
材蓄积量的1/3。(5) 1、经济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2、经济发展
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中游经济区,以3、社会经济特征
工农业4、主要工业基地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地(上海、南京、杭州)5、主要农业基地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攀枝花、成渝工业基地(成都、重庆)、贵阳有色冶金工业基地
(贵
阳)、鄂西工业基地(襄樊)、湘中工业基地(长沙)、武汉工业基地(武汉)、沪宁杭工业基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
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经济区,以
为中心的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
资源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资源: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
资源:矿种
,矿产储量
40%,其中80%在上。②水量
、
和
。
三大林区,
资源:本区的水能资源占到全国所开发水能总数的资源: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180多平方千米,居全
向
递减
37%。中下游河网稠
、
、
、平原、盆地均有分布
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
(3)水量: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
游。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①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落差
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开发的重点
_______________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要组成部分。(2)长江三峡工程
①坝址:位于②三峡工程建设的效益正面效益:具有负面影响:①问题:主要是②措施:a.加强b.实行封山
、
和
、
的建设;
的保护,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
、问题、
、
以及问题、
问题,包括崩塌、
和问题、泥石流、
等综合效益。
省
市境内的西陵峡
是我国实行
能源战略的重
(3)上游地区存在问题及整治措施
性的经营与开发,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阅读知识窗,了解三江源地区,归纳:
“三江源”地区是指2、中游地区
(1)、资源优势及开发重点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
长江中游最大的问题是游地区的重要任务。造成洪灾的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a.地势b.降水多集中在②人为原因a.过度b.围
治理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容量;
b.搞好c.以
d.修建
3、下游地区
(1)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气候
②社会经济条件:
;
广阔;
密集;
肥沃,自然条件
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为中心,营造
,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综合
和
山区;
还
,
湖泊,
湖泊对洪水的调蓄
造
,
,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
,调节洪峰的功能
;。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水流
,泥沙淤积,排水
,干流汛期
,水量
;
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防治
,整治
是中
基地
基地
、
、
的发源地
C.大部分为湿润区,流域广,支流
人口①有利条件:
,丰富;广阔,开发历史,农业经验丰富
(2)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术
,协作条件
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和
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
是长江下
②不利条件:
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
,技
(3)下游地区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①问题: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是以
②治理措施a.调整并优化造
b.加强
,大力发展加以控制
【合作助学】——主要是交流感悟,解决问题。
项我的疑问小组的疑问
目
疑问内容
生生、师生合作解决情况
,促进技术
产业以及
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
与
产业
等途径,对,逐步淘汰或改
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学习目标】
1.根据资料或图表分析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开发条件)2.能够分析流域开发开发的有利和因素;3.分析在流域开发的方向和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教学重点】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整治,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探究导学:
1: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的区别
?
;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长江上游开发的重点和整治的重点是什么,说明原因
4:读图4-1-14 长江荆江段,荆江段是防洪的重点河段的原因是什么?治理措施?
56
:长江水系的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有何影响长江下游开发的重点和整治的重点是什么?说明原因。
课堂检测:
1.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 A. 可能是 A
.北京
B.武汉 C
.哈尔滨 D
.广州
反映前者应合理利用土地与 ( )
4.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
.塔里木盆地与云贵高原
B
C.东南丘陵与华北平原 A.宜昌、武汉、上海 C.宜昌、九江、南京6.长江中游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BA.土地荒漠化 B
.天然气 C.水土流失 C
B D
.煤炭.土壤盐碱化
7.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8.关于长江已南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矿物性能源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B
.青海、 B海河流域 B
.青海、甘肃.黄河流域
C.青海、四川 D C.江淮流域 D
2.我国每年春末夏初出现“梅雨”的地区是
.珠江流域1260mm。则该城市
(
)
3.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2.8℃,7月平均气温29℃,年平均降水量为
(
.四川、云南
(
))
.三江平原与江汉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鄂尔多斯高原
(
)
.重庆、九江、上海 D.重庆、武汉、上海
(
D.有色金属
(
(
)
)
D.水体和大气污染
)
5.分别位于长江干流上、中、下游,且至少有两条铁路交会的重要港口是
.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
9.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①②③④
10.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
降低运输成本,真正
()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
巨大的经济价值废渣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
.②③
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C.③④ D
.②④
废水和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①② B
课后练习:
读下列表格回答1—8题。
(
)
1.甲乙丙三个地区依次是
A.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沿海C.南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2.根据表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河主要雨水补给,D.乙河和丙河
B D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南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
B.丙河至少存在三种河水补给形式
)
5月份降雨量相对减少
C.乙河的5月份径流量减少,主要是河床大量渗漏造成的
3-4月份径流较多,其原因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现象
(
)
B.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C.水能资源丰富 D
.有结冰期
)
.流量大
3.当乙河处干枯水期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开普敦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C.密西西比河水量丰沛
A.含沙量大 B据此材料回答
9--12题。
)A.澜沧江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A.8个B.7个C.6个D.5个
(
.边界问题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
4.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共同特征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生活会关注的新热点。5.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6.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共穿越国家(A.生态恶化 B
.资金短缺
7.合作开发湄公河流域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C.利益主权 D
8.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④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
②带动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 D.①③④
,回答下列问题。
9.读长江干流剖面和长江流量复合统计图(下图)
(1)长江自源头到宜宾这一河段落差
大,从地势阶梯上看是位于
_______ ___
。(2)长江干流流量在
___________________
附近增长很快,是因为_____ __
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长江中下游容易发生水灾,该图显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4)武汉至入海口航运量最大,原因是参课内练习
1-5CCBDD 6-10DDCBC 课后练习:
1-5CBDCA 6-8 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