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作者:张兴
来源:《教师·下》2013年第11期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好准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不能提出问题,社会就不可能进步,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传统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倾向,而很少关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成效,但也造成了学生思维程式化、刻板化,学生往往是习惯于按固定的模式去解决问题,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推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真正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重要问题。
2.关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几点思考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现在学生的问题意识缺失是很严重的,有的同学不敢提出问题;有的同学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使其敢想、敢说。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不以任何借口指责学生提出问题,不因学生提的问题简单、荒谬而嘲笑他们。同时,也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学会赏识同学发现、提出的问题,对一些不当的问题可以向同学诚恳提出,但不能嘲笑。最后,要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把自己想提的问题记下来,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讨论;有些问题要在课堂上进行,就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定要给足时间,因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不能急,不能在学生的思维刚刚开始时,就立即结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好准备。当前教学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为了追求有效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题目和训练,教师拼命赶进度,把原本一些思考的时间占去了,其实,这是与有效教学背道而驰的。何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乃是课堂中的精华,把其略去,让学生只会做题,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意义可言?这样学生只能充当操作员,依照老师的思维,按部就班地做,慢慢的没有自己的思维体验,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更谈不上灵活地解题了。为此,教师应该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静心思考,慢慢体会,让学生经历思考、分析、探究、发现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实效,才有可能让有效的课堂产生最大化效应。
(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加强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体积与容积》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先自学,课上我先让同学们说说课前的预习情况,并说说自己发现提出了什么问题。我归纳了学生的问题,基本上有以下几个:①什么是体积?书本中,体积概念中的占空间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②什么是容积?③体积与容积有什么区别?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的问题正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内容,学生不是不能发现、提出问题,只要老师们合理安排学生课前自学,他们是可以通过学习发现和提出问题的。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让学生生成问题比生成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