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以河南省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以河南省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9卷第4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9 No.4 2010年4月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Apr.2010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一一以河南省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为倒 刘 畅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南阳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市,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提高较快,发展的竞争力 明显提高,这是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适度阐释南阳市文化 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对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南阳市;存在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10)1M一0022—05 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经济文化形势背景下.文 议与对策.旨在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 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得到进一步确 思考。 认.我国文化产业的存量释放和增量开发快速发展。 一、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概述 以创新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 (一)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与环境 经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主题.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 新的发展态势。2009年7月.常务会议原则通 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东接驻马店和信阳 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发 市,西倚秦岭,与陕西省商洛市相连,北靠伏牛山与 展被正式纳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体系之中。随着全 三门峡、洛阳和平顶山接壤。南接湖北襄樊和十堰市 国文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 毗邻,下辖2区、l0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 出台.文化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和 公里.总人13 l100万人。其中城镇人13331.44万人, 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重要领域 文化产业 在河南省l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发展正在从自发阶段转向自觉发展阶段。河南、 南阳早在西汉时期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 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适时提出文化强 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素有“南都帝乡”之 省战略,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 称。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孕育出“科 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 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 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 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 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批 姚雪垠、作家--fl河等当代名人。 重要的性规范.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 南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以汉画馆、武侯祠、医 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都充分说 圣祠、张衡墓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 明了河南的文化产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文化 馆、浙川荆紫关、邓州花州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产业发展的力度加大、步伐加快。但是。还必须清醒 以玉雕、黄石砚、烙画、手工织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 地认识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存 以桐柏皮影戏、镇平民间舞蹈、淅川、桐柏民歌、南召 在着亟待改进的诸多问题 对此.试以河南省南阳市 灯谜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南阳是南水北调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例展开讨论 作为人口超千万 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淮河的源头,以 的大市.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伏牛山、桐柏山、丹江水库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为南 适度阐释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 阳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收稿日期:2010—02—18 基金项目:20o9年河南省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阶段 t ̄g(B058) 作者简介:刘畅(1964一 ),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2010年第4期 刘畅: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23・ 南阳优越的山水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 统计,2008年全市(包括所辖县区)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108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旅游总收入56.13 亿元.增长24.4%。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 人数的成倍增长.有效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 蕴.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发展.不仅在此留 下了众多珍贵史迹和文化遗产.而且形成了以自然 生态文化、汉文化(汉画像)、明清衙门文化、传统戏 曲、玉雕文化、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宗 教文化为结构的具有鲜明南阳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构 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以文化旅游产业为 龙头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南阳市国民经济增长的重 要力量。 造体系.为南阳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奠定了 战略性资源基础。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南 四是出版发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逐渐呈现繁 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和 空间。以汉画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汉文化。伏牛山以 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生态文化.以卧龙岗为代表的 三国文化遗产.以及以桐柏老区为代表的红色 文化.充分体现着南阳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 层次的丰富性.而且具有文化资源属性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南阳市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发展环 境与经济基础都能够进一步助推文化产业更快更好 更加高效的发展。 (二)南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综述 一是文化产业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南阳 市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 高。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92.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IzP,2004年增加37.8亿元.平均每 年增长17.4%.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长幅4.9个百分 点。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幅2.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 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4.79%.提 高到5.6%:到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 23.O8万人,1#,2004年增 ̄J19865人,占全市全部从业 人员的比重已达到3.56%: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 创造增加值4.0万元.较2004年增加2.01万元.年均 增长19.1%。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第三产业中发展 较快、最富有活力的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二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行业 进一步健全,产业层次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08年, 作为“核心层”的传统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播影 视、文化艺术等实现增加值49827万元.占文化产业 增加值的5.4%;作为“外围层”的新兴文化产业,主 要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文化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1545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7.7%;作为“相关层”的文化产业,主要以文化用品、 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文化产业实现 增加值801847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6.9% 核 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5.4:7.7:86.9,从 业人员之比为9.9:6.8:83.3 三是文化旅游产业潜力较大。发展空间广阔 据 荣态势。目前,南阳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南阳日 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南阳师范学 院报》、《南阳理工学院报》、《河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报》、《河南石油报》、《中学生作文报》等8家报纸; 还有《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躬耕》等公 开发行的期刊8家.连续性内部资料近50家。值得注 意的是。南阳日报社已经向集团化发展。经营业绩喜 人。发行量已达l5万份,发行量居全省地市报前列。 据统计.2008年出版发行业从业人员已有14120人。 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 五是近年来.南阳市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加大,重 点项目建设速度明显提高。集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 龙蛋遗址、白垩纪游乐园、恐龙高科技游乐园等于一 体的“中国西峡恐龙博览苑”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完 成一期工程(投资近7000万元),并初显成效,目前正 稳步推进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在中国玉雕之 乡镇平县石佛寺.由万正企业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 建设的国际玉城项目已经开工,建成后融文博、旅游 于一体。成为国内最大的玉雕及相关工艺品批发、零 售交易中心 由南阳市拓宝工艺品有限公司投资6000 万元的玉文化博览苑项目已经建成。中原地区规模 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社旗县赊店古镇 修复项目,已经投资3000万元,项目各项工作进展十 分顺利。 六是印刷复制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可观的经 济效益。南阳市全市县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255家。 其中出版印刷企业20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5家.其 他印刷品印刷企业190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据统 计,2008年全市印刷产值7亿元左右,其中年产值超 千万元的共3家:年产值500万一l00o万元的6家。 七是其他类型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 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互联网市场不断发展壮 大,网吧迅速从城区向乡镇延伸。截止到2008年,全 市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50万户、共有网n ̄725家。据统 计,N2008年底,全市共有广告经营单位363户、从业 人员3026人。广告年经营额9783.28万元。近年来,南 ・24・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阳市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南阳玉文化节、中国南阳医 圣张仲景科技文化节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 文化管理制约了整个大文化产业市场的整体协 调发展。无法实行资源共享.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各自 为政.南阳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无法发挥整合效应. 致使国有文化资产得不到应有的优化配置和产业规 模效应。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资产扩张缺 乏应有的张力与整个南阳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形成明 八是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对文化市场 发育的推动作用明显。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 长。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文化市场13益活跃。居 民文化消费支出的不断增长.对南阳市文化市场的 发育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显反差.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的新兴文化 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矛盾与压力13益加大.传 二、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内容创新不足。严重制约 一是存在着文化产业主体薄弱问题。从文化产 了南阳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业与相关文化服务的情况来看.南阳市文化产业发 四是南阳市远离河南乃至全国中心文化市场. 展同河南省文化产业一样.共同存在着产业主体薄 资源配置能力低。文化消费需求动能不足。由于南阳 弱的问题。以2008年南阳市文化产业情况为例,可以 在前一轮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没能有效地抓住机 看到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 遇.造成了文化市场形态发育严重滞后.远离全国中 5.4:7.7:86.9。这与河南省2005年此三者增加值之比 心文化市场.使之难以有效地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一 22:7:71有着一定的可比性.虽然经过三年的发展,南 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也因为文化消费需求动能不足 阳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还是比较低.并且远远 而无法产生拉动内需,推动文化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没有达到2005年河南省的水平.相关层增加值过大 五是南阳市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 的弊病没有得到纠正。文化产业主体仍然十分薄弱。 适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硬件装备要求。迄 由此可见.南阳市文化产业主体的作用还远远没有 今为止没有一座高水平、较大规模、能够体现南阳现 发挥出来。 代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生产力发 二是存在着文化产业层次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展水平与率先基本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与建设 从层次上来看.南阳市文化产业层次分布不合理,外 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 围层明显过小。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 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为5.4:7.7:86.9。相关层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 消费需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有 值的比重高达86.9%.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克服 83.3%,相对而言。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 的困难和障碍 的增加值所占的比重明显较低。不仅仅低于全国平 六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无法满 均水平,也远远达不到河南省的平均水平。“核心层” 足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截至目前,南阳市还没 没有优势可言。相关文化产业反倒成了主导产业。形 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机构.文化产业发 成了“核心”不够核心.“主体”达不到主体的局面。直 展研究人才匮乏,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无 接影响了全市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 特别是包括互 法对南阳整个文化产业进行有效地理论指导,对南 联息服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 阳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跟进式研究更是奢谈。因此,南 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文化产业外围层.这些改 阳市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 革开放后发展起来最能体现现代文化产业成果的新 重缺陷。 兴文化产业.却是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最为薄弱的 三、解决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 环节.南阳市文化产业之所以人均经济效能较低问 缺陷的对策 题主要就出在这一层次上 从南阳市文化产业内部 一是改革现有文化产业管理.进一步理顺 构成及分层情况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南阳市文化产 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市场开 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 放程度与市场准人便利条件。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 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文化产业“相关层”。 度、文化产业市场管理制度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合 三是南阳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 作模式.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切 业结构比重很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业 实降低市场准人底线.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合作领域 科技含量不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弱。由于条块分割的 里的“一门式”服务。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051 2010年第4期 刘 畅: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25・ 10号文件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河南省相关文化 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开放并最终允许非文化系统的、 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社会资本——财团、企业、基金会 及其他合法的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 化产业博览会举办的就非常成功.在充分展示地区 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在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阳市需要借鉴这些经验.通过发展文化展览会来 展示南阳丰富的文化底蕴。宣传南阳。 三是大力发展以南阳卧龙岗人文景观、南阳汉 与文化产业领域,经营包括报刊业、出版业、广播电 影电视业、旅游文化服务业等在内的核心文化产业。 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 地.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 画像石、西峡恐龙遗迹文化、镇平玉雕文化改革实验 区等为资源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延伸文化产 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优化和提升原 属国有文化资产 调整现有的不平衡的单极化文化 经济利益关系.给国有文化企业创造一个更完整的 市场环境.促进其竞争能力的迅速提高,形成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是创新文化产业体系.针对南阳市文化 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对薄弱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 行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执行力。第一,制订、完 善和落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逐步建立 以产业为主要手段的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 制 鼓励兴办新兴文化产业,对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 术文化产业.例如从事网络文化等新媒体研发、生产 与传播的单位.对于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 收优惠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第 二,在创新文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 升整个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适时调整文化产业 结构.大力发展核心层与外围层文化产业.要在核心 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方面狠下工夫.特别是要 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信息 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 业的融合。鼓励互联息技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网络服务功能,尤其是 要切实提高广告会展业的服务档次和品位。提高文 化产业科技含量.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为先导 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要积极发展以科技含量 高和文化品位高、文化含量高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产 业。逐步建立文化创意基地。当前,应抓紧构建一批 创意企业集群。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加强创意 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建立支持基金。改 革和完善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尤其要注重创意 人才的培养。尽快革新创意教育培训机制,以适应创 意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第四,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业和文化会展业。南阳市近年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 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 但南阳市的文化会展业发展 相对滞后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中国东北文 业创意链 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着眼于产业 创意链的延伸.继续做大做强卧龙岗景区、镇平玉雕 文化改革实验区、伏牛山旅游开发区等文化产业链。 同时.充分有效地发挥南阳作家群和影视剧作家群 的重要作用.重点培育和发展以南阳历史文化和山 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 容产业.积极创作以南 阳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题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 表演作品、影视作品、雕刻艺术作品等,把汉画像、南 阳四圣、南阳古代玉雕等列为重要原创题材的影视 产品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制 造业、服务业以及旅游观光产业的渗透和拉动,有效 地拉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同时.要充分发挥文化产 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一个“上游开发、中游拓展、 下游延伸”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对相关的各种企业 和产业形成带动效应和产业关联作用。 四是合理安排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构南阳多 层次立体型文化产业体系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国家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目 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文化产业基础、发展空间、 资源优势等条件出发.结合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 实施南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建构南阳多层 次立体文化产业体系 有效地完成南阳文化产业的 空间布局、结构布局、创意布局和形态布局。在空间 布局上,着力建构以南阳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区为 骨架.各乡镇为支点的文化产业发展分工体系.逐步 形成南阳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 结构相衔接的协调发展格局。在结构布局上.根据南 阳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努 力形成协调推进、多元发展的南阳文化产业格局。在 创意布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结构布局。整体性提高 南阳文化产业的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形态布局方面.结合南阳不同文明发展程度和不 同的文化生产手段的实际.大力发展和不断提升传 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合理完整的 文化生产力系统布局。, 五是积极有效地推进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 ・26-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优先发展战略性文化产业, 乐科技与互动技术,不断创新动漫艺术、游戏文化的 传播发展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目的.加强数字化历史 文化景观区建设 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技、观光能源、广告会 展、休闲度假等:重点发展主导性文化产业。如数字 印刷、影视传媒、出版发行、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 积极发展基础性文化产业,玉雕、烙画等工艺美术、 仿古复制(汉画)、戏曲表演等;有效培育富有地方特 色的影视作品、文学艺术创作等;同时,要促进基础 行业与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对接.如文化中介、创新设 计、策划服务、艺术教育培训等;鼓励、支持和引导数 码传导等新兴文化形态的规模化发展 从而逐步形 八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品.走城乡文化 产业发展一体化道路 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 发展戗略.广阔的市场纵深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 十分重要的。具有“草根性”文化意味的农村所具有 的丰富资源优势和深厚市场潜力是城市文化无法比 拟的。因此,有必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和新文化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城 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为南阳文化 产业的持续、优质、高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是强力凸现区域特色.建设科学合理的文化 产业分工体系 根据南阳文化资源分布明显的地域 性特征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南阳国民经济和社会 乡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城乡文化优势互补作用,实 施城乡文化一体化逐层展开、分阶段推进战略,鼓励 农民“种植文化”.不断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元 素”.着力推进“新农村文艺运动”.因地制宜地发展特 色工艺品制作业和乡村旅游业.确保全面实现“文化 南阳”的远大目标 同时.建立并完善城乡文化发展一 发展的总体战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以南阳中 心城区现代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以伏牛山 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为依托。以内乡、社旗历史文化 特色文化产业为两翼.以镇平玉雕文化产业集聚区、 丹江——渠首水利文化产业集聚区、桐柏淮源风景 名胜区为战略支点的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和分工体系 七是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速推进产业融 体化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体系.在发展南阳特色文 化产业的基础上.挖掘、盘活、创新民间文化资源,积 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长效发展机制。 九是充分发挥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 高校的人才优势.由部门牵头成立南阳文化产 业发展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 研究。对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全面指导。 合.有效地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作为应用现代数 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创新文化产业的载体.新兴文化 产业是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而形成 总而言之.通过对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缺 陷与问题的不断改进.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现代 文化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创建具有 鲜明南阳区域文化特色的三位一体、三者并举的文 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在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真正发挥战略支柱作用 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 网络传媒业作为新型文化产 业的重要载体.要加快发展新型网络媒介,进一步开 拓网络产业新增长点。同时,有效地利用现代数字娱 A Study on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Nanyang.Henan Province LIU Ch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Henan 473061,China) Abstract:Being a large city with a population of over 10 million,Nanyang has been maintaining a sustained, rapid and sound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Nanyang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all of which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y irn Nanyang.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cultural industy irn Nanyang is one that is highly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in Henan Province.The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ll Nanyang to find out its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ose deficiencies,which will be of reatg value referentill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t large. Key words:culturl iandusty;Nanyang Cirty;problems;study [责任编辑:李玉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