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效等离子堆焊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工艺研究

高效等离子堆焊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工艺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焊接2002(4) 17・ 。 。 ’一 I生产应用2 、r f , 高效等离子堆焊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工艺研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18055)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150o08) 摘要王红英 赵昆李玉龙董祖珏 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高熔敷速度、低稀释率特性的等离子堆焊方法(熔敷速度>25kg/h:稀释率( 5%),并就实验系统的建立进行了较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新型等离子堆焊焊的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工艺实验 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效、低稀释率等离子堆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等离子堆焊熔敷速度稀释率实验系统 STUDY ON TEST SYSTEM AND WELDING PROCEDURE OF HIGH EFFECTIVE PLASMA SURFAC耵 G Shenzhen Polytechnic Harbin Researd Instltute ofWelding Wang rIong ̄ing Zhao Kun,Li Yulong,Dong Zujue Abstract A new kind of Plas硼a surfacingwith both h h deposition rate(>25 kg/h)andlo'A,dilution ratio((5%) is introduced here.In this paper,the building—up of test。ysbem w船discussed in detail and a珊w sIi'llCtl13 ̄of pJ醐ma SUI'- f ̄ing torch was put f0n忸ld.This article lays the expe6me ̄tM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pJ ̄[i/la surfacing-deposiiton rate,dilution ratio,test system 0前 言 为实现高效高质等离子堆焊,本文设计的焊采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的 用小喷嘴压缩孔径,大压 缩比,长粉末会交点的设 计思想。设计研制的焊 不断提高,机器及其零部件的磨损日益严重,据一些发 达国家统计各种机械零件失效有40%是因磨损造成 的。我国近来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因金属 构件磨损、腐蚀每年所造成的损失达100—150亿元之 多 。等离子弧粉末堆焊作为表面改性的一种方 法,在发达国家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如图I所示。本文采 用的堆焊焊分为上 体、下体和中间绝缘段 三大部分。下体主要用 来安置喷嘴,构成喷嘴水 冷空腔和各种管路接头。 上体安置阴极,构成阴 极水冷空腔 及管路接 头。中间绝缘部分用来保 证上、下体互相绝缘地 图1焊示意圈 为保证高效、低稀释率等离子堆焊工艺实验的顺 利进行,研制了一套实验系统。该系统以焊为核心 包括送粉系统、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水冷系统、控制系 统5大部分。 1 焊的设计与研制 联接。 @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96jA040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焊接2002(4) 1.1 焊喷嘴结构及参数的确定 喷嘴的主要参数有压缩 角d、孔道长度£和压缩孔直 径d。其结构所示意图见图2。 1.1.1压缩孔直径d和孔 道长度 的确定 喷嘴孔径尺寸的大小,决 由(1)式可知,要增强导热效果,就要增大喷嘴壁 面积,减小壁厚,加强冷却,选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 本文选用了紫铜作为喷嘴材料。 (2)对流换热过程,这是指冷却水的流动所引起的 流体和喷嘴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根据对流换热 的牛顿公式: Q=d( 一 r)F (2) 定等离子弧的能量密度,为提 高熔敷速度和使弧束集中,压 式中p——单位时间的对流换热量,w ——壁面的平均温度,。c 缩孔不应过大。但当喷嘴孔 径较小或孔道长度太大时,电 圈2等离子喷嘴示意图 弧的压缩作用虽然非常明显,但电弧被压缩超过稳定 广流体的平均温度,。c 平均对流换热系数。 卜——换热面积,m ; 一工作点,电弧就不能稳定工作,甚至引不起弧。即使经 过调节能够起弧也非常容易产生“双弧”使喷嘴严重烧 损。反之,若喷嘴孔径太大或喷嘴孔道过短,电弧虽 稳,但等离子弧压缩不好,能量不集中,根本达不到高 熔敷速度的设计思想。为此,我们通过工艺实验比较 了不同、孔道比对熔敷速度、稀释率的影响,最后认为d 4,3 2~ 5.0Ⅱ∞,孔道比1.0为较理想的结构。 1.1.2压缩角d :由(2)式可知,要提高对流换热量,就要增加换热 面积,降低流体的平均温度和提高平均对流换热系数。 本文喷嘴采用有较大接触面的楔形面结构。 1.2焊电极的冷却 电极的烧损主要取决于冷却效果,对钨极的冷却 即喷嘴通道人口锥面的角度 一般来说a角度 包括:离子气、保护气的对流换热;钨极座的导热;冷却 水的对流换热等。另外,钨极头端部(热电子发射部 位)离水冷壁(对流换热面)的距离对电极烧损也有很 大影响,轴向距离应小于8—10 inn2。采用上下体联 越小对等离子弧的压缩作用越强,故刚性弧喷嘴 较 小 但 不能过小,否则电弧不稳,且易引起阴极与喷 嘴锥面打弧。压缩角a的压缩作用在孔径d较小时尤 为敏感。一般在60。一120。之间,根据工艺要求选择。 1.1.3喷嘴结构 合冷却、内循环的冷却方式。为提高冷却效果,专门设 计了一套水冷系统。 2送粉系统 在喷嘴压缩参数和孔形确定后,喷嘴几何形状(结 构)的设计是围绕解决喷嘴烧损问题进行的。喷嘴必 为保证高的熔敷速度,必须实现均匀稳定的高的 须强制冷却,使微单元上所积聚的热量不足以达到材 料熔化的程度。这实质上是一个传热过程,主要由导 热过程和对流换热过程组成 。根据传热学原理,结 合喷嘴的具体情况,从分析传热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 素人手,确定增强传热的具体措施。 (1)导热过程,这是指热量由喷嘴的高温区域转移 到低温区域的过程,为分析方便,粗略地认为导热过程 是稳定的,即喷嘴上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在单位时 间内通过喷嘴传导的热量p为: Q=AFAt ̄8 (1) 送粉速度。因此设计研制了特殊的送粉系统。 现有的送粉系统最大送粉量都在20 kg/h以下,满 足不了本实验要求,因而自行设计了一套负压毂轮送 粉系统,如图3所示。其突出之处在于将负压原理应 用于自重式送粉方式中。这样较容易地保证了送粉管 式中Q——单位时间内导热传递的热量(热流量),w △ ——喷嘴壁两侧面的温度差,℃ ,——喷嘴壁面积.m A——导热系数 6——喷嘴壁厚 图3负压毂轮送粉系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焊接2002(4) 19・ 路的畅通。不必象普通白重式送粉那样严格地要求摆 放位置。送粉量的多少由带动毂轮转动的电机及毂轮 上槽孔的多少和深浅决定,根据不同的送粉要求可以 短路保护,对气路、水路实时监控,保证焊接过程安全, 自动、手动随时切换,整个系统均由PLC控制,实现对 包括机械部分(机架、摆动、行走小车、转胎等)各种动 作及水路、气路、电源起停、动态显示等的控制及监控. 整个控制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有 自诊断及较高的自恢复能力和较高的控制精度。PLC 程序控制框图 如图5所示。 配套一系列轮毂。根据要求可以方便地更换、选择槽 孔的布置形式。这种送粉系统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两 侧可配用不同合金粉末采用不同送粉速度进行堆焊, 增加了可调节参数。这套送粉系统可实现5—45 kg/h 的均匀送粉。 3机械系统 本文设计的机械系统可实现五轴自动运转和三轴 手动调整。整机有横臂立柱机构、焊接纵向行走机构、 焊接变位机、焊摆动机构和焊高度微调机构等构 成,如图4所示。横臂运动范围0—1 800 mm,行走机 构可载重2 000 kg,行程0—1 500 mm,能满足较大面 积的堆焊。变位机可在0。一9O。之间手动转换,用来堆 焊圆柱面、球面,同横臂立柱协制,能进行马鞍型 工件表面的堆焊。变位机可载重500 ,工作台半径 500 mil1.。摆宽可调范围为0—9O mm。 图4实验用机械系统 4水冷系统 体、喷嘴的冷却效果对焊接过程来说是至关重 要的,因此单独设计了一套水冷系统并研制了冷却水 柜。冷却水首先进入上体冷却钨极,之后进人下 体冷却喷嘴,此时由体流出的冷却水温度较高,直接 进入冷凝器冷却,再注入水箱、混和后由水泵抽出送到 焊,完成一个循环。选用的水泵扬程为32 m。流量 1.8 t/h,水箱容积为0.1 。 5控制系统 图5控制系统框图 6工艺实验结果 6.1焊性能测试 非转移弧电压:U=13 V,电流:,=100 A;转移弧 电压U=68 V,电流,=300 A;冷却水回水温度小于4O ℃,整个焊工作状态良好,元漏水、堵粉等不良现象。 该焊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 002 38202.4。 6.2工艺实验 为了满足不同形状、不同条件下的堆焊需要,控制 系统可实现动态调节、动态显示参数,电路中有过载、 (1)运用设计研制的实验系统,实现了高效低稀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焊接2002(4) 率等离子堆焊,对几种不同粉末进行了工艺研究,离子 气流量为0.4 m /h,送粉气流流量为1.0 1TI /h,其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粉末的等离子堆焊工艺殛结果 一目 日IfIlI _图8 547M0B焊道照片  fb)  图9宽堆焊焊道与断面腐蚀照片 圈一霸图6 Fe301焊道照片 _7结 论 豳(bi 10大板横拟堆焊焊道与断面腐蚀照片 (2)运用实验系统,采用547MOB粉末进行了宽焊 道堆焊工艺实验:离子气流量0.4 m /h;送粉气流流量 1.0 m /h;焊接电流360 A;送粉量32 kg/h;熔敷速度 30.6 kg/h;稀释率<5%;摆速12 mm/8;摆宽90 mm; 焊速8.8 mm/s;实际焊宽85 mm;焊道成形与断面腐蚀 照片见图9。 较详细地介绍了整个实验系统的建立及运用实验 系统进行的工艺实验研究,本实验系统同时实现了高 熔敷速度、低稀释率的等离子堆焊效果(熔敷速度> 25kg/h;稀释率<5%)。本文提出的新型等离子堆焊 焊的结构设计思想,为进一步实现高效、低稀释率等 离子堆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实验基础。 圆 ■ 图7 F221焊道照片 参考文献 1彭补之国内外热喷焊概况.全国机械工业系统热喷焊, 1984-. 2刘政军.铁基高温耐磨等离子孤喷焊台金及耐磨基理的研 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1995,1~10 3 L11cag W.Arc surfacing and Cladding Processes Wdding and (3)运用实验系统,采用547MOB粉末进行了350 mm x350 mm的大板模拟堆焊:离子气流量0.4 1TI /h; 进粉气流流量1.0 1TI /h;焊接电流360 A;进粉量28 Yletal Fabrication,1994,162(2):15~20 4 Bdeslav Gross et a1.Plasma technology.1life Books L/td,1968: 10~40 (收稿日期2002 01 15) kg/h;熔敷速度26.4 kg/h;稀释率<5%;摆速12 lnm/s; 摆宽50 mm;焊速7.2 lnm/8;实际焊宽85 mm;焊道成 形与断面腐蚀照片见图10。 作者简介:王缸其,1970年生,工学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 高技、低稀释率等离子堆焊技术方面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