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学反思
歌曲《草原上》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是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课的总目标是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我在教这首歌曲时,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听,去感受内蒙古音乐、歌舞为一体的美,让学生从感官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为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时,我将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与音乐课整合,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甜美的声音、愉快心情和赞美的情感,去表现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整节课,效果还算是不错的,同学们不但唱的好,表演的也很到位,富有情感,看出同学们不但基础好,而且还是很投入的去尽情的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从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乐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
但这节课存在很多不足:
1、由于我紧张,弹奏出现了错误。
2、旋律模唱次数有点少,学生高音部分掌握不是很牢固。
3、把3、5、6这三个音没有贯穿到后面的歌曲里,应
该在完整演唱歌曲时,在出现这三个音的时候,让学生把手势做出来,学生会更近一步认识这三个音。
4、在朗读歌词的时候没有预设情境,导致学生对歌词记得不太熟悉,在后面的表演环节出现了忘词的情况。
5、如果能再设计一个环节,与美术学科整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草原,让学生从视觉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会把这首歌曲学习的更加透彻。
我觉得这也是一次经验与教训,今后不能再犯此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