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 1):4747—4749 责任编辑王淼责任校对马君叶 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贾贵浩 (南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分析了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集市需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只有对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进行合理的选 择与整合,才能使集市真正走向近代化。 关键词近代河南;集市;制约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1-04747—03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f Bazaar Development in Modern Henan Province JIA Gui-hao(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Henan 473000) Abstract ReStricti0n factors 0f bazaar development in modern He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required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bazaar were Dut forward.It was thought that 0nlv rational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ctors could make the bazaar mor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odelTI Henan Province;Bazaar;Restriction factors;Analysis 甲午战后,河南集市蓬勃发展,集市数量增加,规模扩 进口货以食盐、纸烟、洋广货、煤油为大宗。食盐每年销售20 大,产品种类增多,既有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又有京广货、 万包,约值300余万元。纸烟4 000箱,价值百万元,英美出 洋货,商品流通网络比较发达,商人云集,部分集市职能日 品占多数。洋广货每年约销60万元。煤油,亚细亚和美孚石 益专业化,出现安阳水冶镇、洛阳平乐棉花集散中心,许昌 油公司煤油每年约销3万箱,值30余万元。洋靛年销30万 石固镇烟草集散地,朱仙镇芝麻、花生汇聚中心。农产品、药 元左右。各种进口货运销东西两处四乡者居多,全市大小 材、皮毛、绸锻运销北平、天津、上海、汉口、东三省和外洋, 商户约800家,资本自数百元至一二千元者居多[21。漯河芝 不仅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更为农工商人经济交流 麻运往汉口售于洋商每年达数十万t,占十分之四。鸡蛋,每 提供了场所。河南经济初步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中,一定 年收鲜货,全省平均值银80万元,漯河占10余万元。香油, 程度上凸现河南各地集市向近代化迈进的趋势。但河南位 每年运输汉15约5万篓,每篓净重50 kg。小麦,新乡通丰厂 居内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农民购买力较低, 常年在此购办,大约值银70万元。进口货以煤油、纸烟、棉 厘捐不断增加,牙纪滥征,度量衡混乱,自然灾害和战争不 纱、盐、杂货、京广洋货、绸缎布匹、洋靛居多。亚细亚、美孚、 断,这些因素对近代河南集市发展都起到很大制约作用,笔 德士古煤 由,年销额值银800万元。英美纸烟每月销额约五 者从以下方面来探讨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六百箱,全年值银百余万元。棉纱每年销售在万包上下,值 1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二三百万元。盐,每年销额约50列车,值洋四五十万。杂货 河南近代集市的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 包括糖、纸张、海味及南产各货,全年销额约值四五百万。京 换激增的结果。但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外国资本主 广杂货、绸缎布匹全年销数约值三四百万元,洋靛40万元 义掠夺农产品和原料引起的。国际市场对中国需求的多少 [31。手工业产品在集市中比例很低,虽然出现惠济桥的草帽 制约着中国各类农产品生产规模的大小。商品品种的兴衰、 辫、石桥的布、界冢醋、石佛寺丝绸等手工业集镇,但数量有 价格的变化等均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 限。由于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商品价格与实际投入严重 响。如许昌的烟农从烟草的种植到出售几乎都处在英美烟 失衡,资本积累十分缓慢,经济发展缺乏后劲,集市发展受 公司的垄断下,该公司操纵烟草价格,烟农根本无法同其讨 到制约,集市贸易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价论价,“以正常年景而言,从调查可以看到,出售烟叶的农 2的制约 民只能得到当地市场名义价格的31%~58%。遇上异常的歉 厘金局和牙行是对近代集市贸易影响最直接、最 收年份,实际价格下跌到当地名义价格的12%”Ill。正如吴承 大的2个因素。清、北洋、南京在一些较大的 明先生在《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内市场》一文所言:“在 集市像赊旗店、荆紫关、乌龙集、匡口镇等都设有厘金局,所 这种交换条件下,农民经济的恶化,是个确定不移的事实。” 有贩运之物,每经一地,凡设局者必依例抽厘。光绪三十三 帝国主义以为后盾,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农民。因此农 年,新郑的枣,内乡的漆,济源的靛,鄢陵、临颍的土布,密 产品商品化过程,同时也是农业生产的日益半殖民地化过 县、确山、沁阳的丝,汜水的柿饼,淮宁的金针菜,涉县的花 程。而且外国资本主义大量倾销商品,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 椒、潞酒,遂平的芝麻、黄豆,郑州、中牟、荥泽的瓜子,鹿邑、 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市场上,进口多,出口少,进口以制成品 西平、偃城、光山的草帽辫,都开始抽厘柳。据罗玉东《中国厘 占优势,出口则结构单一,初级农产品占比很高。驻马店出 金史》记载,河南厘金数,光绪21年7余万两到34年增至 口货物以杂粮为大宗,芝麻最多,每年产额5万t,黄豆1万 20余万两。宣统3年达到67万两。1923年激增至200余万 t,十分之九运往汉口销售。小麦年产1万t,除自用外,全部 元,主要是火车捐大为增加。从1927年起至1932年河南境 运往平津一带。次为牛羊皮,每年产额各500 t,分销沪、汉。 内平汉铁路沿线统税局卡就增加20余个,其中主要是属于 财政部的。全年厘金征收总额接近300万元 ,层层抽 作者简介贾贵浩(1969一),女,河南 F州人,硕士,讲师,从事经济史、 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厘加大了运销成本,商人通过提高物价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收稿日期2007.O1.28 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影响集市的贸易数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农业科学 2008.照 多数集市设有牙行。牙行的职责一是评定商品价格,撮 合双方达成交易;二是代官府征收商税。牙纪的收入来源于 替买卖双方过斗时收取的斗佣。牙纪往往由地方势力人物 人也大兴商业,将粮食、棉花、油品、卷烟、酒及土特产品由 水路运至老河口、襄樊、武汉等地,而后逆流而上,将武汉等 地的工业品运抵境内赊店、方城,鼎盛时,唐河源潭码头,帆 举荐担保而担任,因此他们往往欺行霸市,任意抬价、压价、 索取佣金,逾额浮收。一方面尽力压低售卖商品的价格;另 一船达干余只,泊数里,形成唐河北部的贸易中心,摊贩比比 皆是,叫卖声昼夜不绝,人声鼎沸,名声大振,曾有“小汉口” 之佳誉 1。清末唐河水流量变小,不能通航,日渐走上衰弱 道路。 4.2 自然灾害和战争对集市的破坏 1928~1930年河南连 遭大旱,饥民遍地。蒋冯大战、中原大战又以河南为主战场, 使河南大部弹痕处处,满目疮痍,“近火线者,村落只余焦 垣,驻者,门窗器具毁烧净尽,田亩间除战沟人迹纵横 方面,又极力提高购买者需购买商品的价格。荥阳:“小 麦、谷子、每亩租额二斗,纳牙帖及斗捐。玉蜀黍、高梁、黑 豆、黄豆、麦斗、绿豆均纳牙帖税及斗捐【51。”睢县:“小麦、大 麦、黄豆、高梁、谷子、收斗捐。棉花收行佣,梨枣等收厘 金161。”商城县具体征收的捐税为每斤“蚕丝5分,皮油3分, 洋粉2厘,漆2分、苟叶1分1 。”清末河南牙帖定数为 67 992个,每年牙税为88 000余两矧。 近代以来,厘捐不断增加,牙纪滥征,阻碍商品流通,严 重影响集市贸易。据封邱县志记载:“及以来,厘捐杂 派,层见叠出,巨商因而歇业回籍,市面交易顿成僵局” 温 县志“近数年来,各项捐派,有加无已,商家因负担太多,纷 纷歇业,而怀货庄至今竞无一存者”㈣。商业“所以不能发展 者、捐税苛重,权要侵渔……”Il1]。 3农村经济商品化发展比较缓慢 河南为内陆省份,人多地少,农民贫困,农业种植结构 的调整和产品的商品化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时期,商品经济 虽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还是初步的,远逊于经济发达的省 份。以棉花的种植为例,与江南比,明清时期江南的松江府 及太仓州棉花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达百分之六七十『I2】' 而1937年是河南棉花种植最多的年份,仅达百分之八。商 品市场窄小,虽然出现一些专门化的农作物生产区域,如 许昌、邓州烟草区,南阳、安阳棉花区,但在交通不便的山 区,仍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手工业普遍为家庭作坊式,技术 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工商比例不协调,因受“重农抑商”传 统思想的影响,河南人视商业为末业,从事商业经营的人比 较少。淅川县光绪年问有“农三万七千八百余人”,而商人仅 有“一千二百余人”,且“大率小作负贩,聊博微利”ll31。荥阳 县“民质纯朴,风气闭塞,力农者多,工商之业素不讲究,加 以工乏师承,商无资本,是以振兴无由”ll41。不善经商,不尚 技艺,使手工业、商业裹足不前,影响集市的发展。《通 许县志》记境内各处的农村“农家妇女纺棉织布,亦为最要 的工作,其所制衣料,多用土布,少用洋布”。夏邑县境,百姓 “安土重迁,多老死不出境外者,至梯山航海奔竞商途者得 未曾有也。所谓商,日中为市交易而已,受物而鬻,贾炫而 已”B5J。可见商品经济、商品交换还很不发达,即使在经济条 件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力仍很低。正如《河南新志》(工业 篇)记载:“二十年来,急起直追,不无进步,然较诸沿江沿海 各省,膛乎后已 。”可见,河南集市无论从数量、密度、发展 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上,都不同程度地低于江南地区。 4集市的脆弱性和发展的不充分性 4.1集市的存废易受外界影响交通改道,集期变更,自 然灾害、战争等都可能使集市发展受挫。新安县石井集位于 晋豫边陲,“皖豫小商赴晋或出雁门口者,以此为往来捷径, 故生意颇畅,自陇海路成,南北客商,多由茅津渡河,而石井 市面日形萧条”1171。唐河县源潭镇位于唐河和泌河交汇处,凭 借水运优势,外地商贾纷纷来此购地建房,设铺经商,本地 外……居民逃避一空……百里无炯,道绝人迹【l9】。巩县自孟 津铁谢镇,被匪破坏,商粮口集此间,故其损失之巨,冠于各 县,灾荒死亡3 480余口,战火伤亡1 114口……拉去牲畜 10 094头,征发车辆2 933辆,财务损失共计值洋303 500 余元,灾民逃亡7 584口,派款228 297元,搜索粮食米 麦1 371 600余斤,面粉3万余袋,勒供草料值洋148 560余 元,全部损失约值洋2 048 565元12o]。据统计洛阳等27县的 兵灾损失占该省常年农业产值的160.2%[2q。农业生产更是 无法进行,“去岁豫中两遭兵燹,大河以南,宛申以北,40余 县,悉沦战区。二麦播种,统计不及二成 。”邓县“因土匪及 早灾,故收成大减,小麦、玉米、黄豆、黑豆、芝麻,毫无出口㈤。” 1920年,北五省大旱,流入奉天的灾民“已有十数万人”;从 河南内乡县逃往湖北的也有37 500余口[241。时期,源潭 因天灾兵乱,人民生活无计,多逃往湖北谋生 】。太康县逊 母口集、常营集“因富棉产,时有大商出入其间,农民经济赖 以活动,然近以匪灾频仍、乃远不如昔日之繁盛矣”Ij)l。战乱 和天灾造成社会秩序失衡,交通受阻,经济衰退,市场萧条, 一些乡村和集镇甚至成为废墟。 4.3集市发展具有不充分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南 集市中出现具有商品集散功能的集市,本地商品不再局限本 地流通,本地市场上的商品也不再局限于本地生产的商品, 商品交换和流通突破地域,形成商品由基本集市、中间 市场、中心市场双向流动机制,集市经济由封闭型开始向开 放型市场过渡,周家口、漯河镇、水冶镇、石固镇、石佛寺等 集市开始呈现近代气息。但大部分集市由于受交易规模,运 输状况乃至生产方式的制约,市场发育受到,商品仍是 在区域内流通,郑县小麦、大麦、谷子、高梁、豆子全部在县 内销售,只有部分大米销往邻县。禹县农产品、林产品也全 部在县内流通 ,起到品种余缺调剂作用。尽管这--u ̄期商 品经济有很大发展,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村仍 占主要地位,许多中小集市较多地保存传统集市的封建性, 集市上典铺盛行,吸引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许多商 人习惯于把商业利润中一部分用来购地出租,进行封建剥 削。可见,这时大部分集市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经济形态, 成为新型的近代化市镇。 5管理滞后,度量衡混乱 近代河南集市管理滞后,时有乡绅相互勾结,营私舞 弊,把持集市;或牙行中饱私囊,或其他社会治安问题扰乱 集市。特别是各地度量衡混乱,不仅不同地域度量衡差别 大,即使同一地域不同商品之间的度量衡也不一样。据史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卷11期 贾贵浩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记载,安阳一斗为20斤[271,荥阳一斗28斤_5】,新郑每斗34 斤,每斤16两闭;禹县小麦每石约500斤,大麦每石约400 斤,大豆每石440斤,玉谷每石470斤,谷子每石约400斤, 绿豆每石500斤闭;叶县小麦每斗108斤 ;长葛县度有3 种,一尺有当九寸一分,有当一尺一寸一分一厘一毫,有一 主,内河和路运为辅的运输网络,尤其是出口商品,多是价 低大宗的农副畜产品和矿产品,离口岸较远,更依赖铁路。 最后,较完备的区域市场体系,市场层级清晰,无论是产品 集散,购销都能顺利进行。遍及各地的乡村集市是初级市 场,商品的来源主要有周围地区的农村产品,也有数百公里 尺当一尺一寸;量有2种,衡有5种[291。太康县尺有10寸、15 寸、16寸之分,斗有秋斗、麦斗、芝麻斗之别,称有16两、32 两为一斤(表1)。度量衡参差复杂,自立门户,标准不一,奸 商借此渔利,忠实者每被所欺,给集市的公平交易、跨区交 外的洋货机制品,商业种类有供应农民的日用品和手工业 原料,也有供应城市和上级市场及出口国外的粮食、土特产 品,商品交易除生产者外,还有来自上级市场的坐庄,竹栈、 代理商,贩运商和经纪人;商品运输既有传统的水陆运输, 也有铁路、公路运输;交易方式也融人了代购代销。对于农 业生产者来说,初级市场是其产品的销售地和生活必须品 易带来诸多不便,影响集市贸易的发展。国民于17年 颁布度量衡方案,要求各县成立度量衡鉴定所,但积重难 返,仍不能划一。 的购置地,而从市场体系来看,它通过近代的商品和交通等 表1太康县度量衡 与中级市场和高级市场连接,是洋货和机制品向农村推销 Table 1 Weights and measures in Taikang County 的终点市场和农副产品输出的产地市场[3Ol。 堡 !g堡壁 里 !墅 !壁 ! 曲竖 参考文献 裁尺10寸 城内麦斗46斤 通行天称16两 【1]陈翰笙著、陈绛译.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M].上海:复旦大 仗地尺10寸 四乡麦斗34、32、40斤不等棉线称17.5两 学出版社,1983:52. 白布尺16寸 城内麻斗42斤 草称21两 f2】中行fiJTIJ[M].第5卷第4期,1932,10. (色颜)布尺15寸 四乡麻斗28、32、15斤不等 耋草称20两、32两 【3]中行fiJTIJ[M].第5卷第5期,1932,11. f4】郑起东.转型时期的华北农村社会f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泥木)工尺10寸弱城内杂粮斗46斤 棉花称16两 272. 石工尺10寸更弱 四乡杂粮斗大小不等 杂货称百斤加5斤 【5]工商半fijTIJ[M].第6卷第14号,1934. 注:资料来源于刘盼遂《太康县志》卷三,《政务志)1933年。 【6]工商半fiJTIJ[M].第6卷第3号,1934. Note:Data came from volume three of Taikang County Chron!cles by Liu 【7]工商半fijTIJ[M].第6卷第6号,1934. Pansui and Government Affair Chronicles in 1993. 『8经济学会编.8]河南全省财政说明书:岁人部・正杂各税fM].1915. 【9]黄荫栅.封邱县志:卷六,经济fZ].1937:145. 6小结 【10]段继武温县志稿:卷二,商业『Z】.1933:50. (1)近代河南集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总体上可分为 【1 1]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fM].北京:北平西北书局发行,1932:125. 外部制约因素与内部制约因素。外部制约因素就是近代河 【12]龚关.明清至时期华北集市的比较分析一与江南、华南等地 的比较f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3):40—46. 南集市是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这种贸易是在不平 【13]光绪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卷五,实业fZ]. 等条约下的不等价交换,商品流通受外商控制,棉花、花生、 【14]庐以治续荥阳县志:卷四,食货『Z】.1924. 【15]黎德芬.夏邑县志:卷二,地理・风土【z].1920:31. 烟草等实行垄断性购销,商品流通量和价格水平受国际市 【16]河南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河南省档案馆.河南新志:工业篇『M】. 场的支配。内部制约因素归根到底就是落后的殖民地半殖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民地传统封建农业经济与现代化市场经济具有很大不相容 【17]张钫修、李希白纂新安县志:卷t,实业fZ].1938. 【18]源潭镇志编纂委员会.源潭镇志f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性。传统小农经济不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农产品、 【19】豫西如洗fN】.大公报,1929—12—26. 手工业品及工业原材料,同时不能从市场上购买更多的生 【20]大公报,1936—1—14. 产、生活用品,管理滞后,交通网络不发达,这些因素制约现 【21]陈翰笙等前的中国农村f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05. 【22]申报,1930—3—20 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23]工商半月刊【M].第6卷第15号,1934. (2)集市要获得大的发展,必须具备下列条件。首先,国 【24]李文海等著冲国近代十大灾荒f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8-140. 家,关税自主,社会安定,对传统因素与新生因素进行 【25]刘盼遂.太康县志:卷三,政务志fZ].1933. 合理选择和整合,建立规范市场管理,适应现代市场的 【26]工商半月刊【M].第6卷第4号,1934. 发展。其次,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这是集市向近代化迈进的 【27]工商半fijTIJ[M].第6卷第13号,1934. 【28】工商半fijTIJ[M].第6卷第5号,1934. 原动力。主要体现在农村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上,经 【29]长葛县志编纂委员会.长葛县志:卷三,政务志fZ]河南旧志整理丛 济作物种植增加,商品化程度提高,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商品 书,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98. 粮、农产品、手工业品及工业原材料,同时也能从市场上购 【30]张利民.论近代华北商品市场的演变与市场体系的形成f Jl_中国社 会经济史研究,1996(1):58—67. 买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品。再次,发达的交通网络。以铁路为 (上接第4744页) fJ1_社会学研究,2002(3):76—77. 到信贷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务工回归人员都为23% f2刘光明,2]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 左右。 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fJ].中国农村经 济,2002(3):66—72. 参考文献 f3米红,3]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北京:当代中 【1]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国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