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系统操作规程
一、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将固体絮凝剂加入溶药筒内并加水注满后启动药品搅拌器搅 拌数分钟使药品溶解后停止搅拌,而后,将溶解好的药品提入投药箱;
絮凝反应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Fe2 (SO4) 3)、 聚丙烯酰胺(PAM)为高效絮凝剂和混凝剂,其均为干粉状,应提 前人工配置好。配置浓度由小样化验决定,采用计量泵输送投加。在 正常运行前,对进水进行药量投加实验,以确定投加量,满足工艺设 计的要求。当水中pH值偏低时,视情况可现场投加部分碱液以回调 pH后,进行絮凝沉淀。
2、 彻底清扫气浮装置的各个部分。
3、检查进水泵、溶汽水泵、空压机的完好程度,包括水泵的润 滑加油,底阀是否堵塞,空压机的加注机油等。
4、 检查电源、线路,并作短暂的空载运转,以判断泵与空压机 的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杂声及发热现象。
5、 检查刮渣机的传动部分及刮板,并作空车运行,查行车速度 是否符合要求、刮板翻转是否灵活、行车的返回是否正常。
二、 调试步骤:
1、清水注入气浮池检查有无渗漏。
2、 启动溶气水泵,调节水泵上的控制阀门,使罐内压力慢慢上 升到4kg/cm 2时打开气体流量计控制阀,同时打开射流器上的阀门, 慢慢调节。控制进气量在 0.55〜0.65m 3/h ,如浮子稳不住则继续调 整一下射流器上的阀门。进气量稳定后,重新调整容器水泵上的控制 阀,使溶气罐的工作压力稳定在 3.5〜4 kg/cm 2为止;
3、 开启反应池进水阀门,同时将准备好的絮凝剂加入污水中, 使其混合反应便于气浮处理,絮凝剂的投加量可根据水质情况来调 节;
4、 每班(8小时)都要清理上浮污泥,清理的次数和时间要由 上浮污泥的情况来定;
5、 将污泥刮入污泥箱外运处理;
6、 每半年为一洗刷周期,也可根据运转情况来定。洗刷时打开 放空阀将池内水放干,而后要将气浮池、反应池、压力容器罐清洗, 并把释放器拆卸下来全部清理洗刷。
三、气浮池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 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
2、 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情况及气浮池出水水质,注意调节絮凝剂 的投加量。特别要防止药管堵塞。
3、 经常观察气浮池面情况,如发现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 出大气泡,则多半是释放器受到堵塞;如分离区渣面不平,池面上经 常有大气泡破裂,则表示气泡与絮凝颗粒粘附不好, 应采取适当措施 (如投加微量表面活性剂等)
4、 掌握浮渣积累规律。选择最佳的浮渣含水率以及 按最大限度 地不影响出水水质的要求进行刮渣,并建立每隔几小时刮渣一次的制 度。
5、 经常观察溶气罐的压力及其水位指示管,使其控制一定的范 围内,以保证溶气效果。避免因溶气罐水位脱空,导致大量空气窜入 气浮池而破坏净水效果与浮渣层。对已装有溶气罐液位白动控制的装 置的,则需要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
6、 在冬季水温过低时期,由于絮凝效果差,除通常需增加投药 量外,有时需相应地增加回流水量或溶气压力, 让更多的微气泡粘附 絮凝颗粒,以弥补因水流粘度的增加而影响气絮粒的上浮性能,从而 保证出水水质正常。
四、注意事项:
1、 每次开机前如果池内无水或水位不够,必须用清水来补充, 特别洗刷后更应如此;
2、 调节设备溶气水时,必须使压力慢慢上升后下降,不得大幅 度的波动;
3、 如果压力罐的压力突然增高,进气量也调不上去,此时表明 释放器堵塞应及时处理;
4、 当需要停机时,必须将上浮污泥全部清理干净后方可停溶气 水泵,刮泥时一定要等池内水位够高时再刮,千万不要往复刮泥;
5、当释放的溶气水出现大气泡,并气浮效果不好时,应及时打 开压力溶气罐的放气阀,排出制备溶气水所需的剩余空气;
6、禁止药泵、溶汽水泵、提升泵、搅拌机空载运转,以免导致 水泵泵
头或者电机损坏。
五、运行记录
日常的运行记录,包括处理水量、投药量、溶气水量、溶气罐压 力、水温、耗电量、进出水水质、刮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