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学报@2012.19(4):21~24文章编号:1005—9873(2012)04—0021—04金针菇菌糠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比较赵晓丽1,刘学铭1,陈智毅¨,叶运寿2,黄清华2,郑列宜2(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2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722)摘要:将金针菇(Ff口mm““Mvekffp∞)菌糠分为上、中、下均等3层,每层约4cm,采用国家标准和HPLC法分别测定基本营养成分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菌糠中粗纤维的含量最高(24.17%~27.40%),其次是总糖(23.14%~24.79%)和灰分(12.30%~21.28%)。粗脂肪的含量最低(0.84%~1.04%)。其中上层粗脂肪、总酸与中、下层差异显著。关键词: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有机酸菌糠又称菇渣和菌渣等,是指生产食用菌子实体后废弃的培养基质。不同食用菌种类,菌糠的组成成分差异很大,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秸秆、木屑、干草、玉米芯等高木质纤维性物料,米糠、麦麸、畜禽粪便、尿素等养分调理性物料,以及石灰粉、石膏粉等pH调理性物料等;此外大量菌丝体使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1]。菌糠可作为有机肥料[2‘4],还可作为饲料喂养动物‘5-71。李超等嘲用金针菇(凡口mmHfi,l口ve地ff班r)菌糠替代混合精料进行鹅饲养,提高了经济效益。笔者将其分为上、中、下3层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菌糠作为饲料的可利用性。KDN.08A定氮仪为上海华睿仪器有限公司产品;UV.2450分光光度计为日本Shimadzu公司产品;SE.416Soxtherm脂肪测定仪为德国Gerhardt公司产品;AgilentLCl2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为美国Agilent公司产品。1.2方法1.2.1基本营养成分测定水分按GB/T6435.2006的方法测定[93;灰12532.2008的方法测定㈨;粗蛋白按GB/T15673.2009的方法测定㈨;粗纤维按分按GB/TGB/T6434.2006的方法测定[121;粗脂肪按GB/T15674.2009的方法测定[133;总酸按GB/T15672.12456.2008的方法测定[143;总糖按GB/T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主要仪器瓶栽金针菇(F.ye乜ff胆s)菌糠由广东菇木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金针菇采摘后立即对12个栽培瓶中的菌糠进行取样。栽培瓶中的菌糠分成均等的3层,每层约4cm,用药匙刮取出后分别混合12个栽培瓶的上、中、下3层110℃左右烘干至恒重,放入封口袋密封保存。标准品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2009的方法测定[151。上、中、下3层菌糠各取3份进行基本营养成分的检测。1.2.2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标准品0.010g(精确到0.001g),分别用纯净水溶解定容至10mL。经0.22“m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样品的制备按GB/T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16]的方法。色谱条件:参照文献[17]的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Aq,分析柱为4.6×150mmmm(5“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收稿日期:2012—09—27原稿;2012—10—23修改稿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A0902000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食用菌菌糠饲料的配料技术及安全性评价”、广东省农业团队项目“广东省食药用菌驯化与利用技术研究团队”的部分研究内容作者简介:赵晓丽(1985一),女,2009年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业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硕士,主要从事食用菌加工方面研究。’本文通讯作者E-mail:fezychen@scut.edu.cn万方数据食用菌学报第19卷为0.01mol/LKH。PO。溶液(用磷酸调节pH到0.2肛g的有机酸溶液标准,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作HPLC分析,3个重复,测定各有机酸的测定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2.85),两者比例为3:97,流速1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肛L。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吸取24肚L草酸、55灶L酒石酸、80肛L苹果酸、85肛L乳酸、100肛L乙酸、65肛L柠檬酸和150肛L琥珀酸的标准品溶液,混合的标准溶液用0.22肚m微孑L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分析。样品的进样量为20”L。1.2.3加标回收率的测定2结果与分析2.1基本营养成分金针菇菌糠中粗纤维的总含量最高,其次是总糖和灰分,粗脂肪的含量最低。灰分在中、下层含量较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和总酸都是上层较高,总酸含量由上至下含量逐渐降低,且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1)。取中层金针菇菌糠2份进行有机酸加标回收率的测定,l份作为空白对照,另1份加入表1Table1金针菇菌糠基本营养成分含量ofMainco璐tituentsF.vPfHf咖Psspentm砸hr∞msubstrate(sMs)工层Upperlayer6.86±O.10a12.30±3.58a9.30±0.02a1.04±0.05b27.40±0.45a24.79±1.35a7.84±0.47c中层Middlelayer6.99±O.03a21.28±3.49b8.58±0.40aO.88±O.05a25.76±0.89a23.14±O.33a5.56±0.14b下层5.44±o.10L0werlaver19.66±2.79b8.58±0.400.84±O.0524.17±2.84a23.21±O.28a4.65±0.16a注:数据以i±J表示,每个样品3个重复,干重,小写英文字母表示P<O.05Valuesexpressed勰percentageSandthemeans±SDofthree.DifferentlowerIettersrepresentsi印ificantdifferenceatP<0.052.2有机酸含量2.2.1标准曲线和检出限7种有机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75、9.21、10.48、12.41、14.49、16.27、18.85果良好。线性回归处理的峰面积y和有机酸含量工(弘g)所得到的回归方程,7种有机酸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9~1.0000之间(表2)。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该测定方法适用于定量分析。min,且分离效表2有机酸回归分析、检出限TabIe2Regre豁iOnanalysisanddetectionIimitsforsevenorganjcacids2.2.2茵糠中有机酸含量金针菇菌糠中草酸和酒石酸的总含量较高,苹果酸的总含量最低。乙酸、草酸、柠檬酸和乳酸下层含量高于上、中层,琥珀酸中层含量较高,酒石酸、苹果酸上层含量最高、中层最低(表3)。2.2.3有机酸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用HPLC法测定金针菇菌糠中有机酸的含量,可操作性强,该方法准确可靠,回收率高达91.67%~105.00%以上,结果精密度高重现性好,RSD<0.18%。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重复性万方数据第4期赵晓丽,等:金针菇菌糠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比较23上层UpperlayerO.30±O.26a4.OO±O.35aO.32±0.08a6.52±1.14b1.82±O.26aO.05±O.01a1.06±0.14a中层Middle0.32±0.16lavera3.89±0.89aO.41±0.16a2.57±O.20aO.72±0.13a0.02±O.00a0.93±0.16a下层LowerlayerO.86±0.11b4.81±0.62a0.35±0.13a4.16±0.86aO.64±O.10a0.04±O.01a1.42±0.19a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写英文字母表示P<0.05VaJueSareexpressed签mg/gandarethemeaIIs±sDofthreerephcat签.Differentlawercaselettersrepre∞masi咖ficaIltdifferenceatP<O.053讨论本研究发现金针菇菌糠下层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可能是金针菇子实体向上生长,与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输送有关。同时检测到金针菇菌糠的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明显高于玉米芯糙皮侧耳(PfPll,DfM5∞rr阳fMs)菌糠[18]、糙皮侧耳木屑菌糠[1叫的含量,而粗脂肪的含量则低于糙皮侧耳菌糠的含量。可见金针菇菌糠的营养价值高于平菇菌糠。而粗纤维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不易消化,但能够增加饲料的体积,使动物的食欲增加,具有调节排泄等作用,是动物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同时,金针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且全面,均符合饲料的基本要求,可用来代替饲料中的玉米、稻谷等,可起营养成分互补作用。菌糠营养成分丰富,价格低廉,利用菌糠生产来配比饲料不仅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使菌糠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不同的畜禽品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及需求量各异,因此,如何在饲料中配比添加菌糠,才能适合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281.283.[4]刘守华,王栩,付雷,等.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J].食用菌,2002,24(3):15.[5]米青山,王尚垄,宋建华.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84.287.[6]李进杰,刘成禄,蒋明琴,等.平菇菌糠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奶牛试验[J].中国奶牛,2006,(7):12.13.[7]李进杰,蒋明琴.平菇菌糠代替部分麸皮饲喂生长期肉兔效果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6):48.49.[8]李超,王绍斌,刘燕洁.金针菇菌糠饲喂昌图鹅仔鹅试验[J].食用菌,2007,29(3):60.6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6435.2006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2532.2008食用菌灰分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673.2009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参考文献[1]邹德勋,潘斯亮,黄芳,等.菌糠资源化技术[J].北方园艺,2010,(19):182·185.社,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674.2009食用菌中[2]李浩波,高云英,雷进民,等.菌糠饲料对秦山杂阉牛短期育肥效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4):430.433.粗脂肪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2456.2008食品中总[3]朱小平,王文颇,刘微,等.施用微生物加菌糠对辣椒万方数据24食用菌学报第19卷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672.2009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7]BARDENTJ,CRoFTMY,MuRBY,EI,ef口f.GaschromatographicdeterminationoforganicacidsfromfruitmethylationandextractiOninsupereriticalcarbonA,1997,785:dioxide[J].JChromatography251.261.[18]王艳荣,张海棠。何云.玉米芯菌糠的营养价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16—6724.[19]李用芳,李学梅,李鹤宾.香菇木屑菌渣营养成分分析及在平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1,21(3):59—60.[20]张建华,乌云,张忠兵,等.蘑菇菌糠营养成分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6):14.16.juicesbycombinedresinmediatedCompositionalAnalVsisof凡口,扎,孢MZi儿口yef配fiZ圯sSpentZ地气oXiaolil,LIUMushroomSubstrateXuemin91,C髓NZhiyi“,YEYunshou2,HUANGQinghua2,Z既NGLieyi2(1ThesericultllreandAFiclllturalProductProcessingResearchIIlstitute,GIlangdongAcademyofAgriculturaJsciences,Guangzhou,GIlangdong,China510610;2StarwayB江technologyCo.Ltd,DonggIlan,G∞ngdong523722,China)Abst憎ct:Spentmushroomsubstrate(SMS)remainingin101100mLcapacitycultivationbottles(17.3cm×cmdiameter)aftergrowingF仫mm“fin4v““fip份wasdiVidedintoupper(top4.Ocm),Iower(bottomcm)andmiddle(4.0cm)layers.AnalysesreVealedthatthefiber,totalsugar,ash,crudeprotein,totalcontentsOfthethree4.Oacidandcrudefatlayersrangedbetween24.17%~27.40%,23.14%~24.79%,12.30%~21.28%,8.58%~9.30%,4.65%~7.84%and0.84%~1.04%,respectiVely.Crudefatandtotalacidlevelsintheupperlayerweresignificantlyhighercomparedwiththeothertwolayers.Keywords:用口,,lm“fi,l口wmfip时;spentmushroomsubstrate(SMS);compositionalanalysis;organicacids[本文编辑]马丹丹万方数据金针菇菌糠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比较
作者:作者单位:
赵晓丽, 刘学铭, 陈智毅, 叶运寿, 黄清华, 郑列宜, ZHAO Xiaoli, LIU Xueming, CHENZhiyi, YE Yunshou, HUANG Qinghua, ZHENG Lieyi
赵晓丽,刘学铭,陈智毅,ZHAO Xiaoli,LIU Xueming,CHEN Zhiyi(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 叶运寿,黄清华,郑列宜,YE Yunshou,HUANG Qinghua,ZHENG Lieyi(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722)食用菌学报
Acta Edulis Fungi2012,19(4)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1.邹德勋;潘斯亮;黄芳 菌糠资源化技术[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19)
2.李浩波;高云英;雷进民 菌糠饲料对秦山杂阉牛短期育肥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4)3.朱小平;王文颇;刘微 施用微生物加菌糠对辣椒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5(05)4.刘守华;王栩;付雷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期刊论文]-食用菌 2002(03)5.米青山;王尚堃;宋建华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5(21)6.李进杰;刘成禄;蒋明琴 平菇菌糠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奶牛试验[期刊论文]-中国奶牛 2006(07)7.李进杰;蒋明琴 平菇菌糠代替部分麸皮饲喂生长期肉兔效果试验[期刊论文]-中国草食动物 2006(06)8.李超;王绍斌;刘燕洁 金针菇菌糠饲喂昌图鹅仔鹅试验[期刊论文]-食用菌 2007(0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00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用菌灰分测定 20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00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009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2008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200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2003
17.BARDEN TJ;CROFT MY;MURBY EJ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cids from fruit juices by combinedresin mediated methylation and extraction in supereritical carbon dioxide 199718.王艳荣;张海棠;何云 玉米芯菌糠的营养价值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19.李用芳;李学梅;李鹤宾 香菇木屑菌渣营养成分分析及在平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杂志 2001(03)20.张建华;乌云;张忠兵 蘑菇菌糠营养成分分析 2000(0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jxb201204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