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TOX-50立磨辊皮、磨盘衬板磨损对系统的影响

ATOX-50立磨辊皮、磨盘衬板磨损对系统的影响

来源:爱玩科技网
No.4.2O1O 孙长俊 (弋阳海螺水泥制造分厂,江西弋阳334422) 中图分类号:TQ172.6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0)04—0028—03 S水泥厂5000 ̄d生产线由中材国际南京水 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生料采用石灰石、粘土、 980r/min,系统运行稳定正常。 1 辊皮磨损后的运行状况 进入11月下旬,磨机运行状况明显恶化,主要 铜尾渣和砂岩四组分配料。生料立磨是引进丹麦 Flsmith公司的ATOX一50辊式磨,采用三风机系 体现在主电机电流高,达380 ̄400A,而且经常出 现高达500A的过载电流,振动大,2.5mm/s以上, 统。主电机额定功率3800kW,额定电流431.7A,循 环风机额定功率3800kW,额定电流380.9A,系统 风机710kW,额定电流90.15A。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增大研磨压力至 90bar,但效果不明显。磨机压差偏低,4800~ 4900Pa,选粉机转速1050~1100r/min,料层薄,而 且不稳定,经常出现料层显示为“1’'am的情况,被 r迫减产至400t/h,甚至380t/h。 利用停磨检修机会进磨检查,发现磨辊辊皮的 磨损已经很明显,如图1所示。 系统于2008年8月投产,喂料量一直稳定在 450t/h,主电机电流300 ̄350A,磨出口温度75~ 85℃,研磨压力80bar左右,振动2.0mm/s以下,磨 机差压5500Pa左右,料层厚度30 ̄60mm。循环风 机入口挡板歼度88% ̄90%,选粉机转速950 4.6配备除尘设备 矿渣的同时加入HQ助磨活化剂,电耗控制在 60kWh/t之内,可生产比表面积450mVkg以上的活 化矿渣微粉;若电耗控制在70kWh/t之内时,可生 产比表面积达500mVkg以上的活化矿渣微粉,与 普通粉磨工艺相比降低电耗40%以上。做到了利 活化矿渣微粉粒度比较小,粉磨系统配备袋式 收尘设备效果较好,利于环保达标。因为采用强力 通风方式,有利于改善磨内微粉的过粉磨现象,同 时可适当降低磨内温度,保证出磨矿渣微粉的品 质;磨内风速过高或过低,会产生磨内物料流速偏 快或偏慢,影响磨机产量和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 因此选择除尘设备要比同规格水泥磨略小一些。 用一般质量的矿渣生产出S105级的活化矿渣 微粉。 5结论 通过对球磨机内部结构进行适当的改造,粉磨 【收稿日期:2OlO一04—1 7】 (编辑:曾英) -28-SICHUAN CEMENT No.4.2O1O 与磨盘衬板磨损严重,则会影响1~4区的研磨效 果,造成4~10区大块增多,外排吐渣量大及选粉 机返料增多,磨机内循环大,料层不稳定。主电机电 流大,磨机台产低。 由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影响磨机台产的主要因 图1 辊皮某一寿命周期内磨损曲线变化 素是磨辊衬板磨损严重,形不成稳定的料层,物料 物料经下料溜子落入磨盘,在磨盘离心作 不能被有效研磨。经常出现的料层厚度显示为“1” 用下甩向边缘,在磨辊与磨盘衬板的内侧,即l~4 ITlln及主电机电流500A的情况及振动大,可能是 区,磨辊通过垂直运动挤压在磨盘上,把物料咬入 磨辊5~7区与磨盘直接碰撞引起的。 其中进行研磨。在此区域,物料料层厚,大块多,受 2翻边后的运行 力较大,大多数大块被逐步粉碎成细小的颗粒,然 为使生产正常进行,11月下旬公司组织对辊 后在磨盘旋转离 力的作用下,物料向磨盘边缘运 皮实施翻边处理,把磨损较轻的外侧换到内侧以加 动,进入4~10区,在这个区域,物料相对较薄,在 强对物料的研磨。翻边后磨况又回到了以前的状 9~10区,距磨盘回转中心距离最远,离心力最大, 况:喂料到450t/h,系统运行稳定,如表1所示。 被甩出磨盘,被自上而下的热风吹起进行烘干并带 3辊皮双面磨损后的运行 入上面的选粉机进行分选。选出不合格的粗粉落入 这样运行三四个月后,磨况又回到翻边以前 磨盘中心重新布料进行二次研磨。而在9~10区没 的状况,进磨检查,发现辊皮、磨盘衬板磨损到了惊 有被风吹起来的,大块物料则落入磨盘下面的刮板 人的程度,内外侧的磨损几乎相当。如图2所示。 腔被刮出磨机后进入吐渣斗提重新入磨。如果磨辊 检查磨盘衬板的磨损。如图3所示。 表1 辊皮磨损前后磨况参数对比 时间 台产/(t/h) 主电机电流,A 磨机压差/Pa 选粉机转速/(r/arin) 振动/(mm/s) 研磨压力/bar 料层厚度/mm 磨损前 450 3OO~35O 5500左右 95O~980 2.0以下 80左右 30 ̄60 磨损后 380~4oo 38O~40O 4800 ̄4900 lO50~ll0o 2.5以上 90 5~3O 磨 盘 内 侧 图2辊皮某一寿命周期内磨损曲线变化 图3磨盘衬板某一寿命周期内磨损曲线变化 此时磨况极差,喂料量390 ̄400t/h。料层偏厚 行,否则系统将恶化循环。 30 ̄40mm,主电机电流高:380 ̄400A。振动小: 4辊皮双面磨损后在操作上的调整 2.0mm/s以下。磨机差压5000Pa以上,磨出口温度 针对以上情况,在操作上采用以下调整: 不超过80℃。 (1)提高出磨温度至85 ̄89℃。 此时虽然振动小,但研磨效果不好,进料与出 (2)加强磨内通风,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为 料达不到动态平衡,磨内物料越积越多,主电机负 92%~95%。 荷大。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 (3)研磨压力由95~100bar增大到1lObar。 物料出不去,磨机差压高(受系统漏风影响,正常 (4)通过提高出口温度和增大研磨压力的方 情况下磨机差压随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易 式,把料层偏薄控制在l~10mm以内。 造成选粉机塌料,形成振动。这样下去只能减产运 四jIl水泥一29— 通过以上调整后,喂料量达420t/h左右,主电 2.5mm/s以下,系统运行稳定。调整前后具体参数 对比见表2。 机电流320 ̄360A,磨机差压4600 ̄4800Pa,振动 表2参数调整前后系统运行对比 时问 台产 /(t/h) 主电机电流 磨机压差 循环风机入口 /A 38O~4oO /Pa 5000以上 挡板开度 92 95 振动 研磨压力 出磨温度 料层厚度 /bar 95- ̄-loo llO /(am/rs) 2.0以下 2.O~2.5 ,℃ 8O以下 85~89 /mm 3O~40 l~10 调整前 调整后 390 ̄400 42O 32O~360 4600 ̄4800 5关于料层厚度与磨机振动的思考 料层显示为“1”nlm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辊皮 和磨盘中间部分(fill对应二者4~7区)直接接触, 碰撞引起。因为二者4~7区相对边缘来讲磨损较 轻,比较凸,易接触。但在1~4区和7~l0区,由 于二者都磨损比较大,中间钳入了物料进行研磨, 所以实际起到研磨作用的料层厚度应在1~4区 和7~l0区磨辊与磨盘形成的间隙范围内,即30  ̄60mm左右。这里看到的料层显示为“1’'mm的 情况已失去自身意义,只能作为参考值。 至于磨辊与磨盘二者直接接触问题,由于两边 钳入了物料进行研磨的缓冲作用,振动不是很大, 2.5nun/s以下,主电机电流不至于过高达500A情 况,所以笔者认为此刻磨辊与磨盘衬板的直接接 触并不能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直接碰撞,应该只 是“接触”,即所谓的“点到为止”,没有形成较大的 冲击破坏力。若二者是严格意义的接触碰撞,必然 伴随着振动大,主电机电流过高的情况,翻边前料 层显示为“1 ̄'alm时主电机电流达500A现象也从 客观上证实了这一点。 在第二次磨机工况恶化未进行操作调整前,料 层厚度显示为30 ̄60mm,这里显示的是磨辊与磨 盘5~7区的距离,而实际边缘处料层厚度已达 90~100ram。实际料层厚,研磨效果下降,主电机 电流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笔者想特别提醒一下,原则上讲辊 皮、磨盘衬板磨损到一定程度达到更换要求时要 更换,对于磨辊和磨盘直接接触碰撞这种情况是 严格禁止的。但就本系统而言,也许是石灰石含硅 镁比较高,易磨性差,磨损也比较严重、特殊,所以 在后期,即使料层很薄,显示为1~10mm,尤其是 显示为“1 ̄illm时,可以判断为本磨辊与磨盘直接 接触,但由于某种原因两侧嵌入物料进行研磨,缓 -30-SICHUAN CEMENT 冲作用比较强,故振动不是很大,而且具有研磨效 果。上面说过,磨损到更换要求一定要更换,但究 竟磨损到何种程度更换,这个问题笔者不能做一 定量结论,但就本系统而言,笔者根据从投产到现 在运行情况分析,认为此刻已经达到了需要更换 的临界状态,也就是说这种情况还能够运行下去, 但如果出现磨况恶化,振动上升,研磨效果不足, 则意味着耐磨件的使用寿命已达到极限。当然这 也是笔者的看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的重点是分析问题 的一个过程,从耐磨件磨损轨迹来分析问题,并采 取相应对策。就本系统而言,有几点共性的东西, 随着耐磨件的磨损,研磨效果下降,在没有翻边时 由于自身不稳,振动大,主电机电流大,双面磨损 后,研磨效果不足,需要加大研磨压力,加强通风, 振动会相对以前大等等。这些都是前后统一的东 西,应作为共同的经验之谈,并结合自己的思 考。 6结束语 磨盘衬板与磨辊辊皮运行一定周期后都会磨 损,磨损后会对磨机生产、研磨效果、振动等产生 较大影响。需要及时进行翻边处理并在操作参数 上进行适当调整,才能发挥磨机的最佳经济寿命。 参考文献 【l】赵伟、余红卫、贺怀选.ATOX50立磨磨辊衬板掉头操 作方.水泥,2008(9). [2】孙刚.ATOX50立磨辊套翻边运行分析.水泥,2009 (1). 【收稿日期:2010-03—25】 (编辑:郑用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