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1、2: 30(10、10、10)
3、4: 25(8.33、8.33、8.33) 5、6: 20(6.66、6.66、6.66) 7、8: 15(5、5、5)
9、10: 10(3.33、3.33、3.33) 11、12: 5(1.66、1.66、1.66) 长效VB1:25-50MG Tid
VB12:
地巴唑:10MG Tid
阿昔洛韦片: 0.8g,一日5次,共7~10日
治疗面瘫后遗症:通塞脉片,金匮肾气丸,谷维素,口服VB1,VB12
治疗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0-315mg)1/d,口服,连续7-10天。注意药逐渐停药,切不可突然停药。如果患者是儿童,多不主张采用激素, (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五)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穴。
(六)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或患侧颈星状神经节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
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计有效率约60%左右。
面神经麻痹的详细治疗: 【治疗】
面瘫的治疗原则:①去除病因;②对症治疗,改善循环消除面神经水肿;③营养神经。对急性期的面抻经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对症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容易造成面瘫后遗症。 1.急性期 起病在1~2周内。此期主要是控制炎症性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减少神经受压。常用药物为:
(1)使用皮质酮类药物以减轻面神经水肿。从起病日开始泼尼松片口服,每日3次,日剂量45-60mg,3日后逐步减量,不超过10日;也可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2)血管扩张药:菸酸片口服,100mg,每日3次;或地巴唑片口服,20-30mg,每日3次。
(3)阿司匹林片:口服,0.5-1g,每日2次。 (4)维生素B1 10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2 l 0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
(5)酌情给予板蓝根、吗啉呱、阿昔洛韦(病毒唑)等抗病毒药。
2.恢复期 起病后2周至2年。此期的治疗主要是尽快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加强肌收缩。除继续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兰他敏:2.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新斯的明片口服,60mg,每日3次。
(2)理疗:电刺激、电按摩等。
(3)针刺:地仓、翳风、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4)注意保护眼睛:如戴眼镜,无菌液体石蜡滴眼,使用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膏等。
(5)有人主张面瘫1个月后仍无恢复迹象者,应考虑施行面神经管减压术,但仅对病损位于面神经管内患者有效。 3.手术治疗
主要针对晚期面瘫。外科治疗可以分为静态治疗和动力性治疗。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治疗后静态情况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动态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动力性治疗一般分为二期,一期是将从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吻合,移植神经末端置于患侧,待6个月到1年神经从健侧长入患侧后,实施二期手术,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肉,选择的肌肉可以为股直肌、股薄肌、背阔肌等,治疗3个月到1年后静态与动态都可达到双侧表情的对称。 (1)外伤或手术后引起的神经受压水肿,应早期手术,解除骨质压迫,减轻水肿,预防变性。
(2)面瘫2~3周后不见恢复,检查证明神经已有变性,肌肉尚未萎缩,尽早行面神经减压术。
(3)神经断裂者尽早改道吻合或直接吻合,缺损多者行神经移植术。
(4)面神经移植术失败或长期面瘫引起神经完全变性,面肌萎缩者,可行筋膜悬吊术、肌肉瓣移植术,以获得部分肌肉活动,矫治颜面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