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来源:爱玩科技网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课题课型

新授课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 时

第二课设 计时教 师

√ √

难点

学习水平识记

理解

运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目标

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突破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自读感悟,然后通过个人交流,相互重补充,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点、难点设想

教学小黑板 教学图片媒体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黑板出示要求):

(1)看了猜测和想象部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找出描写柳枝生命力极强的句子,用“﹏”标出。

学生活动

(3)柳树有什么品质?

(4)课文最后一段仅仅是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 回答

按要求自学课文

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6、7)出示: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青海高原吧,看图,讲述: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株怎么的柳树?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4、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你能用书上上的词来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是、的?

 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你呢?

集体交流

补充

读句子

理解

朗读

说述

感悟哲理

齐读

为什么? 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意思 (3)、齐读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小结:这节课就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2、编题:你能根据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编一、两题来考考自己吗?比一比,看谁编得最有价值。3、教师预编(1)、把词语补充完整。小结 自编自练. 交流、评议 汇报 质疑答疑寸( )不( ) ( )死( )生 广( )无( )不 可( )( ) 艰 苦( )( ) ( )而生( )(2)、口答:①那株柳树“神奇”是因为: ②它令作者望而生畏是因为: ③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4、质疑再探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如:靠什么成就了这片绿荫?)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板书设计惊见一方景观(壮观而)粗 神奇  形状 枝干教学心得 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