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将对劳动者产生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若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但需支付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两倍工资及经济补偿,并终止劳动关系。违反法规不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签署劳动合同,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对自己有影响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的法定义务,劳资任何一方不签劳动合同将承担由此造成的法律责任。
因劳动者个人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不能签署的,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两倍的工资及经济补偿。
相关知识: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结语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对自己有严重影响。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的法定义务。如果劳动者个人原因导致无法签署劳动合同,将产生法律后果:一个月内无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应支付实际工作时间的报酬;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应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两倍工资及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请双方共同遵守法律规定,签署劳动合同以保障双方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