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的读音是:bān gù。
班固的拼音是:bān gù。 注音是:ㄅㄢㄍㄨˋ。 结构是:班(左中右结构)固(全包围结构)。 繁体是:班固。 简体是:班固。
关于班固的成语
班功行赏 固若金汤 班香宋艳 班班可考 秀出班行 班马文章 将夺固与 班师回俯 班师回朝 班荆道旧
关于班固的诗词
《班固·前烈知纯淑》 《班固·请室冤魂叫不闻》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班固》
关于班固的词语
固若金汤 班香宋艳 班马文章 根牢蒂固 一班半点 班功行赏 秀出班行 将夺固与 班师回俯 班门调斧
班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班固[bāngù]⒈(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基础解释: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含陕西咸阳县东)人。生于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享年六十一岁。班氏自汉初即为豪门世族,家学渊源;其父班彪、伯父班嗣,均以学闻于世,弟班超威震西域,妹班昭乃东汉唯一女学宗匠。如此家世家学,对班固思想有极深刻影响。
二、网络解释
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国语辞典: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余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余篇作品,传于后世。班固[bāngù]⒈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余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余篇作品,传于后世。英语BanGu(32-92),EasternHandynastyhistorian,wrotetheDynasticHistoryofWesternHan漢書|汉书德语BanGu(Eig,Pers,32-92)法语BanGu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着《汉书》,积二十余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着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余篇作品,传于后世。其他释义: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关于班固的造句
1、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始作俑者为东汉班固。
2、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3、《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并称前四史。
4、几经打听,夏班固愿意成全这件事,当做新娘。
5、除了游记,念时还大方地向钱江晚报记者展示了自己一本盖满了沿途邮戳的本子,上面还有班固的《泗水亭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