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下箸的读音

下箸的读音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下箸的读音是:xià zhù。

下箸的拼音是:xià zhù。 繁体是:下箸。 简体是:下箸。 结构是:下(独体结构)箸(上下结构)。

关于下箸的造句

1、说话间,雷瑾下箸拈起一片片得极薄的冰糖雪藕,放入口中,凉生齿颊,十分爽快,一边咀嚼,一边静听何健侃侃论政,一一阐述他的时务策论。  

2、看着正疯狂下箸的客人,脱下围裙重新点上烟的船长我笑得很是狡猾。  

3、可怜的裘老,面对盛馔,无处下箸,他本来就吃得“素而少”,至此每每菩萨一样看看而已。  

4、所以宰相“日费万钱,而无下箸处”,不算折他的“草料”,因为他命中注定的草料总量平摊到每顿饭,可以日费万钱。  

5、但在平定吴国后,他认为天下一统,基业已固,就开始贪图享受,穷奢极侈,无所不用其极,“后宫殆将万人”,“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关于下箸的诗词

《河鲀三绝·一饱欣然下箸馀》  

下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下箸xiàzhù。(1)指用筷子夹食物。下箸[xiàzhù]⒈指用筷子夹食物。英eatwithchopsticks;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下筯”。用筷子取食;吃。引《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唐李白《寻鲁城范居士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他筵不下筯,此席忘朝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仲舒长老﹞所食皆蜜也。豆腐、麪觔、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京师人家日供常膳,未识下筯食味,非取於市不属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

三、网络解释

下箸下箸,读xiàzhù,指用筷子夹食物;吃。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武帝袭王位,以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与裴秀、王沈等劝进。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食邑千八百户。网友释义:下箸,读音xiàzhù,指用筷子夹食物;吃。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武帝袭王位,以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与裴秀、王沈等劝进。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食邑千八百户。汉语大词典:亦作“下箸”。用筷子取食;吃。《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唐李白《寻鲁城范居士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仲舒长老﹞所食皆蜜也。豆腐、面觔、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京师人家日供常膳,未识下箸食味,非取于市不属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国语辞典:用筷子夹取食物。下箸[xiàzhù]⒈用筷子夹取食物。引《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辞典修订版:用筷子夹取食物。《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其他解释:执箸取食。其他释义:1.亦作'下筯'。2.用筷子取食;吃。

关于下箸的成语

箸长碗短  闻雷失箸  上不上下不下  象箸之忧  借箸代筹  超超玄箸  象箸玉杯  下马威  张良借箸  

关于下箸的词语

闻雷失箸  运筹借箸  下马威  张良借箸  战栗失箸  无下箸处  象箸之忧  箸长碗短  临食废箸  象箸玉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