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军士暂行条例》是经批准,印发的条例,自2022年3月31日起施行。”《军士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的绝对领导,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聚力强化军士队伍的专业化、稳定性,提升义务兵队伍在军事人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完善军士、义务兵的遴选补充、培养使用、教育管理、选拔晋升、待遇保障和退役安置等制度。为加强士兵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制度支撑。
新制定的《军士暂行条例》发布施行。这是建立统一的军士制度的重要基础法规,是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军士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军军士制度改革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中坚在军士。军士是人员的大头,是战斗骨干和装备操作维护骨干,是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骨干力量。作为我军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扎根一线的人才群体,军士在未来战争中地位必将越来越重要,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建设世界一流,离不开一流的军士队伍作支撑。
拓展资料:军士和士官有什么区别?
军士和士官,其实是一个意思!
军士又称士官,最早出自拉丁语“职务”;接着由于法国于15世纪将其设置为,因此军士一词才广泛流传开来,被多国引用。
军士的定义:其身份为职业军人,但在中的充当“军官辅助”的角色。而这个“军官辅助”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现行军制中规定的一种级别,指高于兵,低于尉官的军人。
同时再看士官的定义: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很明显士官也就是以前的军士,但由于我国于1988年重新实行制度并始设士官一衔,因此之后大多都开始把军士称作士官了(士兵区分为士官、军士、兵3等)。
【法律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
第三条 国家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由和地方各级共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