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法规

农村法规

来源:爱玩科技网

《农村与法规》是一部关于我国现行农村与法规的理论专著,全书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现行基本与法律制度,具有普及法律知识的功能,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实际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规、地方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实施农村与法规的意义

一、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之有能力进行更好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三、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四、系列的支农惠农,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