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翻转课堂的劣势范例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例

来源:爱玩科技网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1

【关键词】 高中教育 英语教学 应用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

第一,互动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再是单向授课的“宣讲者”,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扮演着协助学生学生的角色。而学生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另一角度看,“翻转课堂”激励学生对本节课程自主学习,鼓励师生展开积极互动,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第二,明确性。任一学科教学最忌教学思维混乱或是教学内容杂乱,“翻转课堂”将教学内容提前释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学习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理解更加明确、具体,能够有效减少课时浪费,实现课堂高效。

第三,趣味性。“翻转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等丰富形式,有效弱化了课本存在的滞后性,且以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同新鲜感,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劣

1.主要优势。首先,“翻转课堂”让更多的学生站在了平等的位置参与学习,在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更高,理解也更轻松,当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后,不仅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且更乐于探究,激发其学习潜力。其次,与传统单一性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翻转课堂”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并将其成功地引导至学习中来。同时,“翻转课堂”还允许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根据个人需求和课程安排或提前学习,或延后学习,有效避免了课余活动与课程产生冲突。此外,信息技术的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科教学资源和学习素材,使学生实现了“与世界的对话”,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辅助平台。

2.主要。“翻转课堂”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设施和教师观念两方面。现实中,并非每所学校都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力,仍有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备。例如,缺少必备的教学网络资源,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以及部分需要付费使用的网络教学资源,等等。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因未能深刻理解新课改教学新理念,不重视教学新思路的实践应用,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不全面,导致教学资源稀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相对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最大优势就是学生能够通过“Pause”和“Replay”自主掌握课程的学习进度。将这一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思路如下:

1.创设更符合学情的课前学习环境。;再通过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记录英语发音并及时纠正错误。;;笔者也会汇总群中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Studio软件的综合运用来进行制作,在帮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效构建新知识体系,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获得学习上的自信与满足,最终实现知识迁移。

2.搜集学生学习数据,建立英语学习系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故而课堂教学是真正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展开。因此,教学实践中,应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出客观评价,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还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反馈进行收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利用翻转课堂节省下来的课时,可以用于开展计算机随堂测试,或是英语原文电影播放、英美文化剧表演等,一方面可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英语学习参与度,体现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现代化和人文化。除上述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课程软件查看学生在非课堂时间的英语学习频率、学习检索等记录数据,基于此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鼓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课业压力较大,而“翻转课堂”通常需占用较多课余时间,对教师素质和学生家庭硬件有一定要求。因此,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翻转,教师应灵活地选择能引发学生兴趣、锻炼其能力的教学内容予以应用。

四、结语

现代化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转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根据具体学情,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找准最为合适的运用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使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2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105-03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英文名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中文名翻转课堂、反转课堂、颠倒课堂。这是一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翻转了“模式”: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学生在家进行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预习),到课堂上,学生提出网络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针对网络上的学习内容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2007年春天,翻转课堂从技术层面进一步跃升到了教学模式,诞生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这一教学模式后来在美国国内广泛推广,有效提高了升学率,降低了辍学率。

二、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上反转了“教”和“学”的顺序,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节约课堂的时间,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讨论与交流。从课堂形式来看,翻转课堂个性十足,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课堂的学习时间。。课内的学习运用的是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中的有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及时反馈,显性的学习效果可以直接发现,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有潜在的效果,隐性的影响巨大。

从知识内化和学习过程的角度,翻转课堂的流程变化也可以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以说明。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阶段与学生的内部活动与教学的外部事件紧密相连,每一种教学活动都有开端和结尾,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八种依次交替的阶段:

在“翻转课堂”的学习阶段中, 。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型中的顺序彻底翻转了:处于最后阶段的“反馈”反转到了课前,正常的学习阶段本来是动机、领会、习得,翻转课堂从习得阶段发生了“翻转”,学习的动机在各个阶段都有效维持,因为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用动机支配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课前就已经习得、领会了知识,也完成了作业,到课堂上是保持、回忆、概括,课堂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外部的教学时间也从指导注意部分发生了改变,教学的过程是多开端的,在开始教学之前的阶段就融入了反馈,是全方位的立体翻转。翻转课堂的流程完全具备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各个阶段,只是各个阶段的顺序进行了,因此翻转课堂里时空倒置,场景立体互换,交叉循环,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

翻转课堂具有技术和模式的双重特点,具体体现在:

1. 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翻转课堂大尺度触网,而且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如果缺少技术,就不能形成模式,如果不是运用这种模式,技术也只是屠龙之技。整个模式中,线上学习貌似没有边界,但是要为线下的教学和教学内容服务,线下的教学又要以线上学习为基础。如果没有线上的学习,翻转课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线下的教学,线上的学习就没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更不会有教学的生成性。

。翻转课堂模式的左端是研发――生产:教师的教,右端是产出――销售:学生的学。那么,翻转课堂模式的教与学只是先与后的问题,而不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因为在整个的“生产”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在创造,师生同等重要,在互动、交流,在生成,在共享。同时,又可以避免学生在上学路上或课堂上的“追、赶、跑、跳、碰”,让学生赢得八小时之外的学习自由,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快速、便捷地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生进行超越时空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具有线上、线下,“一个都不能少”的特点。

2. 教的变革与学的变革:“将翻转进行到底”。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的流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批判性的思维。

翻转课堂是建构中的翻转,是教的变革也是学的变革。。。教师的角色演变成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在建构学习的情境中,翻转课堂教学既有课堂的真实情境,又有网络情境。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建构知识,进行内化。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了团队,课堂上的答疑解惑,交流讨论,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思维,因此,是全过程的,长时间的教学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建构中翻转,也在翻转中建构,可谓“将翻转进行到底”。

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现代启示录”。翻转课堂将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无关要素都排除,是高度净化和浓缩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着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容量参照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各个年龄阶段“注意力的指向与集中”时间帧点。。

在学科课程方面,线上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时间和地点都有灵活性,学科之间的教学可以相互渗透。翻转课堂目前主要运用于数学、科学等科目的学习,但是对于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的融合有所帮助,在相同的时间段和地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科目进行学习,不分主次,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和边界。。在整合与融合中,翻转课堂可谓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现代启示录”。

四、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

电子书的出现让人们担心纸质书被取代,更担忧传统的出版业走向没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称:“超9成国人看完电子书不买纸质书”。在刚刚过去的4.23世界读书日里,大家讨论了数字化时代的阅读,翻转课堂一翻转激起千重浪,当传统课堂遇到翻转课堂,孰优孰劣?

翻转课堂并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全盘,线下的学习基本上是传统课堂,教师的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学的目标达成的外延更加广阔。所不同的是,翻转课堂的线上学习和学习的过程。相比较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是新事物。马克思说: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避免了旧事物的种种缺陷。翻转传统课堂从技术层面避免了传统课堂的缺陷,但是否“完美无缺”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首先从内部矛盾入手,翻转课堂进行内部分析,其次抓外部矛盾,将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作外部比较。

运用美国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力克的SWOT矩阵图,借鉴相关研究,对翻转课堂的优劣进行分析:

S (strengths)优势 W(weaknesses)劣势 : 内部因素

将内部因素归结为教育中的主观因素,即人为因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翻转课堂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有自主性和灵活性,教学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教师可以将直接指导和建议学习混合。

。因为作息时间没有规定,内容可以永久保存,会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习惯不良,形成惰性。。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有限度,学生视力下降与此相关,70%的视力下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O(opportunities)机会 T(threats)威胁 :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客观因素,即物质因素:教育影响。

翻转课堂中机会众多: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的是个性化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内容永久保存,可以有查阅和订正的机会,更让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结合,是过程和结果评价具有适应性。

翻转课堂的威胁也不少:韩涛认为“翻转课堂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不能忽略学生需求”,也就是说,如果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翻转无异于空中楼阁。同时,教师的技术水平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决定力量,实施翻转课堂有技术上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进行调试:考虑学生需求的差异化学习不等于盲目个性化,要在社会需求中体现个性,因此教育的普适性也不能忽略。在监控力度方面,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容易在遨游网络的过程中缺乏监控。。如果翻转课堂带来的新鲜感失去了,学生就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在学科的适用广度方面,翻转课堂的“翻转”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通过SWOT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也浮出水面:

具体运用层面,上海师大教育技术学院黎加厚教授给出了16条建议,结合翻转课堂内部分析以及与传统课堂的比较,有几条建议颇有启发:(1)时刻谨记教学对象:学生;(2)一个微课程一个知识点;(3)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5)给学生提示信息,比如颜色线标识、符号图标标记、屏幕侧边列关键词;(6)与其他教学活动配合;(7)恰当提问,提问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8)结束时有一个简单的总结(概括要点、梳理思路、重难点)等……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模式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引入了图表和模型进行介绍。不过,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走向“模式化”,目前中国有一些学校已经运用翻转课堂取得了初步实效,这是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奥苏伯尔.学习中的认识因素:认知结构同化理论[M].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一、引言

二、“翻转课堂”的兴起背景

三、“翻转课堂”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运用

“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他们节省很多的课余时间,在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的同时,完成对零碎学习时间的有效整合.对于现代的学生与课堂,学生应该有更加独到的学习见解、机敏的学习思维和深入学习探索的能力.针对以上特点,传统的“一对一”教课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发展要求,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高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只有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才能对高中数学知识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了节省学习时间,遇到不懂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系统的查阅,通过其他学者的一些专业知识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得出系统的答案,最后,通过课上教师的正确点播便能得出关于问题的真知灼见.

四、怎样让高中生在“翻D”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减少教师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练习机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今高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学习压力大,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减少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会让学生无形中增加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来讨论、探究数学问题,也可以用于新实践的探索.高中生需要的就是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的课堂模式,提前为他们高考中题目灵活的解答筑路搭桥,也是对他们应试能力的基本培养方式.

例如,在教授“基本初等函数”相关知识时,对函数的性质、实际应用等理解性较强的课程,教师不应该单纯致力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探索以及相关习题的练习,“翻转课堂”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课堂的教学中,使所有学生都能找出自己的问题的答案,不仅增强了广大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且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活动实践次数

;从“教材的教授”改变为“教材的使用”;从“教课”为重点改变为“学习”为重点;从“课堂教学”改变为“网络教育”教学.这四种教学观点真实地将学生的学习放在了主体地位上,着重强调数学课堂思考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师生们的合作精神.

(三)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自己掌握学习进度

例如,可以按照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给一等的学生安排复杂的任务;二等的学生安排机动灵活的任务;三等的学生安排容易的学习任务.从而使优秀的学生学有所长,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处于劣势的学生也能迎头赶上,改善差等生的落后局面.

五、结语

本文从“翻转课堂”的背景与应用出发,对怎样在“翻转课堂”中激发数学课堂活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制订更高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主动进行思考,寻求正确的答案,这些必将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4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翻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33-01

为了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应该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本文主要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内的翻转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秩序混乱。2、教学任务的布置没能完全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安排,导致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3、教学设计有失偏颇,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很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导致影响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与传统的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对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设计和制作成网络课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远程操作等,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时间,教师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翻转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首先,课堂翻转教学使全体学生能够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公平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能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能够有重点的听老师的讲解;另外,采用翻转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由于课堂翻转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转移到课外,这就留出了足够的课堂时间来与教师进行课程相关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将信息技术不理解的概念以及动手操作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教师,教师便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指导和引领学生。3、为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下功夫,既不能让学生感觉苦涩难懂,又不能过于简单,而是要在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和挑战欲望,使学生完成高效的自主学习。4、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让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用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巩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由于采用课堂翻转教学的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要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翻转教学应用

1、制作优质教学课件

教师在设计中学信息课程的教学课件时,应该充分熟悉和掌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难点和重点,根据教材的情境素材以及中学生受兴趣好爱影响较大的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件,应该在多媒体作品中添加适当的背景、插图,配合文字说明。

2、丰富教学形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尽可能多地组织小组竞争和小组协作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3、建立并完善教学平台

通过教师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方便地查询相关的指导作品,可以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自由进行交流,还能在该网络教学平台上作品等、例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上关于“制作PPT”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相应位置放入相应的制作指导、演示以及PPT成品等。为了使学生能够分门别类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网络教学平台设置成不同的板块,例如“资源素材”、“教学指导”、“学习体会”、“教学指导”等。

4、优化教学策略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做好信息技术作业成品,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不妥之处,并进行自主修改,或者教师作出半成品,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完成等。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思考并且完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环节。

5、其他方面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课堂的教学秩序,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态度如何,了解学生对课程丧失兴趣的原因,尽量去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屏蔽技术等,杜绝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上玩游戏等。

为了响应我国现代化教学课程改革的需求,培养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迫切需要改变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应该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应该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化的教学改革需求因地制宜设计课件。一方面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动学习,另一方面,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水平、实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需要迫切改革现行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引进翻转教学的全新模式和理念。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CAD/CAE软件课程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特色名校建设项目《翻转课堂在机械类专业CAD/CAE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4)08-0241-01

1.前言

CAD/CAE软件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非常强,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诸多研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两年国内外探讨比较多的教学模式之一。因此有必要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机械类CAD /CAE 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2.大学CAD /CAE 软件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CAD /CAE软件课程传统教学方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加上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完全掌握软件的应用,以至于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目前,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和上机实验操作两种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式模式是指教师将自己所要讲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学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展示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内容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有这么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就像是电影一样一闪即过,知识点没有突出,学生记笔记跟不上老师播放的速度,造成学生对所学科目失去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只是教师的灌输而学生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内化。

上机实验操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机房计算机进行的上机操作,通过实例将课堂知识变成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二,教学实验设备不可能随时供学生使用,在节假日期间学生不能自由地进入实验室,这在很大程度上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广泛度。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内涵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科罗拉多林肯公园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了最早的传统课堂的尝试和实践。。为了整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习者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协作学习提供服务,众多具有实践指导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也被提出来。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4.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

。在国内,马秀麟等尝试把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李凑等利用SWOT 分析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改革中拥有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都存在很多缺点,相比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具备应用翻转课堂的硬件环境条件和学生适应性条件。

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安排学习、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达到创造人性化学习方式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将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CAD/CAE软件课程教学是可行的,将会大大的改善CAD/CAE软件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才英, 赵杨. 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21): 80-81.

[2]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58-.

[3]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15).

[4]马秀麟, 赵国庆, 邬彤. 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1(79.85).

[5]李凑, 刘赣洪.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 SWOT 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3: 40.

翻转课堂的劣势范文6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00/ki.kjdkx.2015.11.046

Flipped Classroom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Design Supported by Micro Lesson

――Take "Prescrip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s as an example

AI Yubing, ZHANG Ying, FAN Luning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nd concern in the global education industry, the emergence of many success stories flipped classroom test. I flipp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physician orders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characteristics, prior to selecting classes, curricular, training, after-school expansion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applied to teach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s to prescription treatment -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ocess, for example, to complete the flipped classroom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design supported by micro lesson.

Key words micro lesson; flipped classroom; course design

0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

翻转课堂通过课前知识传授和课堂知识内化,实现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突破了以往混合学习的局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倡课堂创新,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几种代表性的翻转课堂实践模型

翻转课堂提出以来,引起了全球教育行业的重视,各地教师纷纷开始在校内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涌现出柯林顿戴尔高中、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加州河畔联合学区、重庆市聚奎中学等成功案例。翻转课堂实践中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模型。

杰姬・格斯丁构建的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环形四阶段模式。该模型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教学中主导性,容易使学生偏离课堂学习轨道,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罗伯特・陶伯特提出了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课前阶段: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准备的微课,并且完整针对性的练习;课中阶段:学生完成少量的简单测验,并通过解决部分复杂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反馈。该模型较适用于理科性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但不太适用于发散性思维的课程。

张金磊等人在罗伯特・陶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系统设计和建构主义等理论,构建出了一个包括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活动组织两个过程的翻转课堂模型,为国内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只包括课前和课中两部分,缺失课后部分。

根据医嘱处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结合已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劣势,将选择课前、课内、实训、课后拓展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本门课程教学。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中,尤其要重视翻转课堂中微课开发、课前深入学习、课堂学习活动组织等关键要素的设计。

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医嘱处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重在提升高职护理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课程。该课程中主要以智慧医疗、门急诊流程、住院流程、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等模块介绍医院信息化系统。课程将利用仿真实训室创设患者就医情景,围绕患者出入院管理,床位分配与患者类型转换,医嘱复核与执行,费用执行与查询,护理记录,护理文书书写,交管理,药品申领与分发等内容,紧贴临床应用,仿真岗位工作情景项目,强化实训技术操作,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等要求。重点加强学生对仿真护士工作站的熟练程度,能够直接熟悉医院工作流程,能熟练利用医嘱处理信息系统开展日常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减少医疗差错,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医院门急诊流程是医院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工作流程。常见的门急诊流程包括:患者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排队,就诊,划价,缴费,侯检,检查,中就诊,再划价,再缴费,取药,治疗,离院。。

本文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对课程进行重新的设计,重在利用微课的优势,实现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突破以往混合学习的局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1 课前设计

翻转课堂把传统的教师课堂知识讲授的环节放到了课前,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前深入学习是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翻转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步骤,课前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成效及最终教学效果。

(1)制作导学案。多数高职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一般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缺乏医院工作经验,对医院信息系统,以及医院真实的工作情景还不熟悉。。

。。

(2)微课开发。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课前知识传授效果,影响课堂内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微课由其性质决定,其授课时间短,不再以课为单位,而是以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单位,属于碎片化的资源。教师在设计一门课程的微课时要注意系统化设计,突出课程的结构化,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门急诊流程结合医院信息系统软件操作要点,患者到医院正常就诊的信息简化流程为挂号、接诊、收费、取药。教师根据各岗位操作流程录制微课,尤其是挂号环节,首次登入挂号系统要事先完成关账,医生排班,领取等前期工作,方可正常工作。微课制作过程,结合资源碎片化、课程结构化、整体设计系统化原则,进行组织管理。各章节内容既要体现知识点之间的性,也要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资源仓库或者知识结构树的形式对所有微课资源进行管理。

2.2 课堂学习设计

课堂活动组织是翻转课堂是否成功的核心环节。教师课前应该要对课堂活动组织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1)分组角色扮演。医院门急诊流程主要涉及到挂号收费窗口工作人员,导诊人员,医生,检验检查科室,药房等工作人员。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医院的工作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程将通过分组角色扮演,模拟医院工作流程,对门急诊信息流程流转加深认识,并且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

课程中每5个同学自由组合,模拟医院门急诊就医流程,分角色扮演,然后以同学模拟到医院门急诊就诊全过程,从进入医院挂号,直到取药离院为止。为了方便考核结果,医院信息系统中用的信息全部为真实的姓名和就诊号(学号代替),同时也能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完成。

(2)协作学习。课前通过教师的导学资源,学生已了解医院门急诊基本的流程和系统操作。课内教师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训操作的水平,让学生进行分组角色扮演。鼓励同学们根据实际就医过程中,解决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比如挂号退号,收费退药,已收费退药,已发药退药等情况。

。这些流程主要靠小组同学自己去思考门急诊流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在课堂内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在这过程学生可以与学习伙伴讨论,整理思路,为课程分组展示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为了更好地监督小组成员在组内发挥作用,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时要先说明小组成员分工情况,包括:你们确定组长了吗?你们确定如何决策了吗?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工作了吗?每个小组成员是否都按照分配好的工作完成任务,确定没有人中途退场或无所事事吗?

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除了要求所有组员都积极参与展示,还要重点考查小组对门急诊流程理解与掌握程度,实训中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门急诊流程特殊情况是否考虑完整。

这个环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且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岗位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沟通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小组在整个展示环节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4)反馈评价。教师对课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上各个学生、小组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医嘱处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评价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信息学理论,更强调学生利用医嘱信息系统处理日常工作业务的能力,突出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在课程考核中突出角色扮演中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实训设计

学校与金唐软件公司共建的仿真实训室,提供了与当前医院同步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内外开展实训操作。医嘱处理信息系统课程,多个章节内容涉及学生的实训操作,通过梳理课程,根据护士岗位工作流程设计五大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实训,能熟练利用医嘱处理信息系统开展日常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减少医疗差错。

本节课程设计中,提供了本节的门急诊项目,要求所有小组通过系统完成实训。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结合教师提供的微课,开展个性化学习,直到熟练掌握所有实训项目为止。

2.4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是翻转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不仅强调学生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或者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职业教育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节拓展环节,留给学生的任务是分组探究医院存在“三长一短”的原因?思考就诊流程哪些环节容易产生医患关系矛盾?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课后小组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讯,解决问题,形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2.5 微课资源平台

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效的微课资源平台支持。。但成功的翻转课堂案例实践表明,翻转课堂需要功能完善的微课资源平台。高效的微课资源平台需要方便教师教,方便师生互动,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同时平台需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容经常更新,支持多种设备,方便更多的用户时时、处处学习。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探索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整合多门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打造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实现能学,辅教的在线学习系统。

3 总结与展望

国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应用,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翻转课堂比起传统课堂,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全面开展翻转课堂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其效果的好坏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自学学习能力、课程内容本身都有直接的关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GH130);2014年度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6241872)

参考文献

[1]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