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
一、引言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截止到2013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收录的本科课程达14234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3862门),高职课程5843门。。。
到2012 。幕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幕课运行方式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
国家精品课程的特点是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
1、教学资源贫乏。
;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效果比较差,制作时没有切实考虑学习者实际使用的感受,不适合学习。。
。
。。。
3、交互功能不强。
。。
三、MOOC的优势
慕课,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之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单从幕课的名称来看,慕课与之前出现的在线课程大致一致。那么慕课究竟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1、平台强大统一,便于学习。
慕课的三大主流平台是“Udacity”、”Coursera”和“edX”,这三个是集教、学和互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课程共享平台。。
2、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师生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是幕课的灵魂。通过翻转课堂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快速查找到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可以暂停、后退或重复,可以将练习题答案通过电脑反馈,这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交互性,提高了学生的可参与性。
3、将课程设计成单元、模块,加入“在线讨论”,利于教学。
。幕课将课程体系划分成微学习单元,将课程设计成小而精的知识模块,提炼课程的精粹,按问题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开展教学。;。
?
1、精品课程应设计强大统一的课程平台。
。而幕课之所以成为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在于其依托强大先进的课程平台。。此外,先进的课程平台还应设置学习讨论区,建立网络学习监控,对学生网络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和控制,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2、精品课程应借鉴“微课”的方式重新进行课程设计。
。。。因此,将精品课程按知识点重新设计,将传统的一堂课划分成若干单元或模块,将大大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3、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精品课程利用率。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师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讲解者变成了答疑解惑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自主学习者,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这样既可以发挥精品课程资源的作用,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五、结语
幕课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体系》提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应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尤其是借鉴幕课优质资源的建设模式,以现代化技术为载体重新包装精品课程,完成精品课程的现代化转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目标。
[参考文献]
[3]张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创新教育,2015(10):180.
[4]陈文曦.基于微课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现代化转型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6 (10):96.
[5]
关键词:Python; MongoDB;Red5;;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431-02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Quality Courses Website Based on the Python, MongoDB and Red5
SHI De-qing
(Hunan Software Vocational Institute,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e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ilty course is the center of professional course,to exploit and establish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quality courses website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s 、techniques and methods.On the basis of the curriculum building and vod video on demand provided by the quality courses website,to bring up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s based on the Python、MongoDB and Red5,and to study and demonstrate it in terms of the server, architecture design, system function, Web development and other architectures design.
Key words: Python; MongoDB; Red5;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quality courses website; architecture design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体的优秀课程,是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
。
。
。
1 总体架构设计
精品课程资源是教学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基本要求。。
。
。
2)数据库通过Web服务器端动态脚本访问,基于数据安全性考虑,数据库服务器基于内网IP提供服务。
3)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的FreeBSD。
。
2 服务器配置
2.1
。服务器配置的基本命令如下:
#pkg_add -r javavmwrapper
#cd /usr/ports/misc/compat7x
#make
#make install
#pkg_add diablo-jdk-freebsd7.amd.1.6.0.07.02.tbz
#mv red5-0.9.1 /usr/local/red5
设置开机自动启动媒体服务,建立或修改/etc/rc.local文件,增加如下脚本,并设置可执行权限:
/usr/local/red5/red5.sh
#chmod +x /etc/rc.local
修改red5.sh文件中启动服务器的代码,在行末加&符号,以使服务在后台运行。
2.2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精品课程虽然包含课程概况、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教学与学习资源等基本要点,但各门课程的要点又有所区别,各要点下包含的子要点也不完全相同,适合于使用非关系型面向文档的MongoDB数据库。采用Ports方式安装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命令如下:
#cd /usr/ports/database/mongodb
#make
#make install
开机启动MongoDB服务器,设为主服务器,开启安全认证,在rc.local文件中增加如下脚本:
mongod --port 10000 --dbpath /usr/mongodata --logpath /usr/mongolog/mylogs
--master --auth --fork
2.3 Web服务器配置
。
Mod_python
LoadModule python_module modules/mod_python.so
SetHandler python-program
PythonHandler django.core.handlers.modpython
SetEnv DJANGO_SETTINGS_MODULE settings
PythonPath "['/usr/local/www/apache22/data']+sys.path"
PythonDebug On
SetHandler None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开机启动apache服务,在rc.local文件中增加如下脚本:
/usr/local/sbin/apachectl start
修改/boot/loader.conf文件,开启accept filter机制,增加如下脚本:
accf_http_load=”YES”
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1)系统采用B/S结构实现,全部功能均可通过公网IP访问,是一个共享型资源平台。
。
3)在线交流模块,可实现班级管理、在线答疑、作业布置和作业提交功能,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4 Web开发框架的选择
基于Python的Web开发框架有Django、Pylons、Tornado、Bottle和Quixote等,其中Django是Python语言驱动的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框架,具有良好的业务流程分离机制,易于实现快速Web开发和部署。
Django的控制器层由框架本身根据配置文件自动完成,视图层由视图和模板共同组成,模型层定义数据模型,web请求机制如图4所示。
Django框架配置文件关联规则如图5所示。
其中模板和模型配置由settings.py文件来完成,视图配置能过调用urls.py文件来完成。
5 结束语
基于网络构建共享型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是开展现代化教学的基本保证。只有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数字化资源质量,才能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
1)提高“工学结合”耦合度。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过程,充实真实项目库,提高精品课程“工学结合”耦合度,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增强课堂教学与资源平台的互动。只有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与资源平台的对接度,将资源平台切实引入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启发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显峰.MongoDB权威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35-144.
[2] 陈建勋.Web信息架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34-323.
[3] 王冉阳.基于Django和Python的Web开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56-58.
关键词:交互学习;精品课程;;远程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精品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自教育部下发《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后,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便在各类院校大规模开展起来。。
一、相关理论概述
1.交互学习
交互是一种教学方式,是网络教学中所发生的学习活动各要素间的交互,其内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人机交互
也就是学习者与网络资源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可以增强个性化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效果。
(2)人人交互
也就是学习者之间或者学习者与传授者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可以丰富对象间的交流渠道,促进协作学习、讨论学习以及探究学习。
。其中,分析阶段主要是对该精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对象进行分析;设计阶段是对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系统的结构设计;开发阶段是收集素材、编写脚本;;。
XP,ASP+VBSript,Microsoft Access,Microsoft IIS,Internet Explorer 6.0。
Dream weaver,Photoshop,Fireworks,Flash,Gold waves。
1.主界面
。;页体又分成了左右两大框架。;。
2.师生交流模块
精品课程中的师生交流模块也是交互学习理念的一个体现,是为师生提供的交流平台,方便用户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互学习。
该模块需要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后才可使用,用户角色有学生、老师与管理员;可提供发帖、浏览帖子、回复帖子等功能,管理员还可以对帖子及栏目进行管理。
3.互动实验模块
学生通过用户名与密码登录互动实验界面后,可以选择实验名称与内容进行模拟实验。。待实验步骤全部完成后,可对实验结果进行保存,并填写对应的实验报告后在线提交。教师登陆后才可以完成新建实验、实验、公布进度、批改报告、统计实验成绩等操作。
该模块的实现主要是通过Flas技术,通过场景变换设计不同的实验操作界面,可实现物品的移动、电路曲线等;并通过Action Script的XML Socket组件,实现用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实时通讯。有些较为复杂的互动实验,也可通过VRML语言实现基于声音、图像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实验空间。
。。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学录像; 精品课程; 现状; 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51-03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to teaching video recording
Diao Xiuli, Song Zhengguo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10,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video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xhibit the excellence in one of excellent course teaching video,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recording,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teaching video and make suggestions to teaching video recording by referring to i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on-line Internet access browsing features.
Key words: teaching video; excellent courses; status; streaming media
0 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1]。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规定,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需要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可见,教育部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建设非常重视。
文献表明,当前已上网的教学录像在技术质量上普遍有待提高,特别表现在动态图像、现场声音、教师板书和教师电脑屏幕等方面[2]。比如录制环境的噪音较大,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不够流畅。光线不足造成画面暗淡、不清晰[3]。本文主要针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性质及其网上浏览的特点,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建设的建议。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资料(样本)
本文的研究资料取自2007-2009年评出的本科精品课程,从中选择了200门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课程分布在25个省市的200个本科院校,涉及法学、工学、教育、管理学、经济学、理学、两课、农学、文史、信息科学、医学以及艺术等学科领域。。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教学录像的观看、分析和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参照教学录像标准对教学录像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内容分析法是先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然后将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的分析单元,并按预先制定好的分析类别和纬度系统严格地进行评判记录,最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分析法实施步骤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抽取样本、选择分析单位、建立分析类目、进行评判记录、定量处理与计算以及解释与检验等几部分[4]。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2 研究内容界定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参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结合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性质及网上浏览、学习的特点,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地研究,研究内容框架与具体研究内容界定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内容框架与内容界定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分析内容\&录像时间\&了解国家精品课程是全程录像,还是部分录像,统计调查课程的平均录像时间。\&录像环境\&录制方式\&从录像方式、声、光、信噪比等方面分析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录像环境,并分析其是否能够达到学习者学习的要求。 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3 现状分析
3到5节课教学录像(部分录像)的精品课程占92%,这与申报书中规划的全程录像还存在很大差距。从录像的内容来看, 93%的教学录像是教师讲课的实录,其他还有教师讲课大头录像、教师坐在讲台或多媒体前只念讲稿的教学录像和学生实验录像等。
3.1 录像环境
3.1.1 录制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录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演播室摄制方式(占97%),另一种是全自动录播方式(占3%)。传统演播室教学录像的录制方式与电视节目类似,其画面表现通常是在单独的窗口中显示教师上课的中、近景教学场景,录像中间穿插学生听课场景、师生互动场景及课件画面内容。全自动录播方式的教学录像一般以网页形式表现,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浏览器进行教学信息浏览。。。两种录制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使用,发挥各自优点。
3.1.2 光线充足情况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光线问题是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研究对象来看,75%的教学录像光线充足,画面清晰,视觉效果好。部分教学录像光线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为了保证大屏幕的显示效果,教室需要拉上厚重的窗帘所致。另外,还存在投影内容曝光过度的现象,其中录像曝光过度或由于后期处理使画面太亮的教学录像占总数的53%,尤其体现在投影屏幕上,课件显示很不清晰,不能很好地辅助教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1.3 有无杂音(环境安静)、语音是否清晰
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清晰、真实地还原教学过程的现场声音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在所调查的教学录像中,语音比较清晰的占87%,有少数学校的个别课程其环境噪声控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这将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于现场声音的处理,一般应采用同期录制方式,话筒选用清晰度高、灵敏度好、幅频特性好的电容式话筒;在调音台进行控制合成时,应灵活地调整现场摄制声音的平衡性、清晰性。
3.1.4 板书是否清楚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的板书是否清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在所调查教学录像中,板书清楚的不足50%,主要原因是室内光线不足或镜头没有推近,导致板书不清楚。分别统计多媒体教室和普通教室上课的情况可以发现,多媒体教室中72%的屏幕内容看不清楚,而在普通教室由于光线充足,板书基本清楚。不清楚的原因主要在于摄像技术的运用技巧不到位(录像时需要及时推镜头),由于没有使用推镜头或没及时推近而使板书不清楚的占78%。
3.2 录像质量
;景别变化合理,画面切换自然、流畅,视音频同步,才能符合学习者的观看和学习习惯,否则极容易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教学录像质量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录像质量调查情况
①录像最基本的要求是画面清晰,色彩还原真实。所调查的教学录像中画面清晰的比例占68%,还有一些录像画面压缩比例较大,色彩失真严重。对于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授课课件,往往直接利用摄像机对着大屏幕拍摄,导致画面色彩还原差,画面中课件字迹模糊,人物影像曝光不足。
②稳和准是教学录像拍摄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镜头摇晃,会导致被拍摄的人物模糊不清,影响拍摄的效果。在所调查的教学录像中镜头晃动、抖动的占43%。主要原因是推、摇镜头时起幅和落幅把握不准,从而产生晃动、抖动现象。
③教学录像要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应合理使用不同景别来表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全景用来表现教学环境,全面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中景用于表现教学部分细节,比如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师活动、学生情绪等;近景、特写多用于强化教学中某些细节,像操作、实物演示等,强调教学中的重难点。然而,在所调查的教学录像中景别变化自然合理的只占43%,其余录像不能全面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达不到学习者群体视觉和心理的要求以及学习的需要。因此,拍摄录像时在构图上应正确处理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④摄像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运动镜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讲课节奏及时切换画面,才能使拍摄画面简洁、流畅。常用的拍摄技巧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其中推镜头在课堂实录中应占较大比重,如引导观察板书,表现教师的动作表情、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实验现象等,往往要利用落幅突出教学环节,起引起学习者注意的作用。然而,在所调查的教学录像中运动镜头流畅,能够跟准、跟上的仅占46%,很多情况下镜头跟不上教师的板书或者多媒体屏幕,有时教师走出了录像画面,镜头很长时间才摇过去,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摄像人员拍摄时精神应高度集中,以便跟上、跟准教师,有条件也可采用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自动录制系统。
。。
⑥添加字幕可以深化内容突出重点,为声画表意作补充,具有丰富教学内涵,增强教学说服力等作用。如段落之间添加小标题,观看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录像的构架体系,同时也会留下清晰明了的听课思路;重点、难点处添加字幕,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并可以突出重难点。。
⑦没有知识点索引的学习资源,学生很难进行检索,在一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学录像的索引功能对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在调查的教学录像中只有2门课程提供了索引功能。
3.3
国家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强调;。。
目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能在网上打开的比例只占50%左右,而且前一天能打开,第二天却又打不开的情况也常出现。。
。。
4 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建设的建议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投入巨资的教学质量工程,要保证其正常运行,教学录像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4.1 加强思想观念,重视录像建设
文献表明,目前精品课程中有教学录像的占92.04%[6]。可见,教学录像的数量不少,但是调查发现,供学习者学习使用的高质量录像并不多。。诸多问题的存在表明,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建设中,各级相关人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为了录像而录像的现象。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应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现场教学录像为目标,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
4.2 成立录像小组,提高录像质量
要做好课堂录像的整体工作。拍摄前的准备、拍摄过程及后期制作等每个环节都要注意;。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质量,学校应建立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小组,小组人员应包括录像技术专家、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等。不同人员的分工应明确,可操作性强,教学设计人员保证教学录像符合教学需要,录像技术专家负责保证教学录像的质量,学科专家保证教学录像的教育、教学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计算机技术人员实现教学录像的网上,并维护其正常运行。尤其是录像技术专家的录像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录像画面质量的好坏,学校应聘请教学录像经验丰富、录像水平高的人员担任此工作。当然,只有不同专业和特长的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录像,实现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高校优秀资源的目标。
4.3 安排专人管理,加强录像维护
。对教学录像的管理,应从开始建设时就给予足够重视,逐步实现全程录像上网,进而实现更多优秀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DB/OL].jwc.省略/UploadFiles/2010129113036277.doc.
[2] 邓文新.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08.5:101~103
[3]
的应用[J].软件导刊,2008.9:68~69
[4] 宋正国,秀丽.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悉[J].现代教
育技术,2009.12:115~118
[5] 梁蕊,项国雄.高校精品课程支撑平台的模块建设调查与分析[J].中
国电化教育,2008.2:56~61
[6] 教高[2003]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7]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DB/OL].ahedu.省略/down2005/2005jpkc_f6.doc
[8] 李宪武.两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方式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精品课程 交互式学习模式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JG00211J60)、精品课程研究课题(4700210X0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2)10-0007-02
1.引言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于2003年由教育部启动,至今已有超过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高等教育中主要的学科和专业。。网络化的精品课程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极大便利,也充分反映出了网络平台和技术对于课程学习和推广的重要意义。
。。。。
。。
2.交互式学习模式
关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也不尽相同,不同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Moore(1986)通过描述交互的三种类型——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等来定义教学交互;Jonassen 从交互的活动性角度提出,交互意指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连接活动,或称为相互作用,使学生能够进入真正的对话、分析和回应过程之中,其过程越成功,交互的质量就越高;陈丽等提出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习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物化的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一般认为,应从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和教学系统的交互性两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是指媒体能够直接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品质,包括了媒体界面的交互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教学评价等等;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是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性。而交互式学习模式则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学习过程特点, 面对同样的知识点或者问题, 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资源类型的需求和资源的表现形式的喜好并不相同。。
有关文献统计了10门网络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模式使用情况,按其使用频数依次为①E?。可见,非实时的交互手段如E?。
(1)以使用者感知为核心,突出用户中心的体验。
根据相关研究,使用者对于网络业务和应用的主观满意度(感知程度)对于业务和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突出交互栏目的显著地位。
。。。。
(3)以实时反馈为目的,突出交互手段的交互。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现阶段许多教师都是教学科研双肩挑,除教学以外的工作非常繁重。。。
。。
(1)稳定的平台,可靠的访问。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包括3G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新型用户侧设备,其操作系统和运算能力与PC存在较大差异(如苹果公司的IPAD就不支持流行的flash)。。。
(2)清晰的架构,便捷的使用。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A. 。。
(3)突出互动性,方便师生交流。?。。。
5.结束语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 [EB/OL]. http://.cn
[3]孙启武.教师互动行为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关键词:水产食品学;精品课程;体会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和目标。精品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新时期教育规模持续增长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内核的健康形成,而教育本身则是以课程为核心的。[1]因此,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而课程建设的质量又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为导向。正是这种导向使浙江海洋学院《水产食品学》于2007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得成功,2年后又被省教育厅推荐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一、把握特色、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首先,深刻理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内涵,全面分析《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历史、现状,提炼出课程特色。综观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建设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课程雏形期(1958-1966)、初期发展期(1978-1992)、课程形成期(1993-2003)和课程成熟期(2003-)。[3]根据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情况,应凝练出贯穿于课程建设始终的三大特色,即基于《水产食品加工学》校级重点教材以及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基于难点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科研成果贯穿于理论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教学与毕业论文的科研引领的特色教学。
其次,要全面分析课程队伍、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教学成果等,对课程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定位。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即将本课程建成校级、省级还是国家级精品。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水产食品学》是海洋类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他农业及轻工院校食品专业的重要修读课程,而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经历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了几代人艰苦努力,形成了符合我国海洋水产加工产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教材在我国主要海洋类高校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先进水平。因此,本课程定位于建设成国家精品级课程。
第三,依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出科学而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要根据精品课程的指标和内涵,结合课程自我分析与总结,制定课程建设方案。方案应详尽具体,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抓住重点,力求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学术造诣高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保证,教学团队应由掌握最新教学理念,把握学科前沿,有丰富教育思想和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专家或教育大师和专业学科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4]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都应是合理的梯队。所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派骨干教师去国内外先进院校学习,并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以期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如本课程就实施了青年教师的“骨干教师培训制”、“新教师带教制”、“青年教师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制”和“教学业绩考核制”等措施,使得课程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学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团队整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三、教育与教学创新是精品课程实现质的飞跃的源泉
精品课程应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体。[5]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集中体现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而现代化特征又集中反应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中。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高等教育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以创新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既要将重点与难点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又要将教师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这样,才不仅加强科研转化教学的力度,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相比于日本及国内同类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强化了水产食品加工新技术、质量与安全知识点,构建了原料、加工、安全与实验四大知识模块的内容体系,表现出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次,知识难点有机融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设计性实验训练并延伸到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采取了“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构建了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三,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如鱼酱油组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调味酱煮海带加工)以及省新苗人才计划(如纯干刺参即食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校创新实验(如利用海带做原料制新型凉粉)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多种教学手段的联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课程重点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针对水产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典型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和交流,有效激发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如鱼片干制品,在贮运与销售过程中出现色泽有白而透明逐渐变为黄而不透明、接着表面会发粘、继之发生霉变。这种变化为什么有的鱼种易发生而有的鱼种不易发生?为什么春夏季节容易发生?理论机制如何?怎样有效控制等。(2)现场教学:充分利用舟山发达的水产加工产业和课程实习基地的优势开展现场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习印象。如,王阳光研制的在浙江兴业集团应用的超低温深冷冻结设备,通过现场教学,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设备的工作原理、生产能力、能耗情况、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制冷剂等。(3)形象教学: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水产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是却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学生往往对许多原料没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兴趣低。利用课程网络原料库介绍水产原料的形态学、生物学、原料加工特性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创新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东海光参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是表皮坚硬和泥砂较多,如何解决?主讲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课题设计思路、解决方案等引导学生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重点介绍创新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专业学生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和7项,与课程的创新教学密不可分。(5)育人教学:针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和个别学生不愿学习的问题,课程利用育人教学法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他们主动适应环境。
四、教学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又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精品课程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强调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和优势互补。[6]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好的课件、网络课程和教材等资源为广大师生所共享,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增长,是一个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举措,应该大力支持和倡导。。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水产食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次突破。一方面,便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收集最新学科的动态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课前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上习题,网上试题库进行复习和自我检测。;;(3)实验教学(基础实验、设计设计实验、综合实验);;(5)在线自测(自动题库生成);(6)课程作业(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网络考试、在线社会成人考试);(7)交互园地;(8)博客中心;(9)课程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特色、重在创新、重在改革。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精品课程的内涵、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也会不断发展。所以,精品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适应,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关立强,王翠,丁霞.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32.
[2] 伊辉勇,应晓跃.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88-190.
[3] 邓尚贵,夏松养,陈小娥,等.浙江省精品课程《水产食
品学》:http://scspx.省略/site/display.php?actionPage=treemenu/declare_info&treemenu_id=1.
[4] 秦宗会,胡武洪.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之一――师资队伍[J].中国西部科技,2008,7(20):-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