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本试卷建议用时7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郭沫若曾写下《游武夷山泛舟九曲》的诗篇来赞美武夷山的秀美风景,其中的诗句“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最为脍炙人口。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香生径”说明了花的芳香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使整个山谷弥漫着花香,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2.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3.如图是某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瓶子中,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个装有空气。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________瓶中装有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__增加。

5.“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如图所示),汽车急转弯过程中由于摩擦车胎温度急剧升高,此过程中轮胎的内能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冬天到了,天气很冷,但是有些同学穿得很单薄,经常看到这些同学在座位上抖腿,有同学戏称他们“晚来天欲雪,取暖全靠抖”。抖腿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人体的内能。

7.潜山县地江中下游平原,这里的气候适宜种植水稻。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8.暖水瓶中装有质量为1kg的水,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如果将瓶中的水倒去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J/(kg·℃),2kg的干泥土从40℃降温至20℃,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J。

10.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升高________(选填“小”或“大”)的吸热本领大,结合图像可以看出c甲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乙。

3

3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大气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能在大气中停留一段时间,下列关于该颗粒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分子 B.它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 C.它在做有规则运动 D.它是一种物质

12.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由原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13.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这是由于( ) A.水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酒精挥发了一部分 C.酒精分子做热运动 D.水和酒精分子互相吸引

14.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B.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D.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

15.如图所示,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会看到瓶内出现“白气”,下面叙述合理的是( )

A.打气时,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B.打气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 C.瓶内的“白气”是水蒸气 D.瓶塞跳起时,瓶塞机械能增大

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0℃的冰也具有内能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C.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17.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4.2×10 酒精2.4×10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33煤油2.1×10 冰2.1×10 33铜0.39×10 水银0.14×10 33沙石0.92×10 铝0.88×10 33B.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是因为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C.可以用水银制作体温计的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D.若铝块和铜块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则铜块的质量小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

18.如图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给学生们上的一节生动的实验课中的一个场景。他在水球中注入一些红色液体后,红色液体在水球中慢慢散开,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球能“粘”在铁丝圈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验,在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

(1)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_______相同。 (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8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把质量和状态相同,温度不同的甲、乙液体相互混合,当达到热平衡时,请你证明: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若比热容c甲>c乙,则它们温度变化量Δt甲<Δt乙。

22.将质量为250g温度为20℃的袋装牛奶(袋的质量不计)放入热水中,使牛奶的温度升到40℃,则牛奶在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多少?[c牛奶=2.5×10J/(kg·℃)]

3

23.如图所示是一种房间供暖的散热器。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J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的水?[c水=4.2×10J/(kg·℃)]

3

6

第十三章检测卷答案

1.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 2.温度 3.乙 做无规则运动 4.内能

5.增加 点拨:汽车急转弯过程中由于摩擦车胎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轮胎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6.做功 7.比热容 8.不变 9.3.36×10

10.小 小于 点拨: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乙的温度升高得慢,表明吸热本领大;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慢,它的比热容就大。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11.D

12.B 点拨:小乐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奶奶给小乐戴香囊,闻到了药的香味,说明药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13.A

14.B 点拨:(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在顶压和高速旋转的作用下,铜块与铝块接触处分子相互渗透,完成了焊接。故选B。

15.D

16.D 点拨: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则0℃的冰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B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故C正确;因为影响内能的因素有质量、温度和状态,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D。

17.C 点拨: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水银的比热容小,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得越大,故C正确;若铝块和铜块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由于铜的比热容小,故铜块的质量大,故D错误。故选C。

4

18.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 (每空2分)

19.(1)硝化棉 (2)硝化棉燃烧了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每空2分)

点拨:(1)本实验是研究硝化棉内能的改变,所以观察对象是硝化棉。(2)当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时,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和硝化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现象:硝化棉燃烧了。(3)本实验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0.(1)质量(1分)

(2)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的时间(2分) (3)使相同时间供给水和沙子的热量相同(2分) (4)沙子(2分)

(5)水的导热性能好(1分)

21.证明:不计热量的损失,达到热平衡时,Q吸=Q放(1分),即c甲m甲Δt甲=c乙m乙

c甲Δt乙Δt乙(1分),因甲、乙质量和状态相同,即m甲=m乙(1分),则化简可得:=(2分),

c乙Δt甲

已知比热容c甲>c乙(1分),所以Δt甲<Δt乙(1分)。

22.解:Q吸=c1.25×10J(4分)。

23.解:∵Q放=cmΔt(1分),∴m=

6

4

牛奶

mΔt(4分)=2.5×103J/(kg·℃)×250×10-3kg×(40℃-20℃)=

Q放

(2分)= cΔt4.2×10J

=125kg(5分)。 3

4.2×10J/(kg·℃)×(8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