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来源:爱玩科技网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知识性的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通过浅显、优美的文字,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的:

1、识记并正确使用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小诗。

3、通过朗读、理解,能感受到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并能激发起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在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出大自然中更为丰富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师生问好。(用语言传达思想) 2、 游戏。

一个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作动作,别的学生猜。(用动作、表情传达思想)

3、 导语:刚才不论我们所说的话还是动作、表情,它都代表了我们心里的想法,这些都是语言。其实,不仅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丰富的语言。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二、 初读小诗,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学生读诗。

2、 提问:通过读诗,你都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 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同桌为小组,用教师提示的方式学习生字。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学生自学的生字。 四、 指导朗读,学生比赛朗读。 1、导语。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把大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呢?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3、小组比赛。 4、班级比赛朗读。

五、 拓展:用各种形式表现大自然的语言。 1、

导语: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丰富的语言。 那

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发现大自然奇妙的语言呢?

(勤于思考)

2、 学生开动脑筋,想象大自然还有那些语言,教师补充板书。 3、 结合板书,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现大自然的语言。 4、 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学生补充,练习做诗。

5、 教师引导:根据我们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鼻子、耳朵)

六、 总结全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作业:

当小诗人 在一张纸上仿照课文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写出来,可以给你的诗配上图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