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PERSPECTIVE‖MARKET PERSPECTIVE‖市场透视/市场透视472020.01.DQGY 潮汐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装备要实现稳定发电,要基本形成潮汐发电产业链。并且指出,要将全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规模扩大至5万千瓦。而在这一庞大体量的背后,潮汐发电行业也将会迎来实质性的利好。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同时对海洋领域来说则意味着,海洋新能源的开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海洋新能源主要包括海洋风能、波浪能、潮汐能、还有海洋生物能等,由于这些资源丰富、清洁干净、可再生性强,与生态环境和谐,被联合国环境一、中国潮汐发电行业投资分析(一)海洋新能源行业面临发展契机2007年9月4日,国家向社会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其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并组织视为目前最理想、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之一。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海洋能源十分丰富,利用价值极高。其中,近海域波浪的蕴藏量约为1.5亿千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电器工业2020-01.indd 592019.12.26 3:20:14 PM‖市场透视行业展望/INDUSTRY OBSERVATIONMARKET PERSPECTIVE482020.01.DQGY 瓦,可开发利用量约3000万~3500万千瓦,海洋风能约有7亿千瓦左右。同时,我国又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符合国情,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二)海洋能发电迎来投资机遇海洋新能源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十三五”规划也指出,推进海洋能发电技术示范应用。结合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及地方区位优势,妥善协调海岸和海岛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因地制宜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使我国海洋能技术和产业迈向国际领先水平。完善海洋能开发利用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等四大重点区域的海洋能示范基地。加强海洋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重点支持百千瓦级波浪能、兆瓦级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小型化、模块化海洋能的能源供给系统研发,争取突破高效转换、高效储能、高可靠设计等瓶颈,形成若干个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海洋能综合利用装备产品。开展海岛(礁)海洋能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在浙江、福建等地区启动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建设,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资源奠定基础。加强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资源勘查工作。及时公布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勘查结果,引导和优化项目投资布局。(三)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潮汐能开发秩序根据《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中提到,海洋能利用区是指为开发利用海洋再生能源需要划定的海域。海洋能的开发应以潮汐发电为主,适当发展波浪、潮流和温差发电。潮汐发电以浙江、福建沿岸为主,近期重点开发建设浙江三门湾、福鼎八尺门等三个潮汐发电站;波浪发电以福建、广东、海南和山东沿岸为主;潮流发电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主;温差发电以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为主。(四)影响潮汐电站建设的因素(1)潮汐条件确定潮汐电站站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潮汐条件。潮汐能的强度与潮差有关,一般来说,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利用价值;若利用潮汐发电,理想的潮差最好大于5m。(2)地貌条件潮汐电站站址的确定还应考虑地貌条件等因素。应选择口门小、水库水域面积大,可以储备大量海水,适宜修建土建工程的地域。近海(距海岸1km以内),水深在20~30m的水域为理想海域。从现有各发电水库位置看,多在海湾、河口、湾中湾、泻湖和围塘等地貌部位,其中以湾中湾作为发电水库最为理想。(3)泥沙特性泥沙淤积是影响潮汐电站成败的关键问题。电站泥沙淤积与站址动力地貌条件密切相关。电站水库泥沙来源有海域来沙和陆域来沙两方面。①海域来沙。海域来沙既有涨潮带来的悬移质泥沙,也有波浪搬运以底层泥沙为主的推移质。库内泥沙淤积情况主要取决于海水含沙量、悬移质粒径和潮流速度。另外泥沙淤积现象还取决于库内水流通道是否畅通。水库尾端常因水流滞蓄而发生泥沙淤积,因而电站选址时应尽量让进出水口分设水库两端,从而以增水的流动而减轻水库淤积。②陆域来沙。陆域来沙对海(江)河型潮汐电站有一定威胁,该类电站应尽量选择流域植被好、来沙少的地域。法国朗斯电站就是一成功的高含沙地区的海湾型潮汐电站案例,比海(江)河型潮汐电站泥沙问题技术难度更大一点。电站处于湾中湾的高含沙型潮汐电站,其泥沙问题更为严峻。(4)地质特性潮汐电站工程区内地质构造稳定性要求较高,其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应小于6度,建筑物布置时必须要求避开断层、滑坡和岩石破碎带等不稳定体地段,库区要求必须避开严重漏水的地质构造,电站的建筑物基础应尽可能坐落于简单而坚硬岩基上,如若建筑物不得不布置在软弱地基时,其地基承载能力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当部分建筑物只能建于海底软弱土层地基上时,要求所选软弱土层应尽量单薄,且其下层应为不易压缩土层或为岩性坚硬的地基层为好。除了以上因素,工程技术也是影响潮汐电站建设的因数之一。(五)潮汐发电行业投资风险(1)经济风险分析潮汐发电资源成本低,但是开发成本高,发电成本高于传统能源。潮汐发电只有靠补贴获得盈利,而补贴的不稳定性,支持补贴的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存在,潮汐发电在经济上不具备竞争力。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主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电器工业2020-01.indd 602019.12.26 3:20:14 PMMARKET PERSPECTIVE‖市场透视/要的经济风险在于发电量不能保证,补贴不能按时到位,的补贴缺乏稳定性。(2)风险潮汐发电第一位的特性是补贴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经济性差,发电上网价格不具有竞争力,需要巨额补贴。为了促进潮汐新能源发展,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与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有几十项,这些的出台,是潮汐发电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降低潮汐的风险。补贴成为潮汐发电发展的关键,补贴是否科学、合理和稳定直接决定了潮汐发电能否可持续发展。并且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补贴,补贴资金是否能落实到位,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3)管理风险由于管理方法,管理能力,责任心等原因导致的组织安排,人力资源,协调沟通等造成的风险。潮汐发电开发规划不科学、盲目投资、项目论证不充分、电源布局不合理等组织管理问题带来一定风险。二、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前景预测(一)中国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中国的潮汐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潮汐发电可以成为中国最具经济价值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存在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等问题。在采购的高可操作性、性平台下,不仅可以通过性措施引导采购的国内外供应商积极参与中国潮汐能发电项目的投资,解决大力发展潮汐能发电所需的资金问题,而且可以利用补偿交易措施几乎以零代价解决中国发展潮汐能发电事业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二)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前景广阔近年来,能源开发领域的创新步伐逐步加快,我国产业发展环境基本向好,潮汐发电前景可观。据三胜咨询研究员刘明杰分析,我国潮汐能源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因此对于产业投资者来说,还需要从这些地方入手,来进行市场布局。如今,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在能源开发领域的创新步伐逐步加快。不过总体来看,人们对于海洋能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于潮汐发电的开发力度明显不足。如今,潮汐发电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其发电效果已经从原来的“能发电”逐渐转变为如今的“稳定发电”,这对于下一步大规模开展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国海洋局发布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重点指出了将波浪能、温差能、潮流能、潮汐能等用于发电的计划,并且要以提高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技术成熟度为主线,来推动潮汐能等的工程化应用。该规划已经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装备要实现稳定发电,要基本形成潮汐发电产业链。并且指出,要将全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规模扩大至5万千瓦。而在这一庞大体量的背后,潮汐发电行业也将会迎来实质性的利好。(三)2019~2024年中国潮汐发电装机容量预测2016年我国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有1.03万多千瓦,2017年我国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有1.2万多千瓦,2018年我国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有1.5万多千瓦,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潮汐能发电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保守估计:2019年中国潮汐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约2.1万千瓦,到2024年中国电潮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6万千瓦。 器2020.01.DQGY 49(内容来自三胜咨询《2019-2024年中国潮汐能发电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图 2019~2024年中国潮汐发电装机容量预测(数据来源:三胜咨询)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电器工业2020-01.indd 612019.12.26 3:20:1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