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汉子。(4分)
① jùn ( )工 ( )马 严( ) ( )俏 ② xiáng ( )细 吉( ) 翱( ) 投( )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①再接再( ) ②能言善( ) ③海( )百川 ④( )规蹈矩
⑤滥( )充数 ⑥斗志( )扬 ⑦南辕北( ) ⑧盛气( )人
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4分) ① 默写一句含“月”的诗句:
, 。 ②古诗中有许多表明爱国志向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一句:
, 。 4.下面故事成人物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4分)
①过五关,斩六将—— ②钟楼驼侠卡西莫多—— ③刘姥姥进大观园—— ④逼上梁山—— 5. 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3分) ①上学期我们班汪洋同学提高了学习态度。 ②春天来了,冰雪缓缓地慢慢地融化了。 ③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2分)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验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环生态平衡。
A.安全性能好 B.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量量消耗低
7. 撰写对联应注意上下联文意贯通、句法相称,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请利用下列文字,做成一副对联,应选( )(2分)
甲:生意兴隆通四海 乙:山青水绿春长在 丙:人寿年丰富无边 丁:百福年增世业长
A.甲[上],乙[下] B.丁[上],甲[下] C.乙[上],丙[下] D.丙[上],丁[下]
8.把下列句了排成一句通顺的话,把序号写在下面(2分)
( )洞中有一条水沟,我踩着落出水面的石头过了水沟,沿着石阶而上。 ( )顺着假山走下去,发现旁边有一个暗洞,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进去。 ( )一转眼,眼前豁然开朗,又是一番景色。 (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呀! ( )光线越来越暗,里面一团黑,但我续坚持走下去。 9.用三个不同关系的关联词,使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语。(3分) 我们下一番苦功,我们能学好语文。
①
② ③ 10.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2分)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线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 二、现代文读(20分)
(一)富兰克林故事两则(10分)
①在海轮上
一艘轮船在大西洋上颠簸前进,旅客都进舱休息了。独有一位旅客总是不知疲倦地在甲板上忙来忙去,一会儿远眺,一会儿俯瞰,一会儿递凝神思索,一会儿又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什么.
有个水手走过来说:“富兰克林先生,您在欣赏海景吗?”“欣赏海景?不。”富兰克林随后又解释说,“也算是欣赏海景吧。”
“怎么也算呢?”水手奇怪了。 “啊,我是在思索海湾暖流对陆地气候的影响。”富兰克林把手搭在水手的肩上说,“你能协助我测量一下海流的速度和温度吗?” “愿意效劳。”水手高兴地答应了.
水手协助富兰克林工作时,他不理解富兰克林为什么在应该休息的时间里也要干些事情。富兰克林说:“时间不可空过。”他转过水手说:“你热爱生命吗?”当水手点了头时,他又继续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啊!” 水手恍然大悟,说:“所以您在休息的时间也要抓紧研究了”
“哈哈哈。”富兰克林愉快地笑了。 ②“电,捕捉到了!“
雷电会。可是,世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不但不怕被雷电打死,而且要把雷电抓住。
这个人,就是美国的富兰克林。 1752年7月的一天,在美国波士顿,阴霾密布,眼看就要下雨。就在这个时候,富兰克林在野外放风筝。 他的风筝很特别,用杉树枝做骨架,用薄丝手帕当纸,扎成菱形的样子。风筝的顶端安了一根尖尖的铁针。放风筝的麻绳的末端拴着一把铁钥匙。当风筝飞上高空不久。下起雨来了,随着大雨,电闪雷鸣,大自然以怒了。富兰克林对于全身被淋湿毫不在意,对于可能被雷击也不畏惧。他全神贯注于他的手。当头顶上闪电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手麻觫(sù)觫的。他意识到这是天空的电流通过湿麻绳和铁钥匙传到他的手。他高兴地大叫:“电,捕捉到了,天电捕捉到了!”他马上把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结果莱顿瓶蓄了大量的电,这种电同样可以点燃酒精,可以做“摩擦起电”的电所做的一切实验。
富兰克林用勇敢的行动,缜密的方法,揭穿了有关雷电的古老神话,为电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使唯物史观在电学领域获得了重大的胜利。\"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故事的内容。(4分)
12.用直线画出第二个放事中的表达作者看法的子。(2分
13.请根据以上两别故事说说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4分)
(二)鞋(10分)
14.请根据对小小说的的理解,发挥合理的想象,给小说《群》续写一个不少于100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10分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见那个高大的身影。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天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边对小鞋匠说:“一个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外加一个月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军人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鲁人执竿(10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古代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②老父:古代种年老的人。③俄:一会儿。④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⑤遂:于是,就。 15.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执长竿入城门( ) ②初竖执之( ) ..③但见事多矣( ) ④遂依而截之( ) ..16.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7,老父在劝执长竿者“以锯中截而入”时,为什么要说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2分)
18.这个故事粉刺哪一类人?(2分)
四.作文。(40分
19.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开朗活泼,沉默寡言,大胆泼辣,谨小胜微,豁达豪放,多秋善感……你属于哪一类人呢?请以《 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作文;②抓住自己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写;③不少于500字。
(参)
1.① 竣 骏 峻 俊② 详 祥 翔 降2.①厉 ②辩 ③纳 ④循 ⑤竽 ⑥昂 ⑦辙 ⑧凌 3.略 4.①《三国演义》 ②《巴黎圣母院》 ③《红楼梦》 ④《水浒传》 5.①把“提高”改为“端正” ②去掉“缓缓地”或“慢慢地”③在“看”或“受到”前加上“我” 6.B 7.C 8. 2 1 4 5 3 9.①只要我们下一番苦功,我们就能学好语文。②因为我们下一番苦功,所以我们能学好语文。③如果我们下一番苦功,我们就能学好语文。(用其他关联词,意思对也可) 10.酒瓶里没酒,能倒出酒来,才算有能耐!(大意思对即可)
二(一)、11.①富兰克林在海轮上抓紧时间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海湾暖流对陆地气候的影响。②富兰克林在雷雨中勇敢取电。(意思对即可) 12.富兰克林用勇敢的行动,缜密的方法,揭穿了有关雷电的古老神话,为电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使唯物史观在电学领域获得了重大的胜利。13.热爱生命,勤奋工作,勇敢,为科学而勇于献身。(答出两点即可) (二)14.略
三、15.①握,持 ②开始 ③只是 ④依从 16.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17.显示他见多识广,有经验。18.讽刺了那些缺乏主见,不会变通,只会盲目听信他人的人。(那些自以为是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答一点对即可) 四、19.略
2020年民办初中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运用:(5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iān p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Hán hū jiān ruì kǒng bù mó guǐ shū jí( ) ( ) ( ) ( ) (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8分)
镌.刻( 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 biān piān) 阻挠.( náo ráo)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瘦削.( xiāo xuē)3.给带点的字注音:(3分)
上校.( )到校.( )场找人校.( )对材料。 4.数笔画,并填空。(3分)
“鼎”字共( )画,第6画是( )。“鼎”在古代是指(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繁花嫩叶 秉烛夜游 C.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春意盎然 6.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3分) A.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7.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安:①怀着 ②平安 ③安装
A.党的富民使小山村户户都安.上了有线电视。( ) B.经医生全力抢救,英雄已转危为安.了。 ( ) C.习德一这样一说,不知他安.
的什么心。 ( ) 。 8.根据意思,写出带“手”的成语。(4分)
(1)形容高兴——( ) (2)形容聪明——( ) (3)形容冷漠——( ) (4)重归于好——( ) 9.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8分)
(1)黑发不知勤学早,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天生我材必有用, 。 (4)兼听则明, 。 (5)落霞与孤鹜齐飞, 。 10.填空。(20分)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 ),反而从他的胯下( )了。 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与( )。(12分) (2)“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 》中的( ),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3)(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4)网上搜索资料最好用( )网站。
(5)四大文明古国( )、( )、( )、( )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展,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以至于斯也: ②从而谢焉: ..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3分) 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3分)
答:
(二)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倉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2分)
2、用“ ”划出排比句。读一读,你体会到 。(2+2分) 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① ;② ;③ 。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这句话表现了 、 的精神。(2分) (2)选词填空。(4分)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 )的计划 ( )的观察 ( )的勘测
5、用“ ”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2分)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 (3分)
(三)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弄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认为我遇到危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份)
掩盖( ) 惊奇(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 )
A.意思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话语突然停止
3.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1分)
4.“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什么?(2分) 5.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2分)(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6,本文的写作顺序是(2分)( )
A.先总后分 B.总分总 C.先分后总 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2分)( ) A.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 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 C.做人要诚信实在,不要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做
8.小猫的性格特点是 (2分)
(语文答案)
一、积累运用
1.偏僻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含糊 尖锐 恐怖 慶鬼 书籍
2.镌刻(juān)抚摩(mó)扁舟( piān)阻绕(náo) 塑料(sù)挫折(cuò)归宿(sù)瘦削(xuē) 3.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1ào)对材料。 4.12竖折折 烹煮用的器物 5.(C) 6.(B)
7.A③安装 B②平安 C①怀着
8.(1)手舞足蹈(2)心灵手巧(3)袖手旁观(4)握手言和 9.(1)白首方梅读书退(2)非宁静无以至远
(3)千金散尽还复来(4)偏信则暗(5)秋水共长天一色 10.(1)(深蓝)(金黄)(碧绿)(刺去)(一担)(逃走) 《少年国土》(鲁迅)(颜色的)(动作)(机智)与(勇取) (2)《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词》
(3)科技 (4)百度 (5)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 二、阅读理解
(一)1.①斯:这样 ②谢:道歉 2.有志者不食来之食3.略。 (二)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测线路。
2.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测,进行周密计算,体会到了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3.①碰到的困难:②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的;③为什么要这样做 4、(1)一丝不荷、高度负责
(2)(精密)的仪器 (周密)的计划 (周密)的观察 (精密)的勘测 5.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轩、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6、为中国工程师争一口气,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沉重的回击。
1.掩饰 惊异 2.C 3.文过饰非或“饰非文过”4.跳进泥垃里,混身满污
泥 5.A 6.A 7.C 8自欺欺人 文过饰非
2020年民办初中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2分一题,共20分)
1、下面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嘹亮 辽周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迥然不同 B、慰藉 筋脉 磅礴 妥帖 自相矛盾 C、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急待 D、屋檐 屹立 炊烟 申诉 腰缠万贯 3、下列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篮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阳光 B、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前仆后继 前倨后卑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B、冰冷水热水水蒸汽开水
C、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对划线成语在句子中的含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B、这件事追查了半年,仍没有结果,只得不了了之。(不了了之:事情没有处理完就放在一边不管,就算了结。)
C、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察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迎刃而解:用刀刃就能解决。)
D、每一个舞姿都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适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华社上海2001年1月27日电:近日,首位华人教授杨福家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
B、委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干警及家属表示祟高的敬意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C、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南京一一西安铁路建设沿线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堰墩发现了西周中晚期的村落遺址。
D、科技大学教授郑平博士日前获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1AA)2003年度物理奖,以表彰他在辐射热气动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8、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移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安全性能好 B、环境污染小 C、运行速度快 D、经济效益好 E、能量消耗低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她自豪地说:“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可美!”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士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与缝制技术》培训班。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10、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环抱里,( )前仆后地从天空头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春雷召唤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者 D、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者 11、读句子,写出汉字或拼音。(6分)
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 )未尽,便踏着ma( )色,沿着小jìng( )散步。在一片静mì( )中,我yǐn yuē( )听见哗一一哗——的声音,pō( )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从中传来。 12、选字填空。(4分)
(即 既) 然 使 席 成事实 (竟 竞) 技 然 争 究 13、填上合适的成语或诗句:(10分)
(1)我们在描写人们爱科学的时候,经常要用这样的成语:见微知著、契而不舍。你还能写出两个与科学精神有关的成语吗? 、 。 (2)有些带有动物的成语也特别有趣,如:鹤立鸡群、风毛麟角。你还能写出两个来吗? 、 。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
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样“ , ”的浩然正气;生命是龚自珍“ , 的奉献精神。 1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那个满脸汗水的男孩迅速扶起了在他后面摔倒的同伴。(缩写句子)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改为反问句) (3)、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改为不用冒号、引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4)、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无……不……,”改写,意思不变。 15、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①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②因为是否大量阅读的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修改:(1)
(2) 16、仿照例句再写两句,尽量做到句式整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坡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雨,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二、阅读部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文言文阅读
黔之驴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蔽林间窥之 (2)以为且噬己也 .(3)稍出近之 (4)驴不胜怒,蹄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3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
4、这则高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地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
(二)阅读《读永恒的书》一文,回答1——6题。
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会却是不必读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精种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 )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 )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 )
( )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体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了他的个性,正像罗受·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④赞尔巴哈说:书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独特( ) 永恒( ) 品级( ) 不计其数(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中。(2分) 即使 而在于 并且 倒不在于 3、在文中,“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2分)
4、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解“书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2分) 5、结合全文看,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2分)
6、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3分)
(三)阅读散文:挪树,完成下列练习 (三)阅读散文:挪树,完成下列练习。
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 日薄西山)了。
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采 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小 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⑶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⑷“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⑺他铲开了!刨开了!
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9)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10)“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12)“不砍断怎么挪呀!”
(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15)“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 (16)“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 (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
(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31) 腊梅新生了!
(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
(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2分)
2、文中第(8)段有四个错别字,它们是:A B C D 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 B C D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 (1分)
4、词句“零落成泥碳作尘”出自《 》,作者是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风骨;和了一首词,用“ ”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谦逊的态度。(4分)
5、“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联系上下文,“千金”在文中指 。(1分)
6、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的作用。(2分)
一铲,两铲,三铲……( )
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 7、写出第(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的意思(2分)
8、这篇散文通过描写 ,赞美了 (4分)
(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2、D 3、C 4、B 5、C 6、C 7、C 8、B 9、D 10、B 11、xìng 暮 径 谧 隐约 颇 12、既 即 即 即 竞 竟 竞 究 13、(1)实事求是 包根问底……” (2)略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14、(1)男孩扶起同伴。(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怎么会这样湿呢?(3)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问我这几天能不能照顾好自己。(4)这次比赛的结要,同学们无不满意。15、①处去掉“使”。②处去掉“是否”。16、凉爽而惬意,为落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二、阅读部分 (一)黔之驴
1、(1)偷看(2)将要(3)渐渐(4)用蹄子踢2、(1)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是神奇的东西。(2)老虎于是高兴起来,盘算着这件事想:“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3略。4、略 (二)《读永恒的书一文》
1、特别 永远 等级 不可计数 2、倒不在于 而在于 即使 并且 3、①它是干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②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4,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5、(1)读书要读永恒的书(2)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6、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三)挪树
1、奄奄一息、风姿、瘦弱、丰满
2、A漫、B产、C轮、D峥峥;A蔓、B铲、C抢、D铮铮, 3、人挪活,树据死
4、出自的《ト算子 咏梅》,作者陆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5、那株奄奄一息的腊梅 6、列举的省略、语意未尽
7、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
8、通过描写一株奄奄一息的腊梅,在移栽时被砍断了主根,却存活了下来,赞美了腊梅顽强的生命力。
2020年民办初中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运用:(65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shēn qū qín miǎn méng lóng mí lù zhān yǎng ( ) ( ) ( ) ( ) ( ) mì fēng dǎo gào piě zuǐ dòng jiāng dǎ jiǎo ( )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分)
a.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b.多数铺(pū pù)户在正( zhēng zhèng)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 ..C.这是用花生、果子等干果与蜜线携和( hé huo)成的。 .
d.北京虽然是城市,可它也跟农村一齐(qí qǐ)过年,而且过得分( fēn fèn)..外热闹。
e.胶水不粘( nián zhān)了,书页粘( zhān nián)不紧。 ..
3.请将“施、挠、铲、艰、毅、劣、惹、寝、挚”按音序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4.成语大比拼(6分)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 )然泪下 ( ) 然若揭 ( )然悔悟 ( )然若失 5.填写首尾的成语(6分)
精()()精神()()神痛()()痛 贼()()贼举()()举防()()防 6.选择(3分)
(1)下面四组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 A、波澜状阔 盛气临人 防灾错施 和蔼可亲 B、瞻仰 电钮 一丝不苟 栩栩如生 C、抱偿 慰籍 会集 折除 D、馋猫 停泊 出版 名誊
(2)“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7.课内填空(20分)
①《两小儿辩日》选自《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普于 ,敢于,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 的态度。
②《匆匆》的作者是 他的作品还有《 》、《 》。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和 。
③《 》是于1994年9月8日在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 文。
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 的文章,文章以“ ”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 ,而在于心灵和 。
⑤燕子去了,有 ;杨柳枯了,有再 ;桃花谢了,有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一一是有人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8.课外我填空(18分)
①“一个是间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刷。其中“间苑仙能”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②我国最早的文字叫 。 ③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是:
④《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⑤《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 ⑥“ ,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 , , 。”告诉我们时间不
会倒流,我们要珍情时间;“ ”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9.请给以下的作家作品正确连线(2分) 鲁迅 《尘埃落定》 冰心 《骆驼样子》 老舍 《繁星·春水》 阿来 《朝花夕拾》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不复鼓。 1.根据原文填空。(4分)
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A、赞叹 B、擅长、善于
“善鼓琴”中的“善”是( )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 )之义。 3.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俩是知音?用“ ”画出。(2分) 4.《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分)
5.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4分)
(二)
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什么?”我瞪着眼睛问父亲。“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小手,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的后面,走出屋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
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的目光瞅了瞅父亲。“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biàn pián)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哪惯有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居然( ) 温柔( ) 平静( ) 2.从文中找出下列句子的照应句。(2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 、 这两个词写出了李大钊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分) 4.找出两个描写父亲神态的词 和 。 这个词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沉着,镇定。(3分)
5.给这个片断加上一个小标题是 (2分) 6.找出“我”十分惊慌害怕的句子。(2分)
7.“剧烈”写出了“我” 的心情;“恐饰”写出了我 的神态。(2分)
8. 哪句话能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2分) 9.这一片断写出了李大钊具有忠于的精神和对敌人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主要是通过人物的 、 、 描写来体现的。(3分)
(语文答案)
一、积累运用
1.身躯 勤勉 朦胧 麋鹿 瞻仰 眯缝 祷告 撇嘴 冻僵 打搅 2. a. jiàn √ b. pù√ zhēng √ c.huo√ d. qí√ fèn √ e. nián √ zhān √
3. 铲、艰、劣、挠、寝、惹、施、毅、挚
4.(抑)扬顿(挫) (德)高(望)重 (寝)不(安)席 张(冠)李(戴) (滑)然泪下 (昭)然若损 (翻)然悔悟 (怅)然若失
5.精益求精 神乎其神 痛定思痛 贼喊捉贼 举不胜举 防不胜防 6. (1) (c) (b) (2) (c)
7.①《列子·汤间》,观察,提问,实事求是 ②朱自清,《绿》、《背影》。无奈和惋惜 ③《为人民服务》议论文
④居里夫人 “美丽” 容貌 人格
⑤(再来的时候) (青的时候):(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输了他们罢)
8①.林黛玉 贾宝玉 ②甲骨文 ③金庸 ④鲁智深 ⑤曹操、刘备 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生待明日,万事蹉跎
9.鲁迅 朝花少拾 冰心 繁星·春水 老舍 骆驼祥子 阿来 尘埃落定 二、阅读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世再无知音,破琴绝弦 2. (B) (A)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知己”,“高山流水”
5.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 无名氏《别诗》其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體。《庄子》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感逝寄远》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1.居然(果然) 温柔(粗暴) 平静(剧烈)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纷乱、剧烈
4.不慌不忙 严峻 不慌不忙 5.被捕时
6.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的目光瞅了瞅父亲。 7.紧张 害怕
8.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9.动作、神态、语言
2020年民办初中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语文)
一、拼音字词(30%)
1.请你把下面的诗句很工整地抄写下来,并完成填空。(4分) 千感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上面的诗句中,声母是翘舌音的字是 ;14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三个的是 ;诗句中有四个多音字,除“还”和“任”外还有 和 。
2.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xié ( )阳 威( ) 要( ) ( )助 xiè 机( ) 倾( ) ( )漏 不( )一顾 3.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6分)
①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瞬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干露。( ) ②在清香的碧箩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
③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似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型史上决无仅有。( ) 4.学了《学弈》,我想到了下面的成语或四字词语。(3分)
(1)学习很专心: 、 、 (2)学习不专心: 、 、 5.据意思在( )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6分)
文章篇幅长( ) 规模气势大( ) 草木长得好
( )光明而正大( ) 行动不正当( ) 说话不流利( )
6.请在括号中填入表示人“死”的词语。(不能重复使用)(3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年至高龄而安然( ),有的未及成年而違然( );有的因公务而( ),有的为年取私利而( );有的( )在沙场,还有的为正义事业面对敌人的口而英勇( )。死则死矣,但有“流芳”、“遗臭”之分也。
7.在小学课文中我们学过许多成语故事。请你指出下面成语的主角。(3分) 不耻下问 ( ) 水滴石穿( ) 煮豆燃其( ) 画龙点睛( ) 闻鸡起舞( ) 胸有成竹( )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分)
父性,则表现为大自然的威严,大自然的金刚怒目,乃至对生灵的毁灭性打击。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 )、( )乃至( )大自然。 A、掠夺 享受 索取 B、索取 享受 掠夺 C、掠夺 索取 享受 D、享受 索取 掠夺 二、句子练习
1.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们送去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改直接语言)
(2)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改排比句)
(3)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陈述句) (4)太阳照着大地,花儿开了。(用上喜欢的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些) 2.回顾经典名句。(6分)
(1)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划线句子它的前一句是 。
(2)我们用诗句“ , ”来赞扬老师的品德,用诗句“ ”来歌颂医生的医德。
(3)读着《两小儿日》我想起了孔子的名言:“ , , 。”
(4)“丽”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
句 。 。 3.仿写句子。(4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过去的日子如 , 。 过去的日子如 , 。 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三、阅读理解(349)
(一)读《响遏行云》,完成练习。(6%)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成语“响過行云”中“遏”的意思是: (1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2分) ①薛潭学讴于秦青 .②秦青弗止,钱于郊衢 .
3.“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一句中,“反”通“ ”意思是。(1分)
4.人物评价。读了此文,我认为薛潭是一个 的人。秦青是一位 的老师。(2分) (二)读《守株待兔》完成练习。(4%)
宋人有耕者①,田中有株,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因③释④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根据原文,解释下面的词。(2分)
①者: ②走: ③因: ④释: 2.理解文意,填空。(2分)
宋国人耻笑那个种田人是因为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三)读《匆匆》片段,完成练习(9%)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横线上填上词,使构成一个词组。(2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2.用“ ”画出一句拟人句。(1分)
3.这段话写出了时光消失时的 特点。面对时光的匆匆流过“我”是那样 。(2分)
4.选文最后两句话作者连用了两个“叹息”,他叹息什么?(1分)
5.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1分)
6.仿照划线的句子写一段话(用三个以上并列分句)。(2分)
于是—— (四)读《童年的馒头》完成练习(15%)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萎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A)生活穷得像被水冲刷过一样。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看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B)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下肚去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 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 平娃娘 平娃娘 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 你看我家的二丫 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不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 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的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L.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2.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的意思。(1分)
“万害”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十分凶猛:②)严厉,严格:③剧烈,严重。短文中的“厉害”应选择第 解释。 3.解释词语意思。(2分)
苦涩: 故伎重演:
4.给文中画线部分选择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一尘不染 一贫如洗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A)处: (B)处: 5.读短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3分)
(1)“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慢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我”心中可能是这样想的: 。 (2)“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姝妹的目光。”那是因为: 。
(3)“妹妹大口大口唆着慢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那是因为 。
6.读用“ ”画出的语句,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为什么?(2分) 。 7.“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重年结束了。”对这句话怎样理解的?(1分)
。 8.读了这篇短文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2分)
。
(语文答案)
一、拼音字词
1、任、尔、磨、劲:2、斜、胁、挟、协:械、泻、泄、屑
3、①曝——燥、棉——绵;②箩一一螺、嵋一一媚;③维——惟、似一一拟、决一一绝
4、(1)全神黄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等
(2)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心猿意马、敷衍了事、心不在焉等等 5、洋洋洒洒、浩浩荡荡、郁郁葱葱、堂堂正正、鬼鬼祟祟、结结巴巴 6、去世、夭折、殉职、毙命、捐躯(战死)、牺牲 7、孔子、张乖崖、曹丕和曹植、张僧繇、祖逖、文同 8、D 二、句子练习
1、(1)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去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2)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留给善于思考的人,留给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3)我们播下的种子没有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4)略 2、(1)有心栽花花不开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杏林春满(妙手回春最满神,悬壶济世白衣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略 4、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 三、阅读理解
1、阻止;2、①向;②在;3、返;回;4、知错能改。“视徒如子”宽容大度、仁爱和善,唱歌技艺高超
(二)1、①…的人②跑,逃跑③于是,就④放,放下
2、想不劳而获,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三)1、来去匆匆、行色匆匆、脚步匆匆、过客匆匆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地从我身上時过,从我球边飞去了。 3、转瞬即逝、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无可奈何、惋惜; 4、作者叹息自己没有珍情时间 6、略
(四)1,,:“,?,,,!” 2、③
3、形容味道又苦又涩,文中内心痛苦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一次 4、一贫如洗;狼吞虎咽
5、(1)“我”当时心中可能是这样想的:明天我一定要把学校发的慢头给娘和妹妹带回来。
(2)因为我把原本要给妹妹的慢头吃了,没有履行自己对家人的承诺。 (3)因为愧疚。
6,娘是一个普良,大度,细心,善解人意的人。
7,经过这件事以后,我真的长大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牵挂家人。 8、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