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浆,用心远航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我们班的她,是一位智力障碍的女孩,伴随着情绪行为的障碍。上课时,经常在自己的位置上乱扭动,弄出声音干扰上课,无视上课秩序,有时会使得无法正常上课。她还对新事物都很好奇,到处摸摸,这也导致她没有上下课概念。记得,去年刚接触她时,上课经常拉着桌子和凳子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在课堂上乱走动,会把你的刚写好的板书,在你不经意间给擦掉,你阻止她就会嚎嚎大哭,有时候会哭一节课。在正上课时会突然说一句“谁谁,我不是耕地的牛。”弄的课堂上哄堂大笑,越笑,她越起劲。我和刘老师都觉得首先解决她在课上行为的问题,否则会增加班上的困扰。 一、原因分析:
1、与家长沟通,了解到父母对其疼爱有加,采取教育方法多为顺从、溺爱。
2、大喊大叫大哭这种行为会使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她身上,想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更多关注。 二、解决措施: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前提。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学习氛围。
1、及时沟通。在她想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会及时与她沟通,问她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让她自己想象后说出如果我要采取一
些行动,后果将是怎么样的。如果她不这样做,我又会怎样。让她选择她认为最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后,再做出后面的举动。当她选择正确的行为时,我会及时加以表扬。通过这样稳定情绪,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2、座位的安排。她的座位在教师的视线有效控制内,一边你与她进行有效视线交流和教师对之进行视线的观察。
3、利用正强化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及时发现她的一些优点,或者在哪方面表现好,及时在全班面前加以肯定,并在数学书上盖上值得表扬的章,积够五个可以给予物质奖励(一颗糖果或饼干),让她先对课堂感兴趣。例如:当她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能持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时,及时表示肯定。在多次正强化的作用下,她在不断地被肯定和表扬中,体会到好的行为给她带来快乐,并持续下去。
4、“冷处理”,奖罚分明。就像对待父母对待胡搅蛮缠的孩子一样,当她大喊大叫大哭的时候,当讲不通道理是,首先可以先让她离开班级一会,交代给班主任或办公室其他老师先看管一会,让她保持冷静,做到不哭、不喊。下课后,等待她冷静下来我们再一步步地引导他们思考。询问原因,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应该怎么做。一步步引导让她自己去认识,去发现问题。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让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课程设计上,我们针对同一个主题或教学活动,会考虑她的能力为基础进行多层次的课程设计。在数学课上,虽然她听不懂,但也不会让她没事干,会让她记录课堂上出现的数学或写100以内的加
减法,下课找我批改(虽然只能做对几道,但我发现她对成绩还是很在意的,经常问我考了多少分,哪里不对?)。在语文课上(刘老师),会让她跟读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她能够参与学习,逐渐积累她的成就感。保证每一节课都让她有所收获。
6、同伴互助。班级是个小团体, 会教育其他孩子们,不要歧视,她需要我们的帮助,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做到互帮互助,互尊互爱。 三、实施成果
在经过一年地不断努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基本上能够遵守课堂上课纪律,但偶尔自己离开座位,在教师乱走动,但她已经愿意听老师讲话,安抚几下也能坐满一节课,能够参与到课堂上课中,但效果不是很高,大课间同学们很乐意与她玩,与同学相处的很融洽。对于其他还是而言,在互相鼓励、支持中,使同学们的团队精神更得到了培养,消除了对她的抵触的情绪,有了更多的包容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