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周武科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1期

摘要:目的 对应用康复新液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单纯口服益生菌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益生菌与康复新液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肠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期间均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康复新液;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大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类病理学改变的一种类型。研究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患者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9.6±1.8)岁;结肠炎病史1~32个月,平均病史(11.3±0.5)个月;治疗组中男性15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9.4±1.9)岁;结肠炎病史1~31个月,平均病史(11.5±0.4)个月。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 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② 患者年龄在20~70岁;③ 结肠炎病史在3年以内;④ 患者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⑤ 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严格遵医嘱用药;⑥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⑦ 患者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 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② 患者年龄在20以下,或在70岁以上;③ 结肠炎病史在3年以上;④ 患者没有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⑤ 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够严格遵医嘱用药;⑥ 合并患有其他疾病;⑦ 患者不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4 方法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片,1g/次,4次/d,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性片,2g/次,2次/d,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片,1g/次,4次/d,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性片,2g/次,2次/d,应用康复新液实施保留灌肠,100mL/次,每晚1次,计划治疗1个月[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结肠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结肠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粘膜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结肠炎症状明显减轻,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粘膜仍然存在程度轻微的炎症,或有假息肉形成;无效:没有达到上述两项评价标准的要求[2]。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 2 结果

2.1 结肠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应用益生菌治疗后(13.97±3.42)d结肠炎症状彻底消失,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9.75±3.10)d;治疗组患者应用益生菌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后(7.08±1.24)d结肠炎症状彻底消失,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3.08±2.16)d。两项观察指标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治疗效果 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研究期间均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会对位于远端的结肠、乙状直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造成不同程度侵犯,该疾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病程相对漫长,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康复新液是将美洲大蠊干燥虫体采用乙醇进行提取后得到一种溶液,该药物主要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治疗功效,可对肉芽的增生及血管的新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创面的微循环进行改善,使创面愈合实际质量提高。药理学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康复新液能可以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前列腺素、白三烯等活性物质来对炎症程度进行调节,对肉芽组织的增生和血管新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创面微循环进行改善,并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抗菌消炎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在炎症性肠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范围日益广泛[3]。 参考文献:

[1]卢艺涛,高静,姚桂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2(7):735-736.

[2]林平,伍杨,黄华,等.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0(4):2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林青,曹东,杨玉琪,等.康复新液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2011,23(2):122. 编辑/王海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